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英偉達收購ARM的野心

x1Vc_libusiness ? 來源:深網騰訊新聞 ? 作者:深網騰訊新聞 ? 2020-09-22 14:17 ? 次閱讀

礪石導言

面對英偉達的收購,ARM聯合創始人赫爾曼·豪瑟一封“求救信”將整個芯片產業撕開了一道口子,裂縫之下或將是整個芯片產業的變局。英偉達收購ARM涉及復雜的多邊博弈,ARM的命運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

張睿 馬圓圓 | 文

康曉 | 編輯

深網騰訊新聞(ID:qqshenwang) | 來源

9月15日,就在軟銀集團宣布將所持的全部ARM股權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之后,ARM聯合創始人Hermann Hauser(赫爾曼·豪瑟)給英國首相寫了一封“求救信”。 赫爾曼·豪瑟在信中表示,ARM在手機微處理器方面占據主導地位,是英國僅存的領先技術公司。將ARM賣給英偉達會讓成千上萬名ARM員工在劍橋的工作受到影響,也將破壞ARM的商業模式的根本,讓ARM失去半導體行業的“瑞士”地位,難以在商業競爭中保持中立。 為此,赫爾曼·豪瑟還專門搭建了一個網站“saveARM.co.uk”,希望業內聯署,要求英國首相阻止英偉達的收購。 赫爾曼·豪瑟的“求救信”將整個芯片產業撕開了一道口子,裂縫之下或將是整個芯片產業的變局。芯片產業的盈利模式大致分為三種,一是英偉達和英特爾這種芯片生產商,他們只賣芯片不賣專利;二是類似高通通過芯片專利捆綁銷售來收取巨額的專利費;第三就是ARM模式,ARM只做半導體IP授權,不生產芯片。 如果英偉達收購ARM獲批,并將自身技術納入到ARM的IP授權產品組合中,ARM這種長期處于中立狀態的系統將會被打破——將Arm出售給Nvidia意味著,Arm及其合作伙伴將受到美國CFIUS法規的約束。

1 拯救“英國科技皇冠上的寶石” 英偉達收購ARM這個“英國科技皇冠上的寶石”將是“一場災難”,赫爾曼·豪瑟此前在接受BBC采訪時如此評價這個收購。從ARM在芯片產業的地位和市場份額看,ARM絕對撐得起“英國科技皇冠上的寶石”這一桂冠。

ARM的前身為艾康電腦,1978年創立于英國劍橋。1985年,艾康電腦研發出采用精簡指令集的新處理器,名為ARM。1990年11月27日,因為艾康電腦的財務出現狀況,蘋果公司VLSI科技出資將ARM分割為獨立的子公司。1998年4月17日,ARM公司在英國倫敦證交所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6年,ARM接受軟銀集團310億美元的私有化要約,從納斯達克退市。 不同于其他芯片制造廠商,ARM不制造芯片,而是半導體IP(知識產權)供應商。根據軟銀的財報顯示,ARM的收入主要包括兩部分,一個是針對IP授權的前期授權費(license),包括ARM架構和ARM IP;另一個是根據每顆芯片售價按比例抽取版稅(royalty)。有數據顯示,全球90%的智能手機處理器和其他類型的移動芯片都使用的是ARM公司的芯片設計。 截止2020年,ARM合作伙伴已經出貨了超過1600億個基于ARM的芯片,英特爾、英偉達、蘋果、高通、三星等眾多廠商,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采用的都是ARM架構。 ARM架構之所以成為移動處理器領域的王者,是因為ARM長期處于獨立的狀態,可以將半導體IP授權給任何需要的企業,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瑞士”,這讓芯片廠商有信心持續購買其IP授權,現在英偉達的收購或許會打破這種信任和平衡生態。 “ARM架構的許可方中,大部分都是英偉達的競爭對手,如果被英偉達收購,他們自然就會尋找ARM的替代品”,赫爾曼·豪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從目前美國及全球的芯片產業的競爭格局看,赫爾曼·豪瑟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 英偉達是芯片行業巨頭之一,以制造如任天堂Switch游戲機上的視頻游戲的圖形芯片而聞名。受疫情影響,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今年快速增長。7月8日,英偉達以2513億美元的總市值超越英特爾(2493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芯片生產商。 隨著半導體領域的產業分工形成,全球范圍內誕生了兩家最重要的公司:一家是專注芯片代工生產的臺積電,另一家就是專注芯片技術授權的ARM。臺積電在代工上一條路走到黑,靠著先進的芯片制程延續了摩爾定律,占據了全球芯片代工的大半壁江山;ARM則通過提供低功耗的芯片解決方案,以IP授權模式統治了移動端芯片。 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雄心勃勃,收購ARM傳聞已久,而業界的反對也一直未斷。 市場研究機構CCS Insight的美洲研究副總裁杰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表示,此項交易將面臨來自ARM客戶的巨大反對:“被英偉達收購將對ARM及其生態系統有害,獨立性對于ARM的持續成功至關重要,一旦這受到損害,其價值就會開始受到侵蝕?!?/p>

2 英偉達的“陽謀”:既是裁判也是運動員 收購會破壞ARM的商業模式,也會讓英偉達自身樹立更多的競爭對手。對于此類行業擔憂,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一封致員工信中表示,“我們將延續ARM的開放式授權模式,保持其客戶中立性,為全球各個行業的客戶提供服務,并利用NVIDIA全球領先的GPUAI技術進一步擴展ARM的IP授權組合”。

“英偉達本身就是芯片設計的上游廠商的主導者,未來如果把ARM CPU和自己的GPU關聯起來授權,就意味著英偉達今后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長期觀察芯片行業的分析師對《深網》表示。 據英偉達2021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當季總營收為38.7億美元,其中,數據中心業務以17.5億美元收入首次超過游戲業務收入(16.5億美元)。但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視、IoT等領域,英偉達頻頻試水,但效果欠佳。例如,英偉達此前曾推出基于ARM架構的Tegra系列處理器,但在手機、平板等移動平臺折戟。 “現在直接并購ARM,不僅可以填補其在移動芯片產業鏈的不足,甚至還會形成壟斷局面”,上述分析師說。 如果英偉達完成了對ARM的收購,英偉達首先面臨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與蘋果、華為、高通等ARM大客戶的競合關系。例如,蘋果不僅在iPhone主芯片上長期使用Arm架構,還在蘋果2020年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將Mac電腦上的英特爾芯片替換成蘋果自研的另一款Arm芯片,但蘋果在Mac系列電腦產品上都采用英偉達對手AMD的GPU(圖形處理器)。 此外,赫爾曼·豪瑟還在“求救信”中指出將ARM出售給英偉達的“硬傷”:ARM會從中立方成為美資企業,將受到美國CFIUS法規的約束?!坝?a target="_blank">電子行業有數百家公司,雇用數以萬計的人在其產品中使用ARM。其中許多產品出口到全球主要市場,那就意味著他們都必須遵守美國CFIUS法規”。

3 終局未定 據軟銀集團公布的信息顯示,完成ARM的出售仍需獲得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等國家監管部門的批準,預估要約耗時18個月,將在2022年3月完成。

縱觀芯片行業的跨國收購,各國監管部門的態度會決定收購的成敗。 2016年10月,美國芯片廠商高通宣布收購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廠商恩智浦(前身是飛利浦半導體部門,2006年從飛利浦分離出去),交易達440億美元。2018年7月25日,因為沒有獲得中國主要監管部門的審批,高通宣布放棄耗時近20個月之久的并購案。 各國監管部門之外,擺在英偉達面前的挑戰還有很多。例如,本次收購確認剔除了ARM公司旗下的IoT服務,IoT服務將如何處理還是未知數。此外,ARM自身與旗下合資公司ARM中國之間的糾紛還未解決,這都會成為這次收購的障礙。 事實上,在正式宣布出售全部ARM股權之前,軟銀集團也準備了“B方案”。在此前軟銀集團的財報會上,孫正義曾表示,針對ARM的發展,有兩種方式都在考慮中,出售所持ARM的部分或全部股票只是方案之一,也不排除明年或者后年讓ARM重新上市。 對于重新上市,ARM創始人赫爾曼·豪瑟在“求救信”中也呼吁,如果英偉達不能同時滿足保留劍橋的工作、英偉達不得享有比其他ARM客戶更優惠的待遇、英國必須獲得美國CFIUS法規的豁免這三個條件,那么英國政府就應該幫助ARM在倫敦證交所進行IPO,使其成為一家英國公司。 英偉達收購ARM背后涉及復雜的多邊博弈,ARM的命運似乎也遠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

原文標題:英偉達400億美金收購ARM的野心與障礙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292

    瀏覽量

    411496
  • ARM
    ARM
    +關注

    關注

    134

    文章

    8720

    瀏覽量

    362861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

    文章

    3464

    瀏覽量

    88757

原文標題:英偉達400億美金收購ARM的野心與障礙

文章出處:【微信號:libusiness,微信公眾號:礪石商業評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英偉達或將推出融合Arm與Blackwell內核的AI PC芯片

    近日,業內傳出英偉達正在研發一款全新芯片的傳聞。據悉,這款芯片將結合下一代Arm Cortex CPU內核與英偉達自家的Blackwell GPU內核,主要面向Windows on Arm
    的頭像 發表于 05-31 10:31 ?251次閱讀

    進一步解讀英偉 Blackwell 架構、NVlink及GB200 超級芯片

    2024年3月19日,[英偉]CEO[黃仁勛]在GTC大會上公布了新一代AI芯片架構BLACKWELL,并推出基于該架構的超級芯片GB200,將助推數據處理、工程模擬、電子設計自動化、計算機輔助
    發表于 05-13 17:16

    英偉達宣布收購Run:ai

    英偉達近期宣布收購Run:ai公司,以進一步推動后者的產品路線圖并整合其資源至Nvidia DGX Cloud。雖然具體的收購金額和完成時間尚未對外公布,但這一舉措無疑顯示了英偉達對于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0:34 ?181次閱讀

    英偉達宣布收購Run:ai,金額和時間尚未公開

    英偉達于4月25日宣布,已經與Run:ai達成收購協議,不過,具體的收購金額和完成時間尚未公開。
    的頭像 發表于 04-25 15:12 ?227次閱讀

    英偉新顯卡起售近1.3萬元

    英偉行業資訊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2月29日 16:56:52

    英偉將在越南設法人實體

    英偉行業資訊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2月12日 10:29:04

    英偉HBM4預計2026年推出

    英偉行業資訊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1月27日 15:15:17

    英偉為何放不下中國?

    英偉行業資訊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1月27日 15:11:09

    #英偉 #顯卡 英偉全新旗艦顯卡RTX 5090性能暴漲70%

    顯卡英偉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1月20日 14:19:25

    #消費級顯示被禁止出口 英偉RTX 4090顯卡遭遇下架風波

    英偉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0月19日 15:58:35

    英偉市值下跌看半導體行業的風云變幻

    半導體英偉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0月19日 09:38:56

    英偉達的投資版圖

    近兩個月,英偉達頻頻出手進行投資和收購:先是連投三家AI獨角獸企業,緊接著花費5000萬美金支持生物技術,又在7月19日收購了AI云服務公司Lambda Labs。更有消息傳出,英偉
    的頭像 發表于 08-04 12:03 ?656次閱讀
    <b class='flag-5'>英偉</b>達的投資版圖

    00032 Jetson TX2 NX開發者套件!TX2的性能,NANO的尺寸! #英偉 #jetson

    英偉
    學習電子知識
    發布于 :2023年07月02日 13:21:1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