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RFID實現胎壓監測和安全防盜系統方案

電子設計 ? 2018-10-10 09:28 ? 次閱讀

針對現有汽車門禁系統和胎壓監測系統相互獨立,硬件冗余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的設計方案。在射頻通信上,該系統采用434 MHz 的UHF 頻段與125 kHz 的LF 頻段相結合的方法,實現了系統胎壓監測、遙控門鎖和發動機防盜鎖止等功能。調試結果表明,該系統提高了汽車的防盜性與控制性,節約了系統空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優化了車身網絡。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家庭。由于各種突發性道路交通事故與汽車盜竊案件的頻繁發生,人們對汽車安全與防盜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開發和研究汽車安全與防盜系統,是確保行車安全和防止盜竊的有效技術措施。與傳統單個獨立汽車胎壓監測系統和汽車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相比,本系統的特點是,將胎壓監測系統與遙控無鑰匙進入系統進行整合,有效地實現了射頻(RF)模塊的復用,不僅節約了硬件開銷,也提高了系統的集成度。

1 基于RFID 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汽車安全防盜系統采用射頻識別技術,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RFID 技術采用射頻傳輸,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芯片數據,實現非接觸操作。通信數據使用加密算法對數據進行加密,實現數據安全存儲、管理及通信。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子芯片集成度的提高,RFID 系統成本也在不斷地降低,加快了智能化在汽車電子行業中的推廣與應用。

智能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由輪胎發射模塊、遙控鑰匙模塊和基站模塊組成。對RFID 系統來說,收發頻率大小決定了射頻識別系統的識別距離、電路實現的難易程度以及硬件設計成本。在汽車安全防盜設計中,125 kHz 等低頻(LF)頻段用于近距離、低速度,數據量要求較少的汽車引擎防盜系統的識別;434 MHz 等超高頻(UHF)頻段則用于遠距離的射頻通信系統(汽車輪胎壓力監測系統與遠程無鑰匙進入系統)的識別。

2 系統組成

系統的總體結構如圖1 所示,系統由輪胎模塊、鑰匙模塊和基站模塊組成。

圖1 系統總體框圖

以4 個輪胎的轎車為例,系統由4 個輪胎模塊、1個鑰匙模塊和1 個基站模塊構成,其中基站模塊包括RF 接收器、LF 收發器、中央控制部分、人機界面以及用來傳送點火、門控命令的汽車區域互聯網絡(LIN)總線。4 個輪胎模塊分別安裝在汽車的4 個輪胎中,對每個輪胎的壓力、溫度與電池電壓參數進行實時的測量,并將測量的數據通過RF 通信方式發送到基站模塊進行處理?;灸K,一方面接收來自輪胎模塊的RF數據,并進一步判斷輪胎參數是否正常,如果發現異常則進行實時報警;另一方面接收來自鑰匙模塊的RF控制數據,并驗證鑰匙的ID是否合法,如果發現異常,則及時進行報警,如果正常,基站向門控執行機構發送確認信息,實現啟/ 閉鎖的動作;同時,基站模塊通過LF 通信方式與鑰匙模塊進行通信,利用鑰匙模塊中應答器的密碼與基站模塊中的密碼進行匹配來控制發動機的啟動,以達到防盜的目的?;究梢酝ㄟ^汽車總線與汽車內部的其他電子系統相連,實時地共享數據和控制信息。

3 系統硬件設計與實現

3.1 輪胎模塊電路

輪胎模塊由輪胎狀態的數據采集與發射電路組成,如圖2 所示。

RFID實現胎壓監測和安全防盜系統方案

圖2 輪胎模塊電路

輪胎模塊電路采用FREESCALE公司的智能嵌入式傳感器MPXY8300.該系列傳感器集成了該公司的低功耗S08 核,內含512 字節RAM和16 KB Flash,同時還集成了低功耗電容式壓力、溫度傳感器和單通道的低頻輸入接口。其RF發射支持315 MHz 和434 MHz 兩種載波頻率,并可通過編程配置使寄存器為幅移鍵控(ASK)或頻移鍵控(FSK)調制方式。它還集成了電荷泵功能,當電池電壓較低時,可提高RF 發射部分供電電壓,從而使其仍能達到一定的R F 發射強度。

MPXY8300 是一款將壓力溫度傳感器、8 位微控制器MCU)、RF 發射器和雙軸(XY)加速器全部集成到一個片上的系統級芯片(SOC)。MPXY8300 壓力測量范圍:轎車100~800 kPa,卡車100~1 400 kPa,溫度測量范圍:-40~125 ℃。

3.2 鑰匙模塊電路

鑰匙模塊芯片采用NXP 公司生產的PCF7961。

PCF7961是一個基于低功耗8位MRKII架構的精簡指令集(RISC處理器,它集成了UHF發射器與LF頻收發器的芯片。這種芯片能夠完成射頻發射和應答器低頻通信認證,適合于機動車輛遙控防盜裝置。它采用快速相互鑒別算法,使用隨機數字、密鑰和口令,具有靈敏度高(遠距離)和鑒別時間短(39 ms)的特點。

PCF7961 還提供了出廠時已經固化了的32 位身份識別碼(ID)。圖3 是鑰匙模塊的電路原理圖。

RFID實現胎壓監測和安全防盜系統方案

圖3 鑰匙模塊電路

3.3 基站模塊電路

基站模塊主要由射頻接收電路、低頻收發電路、主控芯片MCU、LIN 接口以及人機接口組成。射頻接收電路采用FREESCALE 公司的UHF 射頻接收芯片MC33596,完成信號解調和數據曼切斯特解碼后,將數據傳送到基站主控芯片MC9S08DZ60,進行數據處理(RKE 數據解密)和指令執行。

低頻收發器采用NXP公司生產的PJF7992.PJF7992集成了所有必需的功能方便讀寫應答器,基站微處理器通過PJF7992 帶有的LIN串行接口控制PJF7992 和應答器之間的通訊。

基站主控芯片采用F RE E SC A L E 公司生產的MC9S08DZ60,它可以通過SPI 串行總線對射頻接收芯片MC33596 參數進行配置與通信。MC9S08DZ60 內部集成了2 個SCI(LIN)模塊,可通過一路LIN 總線實現對低頻收發芯片PJF7992 的控制,另一路LIN總線實現對發動機電控單元(ECU)與門控相關執行機構傳送命令。在汽車安全防盜系統中加入LIN總線接口,可使該系統能夠與汽車內部其他電子控制系統共享數據與控制信息,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與靈活性。

4 系統軟件設計

4.1 無線通信協議

無線傳輸采用FSK 調制方式,其曼徹斯特編碼與解碼由片內硬件自動完成。輪胎模塊和鑰匙模塊中門控命令都是以數據包(幀)的形式發送數據,其數據幀格式分別如表1,2 所示。

表1 輪胎模塊RF 數據幀格式

表2 鑰匙模塊RF 數據幀格式

4.2 輪胎模塊軟件流程

汽車在靜止或低速狀態下,即使胎壓發生變化,也不會對安全行駛造成威脅,此時可以不采集壓力、溫度等信號或者減少采集次數。流程如圖4 所示。

系統上電復位后,初始化配置啟動測量加速度,判斷汽車狀態。如果車速在25 km/h 以下,則進入休眠狀態,并延時一段時間后再次判斷汽車狀態;如果汽車行駛的速度大于25 km/h,則進入正常的工作模式,進行信號采集、處理與發射。然后經過一段休眠延時再回到加速度測量狀態。

圖4 輪胎模塊軟件流程

4.3 鑰匙模塊流程

用戶可以通過鑰匙模塊上的按鈕開關發送射頻數據來打開和關閉車門。為了系統的安全性,對發送數據進行滾動碼加密,發送完畢進入到停止模式。遙控門鎖的軟件流程如圖5 所示。

圖5 鑰匙模塊軟件流程

4.4 基站模塊流程

汽車沒有發動時,基站模塊執行遙控門鎖功能,需要監聽來自鑰匙模塊的RF 門控信號(用戶按下鑰匙上的按鍵)。當遙控鑰匙插入點火鎖里并旋轉到啟動位置時,鑰匙中應答器(Transponder)和基站模塊的PJF7992 進行點火驗證,然后通過LIN總線傳送允許啟動的命令。汽車發動后,基站模塊進入輪胎參量監測模式,通過設置合理的輪詢間隔可以減少輪胎模塊的RF 響應次數,降低系統功耗。軟件流程如圖6 所示。

圖6 基站模塊軟件流程

5 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RFID 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在試驗臺上完成了相關的功能調試,實現了輪胎壓力監測,遙控門鎖和發動機防盜鎖止功能等,在系統中加入了LIN 總線接口,可使該系統能夠與汽車內部其他電子控制系統共享數據與控制信息,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靈活性與安全性、節約了系統空間、降低了生產成本,在汽車電子領域具有較廣的應用前景。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RFID
    +關注

    關注

    384

    文章

    5828

    瀏覽量

    235289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2663

    瀏覽量

    106602
  • 胎壓監測
    +關注

    關注

    1

    文章

    42

    瀏覽量

    14981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承接監測(TPMS)

    熟悉監測,一鍵啟動,無匙進入,歷經市場檢驗,成熟可靠,均已量產,可提供方案或PCBA.Q:9473697三 .
    發表于 09-09 17:37

    【GoKit申請】用多種檢測方式的智能家居安全防盜系統

    控制系統來控制整個方案,實現開門既安全又快捷方便。此外還加裝了紅外對管模塊,提高了安全性能。開門方式也是電動
    發表于 09-22 09:55

    【NanoPi2申請】監測系統

    入的研究開發。項目描述:項目名稱:基于ARM單片機的汽車胎監測系統的開發初步方案:基于單片機的無線
    發表于 12-02 16:08

    【CANNON申請】監測系統

    入的研究開發。項目描述:項目描述:項目名稱:基于ARM單片機的汽車胎監測系統的開發初步方案:基于單片機的無線
    發表于 01-26 13:59

    轉: 飛思卡爾監測解決方案

    飛思卡爾監測解決方案
    發表于 08-04 10:53

    監測有沒有必要?原車不帶監測怎么辦?-首選智炫

    四個輪胎都拆下來做了動平衡。但是有監測也不代表不會爆,因為
    發表于 06-09 13:46

    外置監測系統真的沒用嗎

    `我經常聽到有車主跟我說,外置式的監測系統只是一個裝飾,起不了作用之余,還有可能造成氣門嘴的損壞。這種傳言一傳十,十傳百,最終成為了很多人眼里的事實!現在,就讓永奧圖的資深工程師來
    發表于 06-19 11:24

    監測的重要性

    和內置式兩種方式采用的監測方案是一樣的,因此測量的準確度不會有差別。但是,內置式
    發表于 06-20 11:40

    解答監測系統的必要性與TPMS解決方案

    汽車發展到今天,各種實用的安全性或功能性配置,不僅會影響到購買決策,而且還會使已購買的車主產生滿意或者不滿意的購后情緒。關于監測系統(T
    發表于 10-10 17:27

    AMEYA360設計方案監測系統解決方案

    的交通事故,以確保行車安全。2、 方案概述Ameya360 監測系統解決
    發表于 11-15 14:34

    基于藍牙4.0的新型監測設計方案

    基于一種新的藍牙技術——藍牙4.0(Bluetooth Low Energy)新型的監測系統(TPMS)的設計方案。鑒于藍牙4.0(
    發表于 03-04 04:27

    解讀兩種機器視覺系統電路設計方案

    系統監測、遙控門鎖和發動機防盜鎖止等功能。調試結果表明,該系統提高了汽車的
    發表于 06-21 09:28

    基于RFID的智能汽車安全防盜系統設計

    摘要:針對現有汽車門禁系統和胎壓監測系統相互獨立,硬件冗余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的設計
    發表于 06-05 11:56 ?4955次閱讀
    基于<b class='flag-5'>RFID</b>的智能汽車<b class='flag-5'>安全防盜</b><b class='flag-5'>系統</b>設計

    基于RFID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

    針對現有汽車門禁系統和胎壓監測系統相互獨立,硬件冗余和生產成本高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汽車安全防盜系統的設計
    的頭像 發表于 02-18 15:49 ?5525次閱讀
    基于<b class='flag-5'>RFID</b>技術的汽車<b class='flag-5'>安全防盜</b><b class='flag-5'>系統</b>

    基于RFID的智能汽車安全防盜系統設計方案

    安全防盜的關注度也日益提高。開發和研究汽車安全防盜系統,是確保行車安全和防止盜竊的有效技術措
    發表于 02-19 17:11 ?910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