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利用微流控芯片,實現銀納米顆粒的按需可控制備

微流控 ? 來源:微流控 ? 2024-04-22 17:15 ? 次閱讀

銀納米顆粒(AgNP)因其獨特的抗菌、抗病毒性質,在醫學、牙科、紡織、塑料、光伏技術和信息處理設備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然而,不同大小的AgNP可能引發氧化應激和基因毒性等不良效應,因此需要對粒徑進行精細調控以確保其安全有效。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期,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Monta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改良Turkevich法,在微流控芯片上利用檸檬酸鈉(NaCit)還原硝酸銀(AgNO?)來制備AgNP,并通過調整流速和化學試劑濃度在同一裝置上獲得不同粒徑的AgNP。該研究不僅推動了微流控技術在納米顆??煽睾铣深I域的應用,而且對于理解并調控納米顆粒-基質界面相互作用對粒徑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為今后設計和制備功能多樣化的納米材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關研究成果近期以“Microfluidic produc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demonstrates ability for on demand synthesis of a wide size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s”為題發表在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期刊上。

3e4b45da-e8b9-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圖1微流控系統的設置及工作原理

研究人員首先使用SU-8 3050光刻膠在玻璃顯微鏡片上制作出微流控芯片的模具。隨后,通過光刻工藝和后續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澆鑄、固化和去泡步驟,制備出具有特定流體通道的微流控芯片。接著,研究人員將AgNO?和NaCit溶液分別裝入注射器,并通過PEEK管連接到微流控芯片的輸入端口。通過使用雙注射泵控制流速,研究人員將兩種化學試劑以預定比例混合在微流控芯片中,實現AgNP的合成。在合成過程中,將微流控芯片放置在熱板上,以85°C的溫度促進反應。

在合成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流速和化學試劑的濃度,探索了最佳的AgNP合成條件。具體而言,研究人員測試了不同的流速(0.5至3 μL/min)和NaCit濃度(37.5 ~ 75 mM),以觀察對AgNP尺寸分布的影響。并使用動態光散射(DLS)、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合成的AgNP進行表征,以確定其尺寸、形態和分布。此外,研究人員對微流控芯片進行了連續多周的操作,以評估其耐用性和長期穩定性。

3e57bec8-e8b9-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圖2光學顯微鏡下的微流控裝置圖像

3e654048-e8b9-11ee-a297-92fbcf53809c.png

圖3 AgNP的SEM圖像及顆粒直徑箱形圖

結果表明,該研究使用微流控芯片成功合成了AgNP,并且可以通過改變流速和化學試劑濃度來控制顆粒的大小。合成的AgNP實現了從24 ~ 400 nm的寬范圍尺寸分布。在該合成方案中,微流控芯片提供了一個可調的環境,能夠進行順序處理或并行合成,有助于生產高質量、一致性好的AgNP。

展望未來,研究人員還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

(1)表面相互作用機制研究:深入研究AgNP與微流控芯片材料(如PDMS)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顆粒的形成和生長過程。

(2)多參數優化:系統地研究不同流速、化學試劑濃度以及其他可能影響AgNP合成的因素(如溫度、pH值等),以實現更精細的尺寸控制和提高合成效率。

(3)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評估:對合成的AgNP進行詳細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評估,以確保其在醫療和環境應用中的安全性。

(4)應用開發:探索AgNP在特定領域的應用,如抗菌涂層、藥物遞送系統、生物傳感器等,以驗證其實際應用潛力。

(5)復合納米材料的合成:利用微流控技術合成復合納米材料,如將AgNP與其他納米顆粒結合,以創造具有新特性或增強功能的新材料。

(6)環境影響和回收研究:研究AgNP的環境影響,包括其在生態系統中的分布、轉化和毒性,以及開發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策略。

(7)微流控裝置的設計改進:設計和優化微流控裝置,以提高其耐用性、可及性和多功能性,使其更適合于工業和實驗室環境。

(8)計算模型和仿真:發展和應用計算模型和仿真工具來預測和優化AgNP的合成過程,從而減少實驗迭代次數并提高研發效率。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7/s11051-024-05944-1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微流控芯片
    +關注

    關注

    13

    文章

    232

    瀏覽量

    18664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

    文章

    353

    瀏覽量

    37135
  • TEM
    TEM
    +關注

    關注

    0

    文章

    72

    瀏覽量

    10313

原文標題:利用微流控芯片,實現銀納米顆粒的按需可控制備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如何利用家庭用具制備石墨烯懸浮液

    本研究展示了利用廉價易得的家用物品,如鉛筆、攪拌機和洗滌劑,進行石墨烯液相剝離的方法。通過創新性的方法,科學家們成功降低了石墨烯制備的成本,大大提高了其可訪問性,從而將先進的納米技術推廣至低收入機構、第三世界國家和公民科學倡議。
    的頭像 發表于 04-29 10:21 ?100次閱讀
    如何<b class='flag-5'>利用</b>家庭用具<b class='flag-5'>制備</b>石墨烯懸浮液

    高功率因數線性恒LED控制芯片

    概述 PCD3000BM是高功率因數線性恒高壓LED 驅動芯片,應用于 LED照明領域。該芯片通過獨特的恒控制專利技術,
    發表于 03-26 09:44

    什么是LED倒裝芯片?LED倒裝芯片制備流程

    LED倒裝芯片制備始于制備芯片的硅晶圓。晶圓通常是通過晶體生長技術,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生長出具有所需電特性的半導體材料,如氮化鎵(GaN)。
    的頭像 發表于 02-06 16:36 ?3273次閱讀

    利用超表面實現平面內納米位移的光學感測

    納米級長度和位移測量是光學精密測量領域的重要基礎研究課題,在半導體疊對誤差測量(overlay metrology)、精密對準與跟蹤等方面具有關鍵作用。傳統的光學干涉儀雖然可以實現納米及亞納米
    的頭像 發表于 01-14 10:52 ?551次閱讀
    <b class='flag-5'>利用</b>超表面<b class='flag-5'>實現</b>平面內<b class='flag-5'>納米</b>位移的光學感測

    半導體芯片結構分析

    質量控制,失效分析,競爭分析中,常常會要求分析芯片截面結構分析,而且芯片橫截面的樣品制備的質量十分重要,常規的機械研磨切片造成的劃痕損傷,常常會影響分析,下面為大家講解下先進的
    發表于 01-02 17:08

    什么是聚集度指數PDI粒徑分布-LNP脂質納米顆粒的PDI的影響因素

    性能影響很大。例如,在制備納米材料時,如果顆粒尺寸分布不均勻,則會影響其光學、電學、磁學等性能;在制備藥物時,如果藥物微粒大小不一致,則會影響其生物
    發表于 11-28 13:38

    用于研究單個納米顆粒表面的顯微光譜

    背景 András Deák博士的研究重點是了解分子如何相互作用并附著在納米顆粒表面背后的物理學。許多應用依賴于以預定方式附著在納米顆粒表面的引入分子。然而,如果
    的頭像 發表于 11-15 10:33 ?220次閱讀
    用于研究單個<b class='flag-5'>納米</b><b class='flag-5'>顆粒</b>表面的顯微光譜

    芯片為啥不能低于1納米 芯片可以突破1納米

    芯片為啥不能低于1納米 芯片可以突破1納米嗎? 從計算機發明以來,芯片技術已經有了數十年的發展,從最初的晶體管到如今的微米級或
    的頭像 發表于 08-31 10:48 ?4256次閱讀

    如何利用微流控技術實現厚度可控的超薄水凝膠薄膜連續制備?

    由遇水膨脹的交聯聚合物網絡組成的超薄水凝膠薄膜,具有類似生物組織的柔軟和保濕特性,在柔性生物傳感器和可穿戴電子產品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實現這種薄膜的高效和連續制備仍然是一個挑戰。
    的頭像 發表于 07-24 18:23 ?2322次閱讀
    如何<b class='flag-5'>利用</b>微流控技術<b class='flag-5'>實現</b>厚度<b class='flag-5'>可控</b>的超薄水凝膠薄膜連續<b class='flag-5'>制備</b>?

    聊聊芯片超凈間的顆粒

    芯片制造領域,顆粒的存在可能對生產過程產生巨大影響。
    的頭像 發表于 07-08 09:28 ?621次閱讀
    聊聊<b class='flag-5'>芯片</b>超凈間的<b class='flag-5'>顆粒</b>

    石墨烯制備新技能:超臨界流體技術

    的鱗片狀石墨中,使石墨膨脹突破石墨層間的范德華力進而對石墨烯進行剝離、分散。超臨界流體剝離制備石墨烯法實現了對石墨烯層數的可控制備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0:07 ?759次閱讀
    石墨烯<b class='flag-5'>制備</b>新技能:超臨界流體技術

    華東師范大學:激光定制3D微流控芯片連續制備不同尺寸半導體聚合物納米顆粒用于熒光傳感

    傳感新品 【華東師范大學:激光定制3D微流控芯片連續制備不同尺寸半導體聚合物納米顆粒用于熒光傳感】 半導體聚合物納米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08:40 ?1083次閱讀
    華東師范大學:激光定制3D微流控<b class='flag-5'>芯片</b>連續<b class='flag-5'>制備</b>不同尺寸半導體聚合物<b class='flag-5'>納米</b><b class='flag-5'>顆粒</b>用于熒光傳感

    研究中心研發出一種孔徑小于10納米的固態納米制備新技術

    )上。??? 高質量固態納米孔的制備是DNA測序、納流器件以及納濾膜等應用的關鍵技術。當前,在無機薄膜材料中制備固態納米孔的主流方法是聚焦離子/電子束刻蝕。該方法在
    的頭像 發表于 07-04 11:10 ?437次閱讀
    研究中心研發出一種孔徑小于10<b class='flag-5'>納米</b>的固態<b class='flag-5'>納米</b>孔<b class='flag-5'>制備</b>新技術

    一種孔徑小于10納米的固態納米制備新技術

    高質量固態納米孔的制備是DNA測序、納流器件以及納濾膜等應用的關鍵技術。當前,在無機薄膜材料中制備固態納米孔的主流方法是聚焦離子/電子束刻蝕。
    發表于 07-04 11:08 ?165次閱讀
    一種孔徑小于10<b class='flag-5'>納米</b>的固態<b class='flag-5'>納米</b>孔<b class='flag-5'>制備</b>新技術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