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異構多處理器產品系列在嵌入式評估板上實現

C29F_xilinx_inc ? 來源:互聯網 ? 作者:佚名 ? 2018-02-26 09:52 ? 次閱讀

作者: Alex He (何曄),賽靈思高級嵌入式應用工程師

這里的 UIO 即 Userspace I/O,本文中 UIO 泛指 UIO 設備和 UIO 驅動。它在 Linux kernel 的世界里比較小眾,主要是一些定制設備和相應的驅動。UIO內核驅動指負責將中斷和設備內存暴露給用戶空間,再由UIO用戶態驅動(Application)來實現具體的業務,隨心所欲的玩。學術點叫做高度定制化,柔性設計。

那怎么和 FPGA 扯上了關系呢?是的,FPGA在硬件世界里也是隨心所欲的玩,這一硬一軟還真是登對,在一起啊在一起。

本實驗工程將介紹如何利在賽靈思異構多處理器產品系列 Zynq UtralScale+ MPSoC ZCU102 嵌入式評估板上實現多個 UIO,同時借助賽靈思的工具完成硬件工程和 linux BSP 的開發,最后通過測試應用程序完成測試。

ZCU102上的 MPSoC 集成固化了四核 ARM Cortex-A53,雙核Cortex-R5 以及 Mali-400 MP2 GPU,這部分官方稱為PS(Processing System)。另外一部分就是FPGA,即 PL(Programmable Logic)。PS端實現控制,PL用來實現應用加速,兩者通過AXI連接。跑這個小實驗,呵呵,大材小用。只是本人手頭正好有這個板子不得不裝。筒子們可以去買了個Zybo 或者ZedBoard 開發板, 在板子試試身手。

實 驗 報 告

實驗人員:本人

實驗材料:

硬件設計

建立Vivado工程,適配 ZCU102 EVB。通過 IP Integrator 加入PS,在 PL 側加入5個UIO輸入,其中1個是GPIO模塊(包含中斷輸出和設備內存),另外4個是PIN連接到ZCU102 EVB上的DIP開關,作為中斷輸入通過一個concat IP連接到PS的ps_pl_irq管腳。板級細節請參考[1] UG1182,芯片資料參考[2] UG1085

添加PIN約束文件,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N13 [get_ports pl_irq_ll]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ll]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M14 [get_ports pl_irq_lh]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lh]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P14 [get_ports pl_irq_ef]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ef]

set_property PACKAGE_PIN AN14 [get_ports pl_irq_er]

set_property IOSTANDARD LVCMOS33 [get_ports pl_irq_er]

Vivado的圖形化的模塊設計,豐富的IP庫,加上可以上天的智能連接。有點數字電路設計的基礎,很快就能完成這個小設計。整個設計如下圖。

軟件設計

這里用到 Xilinx 針對 Linux BSP 開發的 Petalinux。它基于Yocto,加入Xilinx的Layers實現硬件工程的導入,將復雜的Yocto的設計流程打包簡化,支持一定的用戶自定義功能,如QEMU仿真運行,增加 out-of-tree 的驅動,Device tree 修改,應用程序編譯打包,等等。具體信息請移步 https://china.xilinx.com/products/design-tools/embedded-software/petalinux-sdk.html

這里簡單展示一下具體的命令過程。

$petalinux-create -t project --template zynqMP -n zcu102-pl2ps_irq

$cd ./ zcu102-pl2ps_irq

$petalinux-config --get-hw-description

$petalinux-config -c kernel

Enable UIO_PDRV_GENIRQ driver

CONFIG_UIO=y

# CONFIG_UIO_CIF is not set

CONFIG_UIO_PDRV_GENIRQ=y

$petalinux-build -c device-tree

PL側的dtsi文件生成與./components/plnx_workspace/device-tree-generation/pl.dtsi

這里只有GPIO UIO。 PIN UIO因為不是IP,所以相關信息無法由工具自動生成。所以要做如下修改:

1. 修改GPIO UIO設備端點

1) 將中斷號改為93

2) 將compatible改成“generic-uio” //我們后面要用 Linux 自帶的 UIO_PDRV_GENIRQ 驅動

2. 增加 DIP UIO 端點

1) 將compatible改成“generic-uio”

2) 依次設置中斷值89到93

3) 按照每個 DIP PIN 的 interrupt trigger type 設置屬性值

*DTS里的中斷號與硬件中斷號有32的 offset。

Petalinux 提供了自定義DTS文件./project-spec/meta-user/recipes-bsp/device-tree/files/system-user.dtsi,將以上修改定義到system-user.dtsi.

有兩個方法來適配UIO端點和 UIO_PDRV_GENIRQ 驅動

1. bootargs use “uio_pdrv_genirq.of_id=generic-uio”,可以通過DTS定義。

2. insmod uio_pdrv_genirq.ko of_id=generic-uio when install the driver

修改完后,編譯出Image.

$petalinu-build

$cd ./images/linux

$petalinux-package --boot --fsbl zynqmp_fsbl.elf --fpga --atf --pmufw --u-boot --force

將生成的BOOT.bin(bootloader)和image.ub(FIT uImage)拷貝到SD卡用于啟動。

測試

這里引用下關于uio_pdrv_genirq驅動的介紹

https://01.org/linuxgraphics/gfx-docs/drm/driver-api/uio-howto.html

結合驅動代碼./drviver/uio/uio_pdrv_genirq.c)可知,每個UIO設備會有對應的/dev/uioX的設備節點。用戶態驅動程序的讀操作會阻塞直到UIO硬件中斷發生。UIO的中斷處理程序uio_pdrv_denirq_handler()會關閉該硬件中斷。用戶態驅動程序需要通過write函數來觸發uio_pdrv_genirq_irqcontrol()以完成中斷的使能和關閉。代碼如下,

啟動內核及加載uio_pdrv_genirq驅動

檢查/proc/interrupts

細心的你一定發現了一個坑,少了2個UIO中斷(IRQ122和IRQ124),原來是硬件不支持Edge falling和Level Low的觸發模式。kernel log如下。

測試DIP UIO方法一

通過撥動2個DIP,觀察到

2個DIP中斷發生了,可是不論怎么再撥動DIP開關,始終是1。前文鋪墊過,這個中斷在驅動的中斷處理程序里會被關掉,需要通過應用程序調用write()來打開。這里有個easy way,使用萬能的echo命令“echo 0x1 > /dev/uioX”,再配合DIP可以觸發多次中斷。

測試DIP UIO方法二

前面的方法比較low,這里有稍微高級的享受。寫個簡單的用戶態驅動程序,上代碼。

借助petalinux提供的交叉編譯工具編譯出bin文件,拷貝到啟動SD卡。

運行測試程序并配合DIP開關測試。(為了更好的體現測試運行情況,在UIO內核驅動里增加了irqcontrol的調用打?。?/span>

測試GPIO UIO

UIO驅動會將設備內存(寄存器)空間枚舉出來,由用戶態驅動程序通過mmap導出進行讀寫控制。參見AXI_GPIO IP的文檔pg144-axi-gpio.pdf,其寄存器如下。

測試應用程序會通過設置GIER和IP_IER來使能中斷。上代碼。

測試過程

或許你覺得這么貼圖代碼不厚道而不能施展復制黏貼大法,可不知我拙與WORD,沒try出好排版。莫急莫急,這里有GIT,https://gitenterprise.xilinx.com/AlexHe/UIO_Linux_Demo

硬件資源文件和Image,測試代碼一個都不能少,統統獻上。酸爽否?

實 驗 結 論

UIO這種可高度自定義的設備結合Xilinx的MPSoC可以實現非常靈活的應用。Xilinx提供的完備的工具集,給用戶帶來了高效的開發體驗。本例雖然簡單,但Xilinx所推崇的All Programmable的概念和實際的FPGA加速應用的的確確是建立在這些軟硬件協同技術之上。忘周知!

參考文獻

The Userspace I/O HOWTO https://01.org/linuxgraphics/gfx-docs/drm/driver-api/uio-howto.html

[Xilinx Document]

[1] UG1182 - ZCU102 評估板用戶指南

[2] UG1085 - Zynq UltraScale+ MPSoC 技術參考手冊

[3] UG1144 - PetaLinux 工具文檔:參考指南

[4] UG940 - Vivado Design Suite 培訓: 嵌入式處理器硬件設計

[5] PG144 - AXI GPIO v2.0 產品指南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賽靈思
    +關注

    關注

    32

    文章

    1794

    瀏覽量

    130662
  • 異構多處理器

    關注

    0

    文章

    4

    瀏覽量

    9656
  • zcu102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4

    瀏覽量

    7024

原文標題:如何在 Zynq UltraScale+ MPSoC 上實現 Linux UIO 設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xilinx_inc,微信公眾號:賽靈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簡談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

    今天給大俠帶來簡談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話不多說,上貨。 Xilinx的ZYNQ系列FPGA是二種看上去對立面的思想的融合,ARM處理器的串行執
    發表于 05-08 16:23

    嵌入式微處理器有哪些類型 嵌入式微處理器有哪些產品

    在不同的領域和應用中發揮作用,如消費電子產品、智能家居、工業自動化、汽車電子、醫療器械等。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嵌入式微處理器類型和產品: ARM Cortex-M系列: ARM Cort
    的頭像 發表于 04-21 14:48 ?970次閱讀

    簡談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

    今天給大俠帶來簡談Xilinx Zynq-7000嵌入式系統設計與實現,話不多說,上貨。 Xilinx的ZYNQ系列FPGA是二種看上去對立面的思想的融合,ARM處理器的串行執
    發表于 04-10 16:00

    如何在多處理器系統中使用EMIF?

    我想在多處理器系統中使用 EMIF。 為此,應不時將地址和數據總線設置為高阻抗狀態。 可能嗎? 我找不到圖紙中連接 EMIF 總線的位置? 直接連接到 PIN 或
    發表于 03-05 06:51

    【國產FPGA+OMAPL138開發體驗】1.嵌入式異構技術

    產品線涵蓋了工業核心、開發套件以及項目定制服務等一系列嵌入式產品的全覆蓋。對于那些想要打造自己硬件的工程師來說,這里就像是一個寶庫。 教
    發表于 01-29 00:12

    AGM Micro發布兼容STM32的MCU產品系列

    Micro發布的產品系列與現有STM32產品功能和管腳完全兼容,并且與國產大廠GD32系列也做到了兼容。 AGM的32位MCU采用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單(多)核,以及高性價比嵌入式C
    發表于 12-29 11:18

    AGM Micro推出STM32兼容MCU產品系列

    AG103/107/205/303/407,與現有STM32產品功能和管腳完全兼容。 AGM的32位MCU采用了自主研發的高性能單(多)核,以及高性價比嵌入式CPU技術,使其MCU系列產品相對于國產同類
    發表于 12-29 10:52

    基于VPX6-460的多處理器通信設計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基于VPX6-460的多處理器通信設計.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11-13 10:13 ?0次下載
    基于VPX6-460的<b class='flag-5'>多處理器</b>通信設計

    基于VPX6—460的多處理器通信設計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基于VPX6—460的多處理器通信設計.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11-08 14:37 ?0次下載
    基于VPX6—460的<b class='flag-5'>多處理器</b>通信設計

    北京君正X2600處理器亮相ELEXCON 2023,打造多核異構跨界新價值

    控制等關鍵技術,同時承襲了北京君正特有的功耗低、開發門檻低等技術特點,適用于各類消費、商業和工業的嵌入式應用領域。 多核異構,按需優化 北京君正X2600系列處理器采用多核
    發表于 11-03 18:17

    ARM Cortex系列那么多處理器,該怎么區分?

    ? ARM Cortex系列那么多處理器,該怎么區分?
    的頭像 發表于 10-26 15:45 ?1806次閱讀
    ARM Cortex<b class='flag-5'>系列那么多處理器</b>,該怎么區分?

    一座難求!國產嵌入式處理器工業研討會-廣州站,圓滿落幕!

    異?;鸨?,一座難求!2023年9月26日,創龍科技主辦的“國產嵌入式處理器工業研討會”廣州站圓滿收官。本次研討會現場聚集了眾多資深嵌入式開發者以及行業專家,共同探討了國產處理器、國產操
    發表于 09-30 23:44

    ARM Cortex-A15 MPCore處理器參考手冊

    Cortex-A15 MPCore處理器是一款高性能、低功耗的多處理器,采用ARMv7-A架構。 Cortex-A15 MPCore處理器具有L1和L2緩存子系統的單個
    發表于 08-17 07:37

    ARM1156T2F-S處理器技術參考手冊

    32位寄存中的值。 ARM1156T2F-S處理器的特點是: ?Thumb-2核心技術 ?一個帶有整數嵌入式ICE RT邏輯的整數單元 ?高速高級微處理器總線體系結構(AMBA)高級
    發表于 08-02 09:15

    中國首顆ARM+RISC-V異構多核MCU伴隨IAR在上海國際嵌入式展亮相

    ARM+RISC-V異構多核MCU硬件平臺?!?b class='flag-5'>嵌入式多核系統可分為同構多核和異構多核,航順芯片HK32U3009采用ARM+RISC-V異構多核架構,
    發表于 06-15 18:32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