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典型的MCU+DC-DC架構的移動電源設計

0BFC_eet_china ? 來源:未知 ? 作者:李倩 ? 2018-07-11 15:54 ? 次閱讀

PD快充的發展

PD全稱PowerDelivery,中文意思為電源傳輸管理。

2014年8月,USB-IF發布了極具革命性意義的TYPE-C 1.0接口標準和USB PD2.0標準,創新性地實現了在專用的通信線CC上,進行USB PD通信信號傳輸。

2017年2月,USB-IF發布了USB PD3.0的重要更新,旨在一統快速充電技術規范的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實現對高通QC4.0/3.0、聯發科PE3.0/2.0、華為/OPPO等方案的收編。

2017年10月,iPhone8、iPhoneX發布,宣布支持PD快充協議,PD普及步入快車道

USB-IF推廣PD的目的是統一快速充電協議,從市場的變化來看,也正在朝這個方向發展,高通QC4.0協議和MTK3.0協議都采用了PD3.0的PHY層設計。不過可以預見,從多協議并存到統一至少還需要2-3年時間,在此期間,多協議仍然是配件市場的發展主流,而在眾多協議之中,PD協議將會是客戶的硬性指標。

選擇合適的架構

要設計一款好的PD移動電源,選擇合適的架構非常重要。目前市面上主要有硬件SOC、軟件SOC、MCU+DC-DC三種架構:

就移動電源架構而言,并沒有“絕對的最優與最差”,更多在于“誰最能解決客戶的痛點”以及“誰最能適應技術發展的需求”。

軟件SOC架構

軟件SoC架構是把MCU和DC-DC集成在同一顆SoC芯片上,既滿足靈活性的需求,也有集成度高、外圍器件少的特點。但MCU和DC-DC兩種技術的發展路線完全不同,工藝差異也很大,要在同一顆芯片上集成MCU和DC-DC,做到高可靠性難度非常大。目前,還沒有特別成熟穩定的軟件SOC PD芯片。因此,建議謹慎選用軟件SOC的架構的PD移動電源方案。

硬件SOC架構

硬件SOC架構把PD協議固化成硬件,具有成本低、開發速度快的特點。很多人認為在不追求功能多樣化的情況下,硬件SOC是最好的選擇,這往往是他們忽略了PD協議的發展過程以及PD協議的完整性。PD協議的完整性,在于提供了電能和數據、音視頻傳輸的完整協議框架,同時又留有VDM,即自定義數據包功能,讓企業可以進行私有協議處理,以及電池管理、固件升級、私有加密等,所以各家產品依然有協議的“私有”成份存在,未完全統一。因此,即便你的產品過了認證,也未必能兼容市面上的所有設備。也許有人會說,我的產品已經獲得了USB-IF的認可,不兼容那是設備的問題,不是我產品的問題。然而,終端用戶并不會考慮你的產品認證不認證,只會看你的產品能不能給自己的終端進行充電。所以從PD協議的發展過程以及完整性考慮,目前并不推薦選用硬件SOC設計PD移動電源產品。

MCU+DC-DC架構

目前看來,PD產品的成熟周期至少需要2-3年時間,在此之前,PD協議的靈活性對于產品的兼容性尤為重要,而能夠同時兼顧可靠性與兼容性的架構正是MCU+DC-DC架構。目前市面上的一線主流PD半導體廠商,如賽普拉斯、TI、芯??萍?/u>等,皆是采用MCU+DC-DC的架構。

典型的MCU+DC-DC架構的移動電源設計

相對于其它的架構,MCU+DC-DC架構主要特點是:

MCU性能強大、協議全、升級空間大

MCU+DC-DC架構都會選用性能強大的MCU作為主體,以芯??萍嫉腟mart PD MCU CSS32G020為例,選用ARM? Cortex?-M0內核,支持PD3.0 PPS等各種常用的快充協議。芯片集成多種協議PHY層,通訊內容可通過軟件進行升級,可以適應市面上的多種手機的快速充電需求。

資源豐富,靈活度高

對于目前的PD移動電源一般都是A口與C口同時存在,協議分配一般是PD協議放C口,其他快充協議放A。但是對于兩個口同時接設備的場景,不同的客戶對這部分的功能定義不一樣。

從功能定義角度出發,對于PD移動電源核心功能是PD快充,無論什么情況下C口的輸出功率都不應該受A口的影響,否則很多設備(如筆記本)因為C口降功率而無法充電。對于這部分的客戶需求為:任意一個口接設備都有快充,A口和C口都接設備時,C口保持快充,A口只輸出5V。

從成本定義角度出發,兩個口同時接設備保持PD輸出成本太高,這部分客戶需求為:任意一個口接設備都有快充,A口和C口都接設備時只能共同輸出5V。

進入快充時代,移動電源的定義再也不會像傳統移動電源那樣功能單一,不同的客戶對于多口控制的邏輯需求會不一樣,另外還有顯示方式,報警方式,控制方式都會有不同的需求。

而對于功能定制化,恰恰是MCU的傳統強項,可以支援到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免拆機固件升級功能

傳統的移動電源產品,如果因為兼容性、協議升級、客戶需求變更等問題,需要升級固件,只能回收-拆殼-重新燒寫固件,成本非常高。PD3.0V1.1定義了固件升級功能的規范,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是PD3.0對PD2.0的一個重大升級。由于PD協議具有發展速度快和允許私有化的特性,固件升級的需求會更多。

芯??萍嫉腃SS32G020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通過TYPE-C接口升級固件。如果遇到需要升級固件的情況,無需拆機,把產品通過數據線連接到PC就可實現升級,這是硬件SOC架構所無法比擬的。

快速開發

開發成本高,一直是MCU+DC-DC方案的痛點。特別是PD協議動輒上百頁的英文資料,對軟件工程師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為了解決客戶的這個痛點,芯??萍紝iT推出了Smart PD圖形化開發工具。用戶無需了解PD規格的細節,也不用學習軟件開發,只做簡單的勾選配置,就可以完成PD移動電源的軟件開發??梢栽O置的內容包括PDO、RDO、VDM、企業專用VID、PID、TID等信息,以及移動電源的各項參數,譬如:過流值、過壓值、溫度保護參數、電池內阻參數、顯示方式等。

結語:

從PD協議的發展過程以及完整性考慮,最適合PD移動電源設計的架構是MCU+DC-DC架構。在PD協議完全統一快充之前,支持固件升級、配合圖形化開發工具,是開發PD移動電源的最佳選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6130

    瀏覽量

    344841
  • usb
    usb
    +關注

    關注

    59

    文章

    7508

    瀏覽量

    259765
  • 移動電源
    +關注

    關注

    48

    文章

    1330

    瀏覽量

    74813

原文標題:【干貨】你想知道的PD移動電源知識都在這里!

文章出處:【微信號:eet-china,微信公眾號:電子工程專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2022慕尼黑華南電子展 #DC-DC電源 3.7V- 600V輸入 輸出0-600V

    DC-DC電源
    CBY電子
    發布于 :2023年03月07日 21:37:19

    如何平衡DC電源模塊的體積和功率? BOSHIDA DC電源模塊是一種常見的電源設備

    模塊DC電源
    河北穩控科技
    發布于 :2023年11月09日 13:47:58

    BOSHIDA DC電源模塊的特點及應用案例分享

    DC電源模塊
    河北穩控科技
    發布于 :2024年01月26日 16:34:42

    DC-DC典型設計應用

    DC-DC典型設計應用輸入保護電路:? DC/DC 模塊電源輸入保護應用電路 [/hide]
    發表于 10-30 14:54

    DC-DC典型應用

    DC-DC典型應用輸入保護電路:? DC/DC 模塊電源輸入保護應用電路 [/hide][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9-11-14
    發表于 11-14 10:08

    什么是dc-dc電源模塊?

    的意思,通常是指由一種直流電壓,轉換成另外一種電壓,有以下分類: 輸出電壓有高于輸入電壓的,叫升壓式。 輸出電壓低于輸入電壓的,是降壓式。 輸出電壓可調的電源通常DC/DC電路模式是開關電源
    發表于 07-03 13:47

    雙向DC/DC電源該走哪條路?

    望看到更多采用該技術的設計。 雙向DC/DC轉換器已經存在有一段時間了,但是新的應用正在迅速出現,它們需要在更多的系統中使用這種架構。當今的應用需要更高的電源效率以及這類系統,因為太陽
    發表于 10-12 16:45

    LN1001 單芯片移動電源 /LN5070 雙路DC-DC降壓 / LN5066 單路DC-DC降壓+雙路LDO

    LN1001單芯片移動電源鋰電池充電管理:PWM控制DC-DC拓撲,充電電流可達2A;DC-DC升壓:輸入1.6V-6.0V,Iout=1.5A,效率最高可達95%;4段鋰電池電量顯示
    發表于 12-18 13:02

    負載點DC/DC電源模塊

    作者:Zaki Moussaoui首席應用工程師Sarika Arora汽車/工業及通信部產品營銷經理Intersil公司如今的許多電信、數據通信、電子數據處理和無線網絡系統都在利用分布式電源架構
    發表于 05-13 14:11

    未來移動電源的方向是SOC 還是MCU+DC/DC?

    我是一個移動電源LAYOUT工程師想咨詢下各位在行業待的比較久的前輩:未來的移動電源趨勢是做SOC,像YJX, SW智融,鈺泰,思遠等公司一樣,有單IC解決方案;還是用
    發表于 09-02 18:50

    DC/DC電路燒毀了該怎么辦

    使用芯龍半導體的XL7005A(DC/DC芯片)已經很多年了,用的也很穩定。這次在做一個設備的時候,系統上電就會燒DC/DC芯片以及系統電路中的LDO和
    發表于 11-16 06:44

    車載DC-DC電源模塊的相關資料推薦

    一、車載DC-DC 電源模塊概述車載DC-DC 電源模塊可以將商用車24V 的系統電源轉成12V,為車載12V 系統的用電設備供電,滿足日益
    發表于 11-17 06:28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