<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又一家代工廠準備上市,國產HBM真要來了?

感知芯視界 ? 來源:國芯網 ? 作者:國芯網 ? 2024-05-16 09:05 ? 次閱讀

來源:國芯網,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近日,武漢新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新芯”)在湖北證監局披露IPO輔導備案報告,標志著武漢新芯正在穩步推進上市進程。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2006年4月21日的武漢新芯,是一家專注于NOR Flash存儲芯片的集成電路制造企業,擁有華中地區首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截至2017年底,武漢新芯NOR Flash晶圓出貨量已超過75萬片,覆蓋從消費類到工業級、乃至汽車規范的全部NOR Flash市場,并于當年實現扭虧為盈。2020年,武漢新芯宣布,其自主研發的50納米浮柵式代碼型閃存(SPI NOR Flash)芯片實現全線量產。

本次IPO輔導備案報告顯示,武漢新芯的法定代表人為楊士寧,控股股東為長江存儲科技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68.1937%),輔導協議簽署時間為2024年4月9日,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華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本輪投資方包括了武漢光谷半導體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等30家知名投資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新芯此前為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今年3月初,武漢新芯宣布首度接受外部融資,注冊資本由約57.82億人民幣增至約84.79億人民幣。資料顯示,2月29日,武漢新芯發生多項工商變更,新增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中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農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股東。同時,武漢新芯注冊資本由約57.82億人民幣增至約84.79億人民幣,增幅達46.64%。

分析人士指出,武漢新芯此次啟動IPO,目的是支持長江存儲在關鍵發展時期的大規模擴張。目前長存集團的體量龐大,要在三年內實現上市難度較高,將武漢新芯作為上市主體,也提供了一個可預見的退出渠道。

或為國內首家HBM代工廠

武漢新芯在今年年初還發布了《高帶寬存儲芯粒先進封裝技術研發和產線建設》招標項目,項目顯示,公司會利用三維集成多晶圓堆疊技術,打造更高容量、更大帶寬、更小功耗和更高生產效率的國產高帶寬存儲器(HBM)產品。擬新增設備16臺套,擬實現月產出能力>3000片(12英寸)。

國內證券機構認為,武漢新芯系長江存儲控股子公司,發布招標預示著長江存儲或其他潛在客戶擁有DRAM產品制造能力,大幅提振了國內產業化信心。同時,伴隨著Hybrid Bonding技術的大量使用,有望進一步提升先進封裝設備制造企業的需求。

2018年12月3日,武漢新芯宣布基于其三維集成技術平臺的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研發成功。這標志著公司在三維集成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能夠實現更高密度和更復雜結構的芯片集成。

資料顯示,武漢新芯自2012年開始布局三維集成技術,并于2013年成功將該技術應用于背照式影像傳感器,良品率高達99%。隨后陸續推出了硅通孔(TSV)堆疊技術和混合技術,還在3D NAND項目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第一個具有9層結構的存儲測試芯片通過了存儲器功能的電學驗證。

2022年時,武漢新芯還正式開始進軍物聯網應用市場,其與樂鑫科技達成存儲器芯片產品與應用方案開發方面戰略合作,之后武漢新芯在樂鑫科技各大平臺陸續導入FG 50nM NOR Flash系列產品,包括KGD合封方案及封裝片,其出貨量和銷售額均保持著超150%的年復合增長率逐年遞增。

目前,武漢新芯在三維集成多晶圓堆疊技術方面的研發進展主要體現在三片晶圓堆疊技術的成功研發、三維集成技術在背照式影像傳感器等領域的應用、高帶寬存儲器領域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工作,以及3D NAND項目的突破性進展。

國產晶圓代工,成為重點。

隨著國內半導體市場不斷發展,晶圓廠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據TrendForce統計,中國目前已建成的晶圓廠有44家(12 英寸晶圓廠 25 座、6 英寸晶圓廠 4 座、8 英寸晶圓廠及產線 15 座),另外還有22家晶圓廠在建(12 英寸晶圓廠 15 座,8 英寸晶圓廠 8 座)。

其中先進制程的研發和生產主要集中于12英寸晶圓廠上,受到手機、PC、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下游應用高速發展的影響,12英寸晶圓需求量快速上升,逐漸成為行業主流。此外,生產12英寸晶圓雖然在成本比生產8英寸晶圓高出約50%。但12英寸晶圓的芯片輸出卻幾乎是8英寸晶圓的三倍,實際上每個芯片的成本反而降低了約30%。

可以看到,行業趨勢正在促使設備廠商將業務重心傾向12英寸。中國也在12英寸晶圓領域迅速擴張。除了建成和在建的40座12英寸晶圓廠,中國市場上還有9座正在計劃中。統計中的49座晶圓廠的規劃產能總計417.3萬片/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10大晶圓廠中,有5家為外企,分別為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TSMC、聯芯,而大陸本土的企業也有5家,分別為中芯國際、華虹、華潤微電子、西安微電子所、武漢新芯。

伴隨著國內半導體企業的發展,產能需求日漸增長,這些本土晶圓代工廠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2012年,當時還是美商的豪威(OmniVision)就想要入股武漢新芯,確保代工產能無慮。當時武漢新芯和中芯國際剛解除代管關系,不只是是豪威,美光當時也想要運作想要入股。

后來武漢新芯保持股權獨立,并與豪威合作開發后段 BSI 技術,又與飛索 Spansion 合作 NOR Flash 芯片,最后成為中國 3D NAND 存儲芯片的平臺,和長江存儲建立起了深厚的聯系,推動了國內3D NAND 存儲芯片的發展。

如今武漢新芯推動IPO上市,不止是國產晶圓代工的進步,也是為國產HBM打入了一劑強心針。

*免責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刪除。本平臺旨在提供行業資訊,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感知芯視界立場。

今日內容就到這里啦,如果有任何問題,或者想要獲取更多行業干貨研報,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32

    文章

    48534

    瀏覽量

    742360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

    文章

    4623

    瀏覽量

    126642
  • HBM
    HBM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81

    瀏覽量

    14506
  • 長江存儲
    +關注

    關注

    5

    文章

    316

    瀏覽量

    37601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中芯國際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5月22日報告,中芯國際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飛躍,成功躍升至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僅次于行業巨頭臺積電和三星,市場份額達6%。這一成就標志著中芯國際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地位的提升。
    的頭像 發表于 05-27 14:15 ?204次閱讀

    美國純MEMS代工廠RVM宣布新建12英寸MEMS晶圓代工產線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美國純MEMS代工廠Rogue Valley Microdevices(簡稱:RVM)近日宣布,其正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灣建設的第二座晶圓廠將具備12英寸MEMS晶圓代工能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09:10 ?387次閱讀

    2024年最新全球EMS代工廠50強(TOP 50)

    在科技產業中,EMS(ElectronicManufacturingServices,電子制造服務)代工廠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為全球各地的品牌商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組裝、測試到最終出貨的全方位
    的頭像 發表于 04-24 16:56 ?1867次閱讀
    2024年最新全球EMS<b class='flag-5'>代工廠</b>50強(TOP 50)

    臺灣代工廠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成主要驅動力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隨著AI服務器和AI PC這兩大AI相關商品大批量出貨,2024年為諸多電子代工廠創造了不小的商機,尤其是市場占比較大的臺灣代工廠們,為此他們紛紛加大資本支出,用于AI
    的頭像 發表于 03-25 09:22 ?2073次閱讀
    臺灣<b class='flag-5'>代工廠</b>加大支出,AI PC和服務器成主要驅動力

    和碩集團擬在印度設立PC代工廠,響應政策鼓勵本土制造

    當前,中國臺灣大型電子代工廠并未在印度設立PC產線,主要與該國的偉創力、本地廠商如Bhagwati、Dixon進行合作。此外,宏碁為爭取商業訂單,甚至已在印度租賃廠房自行生產桌面電腦,但若和碩能在當地設立PC代工廠,將成為中國臺灣 PC 行業的先行者。
    的頭像 發表于 02-26 09:40 ?342次閱讀

    英特爾:互不干涉晶圓代工 2030年成全球第二大代工廠

    特爾得到了微軟等重要合作伙伴的支持,在代工業務方面注入了強大的動力。英特爾還在積極接觸更多潛在客戶,預計晶圓代工廠訂單將超過150億美元。
    的頭像 發表于 02-22 17:04 ?828次閱讀

    中國晶圓代工廠降低價格吸引客戶

    近期,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采取了降低流片價格的策略,旨在吸引更多客戶。這一策略的實施可能導致一些客戶考慮取消訂單,并考慮轉向中國大陸的晶圓代工廠。
    的頭像 發表于 01-25 16:37 ?2136次閱讀

    英偉達HBM3e 驗證計劃2024 Q1完成

    HBM4 預計將于 2026 年推出,具有針對英偉達和其他 CSP 未來產品量身定制的增強規格和性能。在更高速度的推動下,HBM4 將標志著其最底部邏輯芯片(基礎芯片)首次使用 12 納米工藝晶圓,由代工廠提供。
    發表于 11-28 09:45 ?287次閱讀
    英偉達<b class='flag-5'>HBM</b>3e 驗證計劃2024 Q1完成

    中國大陸最大規模MEMS代工廠,上半年營收25.2億元

    ,中芯集成已成為國內具備車規級IGBT芯片及模組生產能力的規模最大的代工企業,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MEMS晶圓代工廠。根據 Yole 發布的《2023 年 MEMS 產業現狀》報告,全球主要 MEMS 晶圓代工廠中,中芯
    的頭像 發表于 09-04 16:03 ?617次閱讀
    中國大陸最大規模MEMS<b class='flag-5'>代工廠</b>,上半年營收25.2億元

    成熟制程代工廠太慘了,熱停機潮蔓延

    韓媒報導,三星、Key Foundry及SK海力士旗下SK Hynix System IC等南韓晶圓代工廠近期產能利用率都僅介于40%至50%之間.因應終端需求疲軟,上述三家南韓晶圓代工廠已決定關掉某些成熟制程設備電源,進行「熱停機」,凸顯晶圓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16:19 ?529次閱讀

    國內第二大晶圓代工廠A股上市 市值達952億元!

    華虹半導體于昨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市值達952億元!此次上市募資主要為12英寸晶圓生產線擴產,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不斷完善,國產化進程加速中。 國內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昨日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的頭像 發表于 08-10 11:35 ?753次閱讀
    國內第二大晶圓<b class='flag-5'>代工廠</b>A股<b class='flag-5'>上市</b> 市值達952億元!

    剛剛!中國第二大晶圓廠A股上市!是最主要的國產傳感器芯片代工廠!

    日前(8月7日)上午,中國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華虹宏力(華虹半導體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發行價為52.00元/股,發行市盈率為34.71倍。實際總募資212億元,超募32億元 ,成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8-08 08:43 ?1060次閱讀
    剛剛!中國第二大晶圓廠A股<b class='flag-5'>上市</b>!是最主要的<b class='flag-5'>國產</b>傳感器芯片<b class='flag-5'>代工廠</b>!

    剛剛!中國第一MEMS代工廠宣布,其首款國產BAW濾波器正式量產!手機國產5G通信有望實現?

    剛剛,中國及全球最大的MEMS代工廠賽微電子官宣,其首款基于MEMS技術的國產BAW濾波器實現量產,將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手機有望用上國產5G、6G射頻芯片實現5/6G通信功能? ? 剛剛,中國
    的頭像 發表于 07-28 17:08 ?1858次閱讀
    剛剛!中國第一MEMS<b class='flag-5'>代工廠</b>宣布,其首款<b class='flag-5'>國產</b>BAW濾波器正式量產!手機<b class='flag-5'>國產</b>5G通信有望實現?

    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登錄科創板今日申購

    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登錄科創板今日申購 今日國產晶圓代工廠華虹半導體正式登錄A股科創板,開啟申購。華虹半導體發行價格52.00元,發行市盈率34.71,PE-TTM26.15x。
    的頭像 發表于 07-25 19:32 ?1077次閱讀

    全球主要晶圓代工廠商名錄

    晶圓代工是芯片制造極為重要的一環,有著高資本壁壘和技術壁壘,龐大的資金投入使得中小行業玩家望而卻步,越來越高的工藝和技術成為行業固有護城河。 行業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先進的代工廠不斷追尋更先進的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6-21 17:08 ?2056次閱讀
    全球主要晶圓<b class='flag-5'>代工廠</b>商名錄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