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DNA顯微技術”誕生 可直接觀測基因組

hl5C_deeptechch ? 來源:yxw ? 2019-06-24 08:58 ? 次閱讀

顯微鏡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發明之一,在整個顯微鏡的發展史上有兩次重大突破,分別是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發明。

現在,顯微技術領域可能正迎來第三次革命——“DNA 顯微鏡”問世!

2019 年 6 月 20 日,CRISPR 基因編輯重要貢獻者張鋒教授及其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的同事,在 Cell雜志發表重磅成果,他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 “DNA 顯微鏡”,可以建立細胞的圖像,同時收集大量的基因組信息。

人類顯微視角進入新疆域

基于光學的顯微鏡,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它打開了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光學顯微鏡主要依靠可見光照射樣本,通過一組透鏡組合來放大物品。

在生物醫學領域,光學顯微鏡的發明是一項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令我們認識到生命體的基本單位為細胞,同時大大助力人類對疾病的認知與防治,比如青霉素的發現。

之后科學家們又對光學顯微方法進行了反復升級,甚至超越了可見光譜。

1913 年恩斯特·魯斯發明的電子顯微鏡,更是將顯示水平拉到原子級別。它讓研究人員可以在原子水平去了解生理學過程及單個分子的結構。

如今,科學家已經可以使用光、x 射線和電子來觀察組織和細胞內部。

大家熟悉的電子顯微鏡、熒光顯微鏡、薄層顯微鏡,它們都是基于探測樣品發射光子或電子的原理進行觀測的。通過這類顯微鏡,科學家們可以追蹤大腦中類似絲狀的神經纖維,甚至可以觀察活的老鼠胚胎如何產生原始心臟的跳動細胞。

然而,這些顯微鏡都無法看到在基因組水平的細胞中發生了什么。

為了對核酸水平進行直接觀測,實驗室及臨床中大多依賴分子探針技術,即將與待觀察核酸互補的堿基對導入細胞中,利用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標記待測核酸,再通過熒光等其他顯色物質來顯示待測核酸。這種間接方法雖能令研究者觀測核酸,但其標本制備過程繁瑣,耗時耗力。

而此次張鋒教授研發的 DNA 顯微技術,通過獨特的成像模式,采用特殊的成像原理,可將物理圖像編碼 DNA,先利用標記核酸的”堆疊“編碼每一種核酸,再采用數據分析”投射“其物理圖像,從而實現對基因組的直接觀測。

最新的 DNA 顯微技術顯像原理與我們想象中的可能不同,并不是直接對 DNA 鏈進行顯示。這是由于 DNA 中的每個堿基分子在每個細胞內存在的數量十分微小,哪怕我們直接標記,也很難直接觀測到其標記信號。

因此,張鋒教授的研究團隊采用了一個十分巧妙的方法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采用了”堆疊“分子的化學合成法。

首先,研究人員將待測細胞滴在載玻片上,并進行相應的固定。隨后,往細胞內注入各種各樣的 DNA 標記物(這里用的是 cDNA 片段),這些 DNA 標記物會連接到與其互補的 RNA 分子上,使其具有唯一的標簽。

但到此為止,我們還是不能直觀地觀測基因組,所以化學合成法派上用場了,研究人員以這些導入的 DNA 標記物為模板,大量擴增其副本,使每一個標記核酸都掛著”一大堆標記副本“,這樣通過”分子堆疊“就使的相鄰的標記分子相互碰撞,進而使它們連在一起。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Joshua A. Weinstein 教授表示,可以把每一個分子想象成一個向外發射自己信號的無線電發射塔??康脑浇?,那么就可以產生更多的 DNA 對,”分子堆疊“效應更明顯,反之,靠的越遠,這些 DNA 對越少,”分子堆疊“效應更弱。

在這一過程進行大約 30 個小時后,研究人員就拼湊出識別每一堿基的”分子堆“,然后該團隊通過計算機算法解析這些”分子堆“信號,將原始樣本中的約 5000 萬個基因的堿基序列轉化為圖像,進而使實驗者在光學顯微鏡下觀測樣本基因組信息。

參與本項研究的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Aviv Regev 表示,捕捉這樣一個細胞的完整圖像不需要昂貴的顯微鏡或很多昂貴的設備,只需要樣本和一根”吸管“就夠了。

可能引發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在 DNA 顯微技術原理及設備制備完成后,研究人員利用幾個我們熟知的基因對 DNA 顯微技術的顯示效果進行了驗證。研究人員選擇了基礎實驗中最常用的幾種標記蛋白,研究發現,DNA 顯微技術能夠很好地重建普通熒光顯微鏡捕捉的細胞圖像。

Weinstein 教授表示,”你基本上能夠完全重建你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東西。這兩種方法是互補的。光學顯微鏡可以很好地看到分子,即使它們在樣品中稀疏,DNA 顯微技術在分子密集時,甚至在分子堆疊時,其也擁有十分出色的顯示效果?!?/p>

此次研究的核心研究者張鋒教授說,”每個細胞都有獨特的 DNA 堿基或基因型組成。通過直接從被研究的分子中捕獲信息,DNA 顯微技術開辟了一種將基因型與表型聯系起來的新方法“。這使得研究者可以更為直觀的將基因表達與蛋白功能表達聯系在一起,促進生物學各分支的飛速發展。

此次 DNA 顯微技術的發明是整個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每次顯微技術的突破都會帶來生物醫學領域內出現新的研究領域,比如冷凍電鏡的發明,直接將整個結構生物學帶到新的高度。

因此,此次 DNA 顯微技術的開發,其意義并不局限于其自身技術的突破,更為重要的是其未來的應用前景與潛力,這會激發其他研究者對基因型與表型關系、腫瘤特異性靶向藥物和受體阻斷劑等多個領域更為深刻的創造力。

免疫系統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免疫細胞基因可以因一個堿基改變而變異,每一種變異都會引發細胞產生的抗體類型發生巨大變化,而細胞在組織中的不同位置也能改變抗體的產生。Weinstein 認為,有一天 DNA 顯微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加速癌癥免疫療法治療的發展,幫助患者的免疫系統自主對抗其體內的腫瘤組織。他說,該方法可能潛在地識別出最適合靶向特定癌細胞的免疫細胞。

在 Regev 看來,這種顯微技術的潛力是非常大的?!蔽覀兿M芗ぐl人們的想象力,讓人們受到我們從未想過的偉大想法的啟發?!?/p>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DNA顯微技術”誕生!張鋒等人的顛覆性發現,可直接觀測基因組

文章出處:【微信號:deeptechchina,微信公眾號:deeptechchin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激光自動對焦顯微系統:原理、應用全面解析

    普密斯Focus激光自動對焦顯微系統是一款集成了高精度、高速度以及穩定性能于一體的顯微觀測設備。該系統主要由工業相機、同軸光源、物鏡對焦運動模塊、物鏡安裝模塊、顯微鏡管模塊、激光傳感器模塊以及APO物鏡板塊七大模塊組成。這些模塊
    的頭像 發表于 05-17 11:53 ?274次閱讀
    激光自動對焦<b class='flag-5'>顯微</b>系統:原理、應用全面解析

    顯微成像與精密測量:共聚焦、光學顯微鏡與測量顯微鏡的區分

    共聚焦顯微鏡是一種光學顯微鏡,也可以被稱為測量顯微鏡。能夠進行二維和三維成像,是光學顯微技術中較為先進的一種;因其高精度的三維成像能力,也
    的頭像 發表于 05-11 11:38 ?365次閱讀
    <b class='flag-5'>顯微</b>成像與精密測量:共聚焦、光學<b class='flag-5'>顯微</b>鏡與測量<b class='flag-5'>顯微</b>鏡的區分

    高通量測序技術及原理介紹

    高通量測序技術是生物學領域中一種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可以快速、準確地測定DNA序列或RNA序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基因組學、轉錄組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等領域的發展。本文將從高
    的頭像 發表于 02-03 14:46 ?4511次閱讀

    顯微測量|中圖儀器顯微測量儀0.1nm分辨率精準捕捉三維形貌

    顯微測量的原理及其在先進制造業中的意義顯微測量是利用顯微鏡實現對微小尺寸和形狀的測量的一種技術手段。它能以高精確度測量微觀尺寸,幫助制造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產品。
    發表于 01-23 09:37 ?0次下載

    共聚焦顯微鏡應用特點

    共聚焦顯微鏡能夠清晰地展示微小物體的圖像形態細節,顯示出精細的細節圖像。它具有直觀測量的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快捷準確地完成日常任務。借助共聚焦顯微鏡,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實現更準確的操作。
    的頭像 發表于 11-20 11:32 ?457次閱讀
    共聚焦<b class='flag-5'>顯微</b>鏡應用特點

    PCR基因擴增實驗室裝修設計解決方案-生命科學

    的預防與控制: PCR實驗室設計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避免污染。在實際工作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污染類型:擴增產物的污染;天然基因組DNA的污染;試劑的污染以及標本間的污染。由于一旦發生污染,實驗就必須停止
    發表于 09-19 14:28

    霍尼韋爾傳感技術為零跑汽車電池安全保駕護航,蘇州又跑出一家半導體IPO:擬募資5.3億

    在小鼠結腸中成功檢測出癌癥,為開發能夠識別各種感染、癌癥和其他疾病的新型生物傳感器鋪平了道路。 該研究的核心是一種名為“靶向CRISPR判別水平基因轉移的細胞測定”或“CATCH”的技術。CATCH利用CRISPR技術對細菌進行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22:01 ?547次閱讀
    霍尼韋爾傳感<b class='flag-5'>技術</b>為零跑汽車電池安全保駕護航,蘇州又跑出一家半導體IPO:擬募資5.3億

    為什么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成像質量更好?

    相機上成像。 為什么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成像質量更好? **1、激光共聚焦顯微鏡采用了激光掃描技術。**與傳統顯微鏡的廣譜光源相比,激光掃描技術
    發表于 08-22 15:19

    基因檢測儀熱保護器工作原理

    基因檢測儀通常需要在特定溫度范圍內進行反應和放大DNA樣本。基因檢測儀中的熱保護器在PCR(聚合酶鏈反應)和其他分子生物學實驗中起到關鍵作用,確保反應在穩定的溫度條件下進行,從而產生準確和可靠的結果。以下是
    的頭像 發表于 08-18 13:08 ?531次閱讀
    <b class='flag-5'>基因</b>檢測儀熱保護器工作原理

    基于液滴微流控的亞硫酸鹽測序平臺研究

    基因組DNA甲基化圖譜在整個表觀基因組圖譜中具有重要意義。單細胞DNA甲基化組學研究為根據甲基化組學特征檢測和分析細胞亞群提供強大助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8-17 09:11 ?913次閱讀
    基于液滴微流控的亞硫酸鹽測序平臺研究

    結構深、角度大、反射差?用共聚焦顯微鏡就對啦!

    隨著超精密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微納結構元件廣泛應用于超材料、微電子、航空航天、環境能源、生物技術等領域。其中超精密3D顯微測量技術是提升微納制造
    發表于 08-04 16:12

    GPU助力基因組重測序分析

    等。隨著近幾年基因測序成本如圖 1所示不斷下降,在萬元內即可完成人類的全基因組測序,GPU的技術發展也帶來分析成本與時間的下降,于是用于檢測基因組變化的重測序
    的頭像 發表于 08-01 10:32 ?1297次閱讀
    GPU助力<b class='flag-5'>基因組</b>重測序分析

    基因組重測序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背景介紹 1.1 基因測序在癌癥領域上的應用 癌癥是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當下,全社會的癌癥負擔也將愈發嚴峻。癌癥難以治愈的原因之一是腫瘤具有
    的頭像 發表于 08-01 10:29 ?1880次閱讀
    <b class='flag-5'>基因組</b>重測序的應用領域有哪些

    用于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和臨床研究的綜合NGS軟件

    直觀的項目設置和分析,與我們獲得專利的組裝算法相結合,使您能夠以無與倫比的輕松和速度組裝和對齊NGS數據,以便您可以專注于結果。不再需要在軟件工具之間切換來組裝序列、識別重要變異并確定差異表達基因。你需要的一切都在這里。
    的頭像 發表于 07-03 16:27 ?979次閱讀
    用于<b class='flag-5'>基因組</b>學、轉錄組學和臨床研究的綜合NGS軟件

    上海高研院在相位顯微成像方面獲得進展

    基于此,王中陽團隊提出了新型的單次曝光定量相位顯微技術,稱為BIFT(Bandlimited Image and its Fourier Transform)顯微鏡??蒲腥藛T在傳統光學顯微
    的頭像 發表于 06-27 14:54 ?374次閱讀
    上海高研院在相位<b class='flag-5'>顯微</b>成像方面獲得進展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