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打卡智能中國(七):AI的小城故事

腦極體 ? 來源:腦極體 ? 作者:腦極體 ? 2023-12-19 10:54 ? 次閱讀

“您認為AI公司在昆明,跟北上廣相比有什么優勢?”

“我覺得昆明就是中國的硅谷,氣候特別好?!?/p>

這段對話,是在一次人工智能主題座談會上真實發生的。

經常參加這類交流活動的朋友可能會懂,這類問題一般在“遞話”,給受訪人一個“安利”自家的產品、技術、差異化價值的由頭。所以當現場有人拋出這個問題時,我也做好了聽到一堆PR公關辭令的準備。

沒想到,這位昆明某AI服務商、數據科技公司的技術負責人,給出的答案是大家都沒有設想過的。但這種“意料之外”,展現出在“北上廣”這類大城市少見到的“地氣”。

活動結束后,我和這位技術負責人單獨聊了聊,又發現了一種“意料之外”。

他們公司也在做大模型,用的是開源Llama架構+國產算力,經由私有數據微調,為云南游客提供線上問答服務。

你可能會問,AI模型都不是自己從底層代碼寫上來的,有什么差異化競爭力?實際上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簡單,只要調用API再用數據跑一遍就行了,他們在模型之外做的工作非常多且扎實。

比如,他們服務的一些云南本地企業,可能連數據標注、數據治理、數據工具鏈等基礎概念都不知道,高質量數據集、文檔也沒有,想要訓練專有AI模型,就得從自己組建“標注組”開始。因為客戶都很在意數據隱私,所以一個組的項目做完就要解散,標注人才就流失了,下次再重新建組。今天的AI落地,依然高度依賴“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當我們走到三、四線城市,發現這里的AI公司和開發者,對AI的認知和做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用這些“意料之外”,我們可以大概拼出一張拼圖,上面寫著:在小城市做AI,究竟是一種什么體驗。

小城做AI,如同養“中華田園貓”

雄踞全球科技資本和人才的硅谷,是OpenAI、DeepMind等頂級AI機構生長的土壤。那么,中國三、四線小城市的一方水土,會孕育出怎樣的AI呢?

在云南,我見到了兩個AI服務商,以及不少開發了行業AI應用的實體企業,他們的AI模型有一個共同點:都使用通用大模型作為基座。比如基于開源Llama 2架構,加上自有數據、客戶數據進行精調,底層代碼都不是自己從頭寫上來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目前在小城市做AI的最優解。

當地的AI開發者告訴我,首先,他們測試了市面上主流的開源大模型和閉源大模型,最終選擇了Llama,原因是模型在業務場景下的表現好,而且生態夠豐富,社區資源多,配套工具成熟,這給他們的后續訓練和開發減少了很多難度。

此外,身在三、四線城市的AI公司,往往并沒有足夠的預算、算力、工程人才去從頭訓練一個新的大模型,加入開源社區或閉源生態是最現實的選擇。一位技術負責人說,他們沒法像大廠那樣囤上幾千幾萬張英偉達算力卡,加上N卡價格瘋漲,所以用的是國產算力,雖然需要解決跟CUDA的兼容性問題,但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目前比較有性價比的選擇。

另外,他們在本地垂類賽道,數據和工程是核心競爭力。這些三、四線城市的AI公司,沒有股價壓力,也不需要給投資人PR,專注于某一個非常小的垂類場景,一般也是大廠看不上、不會去碰的小市場,依靠私有數據積累和工程化交付的能力,就能建立起商業模式。

因為很多落地場景,只有在當地深入了解行業才能發現。

比如一個AI公司,基于開源大模型+自有旅游數據開發的民宿大模型,已經在云南大理的民宿落地了。而將大模型的對話能力,打造成“24小時AI管家”,這個靈感來自民宿會遇到社恐的游客,或者不希望暴露隱私,不想因為WiFi密碼等小事麻煩服務人員,管家的介入很難做到恰到好處,讓游客住的不夠舒適自在。而大模型出來之后,就在旅客和管家之間,多了一個AI交互的緩沖地帶,一些小問題通過AI管家就能解決,需要人工服務時隨叫隨到,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旅客的顧慮。

目前,該公司的AI大模型服務,主打的就是可落地、支持私有化,目前覆蓋了文旅、工業、政務等場景,業務營收有70%以上來自大型企業的數智化。

實話說,很多一線城市的AI創業公司、高??蒲性核蛟斓拇竽P?,都未必能產生這樣的落地能力和經濟價值。

wKgaomWBBdWAOvZ9AAcuWg9ZEsE754.jpg

總的來說,我的感受是,三、四線城市的技術從業者,上來就是從場景里找機會,找跟AI的結合點,反而更容易出效果。

一位開發者朋友是這樣說的,“搞AI就像養貓,科學家們和企業會養聰明的品種貓,這跟我沒什么關系,我喜歡養小貓串串,把AI領域跟人文藝術領域結合起來,這個品種你沒見過吧”。

將通用大模型的“品種貓”跟本地場景、本土需求相結合,進行“雜交”,養出一只只“混血小貓”,這些垂類AI應用,就像中華田園貓,可能是大廠和科技媒體人不太關注的,卻沐浴著云南得天獨厚的陽光,真實而有生命力地成長著。

在小城市做AI的可能性

在交流活動中,有好幾個媒體人都詢問,在云南做AI有哪些阻礙和挑戰。真正的問題,似乎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所謂意料之外,是很多問題已經在被積極解決了。

比如基礎設施,在大家的印象中,三、四線城市的數字基礎設施發展比較晚,發展AI的資源稟賦比較薄弱。實際上,基礎設施在當地越來越不成為問題。

拿算力來說,云南的算力資源已經可以滿足當地AI的開發需求。當地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由于電價便宜,氣候條件好,所以云南很適合發展AI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前文提到的民宿大模型,就是在昆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進行訓練的,采用的國產算力。當地交通領域的數據中心工作人員也提到,該行業數據中心已經完成了60%的國產替代率。

至于數據,參加交流活動的兩家AI服務商,此前都是數據服務提供商。其中一個成立于2018年,在2020年的時候就形成了第一版數據解決方案,和一、二線的大廠簽訂了合作關系,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和工程經驗。而算法,如前所說,依托全球領先的開源模型和社區,當地AI公司也可以快速上手開發。

那么,當地AI發展的真正約束條件是什么呢?

一是遠離產業帶。行業AI解決方案包含了多個環節和生產鏈條,很多小城市還沒有建立起產業集聚優勢,導致生產環節中存在斷點。一位昆明當地的AI服務商提到,客戶的私有化部署,往往需要單獨成立標注組,項目完成就解散了,人才就要流失。而他們跟省外的標注公司合作,有的要收取加盟費,有的對團隊規模有要求,必須達到100人以上,這就給他們的項目增加了不少成本。

二是缺人。既然到外省找人很麻煩,那么找本地人才呢?答案就是當地沒有那么多AI人才。那一場交流活動中,也有云南當地的AI產業學院老師參加,對方提到,該學院今年招收了200名人工智能專業的本科生?,F場一家AI公司表示:“200個?根本不夠用啊?!?/p>

除了人數少,由于人工智能是一個新興專業,當地也還在探索培養方案,有老師提到,目前AI教學還存在跟應用領域不夠貼近的問題,企業提供的AI實訓平臺不符合教學、科研的需求,學校只能自己開發。

如何解決上述困境?我也在當地看到了一種跟開源文化有點類似的產業集群創新模式,那就是“抱團取暖”。

一家本地的數據服務公司,將自己打造的數據標注、數據治理、數據探源等工具鏈,開源出來,豐富區域內的數據資源。此外,依托昆明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當地也在陸續開展師資培訓、工程師培訓等人才培養項目,打通“學練訓賽業”,推動產學研用的融合。

遠離了“北上廣”和“龍頭企業”的三、四線城市,由于AI產業鏈的零星聚集,反而跟彼此產生了格外強的引力,特別積極地希望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產業AI的“面子”和“里子”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問,那三、四線城市的AI落地情況究竟怎么樣?跟當地產業相結合的廣度和深度如何呢?

我可以分享兩個真實的見聞故事:

一個是“面子”。在中國-老撾的邊境城市,當地工作人員帶我們參觀了位于火車站附近的“智慧展示中心”。我們發現,這個展示中心的作用,確實是“展示”,我們到大屏幕前觀看完兩部宣傳片,就沒能再深入了。

另一個是“里子”。當我們走到日常運行的貨車檢查站,一個工作人員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告訴我們5G+AI的應用如何落地,讓貨車一站式通關,避免了層層卡驗,將每輛車的平均通關時間從8分鐘縮短到4分鐘。從技術規劃到落地效果,講的非常清晰,帶著一種很了解一線實際情況才有的揮灑自如。

對此,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角度。

AI應該樂觀嗎?好像是的,它已經抵達了最遙遠的邊境線,在n線城市落地。AI應該悲觀嗎?也有點道理,有效的AI應用似乎就那么多,作為“典型案例”存在,而如果沒有AI場景的遍地開花,那么建好的AI基礎設施發揮的作用,確實就是擺在那里,作為“展示”。

今天,三、四線城市的AI探索,處于一個智能化需求特別多、特別分散的階段,只能一個場景一個場景地滲透。而這也是本地AI企業和開發者的機會,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些地方存在的無數個被AI改變的可能性。

wKgZomWBBdeAc_HEAAIu0uotbuI247.jpg

在當地走訪時,本地AI企業提到一句話:通過一個場景,探索出一些模式,應用到整個行業,一個個場景的智能化,拼起來就是整個行業的智能化。

他們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這些微小而分散的需求,是AI大廠和巨頭不愿意觸碰,做了也投入回報比很低的場景,被當地企業一個接一個地解決著。

比如云南開發出的越南語、老撾語、緬甸語、柬埔寨語、泰語等南亞東南亞語言的掃描筆、AI翻譯機;幫助企業無需寫字段調用API,就能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比如經營分析會、領導參觀匯報、財務數據上報等,實時生成任意需求BI的垂類大模型;為麻醉科提供高效智能排班服務的大模型等。

大模型狂奔這一年,已經從價值炒作階段進入到價值沉淀階段,有大模型廠商提出了“不作詩、只做事”的理念。那么,誰來做事呢?

這些在小城市做AI的人,用一個個場景的拼圖,拼出了大模型“有用”的答案。而AI的小城故事,還會在這片土地一直講下去。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PI
    API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420

    瀏覽量

    61163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7189

    瀏覽量

    264958
  • 模型
    +關注

    關注

    1

    文章

    2797

    瀏覽量

    47974
  • 算力
    +關注

    關注

    1

    文章

    715

    瀏覽量

    14441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824

    瀏覽量

    141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打卡智能家居之旅(2):設備接入HomeAssistant的方法

    上次我們在安裝HomeAssistant的時候(打卡智能家居學習之旅(1):了解HomeAssistant),順便把MQTT 集成安裝好了。 為什么要裝MQTT 集成呢?Wi-Fi 設備
    的頭像 發表于 06-07 09:36 ?199次閱讀
    <b class='flag-5'>打卡</b><b class='flag-5'>智能</b>家居之旅(2):設備接入HomeAssistant的方法

    理想汽車,中國首個AI智能座艙能力A級認證!

    理想汽車,中國首個AI智能座艙能力A級認證!
    的頭像 發表于 05-29 18:10 ?787次閱讀
    理想汽車,<b class='flag-5'>中國</b>首個<b class='flag-5'>AI</b><b class='flag-5'>智能</b>座艙能力A級認證!

    HarmonyOS開發案例:【生活健康app之實現打卡功能】(2)

    首頁會展示當前用戶已經開啟的任務列表,每條任務會顯示對應的任務名稱以及任務目標、當前任務完成情況。用戶只可對當天任務進行打卡操作,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對任務列表中相應的任務進行點擊打卡。如果任務列表中的每個任務都在當天完成則為連續打卡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5:29 ?308次閱讀
    HarmonyOS開發案例:【生活健康app之實現<b class='flag-5'>打卡</b>功能】(2)

    NanoEdge AI的技術原理、應用場景及優勢

    NanoEdge AI 是一種基于邊緣計算的人工智能技術,旨在將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于物聯網(IoT)設備和傳感器。這種技術的核心思想是將數據處理和分析從云端轉移到設備本身,從而減少數據傳輸延遲、降低
    發表于 03-12 08:09

    面對Sora,中國AI可以不急不躁不焦慮

    AISora
    腦極體
    發布于 :2024年02月23日 00:51:52

    AI的突破與融合:2024年中國智能技術的新紀元

    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不斷突破,2024年注定將成為中國智能技術發展的一個新紀元。當下,AI技術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其在商業應用、社會服務等領域的融合也日益深入。本文將結合近期
    的頭像 發表于 01-03 15:41 ?427次閱讀
    <b class='flag-5'>AI</b>的突破與融合:2024年<b class='flag-5'>中國</b><b class='flag-5'>智能</b>技術的新紀元

    打卡有好禮!FPGA開發者技術社區每日打卡活動來啦??!

    區,大步邁向FPGA新發展新力量! FPGA技術社區每日有獎打卡正式開啟,參與每日打卡即可獲得開發板福利~ 活動要求: 一、每月指定一個打卡關鍵詞,回帖打卡需加上本月
    發表于 11-06 18:28

    AI智能呼叫中心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關鍵技術,其中,AI智能呼叫中心的出現,給傳統的呼叫中心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與創新,本文將探討A
    發表于 09-20 17:53

    華為AI盤古大模型與chatgpt,Mate 60 Pro接入盤古人工智能大模型

    華為盤古大模型是華為公司最新推出的AI語言模型,該模型的命名取自中國神話中的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該模型在2021年4月正式發布,是華為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的頭像 發表于 09-05 09:53 ?7187次閱讀

    打卡智能中國(六):村里出了“飛行員”

    如果把智能中國比喻為一個有機體,那么返鄉青年們的飛行故事,就是其中一個組織切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9-04 09:08 ?898次閱讀

    拆解:釘釘打卡機,硬件中規中矩,軟件才是亮點?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誠)釘釘打卡機是眾多“打工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智能設備之一,但你是否對其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有所好奇呢? 為進一步深究釘釘打卡機的工作原理,近日筆者對一款型號為M1的釘釘
    的頭像 發表于 08-13 09:35 ?4143次閱讀
    拆解:釘釘<b class='flag-5'>打卡</b>機,硬件中規中矩,軟件才是亮點?

    人臉識別考勤打卡機上線 智能化刷臉考勤更高效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臉識別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現在,人臉識別考勤打卡機的上線進一步推動了智能化刷臉考勤的發展,為企事業單位帶來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考勤管理方式。所謂人臉識別
    的頭像 發表于 07-19 16:34 ?924次閱讀
    人臉識別考勤<b class='flag-5'>打卡</b>機上線 <b class='flag-5'>智能</b>化刷臉考勤更高效

    【名單公布】論壇打卡活動6月份獲獎名單

    活動原貼: 【有獎打卡活動】2023年打卡計劃,兔飛猛進決勝開局! 獲獎名單如下: 6月禮品: 1、連續打卡一周(7天):電子發燒友月度VIP 2、連續打卡兩周(14天):鼠標墊 3、
    的頭像 發表于 07-14 10:28 ?1506次閱讀
    【名單公布】論壇<b class='flag-5'>打卡</b>活動6月份獲獎名單

    AppCube低代碼快速開發健康打卡應用

    本篇文章采用輕應用項目類型里的`健康打卡`應用,來介紹AppCube的使用流程?,F在疫情還沒有褪去,全國各地都還在持續抵抗疫情,健康打卡應用可以自助上報個人健康信息,方便社區、公司、團體進行管理。
    的頭像 發表于 07-13 09:10 ?1626次閱讀
    AppCube低代碼快速開發健康<b class='flag-5'>打卡</b>應用

    AI 人工智能的未來在哪?

    人工智能、AI智能大模型已經孵化;繁衍過程將突飛猛進,ChatGPT已經上線。 世界首富馬斯克認為AI對人類是一種威脅;谷歌前CEO施密特認為AI
    發表于 06-27 10:48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