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影馳GTX260+無雙均熱板拆解評測:巧妙的組合

454398 ? 2018-01-24 22:54 ? 次閱讀

散熱對于普通的顯卡來說,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完全可以通過很多種散熱方案滿足核心要求。不過對于一些特殊的顯卡來說,散熱就比較麻煩。例如象功耗特別大的顯卡,可能普通風冷散熱沒辦法在比較低的噪音下解決核心熱量傳遞,就需要用到水冷、極限制冷;對體積要求比較嚴格的顯卡,就不可能設計比較大的散熱片,只能通過象均熱板這樣體積小,熱容比較大的方案解決。號稱全球最薄的影馳GTX 260+無雙就是巧妙利用了均熱板特性打造而成。下面我們就走進影馳GTX 260+無雙,暴力拆解均熱板。

GTX 260+太厚 玩家需求薄顯卡

和GTX 260+公版相比,影馳GTX 260+無雙要薄很多。形象的說,兩片影馳GTX 260+無雙的厚度和公版GTX 260+完全一樣。想要把一款本來設計成雙SLOT厚度的顯卡,壓縮成單SLOT厚度,這對GTX 260+無雙的散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對很多注重顯卡厚度,需要更薄顯卡組建SLI平臺的玩家來說,象GTX 260+無雙這樣薄的設計才是適合的。

常見顯卡散熱方式能否滿足要求?

大家可能知道,常見的顯卡散熱方式主要有:風扇加散熱片、散熱片、熱管加散熱片、熱管加散熱片加風扇、多風扇加熱管加散熱片、水冷、半導體制冷等。風扇加散熱片的設計在普通顯卡上比較常見,也是一種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散熱片被動散熱比較常見于低功耗顯卡,通常散熱片設計比較大,適合對噪音要求苛刻場合。熱管加散熱片的被動散熱方式同樣適合那些對噪音要求比較苛刻的顯卡,同時增加的熱管可以讓顯卡熱量更快速被導出,常見于功耗相對略高的被動散熱設計,但體積比較大。

熱管加散熱片加風扇的散熱設計則針對的是功耗比較高的顯卡,采用熱管來加快熱量導出速度,相比普通的風扇加散熱片的散熱方案,增加熱管后,熱量可以被更快導出,熱容也比較大,熱量也更不容易被積累,但因為采用熱管,體積也變的比較大。

多風扇加熱管加散熱片的散熱方式可以適用于更大功耗的顯卡,多風扇讓散熱效率更高,成本體積也都比較高。水冷散熱可以支持很高功耗的顯卡,噪音則可以控制的比較低,但體積比較大,一般比較少見。

真空均熱板 把GTX 260+控制在單SLOT的關鍵

真空均熱板散熱是相對比較新的一種散熱方式,筆者看來,真空均熱板可以看作是在熱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就象上面我們提到的那樣,熱管雖然可以幫助熱量更快的導出,但因為熱管必然會導致散熱器體積比較大,不適用于那些要求更嚴格的場合。這就促生了一種導熱速度同樣很快,同樣用比較大的熱容,但體積比較小的散熱方式。真空均熱板就是這樣,它內部和熱管一樣采用常溫下是液體,沸點卻比較低的物質,依靠相變可吸收大量熱來導熱。同時外部采用導熱速度更快的純銅設計。但均熱板設計了比較大的受熱面積,這樣在相同時間內,銅底座吸收的熱量更多,均熱板內部液體受熱氣化也會更多,導熱也就更高效,這也是超越熱管的地方。再結合冷凝端焊接的大量純銅鰭片,以及強勁的風扇,把熱量徹底導出到空氣中。當然均熱板最大的優勢還是在于它的板狀外形適用于薄顯卡。

均熱板的原理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那現在我們來切開均熱板,看看是不是象我們上面理解的那樣,這也是第一次筆者真正接觸到均熱板內部。

切開均熱板,可以看出它外殼由比較厚的銅板組成,而內壁則設計的很粗糙,以此來增大受熱面積,加快導熱速度。同時均熱板內部還設計了銅網,這樣的設計會把均熱板內部分割成無數個小單元,更利于毛細,也更利于導熱。比較復雜的設計也讓均熱板的成本更高,重量比較高,這也是它的特點。

到這里,我們已經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均熱板這種散熱的特點:體積小可以使得顯卡散熱器控制的向入門級低功耗顯卡那樣??;導熱快,更不容易導致熱量積累,相同情況下風扇也可以轉速更低噪音控制更??;內部銅網、粗糙內壁更利于高速導熱,需要焊接比較多的鰭片和強勁風扇快速把熱量導出到空氣中;成本比較高,重量比較大。但也正是這些特點才可以使得GTX 260+無雙控制在單SLOT厚度。

從上面的散熱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常規的各種散熱方式并不適合一款體積要控制在單SLOT,而且功耗又比較大,噪音又不能太高的顯卡。而具備體積小,散熱效率高特點的均熱板可以說是打造影馳GTX 260+無雙這樣薄顯卡的最佳搭檔。而體積超薄,散熱出色,噪音不高,核心電壓比較低,功耗比較小的GTX 260+無雙也因此可以滿足那些對體積要求苛刻,三卡SLI,對功耗要求比較高的玩家的需求。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影馳
    +關注

    關注

    0

    文章

    82

    瀏覽量

    10565
  • 均熱板
    +關注

    關注

    1

    文章

    5

    瀏覽量

    566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Vision Pro拆解:博主“瘋狂”擰螺絲,蘋果的巧妙設計終于曝光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蘋果Vision Pro自開售以來便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不管是評測還是拆解,網上都已經有了相關視頻。就在近期,全球專業拆解網站iFixit分享了蘋果Vision Pro
    的頭像 發表于 02-06 09:00 ?1.1w次閱讀
    Vision Pro<b class='flag-5'>拆解</b>:博主“瘋狂”擰螺絲,蘋果的<b class='flag-5'>巧妙</b>設計終于曝光

    深入解析相變器件原理及超薄均熱板電池應用

    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和運用,以更優的狀態落實相關工作。 相變器件原理+超薄均熱板電池應用介紹 相變器件應用限制+高熱流密度均熱板應用介紹 均熱板成本分析+常規半導體用均熱板應用介紹
    發表于 05-31 14:10

    熱板經常被酸蝕,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電熱板?

    你的實驗環境,決定你該選更好的電熱板加熱實驗是最常見的實驗方式,而電熱板是目前操作最簡單、價格相對便宜的加熱設備,溫度可達200~300度以上、結合PID控制系統讓溫度更穩定、不同大小面積和多種加熱
    的頭像 發表于 05-09 08:35 ?67次閱讀
    電<b class='flag-5'>熱板</b>經常被酸蝕,該如何選擇合適的電<b class='flag-5'>熱板</b>?

    【米爾-芯D9360商顯板試用評測】米爾-芯D9360商顯板開發環境搭建

    首先感謝米爾科技&發燒友給予的測試米爾-芯D9360商顯板的機會。 一、硬件介紹 米爾-芯D9360商顯板搭載的SoC為D9360。 是芯公司推出的高性能嵌入式 ARM 處理器
    發表于 04-09 22:39

    高導熱絕緣透波超薄氮化硼均熱

    和工作溫度,進一步引發嚴峻的熱失控難題。超薄均熱板具有優異的導熱性能,較大傳熱面積、較好的均溫性能和高可靠性等優點,是解決電子設備散熱問題的首要途徑。為滿足5G時代下現
    的頭像 發表于 02-23 08:09 ?330次閱讀
    高導熱絕緣透波超薄氮化硼<b class='flag-5'>均熱</b>膜

    GTX 16系列全線停產!

    GTX 1660 Ti、GTX 1660 SUPER、GTX 1660、GTX 1650 SUPER此前已經陸續停產退市,唯一剩下的就是GTX
    的頭像 發表于 12-19 12:42 ?816次閱讀
    <b class='flag-5'>GTX</b> 16系列全線停產!

    熱管和VC均熱板的應用區別

    熱管和VC均熱板的應用區別? 熱管和VC均熱板都是散熱領域常用的散熱技術,它們在應用方面有著一些區別。本文將詳細介紹熱管和VC均熱板的定義、結構、工作原理、優點和缺點以及各自的應用領域。希望對您有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11:00 ?1216次閱讀

    自動駕駛高精組合導航設備導遠570D拆解

    這期帶來自動駕駛高精組合導航設備拆解,本次拆解分析的產品是導遠570D。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15:38 ?1387次閱讀
    自動駕駛高精<b class='flag-5'>組合</b>導航設備導遠570D<b class='flag-5'>拆解</b>

    【KV260視覺入門套件試用體驗】KV260開箱及鏡像燒寫

    很高興能參與安富利與電子發燒友合作的評測活動并參與KV260的試用,進入了第二批評測通過的大名單。此次寄送的開發套件有開發板本體,電源適配器,還有相關的配件,基本上非常全面了。 KV260
    發表于 10-16 03:31

    使用gtx沒有輸出

    使用GTX核輸出一個序列,仿真結果和我想要的結果一致。 如圖所示輸出結果為一個不到1M的方波。不到1M是防止示波器速率不夠。 我的板子有4個GTX,兩個在PCIE上,兩個在網口上。我把把串行輸出
    發表于 10-12 15:16

    【KV260視覺入門套件試用體驗】KV260開發板初使用

    生態系統,使 Xilinx? 平臺的使用更加容易。它可以很容易地安裝在運行Ubuntu的KV260上,包括四種開源設計。PYNQ 以可組合疊加的形式為 Kria SOM 帶來了動態功能交換 (DFX
    發表于 09-18 14:56

    均熱板在移動產品中的應用研究

    設備中的應用迫在眉睫。本文針對均熱板技術較傳統冷卻技術的優勢,探討超薄均熱板在熱流密度越來越大的便攜移動設備中升級換代的應用,論述了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方向。
    的頭像 發表于 09-15 11:19 ?1807次閱讀
    <b class='flag-5'>均熱板</b>在移動產品中的應用研究

    [KV260視覺入門套件試用體驗]+KV260 開發套件使用初體驗

    1、寫在前面 感謝ElecFans 小仙女姐姐的安排,在史上最熱的7月初,收到了大名鼎鼎的AMD/XILINX 公司的 明星開發板KV260。 2、KV260 簡介 Kria KV260 視覺 AI
    發表于 07-31 01:26

    利用IBERT核對GTX收發器板級測試

    一、概述 IBERT(集成誤碼率測試儀)是xilinx為7系列FPGA GTX收發器設計的,用于評估和監控GTX收發器。IBERT包括在FPGA邏輯中實現的模式生成器和檢查器,以及對端口的訪問
    發表于 06-21 11:23

    圍觀:車載逆變器拆解

    最近,筆者對一款多功能車載逆變器進行了拆解,并將在本文中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車載逆變器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款小巧而強大的汽車輔助電子產品吧! 車載逆變器拆解:電路設計“簡單
    發表于 06-04 10:15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