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IT行業,搶灘大模型

腦極體 ? 來源:腦極體 ? 作者:腦極體 ? 2024-01-18 10:26 ? 次閱讀

哪些公司在做大模型?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首先會想到大型互聯網公司和AI創業公司。他們更多是做大模型算法本身,以及圍繞大模型的上層應用。

但順著這條產業鏈向下看,卻會發現在AI芯片與AI算法之間,還有非常關鍵的一層,這就是IT層。圍繞AI大模型的爆發,產生了一系列存、算、網等IT設備升級,以及AI數據中心、私域大模型的市場需求。這些需求持續上漲,帶來了IT行業的又一次爆發。

所以,當我們在討論大模型產業鏈的時候,不能離開IT行業與IT企業。從2023年到現在,可以看到各個主要IT廠商紛紛出牌,搶灘大模型的新機會。這種趨勢將在2024年持續上升,產生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

IT大廠面對大模型,首先是做產品,找切口,繼而開始形成連貫的智能化戰略。

本文中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讀懂,IT企業為何要搶灘大模型,又是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

走向第三春:大模型帶來的IT市場迭代

AI大模型的爆發,客觀上給IT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這是由于傳統的IT設備,大多數都無法滿足AI大模型的訓練與部署需求。其中最知名的,就是AI需要專項算力。于是就產生了AI服務器這個全新的IT市場。再比如集群化AI訓練,需要對數據中心的網絡設備進行全面升級,以此來避免珍貴的AI算力在集群化過程中被浪費。

這些由大模型特殊性產生的IT設備迭代需求,伴隨著AI技術的爆發給IT市場格局帶來了顯著影響。比如,根據TrendForce此前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AI服務器(包含搭載GPU、FPGA、ASIC等)出貨量應該可以達到120萬臺,年增長率高達38.4%,并且市場規模上將占到整體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的近9%。

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下去,AI技術專項適配的IT設備,既是目前階段的增長爆發點,也可能是未來市場的主流需求。因此沒有IT廠商可以放棄大模型帶來的戰略契機。

回溯IT市場的發展歷史,行業內經常將過去劃分為早期IT市場的信息化時代,以及互聯網興起之后的數字化時代。那么伴隨著AI大模型的全面滲透,市場很可能將迎來IT第三春,也就是智能化時代。

在智能化契機的序曲當中,還有一條不能忽視的主線,那就是IT技術的國產化。尤其在2023年,伴隨著AI芯片禁令的反復炒作,AI算力國產化成為科技自主可控趨勢中的重中之重。

國產化意味著新需求。這一需求與AI大模型帶來的市場需求交融在一起,加重了這一輪IT市場迭代的分量。

面對走向IT第三春的可能,各個廠商紛紛開始尋找自己的AI市場切入口,同時注重提升自主可控AI產品的占比。

而分析IT廠商實現這一目標的戰略,我們可以將其歸納為以下三種。

以高度,贏廣度

IT廠商在切入大模型機遇時,首先要解決客戶信任的問題。AI相關的IT基礎設施選擇很多,且差異化較小,用戶試錯成本巨大。所以如何能夠與客戶建立技術及解決方案信任是關鍵。

破解這個難題,有這樣一種思路:廠商首先來把最核心、最難的事情完成,再通過核心市場來影響普及市場,形成以高打低,以高度贏廣度的市場格局。

而AI領域的核心任務有兩個。最復雜、龐大的基礎設施是AI計算中心,而最復雜的AI任務是AI for Science。

而在這兩個維度布局最深,并且已經贏得口碑的,應該是中科曙光。

AI for Science為代表的“重型AI”需求,具有算力規模大、多元算力融合、服務需求水平高的一系列特點。為了切入這個領域,早在2022年曙光就完成了算力一體化平臺的開發及布局。依托各類算力中心,以原生的底層資源、市場化運營機制、開放生態體系,以及大量增值服務為支撐,為用戶提供集“算力、數據、應用、運營、運維”的一體服務。

這一戰略的代表性成果,就是曙光推出的5A級智算中心。在智算中心場景中,需要集中呈現廠商的技術、資源、生態、產學合作等AI行業要素。需要完成從技術投入到解決方案構建,再到運營支持、生態建設的一系列工作。因此在東數西算背景下,能夠獲得大量認可的智算中心,就會成為整個智能化IT生態中的戰略高地,滿足更多用戶對廠商AI技術能力與生態能力的信任。

陸續建設并投入使用的5A智算中心,也就成為曙光在切入AI機遇時的高點。廣泛帶動了曙光在AI服務器、存儲等領域的發展。同時,曙光在AI for Science的積極布局與成功經驗,也成了其持續挺進AI機遇時的核心差異化要素。

目前來看,“以高帶廣”是IT廠商走進智能時代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

以算法,帶設備

相較于互聯網企業與AI公司,更多有IT需求的企業其實并不了解AI,同時也很難探索滿足自身業務需求的大模型落地方案。這也就導致更廣泛的客戶難以向AI方向轉化。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2023年我們看到了IT廠商開啟了一種比較超越常規的探索:自己做AI大模型,并且開源。

去年11月,浪潮信息對外發布了完全開源且可免費商用的源2.0基礎大模型。這個系列的AI大模型包含1026億、518億、21億等不同的參數規模。對外稱為是國內首個千億參數、全面開源的大模型。在能力應用上,源2.0大模型可以執行多種任務,比如數理邏輯、代碼生成、知識問答、中英文翻譯、理解和生成等。

作為硬件供應商的IT企業,去做純軟件的開源大模型,似乎是一件打破常規的事。但在浪潮信息的動作中,我們卻可以看到這個策略在“打開AI機遇切口”上的合理性。

首先,訓練大模型的基礎是硬件能力,尤其是算力能力。同時也會展現出廠商對軟硬件適配能力的理解。比如說在算力層面,源2.0就采用了非均勻流水并行的訓練方法,綜合運用“流水線并行+優化器參數并行+數據并行”的策略,讓模型在流水并行各階段的顯存占用量分布更均衡,避免出現顯存瓶頸導致的訓練效率降低的問題。這個方法為硬件差異較大的環境提供了新的訓練方式。這樣的經驗展現、路徑探索,可以幫助IT廠商更緊密了解客戶的IT環境與AI訓練需求,從而提供準確的產品及服務。而對于用戶來說,先看懂廠商如何做算法,也可以有效指導自身的AI算法嘗試,從而可以推動嘗試與客戶間的AI合作關系。

另一方面,IT廠商推出開源且可免費商用的大模型,等于將大量潛在客戶的算法應用門檻降到最低,讓他們可以開始嘗試大模型。而在嘗試成功之后,客戶也自然會更傾向于開源模型背后,原廠提供的IT設備,從而實現了以軟件帶動硬件的市場策略。

這種策略能否收獲積極的市場反饋,在2024年引起行業的效仿和跟隨,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全棧,降門檻

在IT行業中,企業需要堅持產品和解決方案兩條腿走路的策略。前者主攻出貨量,而后者可以帶來更為可觀的利潤空間。

而在AI大模型機遇到來時也是如此。相對來說,本身AI能力較強,應用相對成熟的企業會考慮購買AI相關的存、算、網IT產品。但更多的企業則沒有強大的AI能力,但又對智能化能力有著需求和期待。這種情況下,就需要IT企業以解決方案的模式進行AI能力交付,從而降低企業的AI大模型門檻。

這也就引出了IT廠商入局大模型的第三種思路:發揮自身的全棧技術優勢,提升解決方案交付能力。在降低企業AI應用門檻的前提下,獲得更好的商業回饋。

這一點,可以說是IT廠商面對大模型機遇時的普遍選擇。各家都是重兵投入,集結力量。一般來說,AI大模型相關的硬件設備有算力、存儲、網絡和商用終端,而在硬件基礎上還有AI開發平臺、管理平臺、私域大模型等軟件能力。在這各個領域有廣泛布局的IT廠商,也就有了擁抱大模型機遇的更大底氣。

比如說,新華三面向AI大模型機遇,打造了百業靈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定位是為企業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的私域大模型??梢蕴峁?a href="http://www.qd573.com/soft/special/" target="_blank">資料分析、代碼編寫等服務,覆蓋了政府政務、工業制造等諸多領域。百業靈犀LinSeer私域大模型,可以與新華三此前的一系列AI布局進行結合,比如訓練型智算服務器、推理型智算服務器、綠洲平臺、傲飛算力平臺、無損網絡,高性能存儲、液冷解決方案等,能夠綜合性幫助客戶一站式部署智算底座,快速搭建AI場景化應用。

這種盡量發揮自身全棧技術優勢,打通AI大模型所需軟硬件底座的模式,在很多IT廠商的最新動作中都有展現。比如聯想推出的大模型解決方案及服務,就包括智算中心、AI平臺、AIforce的“三位一體”。面向私域大模型市場,聯想也推出了幫助企業構建私有化大模型平臺的服務,其依托于一站式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與陪伴式服務,讓客戶不必考慮部署細節,就可以快速獲得大模型能力。這一解決方案的建立,也融合了聯想在IT基礎設施、IT服務、AI force平臺,以及智能終端領域的多種能力。

這種盡量將自身產業優勢結合,形成整體性解決方案,從而提供低門檻AI獲取方式的能力,是IT企業切入大模型機遇核心策略。比如我們可以看到新華三在切入大模型領域時,就將自身在網絡、液冷等方面的優勢融合進來。而聯想則將自身在商用終端、AI能力平臺上的積累納入整體方案。

這種通過能力融合來構建差異化的策略,將在接下來IT廠商布局AI業務時展現得更加清晰。

整體來看,IT廠商搶灘大模型,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考驗,同時也需要廠商有調動、整合的能力,從而實現高舉高打的系統性戰略。

在這個過程中,有三個要素尤為關鍵。

一是廠商能否將多元化的布局協同起來,通過能力整合發揮出自身獨特的AI優勢。

二是能否實現軟件側對硬件側的補充,甚至通過軟件創新反哺IT基礎設施市場。

三是技術自研以及全面國產化的能力,這點將在科技自主可控的浪潮中不斷變得更加重要。

可以說,IT行業的AI迭代與智能化競賽,才剛剛拉開序幕。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7189

    瀏覽量

    264958
  • 算力
    +關注

    關注

    1

    文章

    715

    瀏覽量

    14441
  • AI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

    文章

    83

    瀏覽量

    4718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824

    瀏覽量

    141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大語言模型:原理與工程實踐】大語言模型的評測

    大語言模型的評測是確保模型性能和應用適應性的關鍵環節。從基座模型到微調模型,再到行業模型和整體能
    發表于 05-07 17:12

    家電行業探索大模型應用,落地仍面臨挑戰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過去一年,各個行業都在探索大模型的應用。家電行業也不例外,在近日舉行的AWE2024上,海信、長虹等不少品牌都展示出了與大模型結合的產品。大
    的頭像 發表于 03-21 01:32 ?2482次閱讀

    知達行業、繪就藍圖,澤塔云人工智能大模型“知繪”正式發布!

    人工智能風起云涌,新技術革命分新秒異,如何有效推動大模型真正賦能行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當下破局之關鍵。 在這場不斷探索、尋求突破與創新的征途中,澤塔云基于在GPU算力領域的成熟經驗,及對AI
    的頭像 發表于 03-20 17:30 ?208次閱讀

    華為發布通信行業首個大模型

    在近日舉行的MWC24巴塞羅那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宣布推出通信行業的首個大型人工智能(AI)模型。這一創新性的模型被命名為“華為通信大模型”,它具備基于角色的Copilots和基于場景
    的頭像 發表于 02-27 14:31 ?468次閱讀

    能理解、能設計!建筑行業AI大模型未來可期

    中經過訓練和優化的行業模型,更專注于某個特定領域的知識和技能。領域專業性更強,輸出質量更高,特定任務效果更好。 ? 建筑行業AI 大模型未來可期 ? 在建筑
    的頭像 發表于 01-26 09:04 ?3225次閱讀
    能理解、能設計!建筑<b class='flag-5'>行業</b>AI大<b class='flag-5'>模型</b>未來可期

    行業找路徑,為商業筑壁壘,解碼容聯云的大模型“方法論”

    行業找路徑,為商業筑壁壘,解碼容聯云的大模型“方法論”
    的頭像 發表于 12-21 21:56 ?1050次閱讀
    為<b class='flag-5'>行業</b>找路徑,為商業筑壁壘,解碼容聯云的大<b class='flag-5'>模型</b>“方法論”

    模型引爆市場,訓推一體機成算力行業趨勢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2022年底,以ChatGPT為標志的生成式AI場景引爆市場,引發了全行業對于AI大模型等技術的關注,AI發展跨越拐點,大模型逐漸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
    的頭像 發表于 12-05 00:14 ?1925次閱讀

    電力行業首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發布 百度文心大模型提供支持

    電力行業首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來了! 9月26日,南方電網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研發的電力行業人工智能創新平臺及自主可控電力大模型正式公開發布。 (南方電網舉辦電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9-27 18:43 ?2006次閱讀
    電力<b class='flag-5'>行業</b>首個自主可控的大<b class='flag-5'>模型</b>發布 百度文心大<b class='flag-5'>模型</b>提供支持

    華為云盤古大模型,為行業而生

    盤古大模型具有廣泛的行業應用,能快速實現不同場景的適配和加速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盤古大模型的NLP大模型是業界首個千億參數中文大
    的頭像 發表于 08-31 14:01 ?739次閱讀

    行業客戶共創,軟通動力大模型生態開辟新路徑

    “大模型的未來在于行業應用”,對此業界已經達成了共識,下一步則是如何將大模型行業中落地。 于是,我們能夠看到,既前一階段的基礎大模型之后,
    的頭像 發表于 08-31 12:25 ?306次閱讀
    與<b class='flag-5'>行業</b>客戶共創,軟通動力大<b class='flag-5'>模型</b>生態開辟新路徑

    質疑大模型,理解大模型,用上大模型

    此時,為了深入探究大模型與物聯網行業是否存在關聯?大模型是否將創新IoT產品或改善企業流程?物聯傳媒記者特別采訪了中科創達物聯網事業群副總裁楊新輝先生,基于中科創達近來在大模型領域的諸
    的頭像 發表于 08-23 14:53 ?724次閱讀
    質疑大<b class='flag-5'>模型</b>,理解大<b class='flag-5'>模型</b>,用上大<b class='flag-5'>模型</b>

    ARM?設計仿真模型(DSM)用戶指南

    DSM是循環精確的模擬模型,您可以將其包含在一系列目標HDL模擬器中。每個DSM都特定于一個主機平臺。DSM完全匹配RTL模型的體系結構和功能。DSM是直接從RTL模型中導出的。DSM可以與廣泛的
    發表于 08-02 15:21

    HDC.Cloud 2023 |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云盤古大模型 釋放保險行業大“?!绷?/a>

    本次攜手盤古大模型打造的保險行業大7日,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Cloud)上正式發布“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作為華為的重要合作伙伴, 軟通動力積極參與
    的頭像 發表于 07-10 18:55 ?523次閱讀
    HDC.Cloud 2023 |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云盤古大<b class='flag-5'>模型</b> 釋放保險<b class='flag-5'>行業</b>大“?!绷? />    </a>
</div>                            <div class=

    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發布,一個完全面向行業的大模型

    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正式發布引發全球AI產業震蕩,張平安稱,盤古大模型3.0是一個完全面向行業的大模型系列,包括5+N+X三層架構,盤古大模型
    的頭像 發表于 07-07 16:30 ?1525次閱讀

    拓維信息將攜行業模型成果亮相華為HDC 2023

    ,展示全棧擁抱華為云的技術路線與創新實踐,攜手共贏行業數字未來! 為行業而生,釋放“模型”潛力 華為云于2021年正式發布盤古基礎大模型,包括CV(計算機視覺)大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5:22 ?812次閱讀
    拓維信息將攜<b class='flag-5'>行業</b>大<b class='flag-5'>模型</b>成果亮相華為HDC 2023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