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腦洞大開!除了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還能這么用!

堅白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陸楠 ? 2019-05-09 12:15 ? 次閱讀
從目前的熱點來看,提起毫米波雷達,自然會想到自動駕駛。但是,如果把毫米波雷達技術的價值局限在尚未大規模應用的自動駕駛中,那就太過狹隘了。雖然增長迅猛,但事實上,即便是自動泊車(APS)這類應用,由于成本因素,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也只是剛剛啟動它的商業機會。這種情況在諸如自適應巡航控制(ACC)、前向防撞報警(FCW)、輔助變道(LCA)、盲區監測(BSD)等ADAS應用中也類似。
在自動駕駛之外,毫米波雷達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這是其在“傳感”叢林中的比較優勢所決定的。就以自動駕駛的應用場景為例,目前采用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GNSS/IMU等,這些傳感器在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應用場景中也很有代表性,而在什么場景使用它們取決于這些傳感器不同的特性。
各種傳感器特性比較
圖:各種傳感器特性比較
上圖解釋了為什么攝像傳感會被廣泛應用到多數場景中,而毫米波雷達也有著廣泛適用的前景,而一些特性使得毫米波雷達具有替代或互補攝像傳感的可能。比如該技術可以在極具挑戰(如明亮的光線和黑暗中)的環境條件下檢測到人的位置,而同樣的條件下,攝像機會有過曝和欠曝的問題;在需要檢測動作的應用中,超聲波傳感器無法區分人和靜物,而毫米波雷達則沒有這個問題。此外,與其他傳感技術相比,毫米波具有非接觸性和非干涉性,可以穿過塑料、干墻和衣服等材料,這使得毫米波傳感器可以隱藏在面板背后,放置在室內裝飾或車內的其他材料內——想象一下,對于需要隱蔽的監控或感測系統的應用場景而言,還有比這更合適的嗎?
事實上,基于自身的特性,除了汽車自動駕駛,毫米波雷達可以廣泛的應用于工廠產線、安防監控、醫療設備、箱內液位感測、機器人視覺和無人機等場景,而在MMIC(單片微波集成電路)解決了雷達模塊的體積和成本的瓶頸后,其應用場景更加多元。日前,<電子發燒友>應邀在TI的一場有關其毫米波雷達產品的巡演活動中,參觀了這些產品在工業(IAW系列)和汽車(AWR系列)兩大領域中的應用演示,一些應用場景刷新了筆者的認知,令人腦洞大開。

場景一:智能交通

在智能交通系統中,傳感器用以追蹤交通擁堵并保持交通暢通,特別是在十字路口和高速公路上。這些傳感器必須具備精確性(用于測量車輛或行人的延伸范圍,速度和位置)、穩固性(包括在不透氣的天氣,黑暗和陽光下工作)、整體性(優化實時評估和修正。)和易于使用性(帶有參考代碼和樣本以加速部署)這幾個特性。
以監測高速公路上車速以遠程發放超速罰單的應用為例,傳感器必須能夠準確地檢測處于不同距離的各個物體的速度,這需要通過設計中增加的Vmax算法而得以實現。這一功能還可以提高傳感器監測交叉口的準確性,使其能夠更好地預測接近車輛的數量,并啟用綠燈控制,減少車輛的啟動和停止從而使交通更加流暢,并使得給闖紅燈車輛發送罰單變得更容易。而這個場景,毫米波雷達非常適用。
這個用例采用的是TI的IWR1642
圖:這個用例采用的是TI的IWR1642,集成了能夠檢測物體的DSP——C674x,其ARM R4F處理器則可以隨時追蹤車輛的行駛距離和速度。該傳感器具有35厘米的分辨率,能夠檢測到距離不超過200米的各種物體,其50厘米/秒速度的分辨率,可以在高速公路單車道上精確地追蹤200公里/時及更高限速的車輛,以及限速70公里/時,在有交叉路口綠燈控制和執法的多車道上的車輛。
IWR1642具有120度視野(FOV)15度角分辨率,能夠更容易的檢測到接近交叉路口的車輛或行人。該傳感器還可以留意多個停車位,以便司機知道停車場某車道內是否有車位,或者他們需要換一層樓找尋。這使得它也適用于ADAS。

場景二:工業應用

在工業應用場景中(按TI的分類,汽車之外的應用都屬于工業應用),TI演示了其60 GHz毫米波傳感器IWR6843的應用。
圖:通過和視頻傳感的融合,可以感測和避免障礙物,或通過收集不同范圍、速度與角度的數據來檢測和識別手勢,實現人機互動。這一應用非常適合工廠和產線的復雜環境。
據TI工業雷達產品營銷總監Robert Ferguson介紹,工業場景有很多領域會用到毫米波和攝像傳感的融合感測。比如焊接機器人,焊接時的強光對攝像頭有非常大的影響。而毫米波不受強光的影響。再比如機械臂、自動搬運工具的工作場景中,人、物混雜,需要設定安全工作區域,如果有人誤入,就會報警或者采取措施,這些都可以部署毫米波雷達進行監測。
圖:IWR6843是TI首款AOP傳感器
IWR6843是TI首款“AOP”(Antenna-on-Package)傳感器,由于將天線封裝在一起,整個器件的尺寸縮小到75%,降低了系統總成本。IWR6843的帶寬高達4 GHz,能夠以高于24 GHz窄帶解決方案20倍的精度感測到物體、人以及非常細微的運動,甚至是呼吸和打字這樣的動作都能感測到。“IWR6843擴展了樓宇和工廠自動化功能,實現了更智能的人員計數、運動感測、機器人技術、安全防護和生命體征監控等?!盕erguson說,“其集成的處理功能使傳感器能夠減少誤報并做出實時決策,從而無需在許多系統中使用外置MCUCPU?!?/div>

場景三:體征探測

上文提到的智能交通用例中的WR1642是77GHz毫米波傳感器,能夠感測到非常細微的運動、甚至是呼吸,從而提示有人存在。這個性能適用于體征探測、測量車門和車身周圍的剩余空間和障礙物、車輛承載情況、入侵警報和更智能化的自動泊車。
AWR1642可以實現醫療級體征測試(心跳、呼吸)
圖:AWR1642可以實現醫療級體征測試(心跳、呼吸)
據TI中國區嵌入式產品系統與應用總監蔣宏介紹,毫米波雷達在醫療級體征監測上有很多場景應用。如病人在深度睡眠、淺度睡眠的不同狀態下的高精度的呼吸監測,又如重度燒傷病人,醫療監護儀不能直接接觸,對病人呼吸、心跳體征的24小時實時監測就可以用毫米波雷達來實現。另外一個是老年監護,在洗手間這類不適合設置攝像頭的地方,也可以布置毫米波雷達。
圖:這個演示的上圖是車內嬰兒檢測實驗,毫米波傳感器被懸掛在天窗上,在可視化圖表中檢測結果顯示為一張熱量圖,該應用可防止嬰兒遺留車內;下圖演示檢測車輛后方的可能入侵者。該應用還可以通過先進的算法,區分人和移動的物體如風中的樹枝等。如果和攝像感測搭配使用,則可以減少誤報警的情況。

場景四:汽車應用

圖:某方案商采用TI的77GHz MMIC設計的4D雷達,可以達到16線激光雷達的點云成像水平,滿足L2-L3級需要。
這個應用令人驚訝,畢竟點云成像一貫是激光雷達的領地。

圖:通過4個AWR1243級聯后,遠距離分辨力大大提高,40米處可以做到1度的方位角分辨率,也就是4.5厘米的精度和大約9厘米的物體分離精度。4個3發4收的AWR1243雷達,就是192個天線,這樣通過在車身四周角的配置,可以實現自動泊車和高速場景中的360度監測。
據悉,TI為其毫米波雷達產品線提供的SDK包括示例算法和軟件庫,通過不到20個的簡單API來簡化RF設計。

附:毫米波雷達在多元場景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在多元場景中的應用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ti
    ti
    +關注

    關注

    112

    文章

    7831

    瀏覽量

    211154
  • MMIC
    +關注

    關注

    3

    文章

    412

    瀏覽量

    24179
  • 毫米波雷達
    +關注

    關注

    105

    文章

    972

    瀏覽量

    63577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算法

    遠程手勢識別模型。然后,我們設計了一個CNN來學習點的特征以進行識別。(ii)我們利用毫米波雷達傳感器來實現所提出的模型,從而自動識別手勢。(iii)我們驗證了我們提出的模型在幾種現實世界情況下(例如
    發表于 06-05 19:09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手勢識別神經網絡

    基于毫米波雷達的高精度、魯棒的手勢識別方法。該方法包括毫米波雷達模塊捕獲手部運動的原始信號,并對接收到的
    發表于 05-23 12:12

    未來已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自動駕駛破局的關鍵

    模態精準感知信息,使自動駕駛系統可以實時精準地感知道路上的各種狀況。 昱感微融合感知產品方案創新性地 將可見光攝像頭、紅外攝像頭以及4D毫米波雷達的探測數據在前端(數據獲取時)交互,將各傳感器的探測
    發表于 04-11 10:26

    自動駕駛的新寵:毫米波雷達技術的探索與挑戰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交通產業的一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毫米波雷達技術的應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毫米波雷達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11:32 ?1204次閱讀
    <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的新寵:<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達</b>技術的探索與挑戰

    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哪個才是自動駕駛感知的最優選擇?

    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哪個才是自動駕駛感知的最優選擇? 激光雷達毫米波
    的頭像 發表于 11-22 17:41 ?6560次閱讀

    國內4D毫米波雷達廠商名錄

    4D毫米波雷達(也被稱為4D成像雷達)可以實現類似于激光雷達的成像功能,而在成本方面只有激光雷達的10%-20%。那么,4D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16:32 ?1208次閱讀
    國內4D<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達</b>廠商名錄

    毫米波雷達技術在自動駕駛中的關鍵作用:安全、精準、無可替代

    自動駕駛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演進,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毫米波雷達技術。作為自動駕駛系統中的核心感知器件之一,毫米波
    的頭像 發表于 11-08 16:23 ?371次閱讀

    井蓋、橋梁、機場,毫米波雷達還能用在哪?

    來源:芯傳感-梧桐 編輯:感知芯視界 眾所周知,除了車載領域,毫米波雷達早已在應用在多個場景中,包括物位/液位監測、混凝土結構監測、機場異物監測、人員存在/軌跡跟蹤等,雖然以上種種應用當前的市場體量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09:39 ?266次閱讀
    井蓋、橋梁、機場,<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達</b><b class='flag-5'>還能</b>用在哪?

    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和純計算機視覺對比分析

    本文將對激光雷達、攝像頭以及毫米波雷達等主流傳感器、各自動駕駛公司的解決方案以及傳感器市場格局作介紹。
    發表于 10-16 11:47 ?2118次閱讀
    <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的激光<b class='flag-5'>雷達</b>和純計算機視覺對比分析

    #毫米波雷達 為智能家居、智慧康養行業帶來新可能

    毫米波雷達
    Micradar云帆瑞達
    發布于 :2023年07月18日 15:49:10

    4D毫米波雷達如何重塑L2+自動駕駛新格局?汽車電子圓桌Talk,聽聽NXP怎么說……

    活動預告 時間: 2023年7月11日 10:30 - 10.55AM 地點: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6.2館F502展臺 作為ADAS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新物種”,4D毫米波雷達的出現正在攪動原有
    的頭像 發表于 07-07 08:15 ?618次閱讀

    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中的工作流程

    目前,車載毫米波雷達工作頻率一般為 24GHz 和 77GHz, 24GHz 毫米波雷達應用于盲區探測(BSD)、輔助變道(LCA)等場景,77GHz
    發表于 07-04 11:32 ?969次閱讀
    <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達</b>在<b class='flag-5'>自動駕駛</b>中的工作流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