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五大激光雷達技術路線分析:齊聚美股 車載激光雷達將走向何方?

工程師鄧生 ? 來源:汽車之心 ? 作者:周彥武 ? 2020-12-27 10:40 ? 次閱讀

2020 年對激光雷達產業來說,是劃時代的一年。

Velodyne(VLDR.US)、Luminar(LAZR.US) 兩家先后登陸美股,Innoviz、Aeva 和 Ouster 三家正在路上。

06db-kftfpiw6355727.png

這五大激光雷達公司,目前最高的 Luminar 市值超百億美元,最低 Innoviz 估值也達到 14 億美元。

這些公司在資本市場受到熱捧背后,是各大車企紛紛選在量產車上搭載激光雷達。

本田(HMC.US)和豐田(TM.US)已確定在其L3級自動駕駛車型上使用激光雷達;奔馳、沃爾沃、寶馬、蔚來(45.77, -1.24, -2.64%)(NIO.US)和小鵬(XPEV.US)等廠家也準備在2021年的量產車上選用激光雷。

可以說,激光雷達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

本文將對五大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進行分析,帶大家一起看看炙手可熱的 LiDAR 炸子雞們走向何方。

本文內容將包括:

Velodyne 核心技術解析:MLA

Luminar:最高功率帶來最高性能

Innoviz:MEMS 帶來最低成本

Aeva:堅持 FMCW

Ouster:近似于 Flash 的技術路線

激光雷達基本構成

值得注意的是,Velodyne、Luminar、Innoviz、Aeva 和 Ouster ,這 5 家公司在針對前裝車載市場的主力產品上,都放棄了傳統的軸承電機機械旋轉方案。

這與國內目前華為、速騰、禾賽、鐳神、一徑等幾家的主力產品有所不同。

在分析各個企業前,我們先對激光雷達性能評價的術語進行簡單介紹。

激光雷達按照測距原理分為脈沖 ToF 型和連續波型。

我們常見的產品多為脈沖 ToF 型,在硬件上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激光發射、掃描器、反射光接收、數據處理。

連續波型的激光雷達又分相位調變和頻率調變兩種,其中頻率調變即 FMCW 比較常見。

再具體到激光發射部分,我們通常分三大類:

EEL 型激光二極管,通常有 905 納米和 1550 納米兩種,材料則包括硅、GaAs (砷化鎵)、InP(磷化銦)三種。

VCSEL,垂直腔面發射型,通常以陣列形式出現。

光纖激光管。

接收部分通常分為四大類:

PIN 二極管,沒有任何增益。

APD,雪崩二極管,有一定程度增益。

SPAD,即單光子陣列,超高增益。

MPPC 或 SiPM,近似于 SPAD。

激光雷達作為一種傳感器,其最核心的指標是信噪比。不過這也是激光雷達企業從不公開的指標。

五大激光雷達公司技術分析

(1) Velodyne的核心技術:MLA

Velodyne 是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的鼻祖。

Velodyne 從 2015 年開始研發固態激光雷達,2017 年發布 Velarray,2020 初基本完成設計。

同年被現代汽車 Design-in,據說目前廣汽也在測試 Velarray。

Velodyne 在激光雷達領域耕耘時間最長,也累積了很多機械激光雷達的研發成果。

此前,Velodyne 稱 Velarray 上的核心技術并不是 MEMS。

在 Velarray 上,Velodyne 史昂將機械激光雷達縮微,縮微后就可以采取共振掃描的方式,仍然采用多個激光發射器,因此確實不是 MEMS。

傳統機械激光雷達有三種掃描方式:

第一種為棱鏡,缺點是會引入不必要的尺寸增加,存在軸承或襯套的磨損,隨時間推移影響壽命;優點是線數可以做到很高。典型代表是華為。

第二種為旋轉鏡,缺點是無法充分利用時域,有一定的體積浪費,線數低,難以做到高性能;優點是,壽命長,可靠度高。典型代表是法雷奧 Scala。

第三種為 MEMS 振鏡,缺點是 FOV 受限制、可靠度存疑、信噪比低、有效距離短。優點是成本低。

Velodyne 開發了Resonant Mirror(共振鏡)技術。

這項技術與 MEMS 振鏡一字之差,實際差異不小。

共振掃描沒有上述三種掃瞄鏡的缺點,但需要將激光雷達縮微,且需要配合凹面鏡成圓弧狀,再有就是成本會增加不少。

fde7-kftfpiw6296941.png

Velodyne 申請了 Resonant Mirror(共振鏡)的專利。專利如上圖,其中的 163 和 164 是核心。

在光通訊領域,光學共振是基本元素,光學共振腔是激光放大器組成的三元素之一,可以依照反射面的存在與否分為開腔與閉腔兩種。

共振腔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讓增益介質實現了布居數反轉后,可以做為光放大器(Gain amplifier),透過共振腔可收集放大后之訊號,形成一震蕩器(oscillator)。

激光共振腔的種類主要分為三大類:

第一種為平行平面腔。

由兩個平行平面反射鏡組成,光學上稱為法布里-博羅光共振腔(Fabry–Perot resonator),簡稱為 F-P 腔,多用于固態激光系統。

第二種為雙凹腔。

由兩個凹面反射鏡組成,其中一種個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共焦腔(confocal),由兩個曲率半徑相同的凹面反射鏡組成,且兩鏡間距離等于曲率半徑,兩鏡面與焦點重合,共焦腔衍射損耗小,調整容易。

第三種為平凹腔。

由一個平面反射鏡和一個凹面反射鏡組成,其中一種特殊而常用的形式是半共焦腔,相當于共焦腔的一半。

從 Velodyne 的專利看,MLA 陣列有輕微的弧度,應該是配合凹面反射鏡的。

Velodyne 新上任的 CTO Mathew Rekow 源自光通訊領域,對共振腔非常熟悉。

Velarray 的主要研發工作就是由 Mathew Rekow 負責。

他的一項工作就是將激光雷達縮微并模塊化,以此提高 Velarray 的量產效率,降低成本。

而這項工作的難點,在于縮微模塊的同時還要保證高性能,特別是激光二極管發射需要比較大的電流,傳統功率器件達不到要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Velodyne 在 2016 年與 EPC 公司開始合作。

EPC 擅長 GaN 功率器件技術,GaN 是一種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用這種材料制造的場效應晶體管比傳統晶體管開關速度提高 10 倍以上。

Velarray 就使用了 GaN 場效應管,也就是 Velodyne 所說的定制 ASIC。

它體積極小,僅有 2 到 4 平方毫米。在體積縮小的同時,其性能也有所提升。

激光雷達里有個簡單的公式,激光雷達的 Z 軸分辨率取決于脈沖寬度。

使用了 GaN 場效應管 ASIC 的 Velarray 脈沖寬度可達 5 納秒,這是除 SPAD 外最高的性能 ASIC 芯片。

大部分固態激光雷達一般是 50-150 納秒,SPAD 可以輕易做到1納秒甚至幾十皮秒。

目前 Velarray 主要產品是 8 通道模塊,高性能產品可以用 4 到 16 個模塊,低性能只需要 1 個模塊。

(2) Luminar:最高功率帶來最高性能

要提高激光雷達性能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激光發射功率。

提升功率的同時,要考慮產品的人眼安全。提升功率的同時,要考慮產品的人眼安全。

905 納米的硅光電探測器,1550 納米的 InGaAs 要安全 10 萬倍,可以放心地加大激光器的功率。

Luminar 就是以使用 1550 納米的 InGaAs 為特色。

其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是傳統硅光電系統的 40 倍,不僅信噪比高,減小脈沖寬度至 20 納秒以下,脈沖重復頻率低于 100MHz,占空比低于 1%;同時這也提升了有效距離。

在雨雪霧天,物體的反射率會降低,這導致激光雷達的有效探測距離縮短,不過加大功率,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Luminar 就是這么做的。

Luminar 強調:即使 10% 反射率的物體,其產品的有效探測距離也可以做到 200 米。

Luminar 還申請了關于激光功率放大的專利。

其專利是用二級大模場摻鉺光纖(EDFA)放大器將一個種子源激光調制為一個脈沖寬度至 20 納秒以下,脈沖重復頻率低于 100MHz,占空比低于 1% 的脈沖激光系統。

Luminar 的專利核心一個種子源激光,另一個是摻餌光纖放大器。

4de3-kftfpiw6360671.png

上圖為 Luminar 的種子源激光器內部構成

169f-kftfpiw6361724.png

上圖為 Luminar 的放大器內部構成上圖為 Luminar 的放大器內部構成在掃描器方面,Luminar 沒有太多創新,還是沿用了傳統的 MEMS 雙軸振鏡掃描。

一般來說,傳統 MEMS 激光雷達信噪比都低,但 Luminar 的功率密度驚人,完全消除了這個缺點。

由于引入了光纖激光器,Luminar 激光雷達的體積略大。

另外,1550 納米 InGaAs 激光器的使用也讓其產品成本居高不下。

雖然 Luminar 一再強調自己有能力降低成本,但光纖激光器已經用了超過 20 年,早已沒有性能挖掘潛力了。

因而行業對 Luminar 的成本控制能力,一直存疑。

(3) Innoviz:MEMS 路線帶來最低成本

MEMS 是目前最快落地的方案。

和機械激光雷達相比,其優勢有三:

首先,MEMS 微振鏡幫助激光雷達擺脫了笨重的馬達、多棱鏡等機械運動裝置,毫米級尺寸的微振鏡大大減少了激光雷達的尺寸,提高了可靠性。

英飛凌收購的 Innoluce MEMS 激光雷達示意圖英飛凌收購的 Innoluce MEMS 激光雷達示意圖其次是成本,MEMS 微振鏡的引入可以減少激光器和探測器數量,極大地降低成本。

傳統的機械式激光雷達要實現多少線束,就需要對應的發射模塊與接收模塊數量。

而采用二維 MEMS 微振鏡,僅需要一束激光光源,通過一面 MEMS 微振鏡來反射激光器的光束。

兩者采用微秒級的頻率協同工作,通過探測器接收后達到對目標物體進行 3D 掃描的目的。

與多組發射/接收芯片組的機械式激光雷達結構相比,MEMS 激光雷達對激光器和探測器的數量需求明顯減少。

從成本角度分析,N 線機械式激光雷達需要 N 組 IC 芯片組:跨阻放大器(TIA)、低噪聲放大器(LNA)、比較器(Comparator)、模數轉換器ADC)等。

如果采用進口的激光器(典型的如 Excelitas 的 LD)和探測器(典型的如濱松的 PD),1K 數量下每線激光雷達的成本大約 200 美元,國產如常用的長春光機所激光器價格能低一些。

MEMS 理論上可以做到其 1/16 的成本。

最后是分辨率,MEMS 振鏡可以精確控制偏轉角度,而不像機械激光雷達那樣只能調整馬達轉速。

例如:Velarray 每秒單次回波點達 200 萬個。

而 Velodyne 的 128 線激光雷達也不過 240 萬個,Velarray 幾乎相當于 106 線機械激光雷達。

MEMS 的缺點是什么呢?

缺點就是信噪比低,和有效距離短,及 FOV 太窄。

因為 MEMS 只用一組發射激光和接收裝置,那么信號光功率必定遠低于機械激光雷達。

同時 MEMS 激光雷達接收端的收光孔徑非常小,遠小于機械激光雷達,而光接收峰值功率與接收器孔徑面積成正比,這導致功率進一步下降。

以上意味著信噪比降低,同時有效探測距離縮短。

掃描系統分辨率由鏡面尺寸與最大偏轉角度的乘積共同決定。

鏡面尺寸越大,偏轉角度就越小。

而鏡面尺寸越大,分辨率就越高。

最后MEMS振鏡的成本和尺寸也成正比。

目前MEMS振鏡最大尺寸是 Mirrorcle,可達 7.5mm,售價高達 1199 美元。

速騰投資希景科技開發的 MEMS 微振鏡鏡面直徑為 5mm,已經進入量產階段。

禾賽科技 PandarGT 3.0 中用到的 MEMS 微振鏡,則是由團隊自研。

關于 MEMS 缺點的解決辦法,主要有兩種:

一是使用 1550 納米發射波長的激光器,用光纖領域的摻鉺放大器進一步提升功率。

1550 納米波段的激光,其人眼安全閾值遠高于 905 納米激光。因此在安全范圍內可以大幅度提高 1550 納米光纖激光器的功率。典型例子就是 Luminar。

缺點是 1550 納米激光器價格極其昂貴。

且這是激光器產業的范疇,激光雷達廠家在這方面技術積累遠不及激光器產業廠家,想壓低成本幾乎不可能。

二 是使用 SPAD 或 SiPM 接收陣列,而不是傳統 APD 陣列,SPAD 陣列效率比 APD 高大約 10 萬倍。

但 SPAD 陣列目前還不算特別成熟,價格也略高。

(4)Aeva:堅持 FMCW

激光雷達、傳統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有共通之處,傳統 ToF 激光雷達可以看作一種 3D 攝像頭,只不過分辨率一般很低。

傳統攝像頭是 2D 成像,激光雷達是 3D。

激光也可以看做一種電磁波,與毫米波雷達也非常接近。

FMCW激光雷達原理圖FMCW激光雷達原理圖早期汽車上也是采用電磁波直接發射反射的方式來測定距離,后來發現這種方式信噪比低,消耗功率高,如同現在的 ToF 激光雷達。

后來發現連續波頻率調制相干檢測(FMCW),信噪比高且消耗功率低,但信號處理運算量大。

隨著當下芯片算力的提高,這個困難慢慢被克服,今天電磁波雷達都是FMCW型的。

此外,早期的電磁波雷達也是電機帶動掃描的,后來才轉換為印刷平面天線陣列代替機械掃描。

人們從車載雷達的發展歷程中似乎可以得出結論,激光雷達最終也會是 FMCW 的,也是用陣列代替掃描器的。

ToF 激光雷達的干擾因素或者說噪音比較多。

一是太陽光線的影響,這個對 1550 納米激光比較敏感,905 納米就好得多。

二是物體的表面材料與顏色也會影響,不同顏色不同材料對激光的吸收率是不同的,比如白色和黑色反射率差異巨大,反射率與有效距離關系密切。反射率越低,有效距離越短。

一般測量激光雷達有效距離都需要加上反射率 90% 這個測試條件;如果反射率 10%,極端情況下,有效距離可能縮短 50%。

黑色物體反射點云數量低,遠距離時可能無法感測到。

FMCW 激光雷達采用相位干涉拍頻法測量,這些噪音都不存在了。

對于 FMCW 激光雷達,信噪比與發射光子總數成比例,而非峰值激光功率。

由于 FMCW 激光雷達具有高出 10 倍以上的靈敏度,因此其發射平均功率可以比脈沖 ToF 激光雷達低 100 倍,這意味著低功耗和更高的人眼安全水平。

FMCW 激光雷達的光子電路將一部分出射相干激光與接收光混合。

這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解鎖鑰匙’,可以有效阻止任何環境輻射或其它激光雷達的干擾。

FMCW 激光雷達的光源需要根據測量目的對光載波的頻率進行不同形式的調制,目前常用的包括三角波形式、鋸齒波形式和正弦形式。

發射信號的頻率圍繞著光載波頻率 fc隨時間 t 周期性變化,每一周期 T 稱為信號重復時間,頻率的變化范圍(f1-f2)稱為調制帶寬 B。

使用三角波形狀的調頻形式可以較為容易地解調出目標反射信號的多普勒頻率,從而可實現同時測距與測速。

鋸齒波形狀的調頻形式常用于與探測目標的相對速度引入的多普勒頻移量可以忽略的時候,可以達到相對最大的探測距離。

正弦形狀調頻信號的產生較為方便,但是解調方式復雜,且其精度相對于高調頻線性度的調制形式略差。

一般使用三角波,能夠像 FMCW 毫米波雷達一樣測得目標的速度。

今天的 FMCW 毫米波雷達非常簡單,主要芯片就是收發器處理器,其帶來的好處是易于集成芯片化。這同時意味著小體積和成本低。

然而 FMCW 毫米波雷達的成熟歷經了近 10 年的時間。

今天的 FMCW 激光雷達技術可以說成熟度很低,無論是激光調制、接收和數據處理都處于萌芽階段,遠不能和ToF激光雷達比。

特別是激光調制,難度極高,從事相關研究的企業屈指可數。

根據調諧器件與激光器的關系,目前實現激光光載波頻率調制的方法可以分為內調制技術和外調制技術兩種。

內調制技術是指調制過程與激光振蕩建立同時進行的調制技術,通過調制改變激光腔的諧振參數,從而實現激光器輸出頻率的變化,主要包括調制諧振腔的光學長度或改變腔內的增益損耗譜位置等方式;

外調制技術是指在激光振蕩建立之后,在激光出射的光路上使用調制器對光場參數進行調制的技術。

無論哪一種,都尚處在摸索階段。

調諧性好的光源大多不夠穩定,穩定的光源大多不能寬可調諧。

從調制方式的角度而言,內調制方式由于直接改變諧振腔參數,獲得大調諧范圍相對容易,但是由于激光建立時間的存在會造成輸出調頻光的瞬時線寬比較寬,導致光源相干長度的減少?;蛘邽榱私⑵鸱€定光場就必須限制調諧速率。

外調制方式通過電光效應等調諧機制能夠在保持種子光的優異特性的同時快速改變光場的瞬時頻率,但是由于電光效應本身的工作帶寬有限,限制了光源調諧范圍的增加,即限制了該系統可實現的最高分辨力。

目前業內傾向于外調制方式,這種方式缺點是成本高、體積大。

FMCW 的缺點是成本高,其所有元件都需要具備超高精度,因為調諧頻率是 THz 級別的,這需要測量儀器級的元件。

這種元件供應商極少,每個元件都需要高精度檢測,良率低。

即使將來量產,成本也居高不下。所有光學表面都必須在更嚴格的公差范圍內,例如λ(波長)/20。

FMCW 對 ADC 轉換速率的要求是 ToF 系統的 2 到 4 倍,精度要求更高。

FPGA 的要求是能夠接收數據并進行超高速FFT轉換。

即使使用 ASIC,FMCW 系統所需的處理系統復雜度(和成本)也是 ToF 系統的十倍。

除了成本,FMCW 雖然沒有了外界因素的干擾,但自身會帶來新的干擾。

和毫米波雷達一樣,FMCW 激光雷達需要考慮旁瓣的干擾,FMCW 系統依靠基于窗函數的旁瓣抑制來解決自干擾(雜波),該干擾遠不如沒有旁瓣的 ToF 系統健壯。

為了提供背景信息,一束 10 微秒的 FMCW 脈沖可以在 1.5 公里范圍內徑向傳播。

在此范圍內,任何對象都將陷入快速傅里葉變換(時間)旁瓣。即使是更短的 1 微秒 FMCW 脈沖也可能會被 150 米外的高強度雜波破壞。

第一個矩形窗口快速傅里葉變換(FFT)的旁瓣是大家所知的 -13dB,遠高于獲得優質點云所需要的水平。

此外,FMCW 激光雷達有輕微延遲的問題,這是相干檢測天生的缺陷,無法改變。

Aeva 的主要合作伙伴是奧迪和 ZF。

采用 FMCW 激光雷達其他公司還有,通用 2017 年收購的 Strobe,這家公司自被收購后一直沒有任何動作。

再有就是 BMW i Venture 投資的 Blackmore,2019 年被 Aurora 收購。

(5)近似于 Flash 的 Ouster

嚴格意義上的 Flash 激光雷達指一次閃光(激光脈沖)成像的激光雷達。

借用相機行業的用語,也叫全局快門激光雷達。

廣義的 Flash 激光雷達指焦平面陣列成像激光雷達,不一定非要全局快門,也可以局部快門。

全局快門型激光雷達產品的典型代表是德國大陸汽車 2016 年收購的 ASC 公司。

與掃描成像激光雷達比,Flash 激光雷達沒有任何運動部件,是絕對的固態激光雷達,能夠達到最高等級的車規要求。

掃描成像要掃描整個工作場才能提供圖像(點云),通常幀率是 5-10Hz。

這就意味著有至少 100 毫秒的延遲,在高速場景下,這個延遲是難以接受的。

如果掃描型激光雷達要提高幀率,那么就必須降低水平角分辨率,這兩者是相悖的。

道理很簡單,掃描越快,分辨率當然會降低。

但 Flash 不會,理論上它的脈沖只有幾十納秒到1納秒,也就是說幀率可以做到幾十 KHz,甚至 1MHz。

當然,考慮數據處理能力,現在的 Flash 激光雷達還是3 0Hz,但它可以說是無延遲的。

德國大陸汽車的 HFL110 Flash 激光雷達,已經被豐田 L3 級無人駕駛量產車確定使用

雖然豐田投資了 Luminar,但依然使用了德國大陸汽車的激光雷達。

Flash 激光雷達的缺點很明顯:

功率密度太低,導致其有效距離一般難以超過 50 米,分辨率也比較低,用大功率 VCSEL 和 SPAD 能夠解決部分問題,但成本也迅速增加。

德國大陸汽車在性能和成本間平衡,其成本估計應該不超過 300 美元,量產后還可以再降大約 100 美元。

為了解決信噪比,有效距離近的缺點,有公司對 Flash 激光雷達做了改進。

改進型的設計采用 VCSEL 激光發射陣列,VCSEL 激光發射陣列采用半導體工藝芯片工藝制造,每一個小單元的電流導通都可以控制,讓發光單元按一定模式導通點亮,可以取得掃描器的效果,還可以精確控制掃描形狀。

比如車速高了,就縮小FOV,提高掃描精度。

車速低了,就增加 FOV,檢測范圍加大。

Ibeo 和 Ouster 都是這種設計。

Ibeo 認為這是掃描型激光雷達。

而Ouster 認為是 Flash 激光雷達,只不過前面加了個 Multi-Segment。

實際兩者是同一種激光雷達。

Ibeo 在激光雷達領域耕耘超過 20 年,其 Flash 激光雷達性能非常優秀。除了像素數略低于 Lumianr,其余大部分指標都與之相當。

但可靠性遠在 Luminar 之上,車規也更容易通過。

為什么這些超級巨頭看好 Flash 路線?

我認為,激光雷達的發展方向是 Flash,也可以叫深度相機。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Flash 激光雷達:1)最容易通過嚴格車規;2)體積最??;3)安裝位置最靈活;4)全芯片化;5)成本最低(單價可輕松做到100美元以下);6)性能挖掘潛力最大(深度相機近似于當年剛剛萌芽的CMOS圖像傳感器,最終取代了CCD)。

全球科技界在全局 Flash 領域的研發投入遠遠高于其他類型的激光雷達,全部都是超級巨頭:

博通特斯拉(661.77, 15.79, 2.44%)的合作伙伴, AVGO.US)、索尼(96.84, -0.62, -0.64%)、三星、蘋果(131.97, 1.01, 0.77%)(AAPL.US)、意法半導體(STM.US)、英飛凌、AMS、Lumentum、東芝、松下(11.386, -0.00, -0.04%)、佳能(19.59, 0.03, 0.15%)、濱松、安森美(ON.US)、電裝以及豐田都在開發 Flash 車載激光雷達。

在光電領域:

無論是 SPIE 國際光電工程學會,OSA 美國光學學會,ISSCC 國際固態電路協會,歐洲光電子行業協會 EPIC 會議里,幾乎所有的論文都是有關 Flash 激光雷達關鍵部件 SPAD 或 VCSEL 的,傳統的激光雷達論文完全沒有。

深度相機不僅可以用于車載領域,也可以用于其他固態 3D 感測領域,還有 AR/VR。

與特斯拉(TSLA.US)合作開發下一代芯片的全球第二大 IC 設計公司博通,在 2020 年 11 月 EPIC 在線會議上推出車載 Flash 激光雷達用 SPAD 或 SiPM 陣列芯片。

蘋果 iPhone12 Pro 的超廣角鏡頭的上下兩部分構成了激光雷達。

這與。車用的 Flash 激光雷達沒有區別,也是 VCSEL+SPAD 的設計,只是功率小一點,體積小一點。

手機界實際早已廣泛采用激光雷達,只不過叫 ToF 相機。

蘋果回歸了它的真名。

蘋果已經確定造車,自然也要利用其在激光雷達領域的研發成果,這些研發成果完全可以用在汽車領域。

蘋果iPad 激光雷達拆解,傳感器也就是 SPAD 由索尼提供。蘋果iPad 激光雷達拆解,傳感器也就是 SPAD 由索尼提供。

索尼在 2020 年 12 月 ISSCC上 發表了題為:A 189×600 Back-Illuminated Stacked SPAD Direct Time-of-Flight Depth Sensor for Automotive LiDAR Systems 的論文,也是直指汽車 Flash 激光雷達。

一般而言,制約 Flash 激光雷達性能的兩個元素:一是激光發射的 VCSEL;二是接收的 SPAD。

VCSEL 體積小,成本低,易控制,但功率比較低。

幾家 VCSEL 大廠都在努力開發高功率 VCSEL 陣列,進展最快的是蘋果主供應商 Lumentum,也是全球第一大 VCSEL 廠家,市場占有率大約 45%。

目前試驗產品最高可以做到 10 瓦功率,30 到 50 瓦功率就可以與非 Flash 激光雷達平起平坐了。

車載激光雷達 SPAD 方面,目前差不多只有 1 萬像素,手機領域 30 萬像素已經是主流。

日本在 CCD 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在 SPAD 領域擁有壓倒性優勢。

佳能已經開發出 100 萬像素的 SPAD,可以輕松碾壓目前性能最高的 128 線激光雷達,更不要說 Luminar 的 MEMS 激光雷達了。

三星在 2020 年底的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上發表了題為:

A 4-tap 3.5μm 1.2Mpixel Indirect Time-of-Flight CMOS Image Sensor with Peak Current Mitigation and Multi-Use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的論文,提出了 120 萬像素的 ToF 傳感器(即SPAD)。

松下則開發了堆疊型 SPAD。這種 SPAD 可以做到 100 米的有效距離。

東芝也在開發芯片型SPAD。東芝也在開發芯片型SPAD。

東芝 2018 年 3 月試做的 SPAD 芯片,分辨率 240x96。

MEMS 激光雷達只是過渡產品,只是這個過渡期有多長很難判斷。

我認為,快的話可能 3 年,慢的話可能 6 年。屆時,激光雷達會和今天傳統的攝像頭一樣,安裝在后視鏡的位置。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5

    文章

    3736

    瀏覽量

    187463
  • 車載激光雷達

    關注

    1

    文章

    27

    瀏覽量

    629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硅基片上激光雷達技術綜述

    硅基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可以將激光雷達系統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中分立的有源和無源器件集成在芯片上,使激光雷達體積更小、穩定性更強、成本更低,推動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4-08 10:25 ?410次閱讀
    硅基片上<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b class='flag-5'>技術</b>綜述

    硅基片上激光雷達的測距原理

    硅基光電子技術的發展可以將激光雷達系統發射模塊和接收模塊中分立的有源和無源器件集成在芯片上,使激光雷達體積更小、穩定性更強、成本更低,推動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
    發表于 04-08 10:23 ?237次閱讀
    硅基片上<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的測距原理

    512線激光雷達還不是盡頭,1024線激光雷達早在兩年前已經推出?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從4線的法雷奧Scala 1到華為192線,車載激光雷達隨著ADAS的需求在不斷提高線數。在剛剛收官的CES 2024上,作為目前量產車載激光雷達的升級換
    的頭像 發表于 01-22 06:58 ?6121次閱讀
    512線<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還不是盡頭,1024線<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早在兩年前已經推出?

    激光雷達上下游廠商梳理分析

    中國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車載激光雷達前景廣闊。根據沙利文預測,2025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35.4億美元,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達 43.1億美元,占比 31.8%。
    發表于 01-05 11:07 ?788次閱讀
    <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上下游廠商梳理<b class='flag-5'>分析</b>

    激光雷達測量技術與應用

    激光雷達是一種利用激光束來探測和測量目標物體的雷達技術。它具有測量距離遠、分辨率高、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在國防、航天科技、地質勘探、智能駕駛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一、
    的頭像 發表于 12-15 11:03 ?668次閱讀

    單線激光雷達和多線激光雷達區別

    單線激光雷達和多線激光雷達區別? 單線激光雷達和多線激光雷達是兩種常用的激光雷達技術。它們在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15:48 ?3049次閱讀

    設計車載激光雷達搞清這5點很重要!

    設計車載激光雷達搞清這5點很重要!
    的頭像 發表于 11-27 14:26 ?373次閱讀
    設計<b class='flag-5'>車載</b><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搞清這5點很重要!

    速騰聚創車載激光雷達單月銷量超2萬臺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日,RoboSense速騰聚創宣布2023年8月車載激光雷達單月銷售量突破20,000臺。自從今年4月上海車展掀開了全球汽車產業智能化新時代帷幕,RoboSense速騰聚創僅歷時
    的頭像 發表于 10-11 09:16 ?545次閱讀

    小米2D激光雷達拆解圖講解

    本文檔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的是小米的2D激光雷達拆解圖和講解。
    發表于 09-22 08:07

    一文通過AEC-Q102車規級芯片測試認證了解激光雷達核心技術及行業格局

    傳感器,深度受益汽車行業自動駕駛發展趨勢。 當前階段激光雷達技術共同發展,MEMS 激光雷達漸成主力,OPA 和Flash 純固態方案未來可期,隨著
    發表于 09-19 13:35

    激光雷達的基本構成 激光雷達前景分析

    激光雷達的基本構成 激光雷達前景分析 激光雷達基本構成 激光雷達是利用激光信號進行測距的設備,其
    的頭像 發表于 08-23 16:28 ?2386次閱讀

    固態激光雷達通常分為哪三種類型?mems固態激光雷達

    固態激光雷達通常分為哪三種類型?mems固態激光雷達? 固態激光雷達是一種基于激光技術的高精度測量儀器,它利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16:45 ?2215次閱讀

    簡述激光雷達的結構原理分類及特點 TIM320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

    和信號處理系統。其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 光源系統、探測器和信號處理部分。接下來,我們將從結構原理、分類及特點和 TIM320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三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激光雷達的結構原理 光源系統是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16:45 ?2480次閱讀

    激光雷達,價格打到一千塊/臺?

    將結合新聞及坊間消息,簡單討論激光雷達產業近況。 Yole報告:車載市場增量可觀 近日,Yole Group旗下的Yole Intelligence發布了《2023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
    的頭像 發表于 08-08 10:08 ?1530次閱讀
    <b class='flag-5'>激光雷達</b>,價格打到一千塊/臺?

    激光雷達是什么 激光雷達介紹

    激光雷達在自動駕駛應用中主要用來探測道路上的障礙物信息,把數據和信號傳遞給自動駕駛的大腦,再做出相應的駕駛動作,但室外常見的干擾因素如雨、霧、雪、粉塵、高低溫等對激光雷達的識別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
    的頭像 發表于 07-14 11:11 ?3735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