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 作者:工程師陳翠 ? 2018-07-11 10:33 ? 次閱讀

對于復雜且高動態慣性配置的MEMS IMU應用,評估功能時需要考慮許多屬性。在設計周期早期評估這些屬性優于追逐開放性成果,從而實現“盡可能精確”。ADI近期舉行的在線研討會【適合高要求應用的高性能MEMS IMU解決方案】概述了這些屬性以及關鍵應用條件。

什么是IMU?

它代表慣性測量單元。 當有人提到這個縮寫名稱時,我們先看一下傳感器功能,它們能做什么。 想象一個笛卡爾坐標系,形下圖所示,具有x軸、y軸和z軸,傳感器能夠測量各軸方向的線性運動,以及圍繞各軸的旋轉運動。 這就是所有慣性測量單元的根本出發點,所有慣性導航系統都是據此而構建。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這些器件帶有一個三軸加速度計,顯然這是指x軸、y軸和z軸。 加速度計會測量線性速度的變化,也會響應重力。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

加速度計會根據其方向而對重力作出響應,如左圖所示,這使得我們能夠基于非常簡單的三角公式估算其方向。 利用arcsin公式,我們可以使用一個軸,而利用arctan公式,我們可以將笛卡爾坐標系中兩個彼此正交的軸合并。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arcsin方法能夠測量+/- 90度,而arctan方法能夠測量+/- 180度,也就是全部360度,這樣您將知道您在哪一個象限。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陀螺儀對旋轉角速率進行積分,您就能估算角位移。 大致上說,加速度計具有很好的長期偏置穩定性和長期精度,但會對線性振動作出響應。 當進行角度估計時,線性振動會表現出來,有時候需要濾波,這會給其他方面帶來負擔,或者有時候振動太高,超出加速度計測量范圍,從而完全破壞角度估計。

因此,陀螺儀沒有對線性振動的一階響應,但因為它對輸出進行積分,所以任何偏置誤差都會轉換為角度估計的漂移。 任何系統的基本調整空間在于使用此類傳感器的根本出發點。 加速度計的長期穩定性更好,但易受振動影響。 陀螺儀不易受振動影響,但長期穩定性較差,會導致估算更快地漂移。

IMU應用實例:工業檢查系統

想象屏幕上方的灰色條是生產車間的天花板。 天花板安裝了某種攝像或照相設備,該設備檢視其視場下方的生產線中的物件。 再想象某個東西進入視場,停留適當的時間以供拍照,然后移動到工藝的下一部分。

攝像頭的目標是在檢視對象上分辨出特定物理屬性。 很顯然,它離地必須足夠高,以便其視場能涵蓋整個對象,但又不能過高以致圖像失真。 在此類場景中,工廠中的叉車、大量人員和其他機械的行走會引起此類設備擺動,圖中的紅色虛線反映了這種情況,擺動的最大角度用希臘字母φ加下標SW表示。

圖中所示的情況與實際發生的情況相比有些夸大,但把虛線端部與理想的攝像機視場中心相比較非常重要,因為在這個特定應用中,失真可以與線性位移聯系起來,也就是底部的變量dsw。 最終,該檢查系統的質量取決于您能把dsw和φsw項縮小到什么程度。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知道該類運動存在并考慮物理位移與實際角度擺動位移之間的簡單幾何關系,您就可以把它表示成物理術語,并與系統的實際參數聯系起來。

假設檢查一塊塑料,要求它恰好為12英寸長,誤差為+/-0.5英寸。 因此,攝像機視場的分辨率必須在0.5英寸以內,由此可以反推出攝像機平臺的實際角度精度要求。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運動控制涉及各種各樣的應用。 假設把攝像機,也就是攝像機上的實際成像元件,放在一個小型伺服電機上,它將能抵消擺動效應。 當攝像機向左擺動時,伺服電機向右擺動,這樣,接收物件表面光線的成像元件實際上沒有運動,圖像就不會失真。 這就是成像穩定技術, 現在已經相當普遍。 過去它只用在高端攝像機上,現在由于MEMS技術,大量數碼攝像機也已采用。

這是一個工業應用示例,它有不同的誤差源需要考慮,但原理非常簡單。 使用MEMS陀螺儀測量運動,然后經過一系列數字信號處理,包括濾波、校準和積分,以便估計擺動角度,讓伺服系統知道要往回擺動多遠。 這就是所謂閉環系統。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了解這些之后,對于此類系統,我們就能知道這些誤差源對系統性能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再看原圖,實際上添加了兩條綠色虛線,這個窗口要窄得多。 紅線反映系統中實際發生的情況,綠線告訴我們控制系統穩定攝像機的效果。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有了這些物理參照之后,為了使它有效,陀螺儀性能必須達到什么程度? 回到之前的公式,不過現在是應用于綠線,它代表執行校正之后或控制環路全面運行之后的殘余誤差。

在這張幻燈片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我們能將系統的物理參數與傳感器指標聯系起來。 如今的運動控制系統設計師必須不斷地考慮物理行為與傳感器特性兩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最恰當的決策。不僅是設計產品,甚至還要考慮概念和架構決策,需要從何種等級的傳感器開始以便成功實現特定應用。 此類考慮常常是富有成效的,因為它能幫助您從一開始就找準設計思路。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我們都想要成本低至1美元、功耗只有1微安而且終身都保持最高精度的傳感器。 但現實是,利用目前的技術無法制造出這樣的產品。 現有解決方案的成本從不到1美元到10萬美元不等。 對于手頭的設計任務,從一開始就要考慮尋找最合適的傳感器。 上面提到過,關于運動檢測器件,最令人激動的地方是我們能親眼看到它。 我可以在桌面上推動玻璃杯, 我可以轉動我的座椅, 這些都可以同我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東西聯系起來,顯然很有幫助。

現在看一個真正重要的參數,并了解陀螺儀是如何規定的。IEEE規范通過許多方式來量化噪聲,但對于這個特定應用,最合適的方式是查看角向隨機游動。 藍色虛線顯示的是誤差相對時間的累積。 對于我們的攝像或成像系統,您可以確定圖像捕捉時間d有多長? 它是否意味著快門打開的時間? 它是否意味著器件停止以供攝像的時間?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您可以通過多個方面來把我們的應用與此類指標聯系起來,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估計,在我們的時間范圍內,其擺動幅度有多大? 在這個特定情形中,快門開啟時間為0.1秒或100毫秒,對應的誤差小于0.001度。

各類IMU產品的區別在哪里

工業級MEMS技術是相對消費級器件而言的,前者成本更高,但遠低于傳統光纖或環形激光陀螺儀技術。 這里將從消費級市場開始,說明我們所稱的技術差別。

從多個角度看,這種技術差異都是值得關注的,正如前面所說的,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應用,包括大量可穿戴技術和手機等,其動態角度估計能有幾度的分辨率精度就夠好了。 對于手機而言,若想知道圖片的哪個方向朝上,精度只要大約45度就可以了。 在手機上查看不同的東西或玩游戲時,常常也只需要3到5度的精度。

再看偏向于工業應用的器件,您會要求其性能高出10倍以上,而且要能承受更惡劣的環境條件,這很重要。 使用成本不到10美元的器件時,年使用量可能是10,000只;再看工業級陀螺儀,使用量可能是數百只左右,成本可能是100美元,理解這一點很重要。

談論簡單運動和復雜運動時,想想它涉及到多少個軸。 我拿著手機,沿著一個方向轉動,那么就是繞一個軸旋轉。 這是相對簡單的運動。再想象有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沿著崎嶇的路面高速行駛。 很顯然,它會沿著各個方向跳動,因此可以預期,所有三個軸方向上都有運動,不光是三個軸,還有線性和旋轉信息。 您會考慮需要什么樣的精度,還有應用所處的條件。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從這里的說明可以看出,消費級設備在變得越來越好,但工業級設備也是如此。 隨著時間推移,某些應用空間會成熟起來。 消費級設備可能跟上一些發展,并且幫助解決許多需求,但總是存在一系列不斷發展的應用需要更高的性能水平,而且會有項目來證明為此付出額外的成本是值得的。

大量研究都發現了這樣一個趨勢:偏置和其他重要參數的長期穩定性與對傳感器中的機械應力的管理好壞有關。 封裝已變得非常重要。 往手機中添加東西時,需要把它做得盡可能小,成本盡可能低;不是任務需要的材料,每一微克都要從設備中去除。 自然,它們會更容易受物理應力影響。 甚至把手機放到口袋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導致封裝彎曲,改變其特性。 對于這些事情,工業級IMU至少會在一階上進行處理。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核心傳感器知識和經驗

下圖右上方是一個四諧振器內核,ADXRS64X系列陀螺儀實際上就是采用這種內核。 該四諧振器內核提供兩種不同水平的線性抑制,我們稱之為器件的共模抑制。 這使它在振動抑制方面實現了大跨越。 尤其是0.0001度/秒/g2這一數據,對許多傳統上需要數萬美元解決方案才能上市的應用而言,可謂關系重大。 現在,不到1,000美元的解決方案就能實現此類性能。 它在面市時是非常令人激動的,今天仍然很常用。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新一代傳感器技術,即右下方的彈性碟方法,是當前產品的核心技術,ADXRS290和ADIS16460慣性測量單元均采用該技術。 利用多方面的工藝改進和全新的機械架構,我們得以降低噪聲和角向隨機游動,這在前面的幻燈片中已予以說明,其性能比我們過去的工業級產品線所采用的各種陀螺儀技術要高出4倍。

核心傳感器的典型性能差距在哪里?

針對消費市場的MEMS IMU與針對工業市場的MEMS IMU進行比較時,又會顯露出哪些重要特性?

* 跨軸靈敏度

* 線性振動抑制

跨軸靈敏度

想象把一個IMU放在桌面上,并使它來回轉動。 理論上,該運動只應顯示在一個陀螺儀上,假設是z軸。 x軸和y軸陀螺儀對此不應有所響應。 然而,它們實際上會有所響應,跨軸靈敏度反映的就是這種響應的程度。 跨軸靈敏度還與這些器件在內部的對齊程度有關。 除物理對齊外,還有電子校準對齊。 就跨軸靈敏度而言,一般器件的典型值為2%,而針對工業市場的MEMS器件則是不到0.1%。 二者相差大約20倍,某些情況下您可以通過系統校準來彌補,但它仍有封裝依賴性,當封裝隨著時間而松弛時,跨軸靈敏度又會降低。 因此,針對要求終身保持高性能的應用進行設計時,必須考慮這一10到20倍的性能差距。

線性振動抑制

想象一下,讓搭載IMU的印刷電路板在同一張桌子上沿線性方向來回運動。理論上,陀螺儀僅測量角向運動,因此其響應應為0。 然而,由于器件制造的一些實際限制,所有MEMS陀螺儀對線性振動都有一定程度的響應。 如何規定和說明這種響應,對制造商而言是一個重要判斷點,很多時候根本不做規定。 即使做了規定,也不是在全頻率范圍內進行測定或規定。 一個器件可能有100 Hz的諧振頻率,若用一個grms激勵它,陀螺儀上可能顯示一個10度/秒信號,這會擾亂所有需要一定精度水平的測量,因為它是一個非模式化的誤差。 對此需要進行非常細致的研究,這是非常重要的。

以典型方式把這些參數放在相關情形下進行分析,紫色線表示速率噪聲密度。 速率噪聲密度代表器件完全靜止時的輸出噪聲。 橙色和紅色虛線表示我剛才討論的內容。 這些是噪聲源,可能來自我們所稱的無關源,導航行業稱之為非模式化的能量源。 市場上可能有這樣的器件:一個器件的紫色線比另一個器件要低,但機械諧振和線性振動響應卻要高得多。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如果只看一個噪聲參數,可能會輕信這只陀螺儀更好,但實際上,您需要關注所有三個參數和線性振動信息,甚至可能要估計軸上的旋轉量。 全面地看問題,而不要片面地看問題,確實非常重要。 從頻譜角度看,總噪聲就是曲線下方的面積。 在這一特定情形中,總能量顯然是以線性振動響應為主,但不同應用會有不同的分析。 重要的是,在作出關于使用何種產品的長期決策之前,務必注意這一點。

了解實際的測試信息非常重要。 數據手冊常常不提供此類信息,需要您去詢問。 多數公司開設了論壇,您可以在其中提問。 如果不能在論壇中詢問,請通過銷售渠道查詢,能否找到生產線人員并咨詢。 否則可能會出問題。 這里給出了兩個不同陀螺儀的響應曲線,左邊是ADXRS290,右邊是一款主要針對消費市場的器件。 雖然工業級器件經受的振動要高出3倍,但其性能仍然要高出10倍左右。 若把它放到上一張幻燈片中,計算曲線下的總能量,濾波需求將很可怕,帶寬會非常低,因為這會影響穩定性控制。 所以,了解這些重要區別是極其重要的。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IMU機械設計如何避免設計陷阱

第一,根據現有的最佳建議開始機械設計。 我們已經看到,機械設計不當會引起長期漂移。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把IMU安裝在不是針對它而設計的表面上,封裝上就會有應力,進而影響器件的行為。 對此您應有所考慮。

第二個需要考慮的事項是:如何連接該器件? 如果是嵌入式SPI產品,它本質上是一個從機,您需要4條IO線來管理SPI接口。 您需要電源, 需要接地,有時還需要時鐘或數據就緒接口,但其實也就這么簡單。 您需要考慮長期系統的接口類型。

第三是注意通信協議。 我們所有數據手冊都有簡單的測試案例,您可以在環運行,調試信號完整度、代碼、位序、時序等。 我們還有示例代碼,它可幫助您快速上手,但其在細節上有所不同。 它提供測試碼供您使用,您可以用示波器探頭排除各類故障。 這也是大家都感興趣的一個方面。

第四起始代碼。利用這些代碼,您就能將器件連接到嵌入式處理器。

IMU機械設計故障排除技巧

IMU中傳感器的功能_IMU應用實例_IMU解決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31

    文章

    48498

    瀏覽量

    741973
  • IMU
    IMU
    +關注

    關注

    5

    文章

    274

    瀏覽量

    45354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基于IMU和地磁傳感器的導航系統設計

    在本文中,我們使用ADI的IMU ADIS16470和地磁傳感器來開發平臺和算法,實現捷聯慣性導航系統。但是,地磁傳感器只能提供姿態信息。對于航位推算或距離測量,我們只能使用IMU中的
    發表于 04-18 10:58 ?3047次閱讀
    基于<b class='flag-5'>IMU</b>和地磁<b class='flag-5'>傳感器</b>的導航系統設計

    淺談Arduino Nano 33系列的IMU傳感器

    您的項目需要加速度計、陀螺儀或磁場傳感器嗎?內置的IMU傳感器LSM9DS1包含這些功能! 您可能已經閱讀了有關新的Arduino Nano 33系列及其實時和多線程
    的頭像 發表于 01-13 16:52 ?5760次閱讀
    淺談Arduino Nano 33系列的<b class='flag-5'>IMU</b><b class='flag-5'>傳感器</b>

    向高端類IMU應用邁步—國產IMU技術應用分析

    上一期中挑選了國外三家知名的IMU廠商的主流IMU產品進行盤點分析??梢钥吹?,國外主流的IMU廠商都在精度和低耗上下足了功夫,同時都在發力向高端IMU市場進軍推出
    的頭像 發表于 09-04 08:00 ?5050次閱讀

    LSM6DS3 IMU是否需要溫度補償?

    我正在使用LSM6DS3 IMU傳感器開發一個項目。我發現我得到的數據在一天的不同時間有點不同。測試設置基本相同。我懷疑差異是由于環境溫度造成的。溫度是否會影響數據?這個傳感器有一個內部溫度
    發表于 10-10 10:47

    高性能MEMS IMU解決方案

    運動。 這就是所有慣性測量單元的根本出發點,所有慣性導航系統都是據此而構建。這些器件帶有一個三軸加速度計,顯然這是指x軸、y軸和z軸。 加速度計會測量線性速度的變化,也會響應重力。IMU傳感器
    發表于 11-01 11:18

    詳解高性能MEMS IMU解決方案

    MEMS IMU解決方案】概述了這些屬性以及關鍵應用條件。 什么是IMU?它代表慣性測量單元。 當有人提到這個縮寫名稱時,我們先看一下傳感器功能
    發表于 01-04 10:23

    基于IMU傳感器創建精確的傾角儀選型

    目標是基于IMU傳感器創建精確(盡可能便宜)的傾角儀。它應測量旋轉輪的角度變化(速度高達250度/秒),精度為0.01度。我并不是拒絕少數IMU用于獲得更好的重新封閉。 我正在尋找標記
    發表于 02-15 08:41

    TDK InvenSense ICM-42688-P 6軸運動跟蹤IMU

    該運動傳感器提供近距離傳感,覆蓋基于計算機視覺 (CV) 或LIDAR的解決方案的盲區,適用于機器人和無人機TDK InvenSense ICM-42688-P 6軸運動跟蹤慣性測量單元 (I
    發表于 05-23 00:45

    3DM-GX5-15 慣性測試單元IMU

    慣性測試單元 工業級慣導系統3DM-GX5系列慣性傳感器,所有產品重量不超過20g,且體積小巧,功耗低,能夠穩定的為客戶輸出各種類別的工業級慣性參數。該系列目前有組合慣導系統(GNSS/INS),航
    發表于 12-07 09:05

    IMU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怎樣去搭建一種IMU誤差模型?精選資料分享

    IMU的工作原理是什么?IMU、AHRS、VRU和INS的區別在哪?怎樣去搭建一種IMU誤差模型?慣性傳感器分為哪幾種?怎樣去選擇?
    發表于 07-13 06:16

    如何使用imu_utils工具生成IMU的Allan方差標定曲線?

    如何使用imu_utils工具生成IMU的Allan方差標定曲線?
    發表于 11-22 07:23

    IMU角度傳感器PCB布局問題

    IMU角度傳感器,對PCB布局有啥要求,不知道有沒有清楚的,比如布局位置,是否要求在PCB板中間?是否只能放置在PCB的正面之類的?
    發表于 04-08 09:46

    用啟天四軸做飛控和瑞薩做IMU的四旋翼方案-已經試飛成功

    用啟天四軸做飛控和瑞薩做IMU的四旋翼方案-已經試飛成功用啟天四軸做飛控和瑞薩做IMU的四旋翼方案-已經試飛成功用啟天四軸做飛控和瑞薩做IMU
    發表于 08-23 17:56 ?19次下載

    基于IMU和地磁傳感器的捷聯慣導系統

    使用模擬設備的慣性測量單元(IMU傳感器ADIS16470和PNI的地磁傳感器RM3100構建的捷聯慣性導航系統(SINS)。
    的頭像 發表于 04-15 17:39 ?6981次閱讀
    基于<b class='flag-5'>IMU</b>和地磁<b class='flag-5'>傳感器</b>的捷聯慣導系統

    向高端類IMU應用邁步—國產IMU技術應用分析

    解決方案。 這一期我們將視線轉回國內,來看看國內MEMS廠商旗下產品。 深迪半導體 SH系列 早在2017年深迪半導體作為國內首家且批量生產消費類6軸IMU廠商,主推了兩款SH200Q和SH200L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面,通過與MEMS、ASIC晶圓制造及封測廠緊密合作,完成
    的頭像 發表于 09-06 10:16 ?4530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