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新一代多點觸控技術的3D Touch為何頻遭iPhone等產品嫌棄?

電子工程師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10-09 10:50 ? 次閱讀

被稱之為新一代多點觸控技術的 3D Touch 為何頻遭 iPhone產品嫌棄?本文將從用戶體驗角度分析這項技術失敗的原因。

3D Touch

上個月,蘋果公布了他們最成功的產品和品牌——iPhone 的最新版本產品。

Keynote 中的大多數東西都在意料之中。新的改進中,最明顯的就是手機更現代、尺寸更大、對角線達 6.5 英寸,是 iPhone 有史以來最大的手機。

iPhone XS

但是,iPhone XR 的出現給 iPhone 的產品戰略帶來了許多分歧。從產品決策的角度來看,這一步走得非常蹊蹺,很可能會改變 iPhone 的未來,也會改變 iPhone 的生產和市場推廣方式。

如果你沒看過 Keynote,也沒聽人說過,那么我可以告訴你,XR 是個很奇怪的手機。下面這幾點解釋了為什么說這臺手機與之前蘋果的任何手機都不一樣:

它比 XS 便宜,但比 XS 大(XS 對角線只有 5.8 寸,但 XR 有 6.1 寸)。

它的處理器 A12 Bionic 和 XS 一樣,但只有 3GB 內存(與X相同),而 XS 有 4GB。這就是說,XR 比 X 要快,比 XS 略慢。

可選 128GB 存儲,是整個X家族中唯一提供 128GB 的。

只有單攝像頭,但依然能依靠軟件產生景深效果(與 Google Pixel 類似)。

有六種顏色。蘋果之前就用過這種策略來實現多樣性。但這次,XR 有高級的玻璃殼,結果就是給市場推廣帶來了巨大影響(還記得 iPhone 5C 嗎?那個感覺很廉價,但 XR 不會)。

它的屏幕是蘋果所謂的“液態視網膜屏”。這種 LCD 屏幕不如 X 和 XS 中使用的 OLED 屏 ,但比 iPhone 8 中使用的 LCD 要好。

盡管這些手機被稱為“無邊框”,實際上還是有微小的弧形邊框。XR 的屏幕邊框明顯要比 X 和 XS 的厚。

最后一點,XR 的屏幕不支持 3D Touch。蘋果顯然放棄了這個功能,在 XR 上去掉該功能,意味著未來幾年將會對產品戰略作出調整。

在我看來,最后一點最能揭示出蘋果的未來戰略。似乎蘋果已經考慮在未來的旗艦產品上去掉 3D Touch 了。

下面是問題。為什么這個功能失敗了?它的失敗對于 iPhone 的未來有什么影響?

我花了幾天時間分析 3D Touch 的用戶體驗和歷史,在這里想分享一下 3D Touch 的消失會如何改變蘋果最重要的產品的未來。

3D Touch,一項等待需求的技術

蘋果在 2014 年在他們的觸摸板中引入了 3D Touch / Force Touch 技術。該技術伴隨著 Haptic Engine 技術誕生,主要目標是重建機械按鈕的觸感。從蘋果的工業設計策略角度來看,這是一項巨大的進步,因為蘋果一直在努力減少易損的機械部分。

Macbook 觸摸板中的 Force Touch 技術

2015 年,該項技術應用到了 iPhone 和 Apple Watch 上,目標是給支持觸摸的設備增加新的交互維度。這項”改變規則“的技術是 iPhone 6S 的一個主要賣點。

下面是 Jony Ive 的標志性的視頻,解釋了該技術的應用:

配有 3D Touch 的 iPhone 6S(https://youtu.be/kuhHqfzcJYA)

作為設計師,我第一次看到該視頻時,對它新的交互層次感到異常興奮。但三年之后再觀看這個視頻,事實就很明顯了。

這是一項等待需求的技術。視頻中演示的交互操作實際上都沒有應用場景。

例如,Jony 所謂的“peek and pop”操作只不過是打開照片、URL 等資源的另一種方式而已。這個視頻甚至都沒有演示 3D Touch 帶來的完整操作流程,而只是演示了上下文菜單而已。

視頻中演示的技術的確是觸感技術的進步,但事實上即使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項技術也很少有實際應用。似乎蘋果對 3D Touch 的策略是,只提供技術,讓開發者社區自己研究怎樣才能聰明地、有創意地利用它來增強用戶體驗。蘋果已經不是第一次這么干了——自從他們在一些技術上獲得突破性進展之后。

那么,為什么人們沒能找出 3D Touch 的應用?在經過深度分析之后,我發現了下面的結論。

開發者接納度極低

這一點有可能是 3D Touch 失敗的原因,也可能是結果。不過不管怎樣,這是個事實。

我測試了 200 個 iPhone 流行應用的應用圖標快捷菜單。只有 40% 的應用支持 3D Touch 快捷菜單。這個接受度看上去還不錯,但卻經不起對實現細節的推敲。

例如,Google 似乎在每個應用上都加了 3D Touch 快捷菜單,但令我驚訝的是,各個應用的實現之間完全不一致。電子表格應用就沒有快捷菜單,而文檔應用就有。

在同一個套件內的各個應用之間出現如此的不一致是非常奇怪的。

Google 電子表格——沒有 3D Touch 菜單

Google 文檔——有 3D Touch 菜單

Lyft、Bumble 等流行應用沒有快捷菜單,而 Uber 只有打車應用有, UberEats 應用沒有。

Lyft ——沒有 3D Touch 菜單

許多應用的快捷菜單甚至都不能正常工作。在測試不同的快捷菜單時,我發現一些應用試圖用快捷菜單鏈接到深層的視圖或功能,結果被卡在白屏上了。這個問題發生了太多次,我甚至都不想記錄了。自己試試就知道了。

大多數提供 3D 快捷菜單的應用,其菜單并沒有提供多少價值。例如 DoorDash 應用,唯一的快捷菜單就是“搜索”。

DoorDash 的 3D Touch 快捷菜單

快捷菜單完全無用,只是在重復不用 3D Touch 也能實現的交互而已。

在下面這一點中我會更詳細介紹。

重復、互相覆蓋用戶路徑

假想一下,3D Touch 真的是聲稱的那種改變世界的提高生產力、節省時間的功能。也就是說,通過 3D Touch,你的工作流會更快,只需要更少的步驟就能做好事情。對吧?

然而現實遠非如此。在我測試的所有應用中,能夠利用快捷菜單做出比標準觸摸功能更實際、更可用的操作的應用,一個都沒有。

Instagram 就是個非常好的失敗的例子。我們用它的相機快捷菜單舉例說明。

如果我想通過 3D Touch 打開相機,我必須做以下步驟:

找到 Instagram 圖標;

用力按壓;

點擊彈出的相機菜單項。

如果用傳統的觸摸交互,那么必須做以下步驟:

找到 Instagram 圖標;

點擊;

從左向右滑動,或點擊左上角的相機圖標。

Instagram 的 3D Touch 快捷菜單

為了實現同一個交互路徑,兩種交互方式的步驟數完全相同,所以 3D Touch 并不比傳統加護更好。對于其他功能略復雜、更適合快捷菜單的操作也有同樣的問題,比如切換賬號等。因此,沒有理由依賴于一種有時能提供有限的優勢,有時不能提供優勢的交互方式。

極端匱乏的可發現性

這一點可能是 3D Touch 技術最著名的問題。在 UI 層次,3D Touch 極其難以發現。

如果想理解這項交互能做到的動作,就必須用力按屏幕上每個地方,期待著能獲得一些反饋。而即使有時能得到反饋,也很難理解哪些增強或哪些功能是這種交互帶來的。

蘋果甚至都沒有就增加 3D Touch 可發現性方面提供任何指導。他們的人機界面指南(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user-interaction/3d-touch/)沒有提供這方面的內容,只是解釋了毫無用處的“peek and pop”概念。

不可靠的交互,人體工程學的噩夢

如果你想體驗下關節炎的感覺,可以試著在 iPhone 上一整天使用 3D Touch。這項技術簡直是人體工程學的噩夢。主要問題是,觸發交互所需的壓力力度過于決定性。在默認的敏感度設置(中)下,有時輕微的觸摸就能觸發,但大部分時候不會。在多次嘗試觸發 3D Touch 失敗后,大多數用戶都會選擇用很大的力氣以可靠地觸發交互。

一項用戶自己進行的測試利用食品秤和手工比對顯示,有時用戶甚至會施加 100 克的壓力以觸發 3D Touch。

這并不是觸發交互所需的實際壓力大小,但對于失敗過一次的用戶來說,很可能他會認為必須用這么大壓力。需要 100 克壓力才能觸發 3D Touch 的事實,使得它無法用在日常應用中。

交互譜中的概念沖突

iPhone 主要是觸摸設備。它還有其他交互機制,如麥克風、加速度計和陀螺儀的組合,還有相機,但這些機制在傳達用戶意圖的有效性和效率方面都無法與觸摸相比。

觸摸這種輸入機制擁有絕對的統治地位,甚至連人類雙手的結構都會根據雙手使用設備方式做出改變。

也許是由于這個理由,蘋果才想擴大觸摸交互的數量。多點觸摸電容屏及其帶來的動作和交互就非常成功。但 3D Touch 不一樣。與通常的觸摸相比,3D Touch 并不能提供任何實際的優勢。由于 3D Touch 依賴于物理壓力,它在交互譜中處于很尷尬的位置,它破壞了電容觸摸屏帶來的輕觸交互的連續性。

還記得使用電阻屏手機或設備時的困難嗎?3D Touch 技術帶來的不必要的阻力正是造成壓力屏不好用的罪魁禍首。

使用電阻屏的諾基亞 5800。最難用的手機。

盡管擴大交互種類的想法很好,但 3D Touch 這種技術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危機,特別是當它與使 iPhone 獲得巨大成功并受人喜愛的功能之一產生間接競爭的時候。

受限的技術,貧乏的輸入,唯一的輸出

前面說過,3D Touch 是一項不可靠的技術。

觸發 3D Touch 所需的壓力大小非常難以判斷,使得 3D Touch 很難實現一致的應用。但輸入還不是最糟糕的部分。3D Touch 的應用被限制在 UI 層,而且侵吞了觸摸引擎等其他技術可能給正常觸摸交互帶來的益處。

因為 3D Touch 交互通常要與觸摸引擎提供的觸摸反饋配合使用,因此觸摸引擎這種本來很優秀的技術不得不退居成為“3D Touch 的仆人”。

雖然這不一定是 3D Touch 失敗的原因,但它說明了 3D Touch 創造的微型世界有很大的限制。這個功能并沒有給 iPhone 最終的用戶體驗帶來任何價值,但它的地位卻像是個限制因素,而不是個沒人使用的技術。

3D Touch的未來

隨著 iPhone XR 宣布去掉 3D Touch,蘋果對于該技術的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了。但是,從產品中移除這項功能,要比最初就不加這項功能要困難得多。

蘋果的策略一向是在高端型號上測試消費者對價格的接受程度,這項策略似乎效果很不錯。但條件是蘋果必須一直添加新功能,使得價格上漲物有所值。

刪除 3D Touch 的主要難點是,要刪除一項影響高端設備的價格的技術。

蘋果很可能在刪除一項功能的同時提供另一項功能作為代替。就算是不能用硬件實現,蘋果也會用軟件實現的功能來代替,如關節檢測(https://qeexo.com/fingersense/)。

另外一種很小的可能性是,蘋果會利用其他技術來實現新一代的 3D Touch。其他技術可能像是這項專利中描述的技術(https://appleinsider.com/articles/17/09/26/apple-patent-for-ultrasonic-force-sensor-could-lead-to-iphone-with-under-screen-touch-id),或是重力感應屏等能讓 iPad 當做小型食品秤使用的技術。

當然,一切皆有可能,而 XR 可能預示著蘋果在高端型號上的新產品戰略也會受到 XR 型號中的技術集成和部署方式的影響。

也有可能 3D Touch 技術的替代品是額外的 Apple Pencil 的支持——喬布斯留下的最后的遺產(過去兩年人們一直在期待這項技術),因此可能會產生 Apple Pencil Mini 和帶筆夾的特制 iPhone 手機殼。

不論如何,3D Touch 已經看不到未來,而蘋果正在掩埋它的殘骸……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

    文章

    23763

    瀏覽量

    191797
  • 3D Touch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6

    瀏覽量

    7241

原文標題:蘋果棄用 3D Touch!

文章出處:【微信號:FPGAer_Club,微信公眾號:FPGAer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ad19中3d模型不顯示?

    封裝庫導入3d模型不顯示,但導入3d模型后的封裝庫生成pcb文件時顯示3d模型,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發表于 04-24 13:41

    頭盔3D掃描逆向工程3d建模抄數測繪服務-CASAIM中科廣電

    3D掃描
    中科院廣州電子
    發布于 :2024年04月12日 14:03:01

    包含具有多種類型信息的3D模型

    Desktop是3D建模CAD程序,用于多種繪圖和設計,涵蓋建筑、土木和機械工程,以及室內設計、產品設計、景觀建筑甚至游戲開發。它通常用于創建和編輯3D模型,同時提供與BIM工作
    發表于 03-28 17:18

    3D動畫原理:電阻

    電阻3D
    深圳崧皓電子
    發布于 :2024年03月19日 06:49:19

    友思特C系列3D相機:實時3D點云圖像

    3D相機
    虹科光電
    發布于 :2024年01月10日 17:39:25

    TI 新一代明星CPU

    功耗,走紅了全球。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 TI 新一代明星CPU——AM62x,它相比上一代AM335x在工藝、外設、性能多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這里結合米爾電子的“MYC-YM62X核心板及開發板”給
    發表于 12-15 18:59

    蘋果會放棄Touch ID技術嗎?

    據外媒報道,iPhone 16 系列將不會配備 Touch ID 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11-30 11:33 ?565次閱讀
    蘋果會放棄<b class='flag-5'>Touch</b> ID<b class='flag-5'>技術</b>嗎?

    龍芯3A6000性能實測:媲美10酷睿i3、同超越14酷睿i5

    。 3A6000采用我國自主設計的指令系統和架構,無需依賴任何國外授權技術,是我國自主研發、自主可控的新一代通用處理器,可運行多種類的跨平臺應用,滿足各類大型復雜桌面應用場景。 它的推出,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
    發表于 11-29 10:44

    PADS VX2.7 下載安裝及3D模型導入的注意事項

    :https://www.3ds.com/下載相關3D模型*.STP格式 2.打開PCB 3D視圖; 3.選中元件,點擊菜單導入
    發表于 11-22 17:54

    STM32U599平衡圖顯性能與功耗的新一代產品

    STM32U599平衡圖顯性能與功耗的新一代產品,內容包含: STM32U5x9 的高性能與高階圖形加速器 、STM32U5的矢量圖形 、STM32U5x9 的低功耗設計 、LPBAM - sensor hub。
    發表于 09-05 07:21

    光學3D表面輪廓儀可以測金屬嗎?

    光學3D表面輪廓儀是基于白光干涉技術,結合精密Z向掃描模塊、3D 建模算法快速、準確測量物體表面的形狀和輪廓的檢測儀器。它利用光學投射原理,通過光學傳感器對物體表面進行掃描,并根據反
    發表于 08-21 13:41

    實時3D藝術最佳實踐-紋理技術解讀

    紋理貼圖獲取2D曲面圖像并將其映射到3D多邊形上。 本指南涵蓋了幾種紋理優化,可以幫助您的游戲運行得更流暢、看起來更好。 在本指南的最后,您可以檢查您的知識。您將了解有關主題,包括紋理圖譜
    發表于 08-02 06:12

    低成本3D掃描儀機械部分設計中。#3d打印 #3d掃描 #3d建模 #3d #fusion

    3D掃描儀
    學習電子知識
    發布于 :2023年07月03日 20:13:56

    3d打印機已經滿足不了我了 #車床 #銑床 #3d打印 #物聯網 #3d

    3D打印機3D打印
    學習電子知識
    發布于 :2023年05月28日 20:53:32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