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長焦深、消色差超振蕩透鏡,實現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

MEMS ? 來源:MEMS ? 2023-11-22 18:22 ? 次閱讀

超分辨顯微技術,是指具有超出傳統光學顯微鏡系統分辨率極限的顯微技術,其通過采用多種創新的近場或遠場的激發與探測技術,獲取物體散射光場的高頻分量或減小照明光斑和收集區域,進而打破傳統顯微鏡的阿貝-瑞利衍射極限限制,獲得觀察并記錄微觀世界中更微小、更精細的結構的能力。超分辨顯微技術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納米技術和其它相關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超振蕩透鏡(Super-oscillatory lens),是指通過微納結構對光場的波前進行精細調控,在特定位置可獲得比透鏡數值孔徑對應空間頻率更高的空間頻率分量,進而獲得超分辨聚焦能力的一種新型平面衍射透鏡。

焦深,對成像系統來講指在其焦點附近像可保持相對清晰的范圍;對于聚焦透鏡來講指其聚焦光斑可被用于照明的光軸方向的范圍。焦深決定了圖像深度信息的獲取。

消色差,是指透鏡克服色差的能力。色差是當光線穿過透鏡或衍射光學元件時,不同顏色的光匯聚在不同位置的現象。消色差是平面衍射透鏡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對成像及生物樣本光譜采集至關重要。

超振蕩顯微成像技術,是指以超振蕩透鏡為照明系統替代傳統透鏡,以共聚焦顯微系統為基本框架搭建的超分辨顯微成像系統。相較于傳統的超分辨顯微技術,其定制化的光場分布有望在遠場超分辨的基礎上同時實現長焦深和消色差。

目前超振蕩透鏡仍存在幾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高數值孔徑引起的高度光場壓縮,導致相對較短的焦深;

高強度的旁瓣導致超振蕩透鏡的視場相對較??;

光的波動性導致的衍射色差;

數十微米左右的工作距離(焦距),導致應用場景受限。

因此,設計一種同時滿足消色差、超分辨、超大工作距離、長焦深且可低成本、晶圓級制造的高數值孔徑平面光學透鏡是當前研究的關鍵難題,亟需解決以滿足其在超分辨顯微鏡關鍵裝備中不斷升級的成像與檢測需求,新一代“完美透鏡”革命蓄勢待發。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微系統工程系與香港城市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在平面超分辨多色立體顯微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uper-resolution multicolo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enabled by an apochromatic super-oscillatory lens with extended depth-of-focus”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西北工業大學苑偉政教授虞益挺教授聯合培養的博士后李文麗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機電學院與寧波研究院為第一作者單位。虞益挺教授雷黨愿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

針對光學透鏡在帶寬、視場與分辨率之間存在的突出瓶頸,以平面超振蕩透鏡為研究對象,提出多焦點拼接延長焦深及多波長復消色差可控優化設計方法,實現了0.76數值孔徑、428 μm大工作距離、聚焦效率>11.2%,三波長(488nm /532nm /640nm)激發下焦深均大于10倍波長的光針光場,整體表現超過了現有文獻報道的結果。將藍、綠、紅三束遠場光針光場重疊,可實現多波長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通過分辨率標定實驗,量化了超振蕩透鏡的超分辨能力(空氣中488nm入射波長可實現0.3λ的分辨率);通過無軸向面內掃描,實現對三維楔形結構的立體成像;此外,還展示了對一定厚度的生物樣品進行多波長熒光成像的能力。這些功能是商用明場顯微鏡及共聚焦顯微鏡無法實現的。

多焦點拼接延長焦深及多波長復消色差可控優化設計方法

傳統衍射光學元件中存在著一個與數值孔徑相關的內在制約關系,涉及焦深、焦斑尺寸和色差。針對該制約關系,我們建立了一種新的多目標優化策略,以達到優化、權衡該制約關系的目的;在實現超分辨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增長焦深并減小色散。首先通過軸向聯合多焦點方法擴展焦深,并在各個波長的情況下(如圖1所示)將旁瓣強度以及主瓣半峰寬最小化,然后使三個不同波長(例如藍光、綠光和紅光)生成的次衍射“針狀”光場在空間上重疊。優化設計結果突破了經典光學理論中帶寬、視場與分辨率之間的固有矛盾,實現了軸向均勻、旁瓣抑制的消色差超振蕩透鏡,數值孔徑為0.76,在428 μm焦距下的聚焦效率為11.2%,在三個入射波長(488nm/532nm/640nm)下的焦深均大于10倍波長,處于現有文獻報道的領先水平。

a472b96a-7b2c-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1:多焦點拼接延長焦深及多波長復消色差可控優化設計方法

無需軸向掃描的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

基于多目標優化策略設計的超振蕩透鏡,將藍、綠、紅三束遠場光針光場在焦平面重疊,搭建了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系統。通過對分辨率板進行成像,發現系統在空氣中無標記成像遠場分辨率極限可達到0.3λ(入射波長488nm)(如圖2所示)。

a48aa6e2-7b2c-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2: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系統對分辨率板的成像效果

不僅如此,優越的長焦深特性更賦予了成像系統獨特的優勢,使其能夠一次性捕獲三維物體的整體細節,而不需要額外的軸向(垂向)掃描。如圖3所示,研究人員成功地實現了對微納加工的三維楔形結構的立體成像。

a4991290-7b2c-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3: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系統對三維楔形結構的成像效果

雙色熒光立體成像

當觀察神經元的內部精細結構時,內部突觸總是位于不同的深度。為了能夠實時繪制神經元活動,具有高空間分辨率、大景深和消色差的照明透鏡將體現出更多成像優勢。我們搭建的多波長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系統可以同時滿足這些功能需求。圖4展示了對兩種染料同時標記的人類神經元細胞進行成像結果,表明:相比傳統大數值孔徑(NA=0.9)的寬場成像,該系統可在獲得高分辨率和雙色圖像的同時,還可捕獲了更深層部位的信息。另一方面,超振蕩透鏡的聚焦能量分布可以在主瓣和旁瓣之間進行靈活的定制設計,一方面有利于減少對生物樣品的光損傷,另一方面為光學成像系統的定制化提供了便利。

a4a90ab0-7b2c-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4:傳統寬場成像和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系統對人類神經元成像效果對比

總結與展望

高數值孔徑的長焦深、消色差超振蕩透鏡將促進超振蕩透鏡在眾多領域的實際應用,如非侵入性的三維生物醫學成像、激光光束控制、多色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成像、光譜顯微成像、芯片上實驗設備以及微納米加工。超振蕩透鏡所提供的定制光場模式在遠場具有獨特的優勢,將使生物成像更加靈活和高效。

它的未來挑戰和展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更廣波長范圍的應用:目前多數超振蕩透鏡針對特定波長范圍進行設計,未來的挑戰之一是擴展其適用波長范圍,以滿足多種應用需求,包括多光譜成像和光譜分析。

更大數值孔徑:提高數值孔徑有助于提高分辨率和靈敏度,但也增加了設計和制造的復雜性。未來的設計與加工需要克服這些技術挑戰,實現更大數值孔徑的超振蕩透鏡。

多模式操作:實現超振蕩透鏡的多模式操作,允許在不同成像條件下切換,將增加其多功能性,但也需要更復雜的控制和反饋系統。

成像系統集成:將超振蕩透鏡集成到各種成像系統中,如顯微鏡、相機和其它光學設備,以簡化使用并擴大應用領域。

論文信息

Li, W., He, P., Lei, D. et al. Super-resolution multicolor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enabled by an apochromatic super-oscillatory lens with extended depth-of-focus. Nat Commun 14, 5107 (2023).

審核編輯:黃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光譜
    +關注

    關注

    4

    文章

    658

    瀏覽量

    34635
  • 立體成像
    +關注

    關注

    0

    文章

    5

    瀏覽量

    8065
  • 顯微鏡
    +關注

    關注

    0

    文章

    466

    瀏覽量

    22639
  • 成像系統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75

    瀏覽量

    13807
  • 光學元件
    +關注

    關注

    1

    文章

    79

    瀏覽量

    12704

原文標題:長焦深、消色差超振蕩透鏡,實現多色超分辨立體顯微成像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共聚焦顯微鏡和激光共聚焦顯微鏡的區別詳解

    兩者在細節和特性上存在差異。1、原理上的差別:共聚焦顯微鏡基于共焦原理的顯微鏡技術,是一種使用了透鏡系統將樣品的不同焦深處的光聚焦到同一焦點上。這種聚焦方式能夠減少背景噪音,提高圖像的
    發表于 04-16 10:40 ?0次下載

    淺談超分辨光學成像

    分辨光學定義及應用 分辨光學成像特指分辨率打破了光學顯微分辨率極限(200nm)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3-15 06:35 ?196次閱讀
    淺談超<b class='flag-5'>分辨</b>光學<b class='flag-5'>成像</b>

    COMSOL Multiphysics在材料與表面仿真中的應用

    領域帶來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和應用前景。 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功能強大的物理場仿真軟件,能夠對表面進行精確的仿真分析。通過建立三維模型,并設置相應的物理場參數,可以實現
    發表于 02-20 09:20

    基于光電計算融合的超構透鏡消色差成像方案

    近期,國防科技大學理學院楊俊波教授團隊和計算機學院王耀華教授團隊、西南大學吳加貴教授團隊提出基于光電計算融合的超構透鏡消色差成像方案。
    的頭像 發表于 01-16 10:10 ?280次閱讀
    基于光電計算融合的超構<b class='flag-5'>透鏡</b><b class='flag-5'>消色差</b><b class='flag-5'>成像</b>方案

    新型微透鏡:緊湊型可見光波長消色差透鏡

    通過單透鏡,不同波長的光聚焦在不同點。 為了制成一個更薄的透鏡,該團隊將折射透鏡和平面衍射透鏡結合在一起。
    發表于 01-03 10:36 ?223次閱讀
    新型微<b class='flag-5'>透鏡</b>:緊湊型可見光波長<b class='flag-5'>消色差透鏡</b>

    基于3D打印和多孔硅的緊湊型可見光波長消色差透鏡開發

    據phys.org網站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利用3D打印和多孔硅,開發了緊湊型可見光波長消色差透鏡
    的頭像 發表于 01-02 10:25 ?425次閱讀
    基于3D打印和多孔硅的緊湊型可見光波長<b class='flag-5'>消色差透鏡</b>開發

    新型微透鏡:具有高聚焦效率的混合消色差透鏡

    高性能混合微光學器件實現了高聚焦效率,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體積和厚度。此外,這些微透鏡可以構建成陣列,形成更大面積的圖像,用于消色差光場成像儀和顯示器。 這項研究由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保
    的頭像 發表于 12-29 06:30 ?234次閱讀
    新型微<b class='flag-5'>透鏡</b>:具有高聚焦效率的混合<b class='flag-5'>消色差透鏡</b>

    一種突破帶寬和尺寸限制的高性能準消色差透鏡

    近日,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馬耀光研究員團隊,在高性能消色差透鏡領域取得了新進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15:55 ?1016次閱讀
    一種突破帶寬和尺寸限制的高性能準<b class='flag-5'>消色差</b>超<b class='flag-5'>透鏡</b>

    如何利用電可調的雙模超構透鏡實現明場成像和邊緣增強成像

    )的合作科研小組成功設計了一種電可調的雙模超構透鏡(metalens)——可以利用單個超構透鏡實現不同成像模式(明場成像和邊緣增強
    的頭像 發表于 11-09 10:44 ?449次閱讀
    如何利用電可調的雙模超構<b class='flag-5'>透鏡</b><b class='flag-5'>實現</b>明場<b class='flag-5'>成像</b>和邊緣增強<b class='flag-5'>成像</b>

    Light:適用于VR顯示的消色差液晶衍射透鏡

    從光學成像方面考慮,VR設備主要包括一個大小為1-2英寸的顯示器,以及一個用于放大影像的透鏡系統。目前的VR設備主要采用的是菲涅爾透鏡系統以及Pancake透鏡系統,且兩者均是基于折射
    的頭像 發表于 10-20 15:42 ?387次閱讀
    Light:適用于VR顯示的<b class='flag-5'>消色差</b>液晶衍射<b class='flag-5'>透鏡</b>

    為什么激光共聚焦顯微成像質量更好?

    高靈敏度的探測器在低光強條件下也能夠獲得清晰的圖像。 VT6000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基于針孔點光源的共軛共焦原理,具有納米級別的縱向分辨能力,配合高速掃描模塊,專業的分析軟件具有區域、自動測量功能,能
    發表于 08-22 15:19

    淺談限制顯微鏡性能的主要缺陷

    由于透鏡的缺陷,必須對所有理想光路圖進行修正。這些缺陷限制了顯微鏡的分辨率,但矛盾的是,它有助于從顯微鏡獲得更好的焦深和景深。
    的頭像 發表于 08-18 11:31 ?463次閱讀
    淺談限制<b class='flag-5'>顯微</b>鏡性能的主要缺陷

    結構深、角度大、反射差?用共聚焦顯微鏡就對啦!

    隨著精密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微納結構元件廣泛應用于材料、微電子、航空航天、環境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其中精密3D顯微測量技術是提升微納制造技術發展水平的關鍵,中圖儀器自主研發
    發表于 08-04 16:12

    中圖共聚焦顯微鏡在光學膜片表面微結構測量中的應用

    VT6000共聚焦顯微鏡,搭配50×、100×高數值孔徑的APO復消色差物鏡。在測量時由于其基于鏡頭焦深的原理不會受到樣件本身輕微抖動的影響,同時高倍APO物鏡所具有的大角度測量能力搭配儀器自身
    發表于 07-25 09:36 ?0次下載

    上海高研院在相位顯微成像方面獲得進展

    基于此,王中陽團隊提出了新型的單次曝光定量相位顯微技術,稱為BIFT(Bandlimited Image and its Fourier Transform)顯微鏡??蒲腥藛T在傳統光學顯微鏡上引入分束器和傅里葉
    的頭像 發表于 06-27 14:54 ?344次閱讀
    上海高研院在相位<b class='flag-5'>顯微</b><b class='flag-5'>成像</b>方面獲得進展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