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微流控系統分離CTCs方法及背景介紹

MEMS技術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佚名 ? 2018-04-08 08:38 ? 次閱讀
液體活檢背景介紹

近年來,腫瘤診療技術已取得很大進步,但是癌癥依然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主要因素。癌癥轉移是造成癌癥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同時轉移過程相對復雜,增加了癌癥診療的困難。因此,對于癌癥,做到早期診斷、實時監測和準確預后是非常關鍵的。

目前,傳統的組織活檢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如:成本高、取樣難、創傷大等,且難以做到“早篩查、早治療”。隨著生物技術、分子技術和納米技術的發展,一系列新型技術被應用到癌癥的診療中。液體活檢作為體外診斷的前沿領域,涵蓋非侵入式取樣,檢測腫瘤或轉移灶釋放到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生物標志物(CTCs、Exosomes和cNAs),為監測腫瘤動態及個體化治療提供新的方式,受到人們的關注(圖1)。

圖1:癌癥的形成(A)、轉移(B)及循環腫瘤標志物的特點(C)

微流控技術的應用分析液體活檢背景介紹

1 微流控技術概述

微流控技術是一種在微米尺寸級別下處理或操縱液體的技術手段,將混合器、執行器、反應器、分離器、傳感器等集于一體,從而優化檢測過程。其涉及到電子、機械、化學、物理和生物等多門學科,具有通量高、靈敏度高、樣本分析時間短、樣本量少、可控性強等優勢,被廣泛應用于現代分析化學、藥劑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等諸多研究領域。也正是基于以上多種優勢,微流控技術為探索液體活檢中的循環腫瘤生物標志物檢測打開通道,為癌癥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2應用分類介紹

1) 循環腫瘤細胞(CTCs)檢測

循環腫瘤細胞(CTCs)是指從原發腫瘤或者轉移灶的邊緣脫落進入癌癥患者外周血循環的腫瘤細胞,其不僅攜帶了腫瘤細胞的全部基因組并且在癌癥病變早期就已經存在于外周血循環中,因此CTCs被作為癌癥研究的重要對象和癌癥早期診斷、療效評估的重要標志物,可實現實時非侵入式的監控癌癥的發展變化及治療效果。

近年來,CTCs的分離與純化技術不斷發展,但由于CTCs的腫瘤異質性及稀有性(每107-109個血液細胞中僅有1-10個CTCs),分離與純化CTCs面臨巨大挑戰。微流控技術平臺因其集成度高、設計靈活、材料通用性強和自動化程度高,被廣泛應用于CTCs的分離純化中。

目前,基于微流控技術分離CTCs的方法大致分為兩大類:無標簽技術和免疫親和技術(圖2)。前者是建立在物理性質基礎上分離目標細胞,如大小,密度,形狀,變形性和介電性能,而后者主要利用靶細胞的生化特性,通過細胞表面特異性表達的蛋白質生物標志物(主要分為anti-EpCAM正向捕獲法與anti-CD45負向富集法)分離靶細胞(圖2)。

圖2:微流控系統分離CTCs的方法

基于免疫磁珠分離富集CTCs是最常用的方法,具有高靈敏度和高特異性。美晶醫療自主研發的基于微流控技術的CTCs檢測平臺CellRichTM,可以通過癌細胞表面抗原和共軛偶聯到磁珠上的抗體間的相互作用,高效富集CTCs。當血液流經該微流體裝置時,其他血細胞在流體力學的作用下被分離出去,與免疫磁珠結合的細胞會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偏轉進入分離富集通道,以此達到對循環腫瘤細胞分離捕獲的目的。此法與傳統的物理分離方法相比,具有較高的回收率與純化度(圖3)。

圖3:基于免疫磁珠分離CTCs的微流控系統

2) 外泌體檢測

循環腫瘤外泌體是指由腫瘤細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囊泡小體,直徑為20-300nm。不同來源的外泌體含有其獨特的脂質、RNA、DNA和蛋白質等,可直接反映細胞的來源及進展。外泌體廣泛存在于人體體液中,具有很高的豐度(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09-1012個外泌體)。因此對腫瘤來源外泌體的檢測和分析可以作為無創探究腫瘤來源與進展,進而輔助腫瘤的早期診斷和指導腫瘤治療。

近年來,外泌體作為腫瘤生物標志物成為無創活檢(液體活檢)的研究熱點,但外泌體分泌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其在體液中實時變化,且在腫瘤治療過程中也存在穩定性問題。因此,精確分離和分析外泌體仍然面臨巨大挑戰性。與傳統的外泌體分離技術如超速離心法,密度梯度離心法等相比,微流控技術在檢測自動化、集成能力、消耗時間、產物完整性、純度、回收率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進而有利于外泌體的下游分析應用。

目前,基于微流控技術分離純化外泌體的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囊泡大小(20-300nm)和表面生物標志物(如EpCAM、CD9、CD63、CD81),且各有特點。前者建立在納米多孔結構的基礎上,實現快速高效捕獲外泌體,但因外泌體的尺寸范圍在納米級別,因此對技術要求較高,且可能受到飽和限制;后者利用免疫親和原理,建立的微流控系統有抗體修飾微通道或免疫磁珠法(圖4),具有高通量、高靈敏度,然而外泌體也具有與CTCs類似的異質性,對于特定生物標志物低表達的外泌體捕獲效率不高。

圖4:基于免疫親和原理分析外泌體的微流控系統

另外,對于外泌體的研究雖發展迅速,但與CTCs相比,市場上缺乏成熟的微流控檢測系統,在液體活檢領域,外泌體的研究應用沒有CTCs廣泛和成熟。因此,為了更精準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腫瘤來源外泌體,深入探究外泌體的物理與生物特性,設計結合多個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微流控系統,對于分離分析外泌體是至關重要的。

3) cNAs檢測

循環核酸(cNAs)是指血液循環系統中發現的DNA和RNA片段??梢酝ㄟ^非侵入性手段獲取cNAs,用于分析腫瘤的遺傳信息及表觀遺傳信息?;虮磉_譜與腫瘤的發展及進展顯著相關。因此,cNAs作為液體活檢重要的生物標志物,可用于癌癥的早期診斷和療效評估。

鑒于現在檢測技術不成熟,限制了腫瘤標志物cNAs的臨床應用。傳統提取分析核酸的方法,如電泳結合熒光染色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勞動密集型和高成本,且分步操作容易導致樣品損失。微流控系統集多種技術于一體,一個設備可順序執行多個操作,如樣品制備,反應,分離,純化和分析,減少樣本損失,提高樣本純度。

因此,新型微流控系統可作為科研人員研究循環生物標志物的重要手段,亦是檢測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是,目前用于cNAs檢測的微流控系統,依然存在待解決的難題:a)常規提取核酸的過程是分步完成的,不能保證核酸片段的完整性,易導致分析錯誤,需要開發柔和、簡便、快捷的提取核酸方法,從而充分發揮基因圖譜分析及分子測序技術的強大功能。b)傳統的微流控系統只是單純的分離系統, cNAs分析,需借助qPCR,數字PCR和測序平臺等,而PCR方法有其內在的限制,如擴增錯誤,重復性差和擴增效率不同。

圖5:分析cNAs的微流控系統

另外,遺傳突變在不同腫瘤中的概況遠比我們所能想象的要復雜,存在嚴重的腫瘤異質性,使得通過解析cNAs輔助癌癥診療更加艱難。這要求優化現有微流控系統性能,結合基因特性,開發更多高精準、高效率、高集成度的微流控系統,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液體活檢的臨床應用。

結語

液體活檢作為一種新型的非侵入性的樣本獲取方法,為癌癥診斷與治療提供新的方式。微流控技術因其具有高度集成化及時空操控性強等優勢,為液體活檢提供重要平臺,并吸引了科學界和生物技術產業界的極大關注。

與此同時,在臨床腫瘤診療的轉化應用上,腫瘤液體活檢依然面臨重重挑戰:

a)這三種腫瘤生物標志物的含量及其稀少,且存在腫瘤異質性,使得對其分離和純化非常困難??朔@一挑戰,需要開發充分利用腫瘤生物標志物的物理學與生物學特性相結合的微流控平臺。

b)高精準度、全自動化的基于微流控分離、純化腫瘤生物標志物的系統多處于科研階段,未被臨床廣泛應用。

c)循環腫瘤生物標志物與微流控平臺之前的關系尚需完善,為進一步推動靈敏度高、重復性好的微流控系統的開發,需在多種癌癥患者中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

d)我們對腫瘤生物學的理解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不斷深入研究各種循環腫瘤生物標志物在腫瘤形成和發展中的作用,更強大、更有效的商業化微流控系統將應運而生。

相信,未來,在腫瘤液體活檢及個體化診療領域,微流控技術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醫療電子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1327

    瀏覽量

    89640
  • 微流控芯片
    +關注

    關注

    13

    文章

    238

    瀏覽量

    18675

原文標題:微流控技術在液體活檢領域的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wwzhifudianhua,微信公眾號:MEMS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系統分方法.ppt

    系統分方法.ppt[hide][/hide]
    發表于 10-03 22:57

    系統分方法.zip

    系統分方法.zip
    發表于 10-04 11:22

    【下載】《電路與系統分析(使用MATLAB)》

    `簡介: 本書介紹使用MATLAB進行電路、信號與系統的分析,主要內容有三篇:學用MATLAB、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分析。第一篇為MATLAB語言的基礎知識,介紹MATLAB數值計算、
    發表于 01-23 17:43

    控分析芯片

    控芯片設計汶顥股份專業從事控芯片領域,具有深厚的研究與技術基礎,團隊成員有化學、細胞生物學、環境、醫藥等多個學科專業背景,能夠為客戶
    發表于 06-22 15:59

    控的最新進展

    和低成本的優勢,因此,這類方法在磁控系統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流體控制泵閥通過泵閥來控制流體是除了分離外,磁場在
    發表于 07-19 05:39

    怎么設計控芯片電泳控制系統?

    微型全分析系統的概念由Manz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是集進樣、樣品處理、分離檢測為一體的微型檢測和分析系統。控芯片是其主要部件,采用
    發表于 08-20 08:31

    什么是系統分析?

    什么是系統分析? 定義系統分析,以及在本書的系統發展方法論中的范疇定義、問題分析、需求分析、邏輯設計與決策分析等方面的相關
    發表于 11-07 08:41 ?2625次閱讀

    §1信號的函數表示與系統分方法

    信號與系統課件1§1信號的函數表示與系統分方法(上海交通大學)。
    發表于 05-09 10:15 ?0次下載

    系統分方法

    系統分方法
    發表于 12-06 14:41 ?0次下載

    淺析基于微流控技術的外泌體分離方法

    對最新的基于微流控技術的外泌體分離方法進行了分類介紹、分析和對比,闡明這些新方法各自的優勢及局限性,以及微流控外泌體分離技術對比傳統
    的頭像 發表于 10-18 09:03 ?6593次閱讀

    基于鄰值比較的射電天文臺信噪分離方法

    ,提取寬帶頻譜的背景噪聲,并對提取背景噪聲進行濾波處理,結合標準差理論,確定寬帶頻譜的信噪分離閾值,實現寬帶頻譜信號和噪聲的分離。其次,采用此方法
    發表于 06-01 11:04 ?10次下載

    一種從患者血液樣本中有效分離異質性CTCs的簡單、廣譜的方法

    針對上述挑戰,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裴仁軍研究團隊利用單寧酸(TA)功能化磁性納米顆粒(MNPs),建立了一種從患者血液樣本中有效分離異質性CTCs的簡單、廣譜的方法。
    的頭像 發表于 06-11 09:19 ?1836次閱讀
    一種從患者血液樣本中有效<b class='flag-5'>分離</b>異質性<b class='flag-5'>CTCs</b>的簡單、廣譜的<b class='flag-5'>方法</b>

    SAP拆分:IT系統分離的成功因素分析

    ?我們來介紹下IT系統分離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公司再次更頻繁地決定分拆、分離或出售單個業務部門。一些公司為了專注于實際的核心業務,將新資本投資于其他地方,或鑒于疫情,為了保持自身的流動性,正在從業務部門剝離。其他
    的頭像 發表于 05-17 11:26 ?607次閱讀

    一種CTCs分選微流控系統

    目前CTCs分析的金標準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的Cell Search系統,可檢測轉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腸癌患者血液中的CTCs。但該系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7-22 15:42 ?628次閱讀

    SAP拆分:IT系統分離的成功因素

    下IT系統分離最重要的成功因素。 公司再次更頻繁地決定分拆、分離或出售單個業務部門。一些公司為了專注于實際的核心業務,將新資本投資于其他地方,或鑒于疫情,為了保持自身的流動性,正在從業務部門剝離。其他公司則將個
    的頭像 發表于 08-21 23:59 ?512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