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led13535084363 ? 來源:光行天下 ? 2024-02-23 13:56 ? 次閱讀

降低電路設計難度,大幅減小體積重量,實現激光陀螺儀電路低成本、國產化……近日,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國內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系列功能芯片 據知,以激光陀螺儀為核心部件的導航系統是一種慣性導航系統。相較于人們熟知的衛星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不僅能提供位置信息,還能解析載體姿態信息,并且能夠抵抗電子干擾,可在深海、深空等場景下作業,特別是在衛星導航系統失效情況下仍可保持工作,因而常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作為“保底裝備”。

20世紀90年代,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伯龍帶領國內科研團隊研制出激光陀螺儀,打破部分國家實施的技術封鎖。不過,由于相對起步時間晚,技術門檻高,加上易用性較差等系列原因,激光陀螺儀的市場應用并未在國內大規模展開。

“激光陀螺儀主要由控制電路傳感器本體兩部分組成,其中,控制電路有激光陀螺儀‘大腦’之稱,是性能與可靠性最為復雜的一個部分,也是降成本和提高易用性的主要突破點之一?!焙隙惆讼冗M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盧廣鋒說。 他進一步解釋說,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制電路采用分立器件形式,不僅體積較大,而且需要生產商購買上百類零件進行組裝,繼而產生“統一標準缺失、集成度較低、成本居高不下”等問題。 二零八公司技術團隊部分成員已在激光陀螺領域深耕20余年。近年來,他們通過與國內先進材料研究團隊合作,實現新一代激光陀螺儀、半球諧振陀螺儀及高精度加速度計的技術研發、工程化和批量生產工藝研究。

盧廣鋒介紹,研發團隊此次推出的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由5枚獨立功能模塊組成,分別實現激光陀螺的高壓啟輝、高壓維持、精密穩流、抖動驅動、穩頻及鎖區優化功能。

相比上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控制電路,專用系列模塊大大降低電路設計難度,體積減小三分之一,成本降低一半。 “這為進一步拓展應用打開了空間?!彼f,激光陀螺儀已成為高精度測量和定位的重要傳感器,后續有望在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機器人、軌道交通等領域大展身手。 盧廣鋒還表示,低成本、高精度、小體積是慣性導航系統未來發展趨勢,他們在大力研發低成本激光陀螺驅動模組的同時,已加大投入研發下一代低成本高精度陀螺儀,以期推動激光陀螺儀等慣性器件在各型無人系統等領域的市場化進程。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32

    文章

    48524

    瀏覽量

    742127
  • 控制電路
    +關注

    關注

    81

    文章

    1613

    瀏覽量

    135179
  • 激光陀螺
    +關注

    關注

    0

    文章

    9

    瀏覽量

    7158

原文標題: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行天下,微信公眾號:光行天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移遠通信推出新一代SG368Z系列邊緣計算智能模組

    全球物聯網領域的佼佼者移遠通信,近日隆重宣布推出新一代邊緣計算智能模組產品——SG368Z系列。這款模組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廣泛的適用性,迅速成為物聯網市場的焦點。
    的頭像 發表于 06-04 10:16 ?125次閱讀

    臺銘光電808nm高功率激光芯片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臺銘光電宣布其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技術突破。經過研發團隊的持續努力與科研攻關,公司成功研制出25W高功率
    的頭像 發表于 05-31 11:16 ?382次閱讀

    恒元光電成功研制出12英寸(直徑300mm)光學級鈮酸鋰晶體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日,山東恒元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元光電”)在濟南市“揭榜掛帥”科技計劃項目的支持下,成功研制出12英寸(直徑300mm)光學級鈮酸鋰晶體。
    的頭像 發表于 05-17 09:28 ?682次閱讀

    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近日,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經過公司研發團隊持續地科研攻關,華光光電成功研制出25W高功率高可靠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0:54 ?346次閱讀
    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b class='flag-5'>激光</b>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探秘我國集成電路科技工作者早期創業足跡

    器件,高速開關晶體管和兩種高頻晶體管)的研制任務。 在此基礎上,1964年,王守覺帶領團隊研制成功我國塊硅晶體管微組裝集成電路。這是第
    發表于 03-30 17:22

    國內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系列功能芯片問世

    激光陀螺儀為核心部件的導航系統是一種慣性導航系統,相對于大家耳熟能詳的GPS和北斗等衛星導航系統,熟知慣性導航系統的人很少。
    的頭像 發表于 02-23 18:09 ?1375次閱讀

    中國自主研發新一代激光陀螺儀專用芯片問世,推動國產化進程與產業升級換代

    近日,國內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系列功能芯片問世,由湖南二零八先進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二零八公司”)技術團隊研發。相比行業內普遍應用的上一代
    發表于 02-21 13:41 ?308次閱讀
    中國自主研發<b class='flag-5'>新一代</b><b class='flag-5'>激光</b><b class='flag-5'>陀螺</b>儀專用芯片問世,推動國產化進程與產業升級換代

    國產FPGA助力激光陀螺系統(一)激光陀螺的數字信號處理與角度解調

    背景介紹1、激光陀螺的原理和應用領域:激光陀螺是一種基于Sagnac效應的光機電一體化的高精度角速率傳感器,根據應用場景不同,分為大型激光
    的頭像 發表于 02-19 12:17 ?613次閱讀
    國產FPGA助力<b class='flag-5'>激光</b><b class='flag-5'>陀螺</b>系統(一)<b class='flag-5'>激光</b><b class='flag-5'>陀螺</b>的數字信號處理與角度解調

    國芯科技:新一代汽車電子MCU產品“CCFC3007PT” 內部測試成功

    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研發的新一代汽車電子MCU產品“CCFC3007PT”于近日在公司內部測試中獲得成功。 公司成功研發的汽車電子MCU新產品CCFC3007PT是基于公司
    發表于 12-20 16:56

    中國研制出全球首個全模擬光電智能計算芯片

    經長期聯合攻關,清華大學研究團隊突破傳統芯片的物理瓶頸,創造性提出光電融合的全新計算框架,并研制出國際首個全模擬光電智能計算芯片(簡稱ACCEL)。
    的頭像 發表于 12-04 17:39 ?752次閱讀

    我國成功研制最新量子計算機:比超算快一億億倍

    2021年,中國科大團隊進一步成功研制了113光子的可相位編程的“九章二號”和56比特的“祖沖之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使我國成為唯一在光學和超導兩種技術路線都達到了“量子計算優越性”的
    的頭像 發表于 11-24 16:26 ?643次閱讀
    <b class='flag-5'>我國</b><b class='flag-5'>成功</b><b class='flag-5'>研制</b>最新量子計算機:比超算快一億億倍

    存算一體芯片新突破!清華大學研制出首顆存算一體芯片

    這幾天清華大學又火出圈了。但這次并不是因為招生搶人和飯堂,而是清華大學的芯片研發團隊研制出全球首顆全系統集成的存算一體芯片。這是我國、乃至全世界對半導體行業的又一重大突破。 這個芯片由清華大學
    的頭像 發表于 10-11 14:39 ?727次閱讀

    我國新型光學晶體研制實現重大突破!

    來源:激光行業觀察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激光是二十世紀人類最重大的發明之一。近日,中國科學院科研團隊成功
    的頭像 發表于 10-11 09:47 ?421次閱讀

    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托卡馬克裝置

    工程應用產學研融合發展。 交流會期間,西南某院在論文【模塊化緊湊型高壓電源系統的研制】中提出:為研究高比壓、高參數的聚變等離子體物理,我國建成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三號裝置。要提高中性束注入
    發表于 09-07 10:39

    合肥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半導體量子芯片電路載板

    來源:光明日報 據光明日報消息,近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第一代商業級半導體量子芯片電路載板,成功填補了國內此前在該領域的空白,打破國際上的技術壁壘
    的頭像 發表于 08-14 18:03 ?780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