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從“圍剿”中國手機廠商開始,印度已很難成為制造業強國

Simon觀察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黃山明 ? 2022-08-14 00:06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據美國媒體報道,印度政府正在試圖限制中國公司在印度市場銷售價格低于1.2萬盧比(約合1017元人民幣)的手機產品,迫使中國智能手機廠商退出千元以下的低端手機市場,從而扶植本土企業發展。

不過該消息目前在印媒采訪印度政府高級官員口中被否認,并表示當前印度政府沒有限制中國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中銷售低端智能手機的計劃。不過此前印度已經相繼對小米、OPPO等中國手機廠商進行稅務審查,所以此次放出的消息,屬于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在印度市場被“圍剿”的中國手機廠

2010年后,全球迎來智能手機時代,華為、小米、vivo、OPPO、中興、金立、魅族等手機品牌都從這個時間段開始崛起。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南邊,印度市場也掀起了轉型智能手機的浪潮。

印度國內的功能機巨頭Micromax、Intex轉型智能機市場,Lava和Karbonn這兩家初創公司則拿到了巨額風投入局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這四家公司也是印度智能手機發展的代表,被外界稱為“MILK”,類似當年中國的“中華酷聯”。

這幾家印度本土企業在市場中不斷發力,2015年,Micromax印度市場份額達到17%,僅次于三星的25%,位列第二。到了2016年,Micromax更是一舉擊敗三星,成為印度本土第一,四大本土品牌份額加起來達到42%,三星縮水至23%,這算是印度手機最輝煌的時刻。

值得注意的是,Micromax盡管作為印度本土品牌,但手機卻基本由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以及韓國代工,這也為印度本土品牌的失利埋下伏筆。

2014年,隨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開始對外招商引資,許多中國品牌入駐印度市場。到了2017年,印度市場手機銷量排名變為三星(28%)、小米(14%)、聯想(10%)、OPPO(9%)。印度本土品牌全部跌落前五,這種格局至今都未改變,區別只是小米從第二變成了第一。

這種情況從2017年底開始改變,印度連續提高手機整機進口關稅,逼迫手機廠商在當地生產。到了2021年下半年開始,印度更是開始以各種理由打壓中國企業,印度電信部更是要求中國手機廠商如小米、vivo、OPPO、一加等提供手機和組件的數據與細節。

此后,印度企業事務部著手審查了超過500家在印中企的賬目,華為、中興、小米、OPPO、vivo紛紛中招,華為印度業務首席執行官李雄偉更是被印度官方發布了類似于邊控的措施。

今年1月份,印度財政部表示,將向小米追繳2017年4月1日-2020年6月30日期間所欠的65.3億盧比的稅款(約合5.5億人民幣)。4月底,印度反洗錢執行局又以小米非法匯款給國外實體的理由,扣押其印度子公司銀行賬戶555.13億盧比(約合46.9億人民幣)的資金。

7月份,印度執法局凍結了vivo及其關聯公司價值約46.5億盧比(約合3.9億人民幣)的資產。同時,印度財政部又發文稱,發現OPPO逃避關稅近439億盧比,并已通知其盡快繳納稅款。

為此,從華為剝離出來的榮耀公司已經表示,目前該公司團隊已經撤出印度,未來將以更穩妥的方式開發印度市場。

此次有傳言再次針對中國智能手機,雖然有印度高級官員表示,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沒有考慮這樣的提議。但有行業人士認為,印度方面希望能夠重振印度本土品牌,但由于這些公司大多沒有規模制造能力,在營銷能力上也非常欠缺,很難與中國同行進行競爭。

“急功近利”的印度市場

印度方面也不單單只是針對手機企業,從2020年開始,印度便發布了外商投資政策修改通知,要求來自印度陸地邊境接壤國家的投資者均須通過政府審批。而這惡劣的營商環境也并非一天造就的,此前印度市場便已經表現出了這一“特質”。

由世界銀行所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顯示,印度營商環境排在全球末位。一個原因在于印度對外資的監管復雜多變,并且由于其內法治環境不健全,導致隨意性很強。外資進入印度,不僅要遵守印度的成文法,同時也要遵守印度法院判決中所確立的原則,這就導致印度法律極其繁瑣,且復雜多變。

其次,印度的勞動法與稅法同樣非常復雜。不少外資企業看中了印度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但印度雖然制定了《勞動法》,但各個邦也有自己的具體規定,并且很多時候與法規相悖。

同時印度市場政策延續性很差,經常變動。比如在2014年印度為了引進國外手機廠商,將電子產品的進口關稅降至5%,隨著中國企業進駐以后,印度很快便將稅收提升至20%。

此外,印度市場經常做出打破商業常識的事,比如印度喜歡對國際企業進行回溯征稅。一個例子是2007年沃達豐轉讓案,由于轉讓公司的主體設立在開曼群島,避開了印度所得稅法規定的轉讓印度公司股權需要在印度納稅的條款。

但印度稅務局建議國會專門修訂了所得稅法,規定間接轉讓印度公司股票也需要向印度納稅,并且從1961年開始追溯50年。此前小米、OPPO、vivo等都遭受到了類似的待遇。

并且印度的征稅非常突然,比如在2020年,印度便宣布對其國內提供數字服務的國外企業征收2%的數字稅。

此外,印度的繁瑣稅務不僅針對中國企業,如亞馬遜、富士康、諾基亞、IBM都吃過苦頭,可口可樂、IBM、通用、谷歌、福特等,更是宣布從印度市場撤離。

最離譜的在于印度的《敵方資產法》,這項由1968年便實施的法案規定,任何屬于敵人、敵方實體或敵方公司或由以上對象管理經營的財產,印度政府有權沒收。

更值得注意的是,這部法律并不只用于戰時。2018年,印度重新修訂了該項法案,針對那些已經移民至中國或巴基斯坦并已經在當地取得公民身份的印度人,其目前仍滯留在印度的資產就可以被視為“敵方資產”。

這也是為何每次中印沖突時,位于印度的中國企業都表現得非常緊張,借用榮耀CEO趙明的那句話,“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

印度轉型制造業大國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提出了“印度制造”的戰略,表示要將制造業在GDP中的占比從15%提升至25%。但本土制造業太弱,想要發展,只能從外部找刺激,這也是為何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紛紛入駐印度市場的原因,除了看中印度廣闊的市場,同時還受到了印度方面的邀請。

但未曾想,印度本土制造業如此孱弱。以手機市場為例,從2017年開始,市場便基本被中國企業和三星占據,其最大的本土手機品牌Micromax份額更是降至不足1%。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的印度手機市場中有一半是以SKD(半散件組裝)形式進口的,而CKD(全散件組裝)則為34%。預計到2019年底,CKD將達到2/3,其中1/3為SKD。

當然,海外的制造產業入局,包括近幾年全球電子產業鏈的轉移,讓印度的制造業有了一定的起色,但仍未徹底扭轉印度本身電信基礎弱、基建水平差、工業底子薄的市場環境。

有數據顯示,當前印度的各項經濟指標,如GDP、石油電力、汽車生產基本處于中國2004年的水平。但印度的朝令夕改以及惡劣的營商環境,都為印度的制造業轉型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對此評論,印度有長期的貿易保護主義傳統,這阻礙了其采用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在經濟上,這些傾向導致印度高度重視保護本土產業。與此同時,印度的保護主義傳統導致了持續至今的高關稅,以及印度不愿生產西方公司從中獲取大部分利潤的勞動密集型產品。

相比之下,中國承接國外制造業,對外資友好的態度以及政策持續性維持了30年以上,而印度讓外資進來不過3、5年便開始卸磨殺驢,這種環境下,又如何讓外資大力投資助力印度發展制造業呢。長此以往,印度離制造業強國已漸行漸遠。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

    文章

    33743

    瀏覽量

    247366
  • 印度
    +關注

    關注

    0

    文章

    84

    瀏覽量

    17636
  • 手機廠商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1

    瀏覽量

    12600
  • 小米手機
    +關注

    關注

    10

    文章

    6393

    瀏覽量

    74413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印度中國制造企業出難題,只能共苦,無法共贏?

    約35%的年齡在19歲以下。巨大的人口紅利吸引眾多制造業的入局,中國企業也不例外。 ? 目前在印度,許多中國制造業企業紛紛開廠辦公,尤其是
    的頭像 發表于 06-16 01:13 ?1168次閱讀

    深圳恒興?。?b class='flag-5'>制造業的新星:高光超精電主軸的崛起...

    深圳恒興?。?b class='flag-5'>制造業的新星:高光超精電主軸的崛起隨著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設備在制造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眾多先進技術中,高光超精電主軸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創新的設計理念,正逐漸成為
    發表于 05-13 09:55

    印度塔塔集團正洽談5月收購和碩iPhone制造業

    印度塔塔集團正在洽談收購和碩在印度的iPhone制造業務,這一消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的頭像 發表于 04-23 14:57 ?261次閱讀

    印度嚴審中國公司,小米要求制造業激勵及降價措施

    小米印度運營總裁穆拉利克里欽南·B表示,印度需采取措施增強國內配件供應商的信心,以鼓勵其在當地建立生產基地。他提到:“配件廠商對在印度建生產
    的頭像 發表于 02-18 10:26 ?247次閱讀

    中國手機廠商發力這一領域 外媒:大戲剛剛開始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進軍大模型,并非一蹴而就,這與手機市場的格局轉變有著莫大關聯。過去幾年,伴隨著消費者換機周期拉長以及疫情的疊加因素,國內手機市場經歷了跌宕起伏。盡管
    的頭像 發表于 10-22 14:45 ?552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手機</b><b class='flag-5'>廠商</b>發力這一領域 外媒:大戲剛剛<b class='flag-5'>開始</b>

    印度成功躋身全球手機制造第2生產大國

     在“印度制造”計劃的推動下,從2014年到2022年,印度手機產量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23%。這也表明印度正在
    的頭像 發表于 10-17 17:41 ?1009次閱讀

    印度:智能手機產業的新巨頭?

    西方國家的「去風險」經濟戰略正逐漸在手機供應鏈中展現出效果,多元化和重組已經成為趨勢。印度已崛起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制造國,僅次于中國。根據Co
    的頭像 發表于 08-18 16:26 ?521次閱讀

    鴻海將開始印度組裝iPhone15

    為降低供應鏈風險,蘋果已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以減少受美中貿易戰的沖擊。印度在總理莫迪 (Narendra Modi) 的領導下,一直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并使自己成為制造業中心
    的頭像 發表于 08-17 16:00 ?290次閱讀

    鴻海將開始印度組裝iPhone15 力圖縮小與中國差距

    為了減少供應鏈的風險,蘋果公司已經逐漸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以減少中美貿易戰的沖擊。在印度總理莫迪的領導下,印度一直努力與美國建立更加緊密的紐帶關系并成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8-17 09:44 ?2501次閱讀

    印度不再從中國進口手機,相關工廠正失去每年1.8億支的訂單

    這背后與印度竭力推動制造本地化的政策有關。根據印度蜂窩通信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 2014 年,印度制造
    的頭像 發表于 08-16 15:32 ?588次閱讀

    印度制造手機累計突破20億部,成第二大手機生產國;臺積電、英特爾、英飛凌等廠商將獲德國160億歐元補貼

    、功能機)累計突破20億部大關,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3%。日益增長的內部需求、印度政府的政策推動,使得印度目前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國。 該機構研究總監Tarun Pathak表示,
    的頭像 發表于 08-15 16:25 ?446次閱讀
    <b class='flag-5'>印度</b><b class='flag-5'>制造</b><b class='flag-5'>手機</b>累計突破20億部,成第二大<b class='flag-5'>手機</b>生產國;臺積電、英特爾、英飛凌等<b class='flag-5'>廠商</b>將獲德國160億歐元補貼

    中國手機廠商圍剿”三星折疊屏手機

    三星在世界折疊智能手機市場上占據第一位的同時,中國智能手機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據業界追蹤公司dscc (display supply chain consultants)稱,今年1~3月市場占有率下降到45%,這與202
    的頭像 發表于 08-08 09:44 ?635次閱讀

    #硬聲創作季 看看俄羅斯二十年前的制造業水平

    制造業
    jf_27932003
    發布于 :2023年07月22日 07:53:49

    印度也要開始生產自己的芯片了

    印度政府正在努力建立生產智能手機、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電子產品的能力,其科技制造業落后于東亞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特別是起步較早的中國。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1:37 ?615次閱讀

    中國手機企業為何更看好印度市場

    約35%的年齡在19歲以下。巨大的人口紅利吸引眾多制造業的入局,中國企業也不例外。 ? ? 目前在印度,許多中國制造業企業紛紛開廠辦公,尤其
    的頭像 發表于 06-16 15:11 ?677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