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常用的集總參數元件如何用微帶線來實現?

冬至子 ? 來源:硬件電路設計與研究 ? 作者:scuzy ? 2023-10-13 10:36 ? 次閱讀

模擬電子電路設計,隨著追求更高的頻率、帶寬、傳輸速率,電子線路的工作頻率越來越高,"電路理論"的分析方法逐漸失效,分析設計逐漸過渡到"微波網絡"和"場"的分析設計,"微波網絡"是一種將"路"與"場"結合的分析設計方法,在微波電子線路設計中廣泛使用。"微波網絡"里用得最多的是[S]參數、[T]參數、[A]轉移參量參數。微波電子線路,也有叫微波固態電路、微波有源電路、微帶電路,其研究射頻微波頻段的各種放大器、混頻器、振蕩器、頻率變換器、微波集成電路等的分析與設計,其與低頻的模擬電路、高頻電路的設計分析方法很不一樣,我們將推出一系列推文介紹射頻微波頻段的電路仿真與設計知識和心得。

首先,還是從微波頻段的無源元件開始;微波頻段的無源器件大都是利用傳輸線的不連續性來實現的,即故意設計某些傳輸線的不連續性來"模擬等效"低頻電路里的集總參數元件的特性,只要有了這些基本的電阻、電容、電感、串聯諧振、并聯諧振元件....,加上微波有源器件,就可構成形形色色各種微波電子線路,

對于微波電子電路的設計,Keysight的genesys和Cadence的AWR都是非常不錯的EDA軟件。

圖片

首先來看看常用的集總參數元件如何用微帶線來實現?

一、使用微帶主線來等效電容電感

圖片

圖片

注意:

  1. 傳輸線特征阻抗Z0越大,L就越大,C就越小,當C小到可以忽略時,PI網絡就變成了串聯電感了,所以串聯電感可以用高阻抗傳輸線來實現
  2. 傳輸線特征阻抗Z0越小,L就越小,C就越大,當L小到可以忽略時,PI網絡就變成了并聯電容了,所以并聯電容可以用低阻抗傳輸線來實現

對于T型網絡,利用前述PI型網絡相同的分析:A轉移產生等效,也可以用一段不同長度的微帶線來等效,可得

圖片

結論類似PI網絡等效:并聯電容可以用低阻抗傳輸線來實現,串聯電感可以用高阻抗傳輸線來實現

所以:

  1. 一段主傳輸線的特征阻抗越大,越可以等效為串聯電感

2)一段主傳輸線的特征阻抗越小,越可以等效為并聯電容

二、上述是使用傳輸線主線來等效電容電感,更多時候還是使用微帶支線來等效電感與電容:

根據傳輸線理論,無耗傳輸線的輸入阻抗為:

圖片

1)并聯電感

長度L小于1/4波長的終端短路傳輸線的輸入阻抗具有電感性質,而且電感量與傳輸線的特性阻抗成正比關系(假定傳輸線無耗)

圖片

圖片

2)并聯電容

長度L小于1/4波長的終端開路傳輸線的輸入阻抗具有電容性質

圖片

圖片

3)并聯于主線的LC串聯諧振

圖片

L1是高阻抗線(如前所述其可等效為電感),L2是終端開路的低阻抗線,可以等效為電容

4)并聯于主線的LC并聯諧振

圖片

(c)是分別在主線上并聯了終端短路的高阻抗傳輸線(等效為電感)和終端開路的低阻抗線(等效為電容)

(b)圖的主線上部是長度小于1/4波長的終端開路傳輸線,具有電容特性;主線下部是長度小于1/2波長、大于1/4波長的終端開路傳輸線,具有電感特性;

傳輸線的阻抗特性是每隔1/2波長重復,每隔1/4波長反型(電容變電感,電感變電容),所以主線下部用開路線等效電感時長度應該在1/4波長~1/2波長之間。

三、微帶縫隙電容

圖片

其等效電路如下,:

圖片

四、微帶交指電容

圖片

其等效電路如下:

圖片

五、平面螺旋電感

圖片

圖片

其等效電路如下:

圖片

(三~五)沒有給出計算公式,因為這類計算公式都十分復雜、同時精度不高,都是無法用手算的,工程應用中可以借助EDA軟件計算,例如應用ADS求出其[S]參數,再轉化為[A]參數,就可在某頻率下求出對應等效模型的參數值,其實這么做幾乎沒有意義,因為所有等效參數都是頻率的函數,計算在設計中只是一個優化的大概方向的指引,更多的時候對于這種隨頻率時刻在變換的參數,基本無法用于手工設計,多數情況下可以根據模型估算電路結構,而確定電路結構的功能和性質,把握大的方向,然后借助EDA軟件計算所有頻率下的[S]散射參數特性,例如前圖的主線上并聯LC諧振,你掌握了這種兩種微帶分支結構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構成LC諧振的,則將來需要LC諧振電路結構時,就可以在設計中加入此結構,關于其精確特性與參數則可借助ADS軟件來數值計算獲得。

微波射頻有源電路的設計與低頻模擬電路設計完全不同,微波射頻有源電路基本上不可能有理論上的輸入輸出解析公式(而低頻模擬電路我們是可以精確寫出其輸入輸出的解析表達式的),因而微波射頻有源電路很難通過計算公式來評估性能和特性,只能根據元件等效特性來把握電路性能大而粗略的方向,然后借助EDA數值計算[S]散射參數來評估電路性能,對于電路的改進優化,也是設計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對微帶等效模型的把握,提出方向性的改進優化策略,然后通過EDA軟件去精確化仿真驗證。這一切都源于電磁場求解的復雜性和很多情況下并無解析解!所以掌握微帶等效模型是很關鍵的,熟練使用微波EDA軟件也是非常關鍵的,兩者缺一不可。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諧振器
    +關注

    關注

    4

    文章

    1115

    瀏覽量

    65572
  • 等效電路
    +關注

    關注

    6

    文章

    282

    瀏覽量

    32575
  • 傳輸線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62

    瀏覽量

    23795
  • 串聯電感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8

    瀏覽量

    7954
  • 并聯電容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5

    瀏覽量

    7567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HFSS微帶線仿真

    HFSS微帶線仿真 
    發表于 05-20 09:17

    高速PCB測量,微帶線的S參數怎么測量

    如果想準確測量一根微帶線的S參數是不是應該這樣:有一根短的校準線,一根被測;SMA接頭用點觸式固定測量,校準線與被測使用相同的SMA頭固定測量;在儀器校準的過程中,電纜直通測量的時
    發表于 02-10 15:47

    一篇很有用的文章--淺談微帶線的損耗

    作者:陳德恒一博科技高速先生團隊隊員 從剛接觸PCB開始,導師就告訴我,微帶線的傳輸速度快,損耗小。是啊,畢竟微帶線有一部分能量是在空氣中傳播的,空氣的介電常數是1,損耗角忽略不計嘛。在光口協議上
    發表于 06-11 10:28

    請問該平衡端的走是否按照差分走的阻抗設計?是按照50歐姆還是100歐姆還是其他阻抗值設計微帶線阻抗?

    datasheetcc2530的輸出阻抗是69+j29,請問該平衡端的走是否按照差分走的阻抗設計,是按照50歐姆還是100歐姆還是其他阻抗值設計
    發表于 06-06 13:10

    何用VNA進行微帶線表征

    嗨,我自學自己如何在學校使用我們的VNA,因為我認為它將是在現實世界中學習的重要工具。我可以訪問8722 VNA和E8364B PNA,我想找到特征阻抗,相速度,然后用它來找到微帶線的介電常數(高達
    發表于 02-15 06:01

    總參數元件互相聯接而成的電路稱為總參數電路是正確的嗎

    為什么“由總參數元件互相聯接而成的電路稱為總參數電路”這句話是錯誤的
    發表于 02-19 13:45

    請問由總參數元件互相聯接而成的電路稱為總參數電路這句話為什么是錯誤的

    總參數元件互相聯接而成的電路稱為總參數電路 這句話為什么是錯誤的
    發表于 02-19 13:46

    總參數電路的概念問題

    這句話為什么是不對的由總參數元件互相聯接而成的電路稱為總參數電路
    發表于 02-19 13:47

    請問AD里微帶線如何處理?

    AD里微帶線怎么處理
    發表于 04-24 04:40

    如何畫天線輸出端口那部分的微帶線?

    假設有一個RF讀寫模塊的ATN管腳,天線輸出端口阻抗50歐,PCB連接需要50歐的微帶線。我用內置天線,則需要在這個RF讀寫模塊的ANT管腳匹配阻抗,畫微帶線想請教一下大佬,這里怎么匹配阻抗,微帶線怎么設計。小弟不勝感激
    發表于 06-26 15:53

    微帶線的仿真設計

    50ohm,這樣可以與一般測試設備端口阻抗(如矢量網絡分析儀和頻譜儀等)相匹配,借助微帶線阻抗計算公式,模型結構參數設置如下:信號和地平面材料設為銅,電導率σ=5.8*107S/m,信號線寬w
    發表于 07-03 07:18

    微帶線和共面波導的界限是什么?

    接地共面波導中,當接地共面波導的頂層接地導體和信號導體的間距增大到一定量時,接地共面波導電路就類似于微帶線電路了。那問題來了,地與傳輸的間距多大的時候,為微帶線電路;多小的間距,為共面波導電路?換個問法,
    發表于 12-18 15:06

    怎樣去設計微帶線和帶狀電路?

    設計微帶線電路有哪些指導原則?怎樣去設計微帶線和帶狀電路?
    發表于 05-20 06:57

    如何分析高頻段的微帶線

    求大佬解答如何分析高頻段的微帶線 此時微帶線的寬度大概在幾十um,如果是T形結構,此時相當于在某個頻率處諧振,那如果再次并聯一個相同的枝節,s參數會在相同頻率處諧振的疊加,那如果并聯的是兩個L形狀的枝節,其諧振點為什么不是與單
    發表于 10-27 21:07

    如何使用微帶線替代LC

    微帶線,對于做微博和射頻的同仁是最熟悉不過的。這里也就不介紹原理性的知識,畢竟很多專業書籍和教材已經講解很多。還是我寫東西的一貫特點,舉例子。用微帶線的分布參數代替集總參數的 LC 可
    發表于 12-29 05:07 ?38次下載
    如何使用<b class='flag-5'>微帶線</b>替代LC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