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C-V2X測試系統中的PC5無線配置及模式

佐思汽車研究 ? 來源:lp ? 2019-03-26 10:41 ? 次閱讀

C-V2X(全稱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是基于蜂窩網絡的車聯網通信技術, 對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系統提供關鍵的技術基礎,并利用全球統一的5.9GHZ ITS頻段, C-V2X能夠利用低延時直接通信技術為車對車(V2V)、車對基礎設施(V2I)、車對行人(V2P)提供低時延的信息傳輸。

大陸集團、NTTDOCOMO、愛立信、日產、OKI和高通于2018年7-10月聯合在日本進行C-V2X測試,目標是展示3GPP R14 規范定義的技術優勢。

這些測試旨在展示和測試5GHz頻段下C-V2X直連通信的覆蓋范圍,延遲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測試意在展示使用LTE-A的基于網絡的通信的好處。試驗結果將提供給產業鏈相關者,包括ITS相關單位和政府機構,將有助于整個生態系統發展。

通過利用現有面向網絡通信的蜂窩基礎設施,C-V2X 可結合路側單元(RSU)和蜂窩網絡功能,幫助改善安全性并支持自主性。C-V2X與路側單元和4G/5G基礎設施及其回傳鏈路相結合,可支持Uu接口的4G/5G小型基站和直連鏈路/PC5接口的路側單元。具體C-V2X測試系統架構如下:

此次試驗中,測試車輛采用兩輛日產聆風,后備箱里裝有PC5設備和Uu測試系統(包含用于PC5的C-V2X DP,LTE V2N系統,可實現云記錄和遠程操作的移動路由器,CAN轉換器和動力電池)。測試卡車搭載PC5設備,天線安裝在車頂,主要用于堵車場景;行人PC5測試設備主要用于車對人(V2P)場景;RSU PC5測試設備主要用于車對道路基礎設施(V2I)場景,PC5定向天線置于5米高的地方。

C-V2X測試系統中的PC5無線配置如下:

C-V2X測試系統中的車對網絡(V2N)模式如下:

目前,日本C-V2X測試重點不在于智能交通系統(ITS)使用案例驗證和開發,而選擇按照SAE J2945/1標準下的DNPW、EEBL、IMA、HLW和VRUW的測試場景,旨在建立V2V/V2N/V2P/V2I測試場景,主要包含遠距離低延時場景如超車場景(Overtaking scenario, V2V), 車輛交匯場景(vehiclesCrossing scenario, V2V), 跟車場景(Car Following scenario,V2V),危險地點場景(Hazardous Location scenario, V2I), 行人交匯場景(Pedestrian crossing scenario, V2P), 和基于V2N網絡的超車,交匯,跟車和危險地點場景。

日本C-V2X測試主要在日本汽車研究所(JARI)的Tsukuba(筑波)和Shirosato(城里町)測試場地進行。Shirosato場地的橢圓形跑道(Oval Track)和直線跑道 (Straight Track)主要用于車輛在高速行駛狀態下和較長距離的行駛測試。TsukubaLOS/NLOS測試場地主要用于車輛非視距(NLOS)和視距(LOS)仿真測試。

上述2個測試場地分別測試對應的場景如下:

在JARI Shirosato橢圓形場地測試中,主車(HV)是靜止的,遠車(RV)車速保持在60km/h;覆蓋距離為1,200米,誤包率(PER)為10%(PER是通過50個樣品采用滑動平均法得到的,10%是參考其他C-V2X測試后作為一個標準,并非應用層面要求);在橢圓形跑道的非視距(NLOS)條件下,超過1,200米就屬于超出測試范圍。

在JARI Tsukuba場地測試中,對NLOS場景測試和LOS場景測試進行對比;確認NLOS覆蓋距離為380m,超過380m就在場地測試范圍外;在NLOS和LOS測試中均未出現誤包情況;NLOS/LOS測試的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中位為14dB。

在JARIShirosato橢圓形場地進行高速狀態下的PC5范圍測試,要求:

主車(HV)和遠車(RV)在以110公里/時的速度沿相反方向行駛(相對速度為220公里/時);

另一條車道上的每輛車沿相反方向行駛;

誤包率(PER)為10%的最大距離為1307米;

跑道的視距(LOS)距離限制在1200米以內;

鑒于橢圓形跑道的非視距(NLOS)環境和每輛車的相對位置,覆蓋距離受到限制。

測試結果關于相對速度為220公里/時情況下,誤包率(PER)與距離關系如下:

在JARIShirosato橢圓形和直線跑道中測試PC5延時,要求為:

資源選擇窗口期設置為20毫秒;

在三個場景試驗中計算ITS應用層端到端的中位延遲時間;

測試在非擁堵環境中進行。在20毫秒的資源窗口期中隨機選擇Tx資源;

在兩輛測試車輛之間測量延遲時間;

在所有測試場景中,中位延遲時間小于20毫秒。

通過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來測量LTE下行鏈路信號電平,結果如下:

車輛-網絡-車輛通信延遲測試結果如下:

在行駛過程中并未發現明顯的端對端延時差異。

在JARI Shirosato橢圓形跑道中測試信號接收功率(RSRP)與端到端延遲,結果如下:

測試發現,在較低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區域中的附加延遲是由信號弱而引起的額外重傳造成的。

此次C-V2X測試主要發現和結果如下:

C-V2X PC5直接通訊基本性能

- 在視線范圍內,通信距離為1200米,誤包率(PER)小于10%;

- 當相對高速為220 km/h時,通信距離為1200米,誤包率(PER)小于10%;

- 兩輛測試車輛之間的中位延遲時間小于20毫秒;

- 在非視距(NLOS)條件下,通信范圍為380米(信號阻塞會造成14 dB的損耗)

Uu LTE網絡通信性能

- 在連接狀態下,NTT DOCOMO的商業網絡中,廣域通信的端到端中位延遲時間為50毫秒;

- 在95%百分位數的情況下,端到端延遲時間小于60毫秒;

- 當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較低時,延遲時間會增加,這是由于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較低時無線電層重傳(Hybrid ARQ)更為頻繁。

備注:這是在PC5的非擁堵狀況下,基于測試實例的觀察結論。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通信技術
    +關注

    關注

    20

    文章

    1055

    瀏覽量

    91591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

    文章

    2481

    瀏覽量

    9117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73

    文章

    13049

    瀏覽量

    163231

原文標題:日本C-V2X測試過程記錄及主要結論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C-V2X進展迅速,5G真就必不可少嗎?

    成了國際主流標準,獲得了全球范圍的認可。然而在4G與5G的選取上,似乎存在一定的割裂。 ? C-V2X 的通信選擇 ? C-V2X具有兩種互補的通信模式,一種是短距離的PC5直接連接,
    的頭像 發表于 11-03 10:21 ?4631次閱讀

    stm8s103使用PD3,PC6,PC5端口,為什么頻率只有500K?

    我在使用PD3,PC6,PC5端口,我看文檔速度可以達到10M的速度,然后在主程序里面一直翻轉,怎么頻率只有500K里面,
    發表于 04-10 07:10

    stm8lc8 pc5在不接外部晶振的情況下,將pc5作為I/O口來使用,設置為推挽輸出為什么不能拉低呢?

    想問一下 pc5在不接外部晶振的情況下,我將pc5作為I/O口來使用,設置為推挽輸出,為什么不能拉低呢
    發表于 04-17 07:17

    如何將V2X技術應用到汽車?# 車聯網 # V2X # C-V2X

    V2X技術
    虹科衛星與無線電通信
    發布于 :2023年12月19日 16:50:25

    Qualcomm發布突破性C-V2X車聯網解決方案 支持汽車道路安全為未來自動駕駛鋪平道路

    Release 14規范、面向PC5直接通信的C-V2X商用解決方案——Qualcomm? 9150 C-V2X芯片組。為了滿足汽車制造企業對采用C-V2X解決方案實現道路安全的量產
    發表于 09-14 09:03

    請問單片機怎么測試IO口的極限翻轉速度?

    是50MHz,但是理論與現實往往是有差距的,因此想要知道一款單片機IO口的真正翻轉速度,就需要自己去真實的測試。 測試方法:在程序配置一個IO口為推挽輸出
    發表于 09-29 10:20

    為何自動駕駛需要5G?

    :支持高達500Km / h的相對車速、支持eNB覆蓋范圍內的同步操作、提升資源分配性能、擁塞控制和流量管理等。在Rel. 14,LTE-V2X主要有兩種操作模式:通過PC5接口點對
    發表于 06-08 07:00

    C-V2X 技術介紹 精選資料推薦

    技術之后推出,目的同樣是在車輛之間進行直接無線通信。C-V2X由3GPP組織定義,基于蜂窩調制解調器技術,其接入層與DSRC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完全不兼容。D2D(Device to Device,設備到設備)是指物聯網
    發表于 07-23 07:48

    5分鐘成為車聯網專家|如何實現C-V2X技術突破把住車聯網發展命門 精選資料分享

    C-V2X被視為5G最有前景的應用之一,是業界熱點。首先,簡要介紹智能駕駛與C-V2X融合發展的必要性和建設的技術問題;然后,結合V2X
    發表于 07-27 06:04

    求M487通過PC0~PC5的SPI接口能實現對W25Q32讀寫的測試case

    求M487通過PC0~PC5的SPI接口能實現對W25Q32讀寫的測試case,官網上的SPI測試case燒進去全部失敗,體驗好難受
    發表于 08-25 08:22

    主電源用的超級電容PC5

    主電源用的超級電容PC5 Tecategroup推出主電源用的超級電容PC5,PowerBurst PC5類型超級電容能在主電源以及突發電源電池出現電壓跌落,下陷和中斷情況
    發表于 05-17 12:10 ?819次閱讀

    ?C-V2X進展迅速 5G真就必不可少嗎

    ,獲得了全球范圍的認可。然而在4G與5G的選取上,似乎存在一定的割裂。 C-V2X的通信選擇 C-V2X具有兩種互補的通信模式,一種是短距離的PC5直接連接,基于5.9GHz的ITS頻
    的頭像 發表于 11-08 09:22 ?1901次閱讀

    APM32F003F6P6_GPIO_如何判斷是PC4或PC5PC6觸發的

    APM32F003F6P6_GPIO_如何判斷是PC4或PC5PC6觸發的
    發表于 11-09 21:03 ?0次下載
    APM32F003F6P6_GPIO_如何判斷是<b class='flag-5'>PC</b>4或<b class='flag-5'>PC5</b>或<b class='flag-5'>PC</b>6觸發的

    虹科Safran與安立Anritsu合作推出C-V2X PC5通信功能驗證方案

    概述虹科SafranGNSS模擬器助力安立推出LTEV2XPC5通信軟件MX725000A,用于評估蜂窩V2X(C-V2X)的PC5功能。該方案包含:●虹科SafranGNSS模擬器●V2X仿真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9-16 08:17 ?360次閱讀
    虹科Safran與安立Anritsu合作推出<b class='flag-5'>C-V2X</b> <b class='flag-5'>PC5</b>通信功能驗證方案

    Safran與安立Anritsu合作推出C-V2X PC5通信功能驗證方案

    概述虹科SafranGNSS模擬器助力安立推出LTEV2XPC5通信軟件MX725000A,用于評估蜂窩V2X(C-V2X)的PC5功能。該方案包含:●虹科SafranGNSS模擬器●V2X仿真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9-16 08:12 ?403次閱讀
    Safran與安立Anritsu合作推出<b class='flag-5'>C-V2X</b> <b class='flag-5'>PC5</b>通信功能驗證方案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