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用于智能藥物遞送的可穿戴聲學響應微針陣列

微流控 ? 來源:PuSL高精密3D打印 ? 2023-11-15 10:37 ? 次閱讀

在個性化醫療的需求中,便捷安全的微針給藥技術在近些年快速發展,其能夠極大地提升醫療體驗,降低成本,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實踐中。而不同場景往往需要不同的給藥配置,特別是對于急性疾病,快速響應的給藥具有重要意義,這也對傳統基于溶解釋放等被動式微針提出了挑戰。

近日,廈門大學陳鷺劍教授與胡學佳助理教授提出了一種新型的主動藥物遞送機制,研究團隊在聲學與微結構相互作用機理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利用鋯鈦酸鉛(PZT)在微針針尖誘導渦流,產生微泵效應,并通過貼片的集成設計,實現智能的按需藥物釋放。相關研究以“On-demand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platform based on wearable acoustic microneedle array”為題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

該研究提出的智能的聲響應藥物釋放微針如圖1所示,該可穿戴器件包括一個PZT驅動電路,PZT貼片和空心微針,并通過藍牙手機交互,通過預先設定程序或者實時調控,能夠控制PZT產生聲波信號,并驅動特殊設計的針尖尖端產生高頻振動。這種振動在針尖產生了能量耗散并制造渦流效應,其能夠將針內藥物主動向外泵送。

而通過程序控制的聲波信號強度與持續時間調制,能夠實現較為精準的藥物遞送。如圖2所示,該空心微針陣列由10 × 10個微針單元組成,利用3D打印工藝制造,每個單元高1000微米。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表明,打印的器件具有較高的精度,保證了針尖的銳度以及均一性(圖2a),從而使得針尖可在聲學驅動下產生較強的渦流效應。此外,對該打印的微針的性能測試也表明,該光敏樹脂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從而可以保證良好的刺入性能,且能避免體內折斷風險。

27af75d8-8353-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1 聲學響應智能微針示意圖

27bd4dde-8353-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2 3D打印的空心微針陣列:(a)微針陣列SEM圖;(b)微針力學性能測試示意圖;(c-d)微針單個針尖力學測試數據及對應微針形變圖

隨后,該研究通過有限元模擬以及染料模擬實驗論證了該針尖渦流的微泵效應,模擬結果中箭頭展示了流場分布,顏色圖繪制了聲場能量梯度,實驗中聲學信號設置為34 KHz,幅度為40 Vpp,實驗與模擬結果能較好吻合。而為了更好地模擬在皮下的泵送效果,在圖3h中,研究人員使用組織模擬凝膠驗證藥物注入效果,當聲信號幅度設置在40 Vpp左右時,可以看到熒光藥物能夠快速在凝膠中釋放并累積。

27c603e8-8353-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3 聲學響應的微針渦流效應模擬與實驗結果:

(a-c)有限元模擬針尖渦流微泵效應,在34 Khz聲波激勵下,針尖結構附近產生兩個渦流區域,并產生自內向外的相反渦流場,引導內部流體向外抽注;

(d-e)使用模擬藥物驗證聲學激勵的渦流與泵送效應;

(h)在凝膠中驗證微針泵送能力 最后,研究團隊論證了該器件應用于小鼠進行主動藥物遞送的潛力。微針中裝載10%熒光素鈉,通過預先設定的程序釋放,并實時進行眼底熒光成像。熒光素鈉作為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技術中常用的藥物,當循環至眼底血管中時,能夠發出被觀察到的熒光,從而通過記錄眼底熒光強度方便實時計算反應體內的藥物濃度。圖4a ~ 4c展示了該微針貼片在聲信號下作用的熱效應以及撤去微針后皮膚的恢復情況。而圖4d ~ 4f則展示了在主動聲波信號施加后眼底熒光的變化。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控制聲波信號的時間與強度,能夠較為精準的控制藥物釋放的時間以及藥物注射量,從而滿足不同的給藥需求。

27eb45ea-8353-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4 (a)小鼠體內的聲學主動藥物遞送;(b)微針貼片區域在聲場信號施加情況下溫度變化;(c)小鼠腹部微針針孔隨著時間推移快速愈合;(d)使用微針注入熒光素鈉藥物,并記錄的小鼠眼底熒光圖;(e-f)基于微針的單次與多次藥物注入情況下,眼底熒光隨時間變化

綜上所述,該智能微針通過聲波耦合驅動技術,提供了一種精準而有效的藥物遞送策略,聲波相比于其他響應技術具有易于集成、低成本且生物親和的優勢,方便進行可穿戴設計和智能化控制。此外針尖的聲波空化以及聲熱效應具有促進藥物在組織內吸收的潛力。這些獨特優勢也讓該技術在個性化醫療場景下展現出較大的應用前景。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驅動電路
    +關注

    關注

    151

    文章

    1480

    瀏覽量

    107760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

    文章

    3491

    瀏覽量

    107838

原文標題:可穿戴聲學響應微針陣列,用于智能藥物遞送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基于醫用膠帶的可溶解倒鉤微針,可提高皮膚附著力和藥物遞送效率

    近年來,用于藥物遞送的微針陣列由于微創、無血和低疼痛感等特點得以應用和推廣。
    的頭像 發表于 04-20 11:29 ?665次閱讀
    基于醫用膠帶的可溶解倒鉤微針,可提高皮膚附著力和<b class='flag-5'>藥物</b><b class='flag-5'>遞送</b>效率

    無線可穿戴貼片有望成為治療慢性病的藥物遞送系統

    表明,一種具有電觸發微針按需給藥功能的無線可穿戴貼片可能成為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神經損傷的下一個前沿領域。
    的頭像 發表于 01-22 09:51 ?4865次閱讀
    無線<b class='flag-5'>可穿戴</b>貼片有望成為治療慢性病的<b class='flag-5'>藥物</b><b class='flag-5'>遞送</b>系統

    用于微納機器人多級磁控遞送研究的體外測試平臺

    基于微納機器人的靶向遞送技術在疾病診斷治療、精準藥物遞送、無創手術等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的頭像 發表于 01-13 11:29 ?885次閱讀
    <b class='flag-5'>用于</b>微納機器人多級磁控<b class='flag-5'>遞送</b>研究的體外測試平臺

    用于人體汗液和體溫多功能檢測的可穿戴微流控汗液傳感系統

    除了葡萄糖和離子化合物等常見代謝物外,汗液還含有藥物和營養素等重要化合物。目前,可穿戴汗液傳感器面臨酶修飾不穩定、采樣效率低、系統供電焦慮等挑戰。
    的頭像 發表于 01-12 10:48 ?3474次閱讀
    <b class='flag-5'>用于</b>人體汗液和體溫多功能檢測的<b class='flag-5'>可穿戴</b>微流控汗液傳感系統

    用于可穿戴和可植入生物電子學的可拉伸石墨烯-水凝膠界面

    可穿戴和可植入生物電子技術能夠監測物理、化學以及電生理信號,在人機交互、醫療健康監測、腦機接口、慢性病管理以及藥物釋放系統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的頭像 發表于 12-26 09:41 ?489次閱讀
    <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可穿戴</b>和可植入生物電子學的可拉伸石墨烯-水凝膠界面

    基于離子凝膠微針陣列智能消防安全可穿戴電子器件

    離子凝膠為柔性電子器件提供了創新的應用與未來前景,涵蓋可穿戴電子器件、軟機器人和智能系統等領域。
    的頭像 發表于 12-08 14:16 ?855次閱讀
    基于離子凝膠微針<b class='flag-5'>陣列</b>的<b class='flag-5'>智能</b>消防安全<b class='flag-5'>可穿戴</b>電子器件

    可穿戴設備增長十年可期,智能穿戴芯片如何升級?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盡管消費電子受到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的影響,景氣度不高,但是可穿戴市場一枝獨秀,仍然保持穩定的增長。近日,紫光展銳可穿戴沙龍在深圳舉辦。紫光展銳已穩居兒童手表主芯片全球
    的頭像 發表于 12-01 11:22 ?1428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b>設備增長十年可期,<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穿戴</b>芯片如何升級?

    AD8232用于可穿戴設備上,特別是智能手環上,電路設計如何做?

    1、AD8232 用于可穿戴設備上,特別是智能手環上,電路設計如何做?特別是電極部分如何操作? 2、AD8232 作為單導聯 AFE 用于心電圖檢測,其準確性如何?
    發表于 11-24 07:48

    用于汗液實時監測的全彈性可穿戴系統

    可穿戴電子設備已在體育和醫療保健領域得到廣泛采用,用于監測心率、血氧水平和體溫等生理指標。
    的頭像 發表于 11-15 14:59 ?956次閱讀
    <b class='flag-5'>用于</b>汗液實時監測的全彈性<b class='flag-5'>可穿戴</b>系統

    可穿戴技術的新時代

    談及可穿戴技術時,人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類似手表的小玩意。然而,還有許多其他技術工具滿足可穿戴設備的標準。 從歷史上看,這項技術常常用于保護個人、增強感官能力以及彌補局限性。不過,現代可穿戴
    的頭像 發表于 10-04 08:10 ?516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b>技術的新時代

    增強可穿戴設備性能,連接技術與時俱進

    。 ? 從通用連接到可穿戴專用連接 ? 其實早前用于可穿戴設備的各類連接器并沒有可穿戴專用這個概念,此時用于
    的頭像 發表于 10-02 00:02 ?2119次閱讀

    搭載驍龍W5可穿戴平臺,OPPO Watch 4 Pro持續引領全智能可穿戴旗艦

    ,打造非凡使用體驗,并持續引領全智能可穿戴旗艦。 OPPO Watch 4 Pro出眾的智能體驗背后是強大的底層平臺支持。驍龍W5可穿戴平臺采用業界領先的4納米制程工藝,集成四核Cor
    的頭像 發表于 08-29 21:20 ?519次閱讀
    搭載驍龍W5<b class='flag-5'>可穿戴</b>平臺,OPPO Watch 4 Pro持續引領全<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可穿戴</b>旗艦

    基于三維組裝微針離子傳感器的生理離子波動透皮監測可穿戴系統

    傳感新品 【中山大學:基于三維組裝微針離子傳感器的生理離子波動透皮監測可穿戴系統】 新品亮點 1、降維加工法將片狀微針組裝成三維微針陣列; 2、基于三維微針陣列的離子傳感微針陣列系統包
    的頭像 發表于 08-21 17:19 ?726次閱讀
    基于三維組裝微針離子傳感器的生理離子波動透皮監測<b class='flag-5'>可穿戴</b>系統

    介紹一種可貼附在皮膚上的聲學傳感器

    可穿戴式聽覺傳感器對智能人機交互和物聯網中的聲音識別系統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一種可貼附在皮膚上的聲學傳感器,具有更高的感知準確性、平坦的頻率響應和良好的線性范圍。
    發表于 08-17 09:30 ?418次閱讀
    介紹一種可貼附在皮膚上的<b class='flag-5'>聲學</b>傳感器

    可穿戴電池和可降解植入式電池的未來發展

    、心率和環境監測,通過可穿戴能源中心為智能手機無線充電,以及其他功能。植入式電子設備可以進行一系列的醫療測量,如藥物輸送、組織和神經愈合,以及對目標組織的監測,如心臟、動脈、肌肉組織、皮下組織和神經系統。作為電子設
    的頭像 發表于 07-03 14:49 ?1377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b>電池和可降解植入式電池的未來發展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