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一文看懂氮化鎵和碳化硅在混合動力汽車中的作用

電子工程師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佚名 ? 2018-03-25 09:32 ? 次閱讀

歐盟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即到2050年將其總體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少80%。要實現該目標,汽車行業的貢獻將非常重要。美國企業平均燃油經濟性(CAFE)標準雖然很可能要經受特朗普政府的審查,但它在改善車輛的環境保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這些標準保持不變,汽車制造商將需要在各個方面明顯改善燃油的經濟性,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每加倫汽油49英里(49mpg)的平均水平。

如果要實現所有這些目標,使電動汽車(EV)和混合動力汽車(HEV)具備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將變得至關重要。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進行的分析預測,到204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年出貨量的35%(相當于4100萬輛)。但是,這些距離我們今天市場看到的情況仍然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除挪威(現在銷售的超過20%的汽車是插電式電動汽車)和荷蘭(電動汽車擁有接近10%的市場占有率)之外,包括德國、美國、中國、法國、英國和日本等全球領先的經濟體,電動汽車的市場占有率都低于1.5%。

要實現從內燃機型的汽車發動機到更環保的HEV/EV型汽車的重大轉變,必須克服的核心挑戰就是非常重要的功率電子技術。購買汽車時消費者需要支付一筆不太情愿的初始投資,這些高昂的費用主要來自電源逆變器和儲能元件的成本。其他主要的挑戰包括充電一次汽車所能行駛的距離以及充電過程的時間長短。同樣,這些問題也源于所使用的功率電子。

提高電源的效率水平將有助于使逆變器體積更小,因此也具有更高的性能價格比。這也將使它們變得更輕,從而使車輛能夠行駛更遠的距離。同時,氮化鎵(GaN)或碳化硅(SiC)等寬帶隙技術的出現提供了可以避免硅器件中固有功率損失的技術途徑。 GaN和SiC都比硅器件具有更高的電子遷移率和更低的RDS [ON]參數,它們還支持高開關速度,并具有更高的擊穿電壓和更高的導熱性能(尤其是SiC)。提高功率轉換效率可為熱管理帶來很多好處。例如,散熱問題變得不再那么令人擔心,因而使材料清單成本更低,占用空間更少,同時仍然保持高的可靠性。

GaN Systems公司的GS6650x系列氮化鎵晶體管針對HEV/EV設計中的高壓系統(高達650V)而進行了優化,由于采用了該公司專有的Island Technology,可以不再需要母線排(bus bars),因而能夠節省空間。這些晶體管還可以垂直地從芯片上得到電流,能夠降低電感損耗并實現更高的品質因數(FoM)值。這反過來又有助于減輕飽和電壓和開關損耗之間的折衷,該系列產品采用GANPX?封裝,盡管外形緊湊,也能夠確保電感和熱阻都得到有效抑制。

同樣, Panasonic’s X-GaN系列增強模式氮化鎵功率晶體管器件都具有更高的擊穿電壓(600V以上),同時只需占用最小的PCB空間和數量非常有限的附加無源組件。

圖1:用于HEV/EV設計的GaN Systems的GS6650x系列氮化鎵晶體管。

圖2:傳統的MOS硅晶體管與Panasonic’s X-GaN?器件的外形比較。

GeneSiC在其GA100SIC系列產品上結合了先進的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的低損耗與SiC二極管,通過用基于SiC的肖特基整流器(SiC-based Schottky rectifiers)取代傳統的硅續流二極管(freewheeling diodes),開關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這里列舉的是碳化硅和氮化鎵領域產品創新的幾個例子,僅供汽車工程師實施下一代功率逆變器技術時參考。

由于采用寬帶隙化合物的功率分立器件能夠支持更高電壓和更快的開關速度,因此注定是未來HEV/EV動力系統所依賴的基礎。這些新興半導體材料所擁有的巨大潛力才剛剛開始得到認可。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混合動力汽車

    關注

    3

    文章

    175

    瀏覽量

    26432
  • 氮化鎵
    +關注

    關注

    53

    文章

    1523

    瀏覽量

    115143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

    文章

    2487

    瀏覽量

    4778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MACOM:硅基氮化器件成本優勢

    ,3000多種產品,應用領域覆蓋無線、光纖、雷達、有線通信及軍事通信等領域,2016年營收達到了5.443億美元。氮化是目前MACOM重點投入的方向,與很多公司的氮化采用
    發表于 09-04 15:02

    碳化硅氮化的發展

    5G將于2020年將邁入商用,加上汽車走向智慧化、聯網化與電動化的趨勢,將帶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碳化硅(SiC)與氮化(GaN)的發展。根據拓墣產業研究院估計,2018年全球SiC基板
    發表于 05-09 06:21

    碳化硅的歷史與應用介紹

    硅與碳的唯合成物就是碳化硅(SiC),俗稱金剛砂。SiC 在自然界以礦物碳硅石的形式存在,但十分稀少。不過,自1893 年以來,粉狀碳化硅已被大量生產用作研磨劑。
    發表于 07-02 07:14

    碳化硅深層的特性

    電磁性。因碳化硅種共價鍵化合物,原子間結合的鍵很強,它具有以下些獨特的性能,因而得以廣泛應用。1)高熔點。關于碳化硅熔點的數據.不同資料取法不
    發表于 07-04 04:20

    什么是氮化(GaN)?

    氮化南征北戰縱橫半導體市場多年,無論是吊打碳化硅,還是PK砷化。氮化憑借其禁帶寬度大、擊穿
    發表于 07-31 06:53

    碳化硅基板——汽車電子發展新動力

    上,對介電常數要求嚴格,雖然有低溫共燒陶瓷,仍然無法滿足他們的要求,需要種性能更好的升級產品,建議可以使用富力天晟的碳化硅基板;因應汽車需求而特別開發的產品(如IC 載板、軟板、銀膠貫孔等),也在向
    發表于 12-16 11:31

    碳化硅基板——三代半導體的領軍者

    超過40%,其中以碳化硅材料(SiC)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是目前在電力電子領域發展最快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之。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9年國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達7562億元
    發表于 01-12 11:48

    實現汽車電氣化的難點有哪些?

    組的不良放電性能?如何監測 BMS 系統?在牽引逆變器中使用碳化硅(SiC)或氮化(GaN)車載設備有何優勢?如何防止牽引逆變器過熱?為何需要溫度傳感器來確保牽引逆變器系統的可靠性?
    發表于 06-17 10:40

    傳統的硅組件、碳化硅(Sic)和氮化(GaN)

    應用的企圖心。到2020年時,氮化組件將進軍600~900伏特市場,與碳化硅組件的競爭關系升溫。問題:1.碳化硅(Sic)、氮化
    發表于 09-23 15:02

    嘉和半導體(GaN)氮化&碳化硅元器件

    附件:嘉和半導體- 氮化鎵/碳化硅元件+解決方案介紹
    發表于 03-23 17:06

    功率模塊的完整碳化硅性能怎么樣?

      本文重點介紹賽米控碳化硅在功率模塊的性能,特別是SEMITRANS 3模塊和SEMITOP E2無基板模塊?! 》至⑵骷ㄈ?TO-247)是將碳化硅集成到各種應用的第
    發表于 02-20 16:29

    創能動力推出碳化硅二極管ACD06PS065G

    動力碳化硅二極管ACD06PS065G已經在倍思120W氮化快充商用,與納微GaNFast高頻優勢組合,高頻開關減小磁性元件體積,提高
    發表于 02-22 15:27

    為何碳化硅氮化更早用于耐高壓應用呢?

    次,與之相反,因此它具有更低的功耗(工作效率)。那么,為何碳化硅氮化更早用于耐高壓應用?原因是,在 MOS場效應管的制造,碳化硅更容易
    發表于 02-23 15:46

    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碳化硅半橋MOSFET模塊

      采用溝槽型、低導通電阻碳化硅MOSFET芯片的半橋功率模塊系列  產品型號  BMF600R12MCC4  BMF400R12MCC4  汽車級全碳化硅半橋MOSFET模塊Pcore2
    發表于 02-27 11:55

    圖騰柱無橋PFC混合碳化硅分立器件的應用

    混合碳化硅分立器件(Hybrid SiC Discrete Devices)將新型場截止IGBT技術和碳化硅肖特基二極管技術相結合,為硬開關拓撲打造了個兼顧品質和性價比的完美方案。
    發表于 02-28 16:48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