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3D-IC 中 硅通孔TSV 的設計與制造

jf_pJlTbmA9 ? 來源:Cadence楷登PCB及封裝資源中 ? 作者:Cadence楷登PCB及封裝 ? 2023-11-30 15:27 ? 次閱讀

本文要點:

3D 集成電路需要一種方法來連接封裝中垂直堆疊的多個裸片

由此,與制造工藝相匹配的硅通孔(Through-Silicon Vias,TSV)設計應運而生

硅通孔設計有助于實現更先進的封裝能力,可以在封裝的不同部分混用不同的通孔設計

3D 集成電路或2.5D 封裝方法,以及新的處理器ASIC,都依賴于以某種方式來連接封裝上相互堆疊的裸片。硅通孔是一種主要的互連技術,用于在 2.5D/3D 封裝中通過中介層、基板、電源和堆疊的裸片間提供電氣連接。這些通孔提供了與 PCB 中相同的互連功能,但設計方法完全不一樣,需要根據它們在制造過程中的不同來設計。

如今,現代集成電路較常使用單一樣式的硅通孔,這是因為用于裸片堆疊互連的沉積工藝較難實現。盡管在實現方面沒有太多的靈活性,但硅通孔使 2.5D 封裝和堆疊式集成電路的規模逐步縮小,在bump 數量增多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使bump的中體尺寸變小。在我們為設計選擇硅通孔樣式之前,需要考慮制造工藝以及硅通孔在制造中的困難。

硅通孔設計

wKgaomVdiEWAHFkWAAqt9H5ZatE485.png

3D 集成封裝基于裸片與中介層之間的垂直互連

硅通孔有三種設計樣式,用于連接中介層上堆疊的 3D 裸片,需要根據制造過程中的實現情況來選擇這些堆疊。硅通孔結構一般用于集成了堆疊邏輯和存儲器的 2.5D/3D 集成系統級封裝。由于高帶寬存儲器占用了大量的封裝基板面積,針對這些部分使用硅通孔有諸多好處,可以沿著垂直堆疊的方向提供裸片之間的連接。

在 3D 集成電路中使用

硅通孔可以放置在 3D 集成電路中使用的裸片-裸片/裸片-晶圓工藝中,以定義通過基板和 I/O 的連接。下圖是以三種樣式實現的硅通孔截面示意圖。在這些圖中,通孔提供了一個長的垂直連接,垂直橫跨基板,并可進入多個裸片層。

3D 集成電路中的硅通孔可以采用三種方法進行設計和放置:

wKgZomVdiEyAT4hNAADnD07_PIY106.png

硅通孔的先通孔、中通孔和后通孔工藝

先通孔

先制作通孔,然后再將元件或鍵合裸片擺放在中介層上。首先,在通孔中沉積金屬,然后覆蓋結構的頂部。堆疊裸片之間的金屬化連接,用于連接基板層并完成與硅通孔的連接。

中通孔

放置通孔需要在金屬化之前、擺放電路之后進行。在堆疊過程中,通孔結構要達到不同的層,并提供層之間的連接。盲孔、埋孔和通孔版本的硅通孔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輕松放置。

后通孔

顧名思義,通孔是在堆疊和金屬化之后形成的,也叫做背面硅通孔。在這個過程中,將一個長的通孔結構沿著封裝放置并穿過基板。該過程不影響金屬化,也不需要在晶圓減薄過程中納入顯現 (reveal) 工藝。

用于在硅片上形成這些硅通孔的主要活性離子蝕刻工藝,是使用六氟化硫 (SF6) 和 C4F8 鈍化的 Bosch 蝕刻工藝。雖然非常大的孔可以由蝕刻掩膜定義并通過這種工藝形成,但蝕刻率對孔的長寬比非常敏感。在蝕刻之后,利用銅的電化學沉積來形成種子層,并通過電鍍堆積出孔的結構。

在中介層和晶圓級封裝中使用

硅通孔也可用于中介層,將多個芯片或堆疊的裸片連接成 2.5D 封裝。擺放在中介層上的單個芯片可以是單片集成電路或硅上堆疊裸片,每個都有自己的硅通孔。這些堆疊的元件也可以是細間距 BGA/倒裝芯片封裝中的非標準元件,直接粘合在中介層的金屬焊盤上。然后,中介層利用倒裝芯片 bump 安裝到封裝基板上,如下圖所示:

wKgaomVdiFKAc00lAAON9F9EVGY902.png

硅中介層上的 2.5D 集成封裝

中介層中硅通孔的制造工藝與單片或裸片堆疊 3D 集成電路(見上文)的制造工藝基本相同,涉及類似的蝕刻和堆積工藝。這種工藝也可以直接在芯片的晶圓上制造通孔和形成封裝,稱為晶圓級封裝。然后,這些晶圓級封裝可以粘合到異構 3D 集成電路上,或者可以形成 bump,直接安裝到 2.5D 封裝中使用的中介層上。

硅通孔對信號完整性有何影響

按照集成電路的尺寸標準,硅通孔的結構非常大,并且長寬比較高,因此在選擇硅通孔時要格外關注成本,因為這些大型結構需要更長的加工時間。此外,其直徑可以達到幾微米,且可能帶有扇形輪廓,會帶來可靠性問題。然而,盡管制造復雜性有所增加,但考慮到信號和電源完整性,依然利大于弊,包括:

電源損耗更低,因為硅通互連比水平通道要短

沿著互連長度的寄生效應更小

由于寄生電容更少,信號轉換更快

對繼續進行 3D 集成和異構集成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 VLSI 設計師想為專門的應用開發更先進的元件,就需要在物理布局中設計硅通孔,并運行基本的信號仿真來驗證電氣行為。

如果想在設計中實現 2.5D/3D 封裝的所有優勢,請使用 Cadence 的全套系統分析工具。VLSI 設計師可以將多個特征模塊集成到新的設計中,并定義中介層連接,實現持續集成和擴展。強大的場求解器提供全套軟件仿真功能,與電路設計和 PCB layout 軟件集成,打造了一個完整的系統設計工具包,適用于各類應用和各種復雜程度的設計。

文章來源:Cadence楷登PCB及封裝資源中心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封裝
    +關注

    關注

    124

    文章

    7365

    瀏覽量

    141274
  • TSV
    TSV
    +關注

    關注

    4

    文章

    103

    瀏覽量

    81304
  • 硅通孔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9

    瀏覽量

    1180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3D-IC 以及傳熱模型的重要性

    本文要點縮小集成電路的總面積是3D-IC技術的主要目標。開發3D-IC的傳熱模型,有助于在設計和開發的早期階段應對熱管理方面的挑戰。開發3D-IC傳熱模型主要采用兩種技術:分析法和數值計算法。傳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3-16 08:11 ?290次閱讀
    <b class='flag-5'>3D-IC</b> 以及傳熱模型的重要性

    臺積電它有哪些前沿的2.5/3D IC封裝技術呢?

    2.5/3D-IC封裝是一種用于半導體封裝的先進芯片堆疊技術,它能夠把邏輯、存儲、模擬、射頻和微機電系統 (MEMS)集成到一起
    的頭像 發表于 03-06 11:46 ?593次閱讀
    臺積電它有哪些前沿的2.5/3D <b class='flag-5'>IC</b>封裝技術呢?

    基于兩步刻蝕工藝的錐形TSV制備方法

    的 2.5D/3D 封裝技術可以實現芯片之間的高速、低功耗和高帶寬的信號傳輸。常見的垂直 TSV制造工藝復雜,容易造成填充缺陷。錐形 TSV 的側壁傾斜,開口較大,有利于膜層沉積和銅電鍍填充,可降低工藝難度和提高填充質量。在
    的頭像 發表于 02-25 17:19 ?316次閱讀
    基于兩步刻蝕工藝的錐形<b class='flag-5'>TSV</b>制備方法

    TSV與異構集成技術的前沿進展與趨勢展望

    先進封裝是芯片設計的必由之路。TSV則是必由之路上的服務站。世界上各個主要的IC廠商包括設計、晶圓、封測廠商,開發了一大批專利技術,使用TSV達成各種復雜的三維芯片的高性能堆疊結構。
    發表于 02-25 09:58 ?291次閱讀
    <b class='flag-5'>TSV</b>與異構集成技術的前沿進展與趨勢展望

    3D-IC 設計之早期三維布圖綜合以及層次化設計方法

    3D-IC 設計之早期三維布圖綜合以及層次化設計方法
    的頭像 發表于 12-04 16:53 ?292次閱讀
    <b class='flag-5'>3D-IC</b> 設計之早期三維布圖綜合以及層次化設計方法

    3D-IC 設計之 Memory-on-Logic 堆疊實現流程

    3D-IC 設計之 Memory-on-Logic 堆疊實現流程
    的頭像 發表于 12-01 16:53 ?364次閱讀
    <b class='flag-5'>3D-IC</b> 設計之 Memory-on-Logic 堆疊實現流程

    泛林集團獨家向三星等原廠供應HBM用TSV設備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用于tsv蝕刻的設備都是Syndion。synthion是典型的深硅蝕刻設備,深度蝕刻到晶片內部,用于tsv和溝槽等的高度和寬度比的形成。泛林集團 sabre 3d將用于用銅填充蝕刻的晶圓孔來制作線路的tsv
    的頭像 發表于 11-30 10:15 ?445次閱讀

    先進封裝技術之爭 | 巨頭手握TSV利刃壟斷HBM市場,中國何時分一杯羹?

    文章轉自:屹立芯創公眾號 “TSV是能實現芯片內部上下互聯的技術,可以使多個芯片實現垂直且最短互聯”,AI算力帶動TSV由2.5D向3D深入推進,HBM異軍突起,前道大廠憑借積淀的制造優勢繼續壟斷
    的頭像 發表于 11-09 13:41 ?3829次閱讀
    先進封裝技術之爭 | 巨頭手握<b class='flag-5'>TSV</b>利刃壟斷HBM市場,中國何時分一杯羹?

    華林科納的一種新型的硅通孔 (TSV) 制造方法

    硅通孔(TSV)有望成為電子器件三維芯片堆疊技術的未來。TSV互連的結構是通過首先在晶片表面蝕刻深過孔,然后用所需金屬填充這些過孔來形成的。目前,銅基TSV是最具成本效益的大規模生產TSV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17:19 ?395次閱讀
    華林科納的一種新型的硅通孔 (<b class='flag-5'>TSV</b>) <b class='flag-5'>制造</b>方法

    什么是硅或TSV通路?使用TSV的應用和優勢

    TSV不僅賦予了芯片縱向維度的集成能力,而且它具有最短的電傳輸路徑以及優異的抗干擾性能。隨著摩爾定律慢慢走到盡頭,半導體器件的微型化也越來越依賴于集成TSV的先進封裝。
    發表于 07-25 10:09 ?565次閱讀
    什么是硅或<b class='flag-5'>TSV</b>通路?使用<b class='flag-5'>TSV</b>的應用和優勢

    Cadence 擴大了與 Samsung Foundry 的合作,依托 Integrity 3D-IC平臺提供獨具優勢的參考流程

    ?? 雙方利用 Cadence 的 Integrity 3D-IC 平臺,優化多晶粒規劃和實現,該平臺是業界唯一一個整合了系統規劃、封裝和系統級分析的平臺。 ?? Integrity 3D-IC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0:05 ?401次閱讀

    硅通孔TSV-Through-Silicon Via

    編者注:TSV是通過在芯片與芯片之間、晶圓和晶圓之間制作垂直導通;TSV技術通過銅、鎢、多晶硅等導電物質的填充,實現硅通孔的垂直電氣互聯,這項技術是目前唯一的垂直電互連技術,是實現3D先進封裝的關鍵技術之一。
    的頭像 發表于 07-03 09:45 ?2475次閱讀
    硅通孔<b class='flag-5'>TSV</b>-Through-Silicon Via

    千萬不能小瞧的PCB半

    必須要有0.25mm的在板內,否則在生產過程壁的銅會脫落,導致無銅,成品無法使用。 半間距 半
    發表于 06-20 10:39

    STEP與WRL 3D模型的區別

    的“鉆孔”為例,可以定義的方向矢量、半徑和深度。這意味著可以從中提取真實的中心、尺寸、方向,還可以從中獲取制造圖紙(可以看出它的直徑和深度正好相同) 在 Wrl ,這里的“
    發表于 06-16 11:26

    PCB做了盲埋,還有必要再做盤工藝嗎

    的板子,最好不要再做盤,浪費流程,增加成本,還有可能超出生產能力,最后無法加工。 美女設計的項目是一個8層二階盲埋,外層有個0.5mm BGA,焊盤中間有夾線,線寬是3mil。
    發表于 06-14 16:33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