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5nm及更先進節點上FinFET的未來:使用工藝和電路仿真來預測下一代半導體的性能

21克888 ? 來源:廠商供稿 ? 作者:Assawer Soussou ? 2022-05-07 14:10 ? 次閱讀

雖然柵極間距(GP)和鰭片間距(FP)的微縮持續為FinFET平臺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但在5nm及更先進節點上,兼顧寄生電容電阻的控制和實現更高的晶體管性能變得更具挑戰。

泛林集團在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 的合作中,使用了SEMulator3D?虛擬制造技術來探索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運用電路模擬更好地了解工藝變化的影響。我們首次開發了一種將SEMulator3D與BSIM緊湊型模型相耦合的方法,以評估工藝變化對電路性能的影響。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優化先進節點FinFET設計的源漏尺寸和側墻厚度,以提高速度和降低功耗。為此,我們比較了具有三種不同外延 (epi) 生長形狀和源漏Si刻蝕深度的FinFET反向器結構(圖1),研究低介電常數材料側墻厚度變化的影響,并確定了實現最佳性能的FinFET側墻厚度和源漏外延形狀組合。

圖1. 三種結構的關鍵工藝步驟比較


圖2對本研究方法進行了圖解。我們在建模中使用三種軟件:SEMulator3D、BSIM緊湊型建模和Spectre?電路模擬。首先將一個GDS輸入文件導入SEMulator3D,以便進行工藝模擬和RC網表提取。然后從SEMulator3D中提取各種數據,包括幾何和寄生數據,以創建帶說明的RC網表。該網表隨后與BSIM緊湊型前段制程 (FEOL) 器件模型相耦合,并被輸入到Spectre電路模擬模型。該Spectre模型隨后用于模擬正在評估的三種不同反向器的速度和功耗。

圖2. 本研究方法的流程圖


圖3顯示了三種結構(在不同的漏極間電壓和側墻厚度下)的功耗與頻率的函數關系。我們注意到在不同漏極間電壓下,所有外延形狀幾何都呈類似的功耗-速度趨勢:側墻厚度增加導致功耗降低。每個外延尺寸都有一個可產生最大速度和最佳Reff×Ceff值(有效電阻值x有效電容值)的最佳側墻厚度。在各種側墻厚度下,有一個特定的外延形狀也提供了最高的整體性能。我們還研究了NMOS和PMOS結構最佳側墻厚度下三種結構的源漏接入電阻(S/D-R)和柵極到源漏(GT-S/D)的電容,以便更好地了解圖3中報告的結果。

圖3.三個反向器在漏極電壓為0.5V到1V時的功耗-速度比較(a)和放大后的漏極電壓等于0.7V時的功耗-速度比較(b)


這種建模方法為FinFET工藝變化對5nm以下器件和電路性能的影響提供了有價值的指導。我們通過RC網表提取將SEMulator3D與BSIM緊湊型建模和Spectre電路模擬相耦合,成功評估和比較了三種不同反向器幾何(使用不同側墻厚度)工藝流程變化的效果,以實現最佳晶體管性能,還探討了漏極間電壓和低介電常數材料側墻變化對速度和功耗性能的影響。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29

    文章

    25161

    瀏覽量

    204799
  • 電路仿真
    +關注

    關注

    35

    文章

    204

    瀏覽量

    95349
  • FinFET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247

    瀏覽量

    89723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三星使用EUV成功完成5nm FinFET工藝開發

    已經完成,現在可以為客戶提供樣品。通過在其基于極紫外(EUV)的工藝產品中添加另一個尖端節點,三星再次證明了其在先進晶圓代工市場的領導地位。 與7nm相比,三星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4-18 15:48 ?6095次閱讀

    NXP下一代汽車芯片選用臺積電5nm工藝

    NXP于近日宣布下一代汽車芯片選用臺積電5nm工藝。此次合作將結合NXP在汽車質量和功能安全上的優勢,以及臺積電業界領先的5nm技術,從而實現更強大的汽車計算系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6-14 08:22 ?6487次閱讀

    FinFET(鰭型MOSFET)簡介

    、90nm、65nm、45nm、32nm、22nm、14nm、10
    發表于 01-06 14:46

    半導體行業是否為下一代IVN協議的需求做好充分準備?

    已經成為大量電信和數據通信基礎設施的基礎,目前正在汽車中使用100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下一代1Gbps汽車以太網已經為下一代IVN設計,將在未來2-3年內推向市場。根據Strategy
    發表于 10-17 15:07

    5nm節點為什么STTMRAM比SRAM更好?

    研究機構IMEC已經發表了篇論文,該研究表明,在5nm節點,STT-MRAM與SRAM相比可以為緩存提供節能效果。這種優勢比非易失性和較小的空間占用更重要。
    發表于 10-18 06:01

    10nm、7nm等制程到底是指什么?宏旺半導體和你聊聊

    制程越先進時,芯片會朝以上兩個方向同時發展,即晶體管數會變多,同時芯片面積也會適當變小點點,然后性能變強,能耗變小。宏旺半導體總結下,總
    發表于 12-10 14:38

    半導體制造企業未來分析

    們的投入中,80%的開支會用于先進產能擴增,包括7nm、5nm及3nm,另外20%主要用于先進封裝及特殊制程。而
    發表于 02-27 10:42

    全球進入5nm時代

    及服務 對于晶圓代工廠來說,要進行5nm制程的芯片制造,除了工藝技術和設備之外,相應的半導體材料、配件,以及各種服務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需要產業鏈的合作伙伴共同參與完成。
    發表于 03-09 10:13

    2020年半導體制造工藝技術前瞻

    基于10nm++開發7nm工藝、基于7nm設計開發5nm工藝,基于
    發表于 07-07 11:38

    半導體工藝幾種工藝制程介紹

      半導體發展至今,無論是從結構和加工技術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多的改進,如同Gordon E. Moore老大哥預測樣,半導體器件的規格在不斷的縮小,芯片的集成度也在不斷提升,
    發表于 12-10 06:55

    從7nm5nm,半導體制程 精選資料分享

    從7nm5nm,半導體制程芯片的制造工藝常常用XXnm表示,比如Intel最新的六酷睿系列
    發表于 07-29 07:19

    臺積電5nm EUV工藝6月實現量產,華為下一代旗艦處理器性能提升50%

    臺積電將會在今年年中開始進行5nm EUV工藝的量產,屆時臺積電的主要5nm工藝客戶有蘋果和華為兩家。根據MyDrivers報道,華為的下一代
    的頭像 發表于 03-07 15:52 ?2568次閱讀

    5nm及更先進節點FinFET未來

    雖然柵極間距(GP)和鰭片間距(FP)的微縮持續為FinFET平臺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但在5nm及更先進節點上,兼顧寄生電容電阻的控
    的頭像 發表于 05-05 16:00 ?1315次閱讀
    <b class='flag-5'>5nm</b>及更<b class='flag-5'>先進</b><b class='flag-5'>節點</b>上<b class='flag-5'>FinFET</b>的<b class='flag-5'>未來</b>

    5nm及更先進節點FinFET未來:使用工藝電路仿真預測

    雖然柵極間距(GP)和鰭片間距(FP)的微縮持續為FinFET平臺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但在5nm及更先進節點上,兼顧寄生電容電阻的控
    發表于 05-27 17:24 ?6次下載

    揭秘半導體制程:8寸晶圓與5nm工藝的魅力與挑戰

    在探討半導體行業時,我們經常會聽到兩個概念:晶圓尺寸和工藝節點。本文將為您解析8寸晶圓以及5nm工藝這兩個重要的概念。
    的頭像 發表于 06-06 10:44 ?1850次閱讀
    揭秘<b class='flag-5'>半導體</b>制程:8寸晶圓與<b class='flag-5'>5nm</b><b class='flag-5'>工藝</b>的魅力與挑戰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