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華米科技發布首款基于RSIC-V架構的可穿戴AI芯片-“黃山1號”

UtFs_Zlgmcu7890 ? 來源:芯智訊 ? 作者: 林子 ? 2018-09-19 09:48 ? 次閱讀

9月17日,華米科技在北京舉行2018年度新品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華為科技除了推出了AMAZFIT智能手表、AMAZFIT健康手環1S之外,還發布了收款基于RSIC-V架構的可穿戴AI芯片——“黃山1號”。

AI in IoT:把人通過可穿戴的方式跟整個IoT的世界連接在一起

從名稱來看,此次發布的AMAZFIT智能手表與其它同類產品似乎并無不同。但實際上,它內置小愛同學,在變身你的貼身助理的同時,更可以便捷控制米家智能家居,這比蘋果Siri和HomeKit要實用的多。

而早在今年年初,華米公司上市之時,華米科技董事長、創始人兼CEO黃汪便曾表示:華米科技的使命是將人類真實的情感及活動無感地連入互聯網,改善人們的生活。我們希望通過可穿戴的方式把人連接到互聯網,即連接到整個智能家居、智能化的硬件設備,把人通過可穿戴的方式跟整個IoT的世界連接在一起。

其實,智能家居的概念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起色。但直到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傳感器等技術的革新,才逐漸由概念轉為產品,并被人們慢慢接受。不過,尚未大規模的普及,其中缺失的最關鍵一環就是“一體化”,即讓智能家居連接為一體,用戶可以簡單、方便的控制和使用。所以,此次AMAZFIT智能手表的出現,可謂開啟了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甚至是IoT發展的新篇章,正如發布會上所言“這也許是最大規模的IoT福利,來到了你的手腕”!

AI in Health:心血管病早期發現和預防,提供專業醫生咨詢在內的醫療服務

另外,華米科技在醫療健康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會上最新發布的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首次采用華米科技自研的PPG傳感器。這款傳感器的精度更高、功耗更低。同時,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還在手環中集成了人工智能算法,能夠對采集到的心率信號進行實時分析。兩者搭配,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能夠24小時實時監測包括房顫(Atrial Fibrillation)等在內的心律失常(Arrhythmia),并提前預警,防患于未然。而且,預警后用戶還可以進一步測量當時的心電數據,從而捕捉更多心臟健康隱患。

這些對心血管病的早期發現和預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來自《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的數據顯示,全國心血管病患者人數現在2.9億左右,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國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而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的一種常見癥狀。以其中的房顫為例,房顫顧名思義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惡性心律失常。房顫患者的心臟內容易形成血栓,且房顫又容易使血栓脫落,脫落的血栓隨血管運行到腦部,容易引起腦梗死。早期的房顫大多數是陣發性的,不是隨時都可以捕捉。比如,很多患者突然出現心慌、胸悶,或者心里“咯噔”一下,然后癥狀很快就消失。此時,再去醫院即便專業的設備也無法捕捉房顫信號,從而可能遺漏一些潛在的疾病風險。

而除實時分析和預警之外,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1S還提供24小時醫療專家咨詢服務,以及日常健康的分析與指導,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呵護用戶的身體健康。而從數據監測到數據分析,再到數據服務,華米科技也實現了數據價值的閉環,這在業內也是首屈一指。

AI in Chip:全球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

會上,華米科技還正式發布了全球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能芯片“黃山1號“。這顆芯片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開發,并且集成了AON(Always On)模塊控制器神經網絡加速模塊。

RISC-V 指令集架構是由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于2010年發起的研究項目,該項目是研究小組基于對過去30多年CPU指令集架構的研究和對當下及未來軟件及應用領域理解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RISC-V的基金會成立于2016年,短短2年多時間內其會員超過150個,很多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都是基金會會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科技界對于RISC-V這樣一種開源指令集架構的熱衷程度。與其它架構相比(如X86、ARM等),RISC-V具有性能高、功耗低、體積小、易于定制和擴展等特點,而且開放、免費,非常適合微小嵌入式系統,是最適合 IoT 時代的處理器架構。對于“黃山 1號“的發布,RISC-V基金會主席Krste Asanovic教授及其成員也激動的評價道:這是全球全球第一顆基于RISC-V的可穿戴處理器,RISC-V應用場景拓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期待它在智能可穿戴領域的精彩表現。

此外,黃山1號還集成了AON(Always On)模塊,不僅功耗低,還可以自動將傳感器數據搬運到內部 SRAM之中,讓數據存儲性能更快、更穩定。而更為值得稱道的是,它集成了神經網絡加速模塊,能夠本地化處理AI任務 —— 通過Heart Rate、ECG Engine、ECG Engine Pro、Arrhythmias四大驅動引擎,對心率、心電、心律失常等進行實時監測與分析,可廣泛應用在各類智能可穿戴設備中。

通過本次發布會,我們不難看到面對即將來臨的AI人工智能大潮,華米科技已經率先布局并進行卡位,其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芯智訊 林子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7061

    瀏覽量

    264828
  • 可穿戴
    +關注

    關注

    4

    文章

    752

    瀏覽量

    85228
  • 華米科技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01

    瀏覽量

    9881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英偉達加速AI芯片迭代,推出Rubin架構計劃

    在近日舉辦的COMPUTEX 2024展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再次展現了公司在人工智能(AI芯片領域的雄心壯志。他公布了下一代AI芯片架構
    的頭像 發表于 06-03 11:36 ?403次閱讀

    risc-v多核芯片AI方面的應用

    處理器的性能,使其在處理復雜的AI任務時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時,RISC-V允許任何人免費設計、制造和銷售RISC-V芯片和軟件,無需像ARM那樣購買昂貴的
    發表于 04-28 09:20

    最近國產的rsic-v的mcu有什么新品發布

    如題,最近國產的rsic-v的mcu有什么新品發布。那種超低功耗的!
    發表于 04-13 07:58

    可穿戴設備增長十年可期,智能穿戴芯片如何升級?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盡管消費電子受到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的影響,景氣度不高,但是可穿戴市場一枝獨秀,仍然保持穩定的增長。近日,紫光展銳可穿戴沙龍在深圳舉辦。紫光展銳已穩居兒童手表主芯片全球
    的頭像 發表于 12-01 11:22 ?1428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b>設備增長十年可期,智能<b class='flag-5'>穿戴</b><b class='flag-5'>芯片</b>如何升級?

    256核!賽昉發布全新RISC-V眾核子系統IP平臺

    (Dubhe-90)的高性能RISC-V眾核子系統IP平臺。 StarLink-700是賽昉科技自研的支持緩存一致性的Interconnect Fabric IP,是國內Mesh架構
    發表于 11-29 13:37

    高通:可穿戴芯片轉向RISC-V

    剛剛,高通發布了一個新聞,在文中他們表示,將在與 Google 的長期合作基礎上,推出基于 RISC-V 的可穿戴設備解決方案,與 Wear OS by Google 配合使用。
    的頭像 發表于 10-19 10:15 ?1040次閱讀

    可穿戴技術的新時代

    談及可穿戴技術時,人們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類似手表的小玩意。然而,還有許多其他技術工具滿足可穿戴設備的標準。 從歷史上看,這項技術常常用于保護個人、增強感官能力以及彌補局限性。不過,現代可穿戴設備正在
    的頭像 發表于 10-04 08:10 ?515次閱讀
    <b class='flag-5'>可穿戴</b>技術的新時代

    第四代北斗芯片發布

    定位,有力支撐北斗三系統全球應用。未來,芯片可被廣泛應用于智能駕駛、共享出行、可穿戴設備、便攜終端、無人機、車輛導航、車輛管理、車載監控、精準農業、智慧物流、測量測繪等領域。 該款芯片
    發表于 09-21 09:52

    海外廠商占過半份額,大北斗力爭導航芯片突圍

    月6日在深圳成立。專注從事導航定位芯片、算法及產品的自主設計、研發、銷售及相關業務。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大北斗自主設計研發了“全球顆支持北斗三信號體制的多系統多頻基帶射頻一
    發表于 09-18 14:14

    STEVAL-MKSBOX1V1數據手冊

    STEVAL-MKSBOX1V1(SensorTile.box)是一即用型套件,具有無線物聯網和可穿戴傳感器平臺功能,無論您的專業知識水平如何,都能幫助您使用和開發基于遠程運動和環境傳感器數據
    發表于 09-13 06:40

    STEVAL-MKSBOX1V1解決方案

    STEVAL-MKSBOX1V1(SensorTile.box)是一即用型套件,具有無線物聯網和可穿戴傳感器平臺功能,無論您的專業知識水平如何,都能幫助您使用和開發基于遠程運動和環境傳感器數據
    發表于 09-08 08:24

    RISC-V強勢崛起為芯片架構第三極

    全球RISC-V大小核處理器面市、全球RISC-V筆記本正式交付、全球
    發表于 08-30 13:53

    阿里平頭哥發布首個 RISC-V AI 軟硬全棧平臺

    轉自https://m.ithome.com/html/714391.htm 2023 RISC-V 中國峰會8月23日在北京召開,平頭哥在會上發布了首個自研 RISC-V AI 平臺
    發表于 08-26 14:14

    ai芯片技術架構有哪些

    ai芯片技術可以分為不同的體系架構。下面將對ai芯片技術架構做詳細介紹。 首先,
    的頭像 發表于 08-09 14:28 ?1116次閱讀

    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研發基于新興材料和納米架構的遠程醫療可穿戴傳感器

    傳感新品 【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研發基于新興材料和納米架構的遠程醫療可穿戴傳感器?】 可穿戴傳感器在遠程醫療生理和生化標志物傳感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通過監測體溫、動脈血氧飽和度、血糖和呼吸頻率
    的頭像 發表于 06-15 08:39 ?700次閱讀
    布拉格化學與技術大學:研發基于新興材料和納米<b class='flag-5'>架構</b>的遠程醫療<b class='flag-5'>可穿戴</b>傳感器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