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在前照式SPAD像素上實現的兩代基于超構表面的平面微透鏡設計

MEMS ? 來源:MEMS ? 2024-04-17 09:08 ? 次閱讀

平面微透鏡非常適合于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PAD)像素,SPAD像素通常在單波長光照明下工作(飛行時間測距或熒光壽命應用),與最先進的CMOS像素相比,SPAD像素尺寸相當大,填充因子較低。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在前照式(FSI)SPAD像素上實現的兩代基于超構表面(metasurface)的平面微透鏡設計。這種平面微透鏡是傳統基于回流工藝的折射式微透鏡的替代品,其在設計方面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特別是設計離軸微透鏡以收集SPAD光電二極管周圍光的能力。研究人員在意法半導體SPAD芯片上制備了兩代微透鏡,并對其進行了表征。研究人員驗證了基于擴展超構表面的微透鏡的靈敏度有所改進,還證實了光刻能力對超構表面性能的影響,強調了獲得先進深紫外光刻的必要性。

超構表面所使用的單一結構或超構原子,是嵌入低折射率介質(氧化硅)中的高折射率材料(非晶硅)的納米柱(nanoscale pillar)。納米柱引起的相移由其幾何形狀控制,該幾何形狀由間距、蓋層厚度和柱體參數(高度和直徑)所決定。

9f68d8fc-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超構原子的幾何形狀由超構原子間距、氧化硅蓋層厚度和柱體參數(高度和直徑)所決定

研究人員還考慮了超構原子的布局策略。對于第一代基于超構表面的微透鏡,研究人員考慮了超構原子排列的方形布局。為了改進空間采樣,第二代中還實施了三角形布局。

9f72f062-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用于設計超構表面的布局形狀:方形布局(左)和三角形布局(右)

對于基于超構表面的平面微透鏡的開發,研究人員考慮32×32的SPAD陣列。SPAD共享N阱,以4×4分組為一個86.4 μm×86.4 μm單元。SPAD本身的尺寸為10.5 μm×11.5 μm。因此,研究人員利用該能力設計了具有超構表面的離軸微透鏡,與傳統的基于回流工藝的折射式微透鏡(即10.5 μm×11.5 μm)相比,擴大了占位面積,從而收集了更多的光。

9f76c4da-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共享同一N阱的4×4 SPAD單元布局

研究人員將32×32的SPAD陣列劃分為8個8×16 SPAD的區域。每個區域都被給定設計的平面微透鏡覆蓋。

9f7ab856-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平面微透鏡覆蓋的32×32 SPAD陣列視圖

超構表面的制造工藝流程從40 nm CMOS前照式SPAD晶圓上的光學基座(SiO2)沉積和平坦化開始,然后,沉積非晶硅(aSi)的低應力層并使其平坦化。超構原子通過干法深紫外光刻和蝕刻來確定。最后,SiO2沉積和平坦化確保了柱體的封裝,并且調節覆蓋厚度,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超構表面的反射。

9f7ead3a-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平面微透鏡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左)和SEM傾斜圖(右)

與基于回流工藝的折射式微透鏡相比,無論基于超構表面的平面微透鏡如何,光子探測效率(PDE)都得到了改善。對于第一個擴展設計,靈敏度提高了30%,色散較小。而對于最大的微透鏡(21.6 μm×21.6 μm),研究人員將中心微透鏡的PDE提高了2.3倍,并且在任何情況下,PDE都高于參考對象(基于回流工藝的折射式微透鏡)。

9f8d69f6-fc17-11ee-a297-92fbcf53809c.jpg

PDE測量:無透鏡SPAD、集成折射式微透鏡的SPAD、集成超構表面微透鏡的SPAD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工作驗證了基于超構表面的平面微透鏡在SPAD像素級的好處和可行性。研究人員展示了在前照式CMOS晶圓頂部處理封裝在二氧化硅中的深亞波長非晶硅柱以產生微透鏡的能力。在32×32 SPAD陣列上的測量證實了這種技術的重要性。通過設計離軸微透鏡,與基于回流工藝的折射式微透鏡相比,研究人員利用4×4 SPAD組周圍的可用空間來提高PDE。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CMOS
    +關注

    關注

    58

    文章

    5341

    瀏覽量

    233744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

    文章

    4636

    瀏覽量

    126683
  • 雪崩二極管
    +關注

    關注

    2

    文章

    51

    瀏覽量

    12754

原文標題:基于超構表面的平面微透鏡提升SPAD像素的PDE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什么是超透鏡技術,它如何徹底改變光學?

    透鏡是使用超表面來聚焦光線的平面透鏡。超表面是指一種厚度小于波長的人工層狀材料。超表面
    的頭像 發表于 04-07 06:33 ?206次閱讀

    離軸超構透鏡的理論分析和實際應用

    超構透鏡是由二維超材料構成的平面光學器件,是在成像領域中具有較大應用潛力的超表面平面光學器件。其可以靈活操控光的相位、偏振、振幅等,而且平面
    發表于 03-07 14:49 ?221次閱讀
    離軸超構<b class='flag-5'>透鏡</b>的理論分析和實際應用

    COMSOL Multiphysics在材料與表面仿真中的應用

    材料是一種具有人工設計的微觀結構的新型材料,能夠展現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理性質。表面則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通過人工設計的光學結構,實現對入射光的特殊控制。
    發表于 02-20 09:20

    新型微透鏡:緊湊型可見光波長消色差透鏡

    通過單透鏡,不同波長的光聚焦在不同點。 為了制成一個更薄的透鏡,該團隊將折射透鏡平面衍射透鏡結合在一起。
    發表于 01-03 10:36 ?265次閱讀
    新型微<b class='flag-5'>透鏡</b>:緊湊型可見光波長消色差<b class='flag-5'>透鏡</b>

    基于超構透鏡的粒子圖像測速技術

    研究嘗試將光學超材料與PIV技術融合,以實現PIV系統小型化的目的。超構透鏡是一種先進的平面光學元件,由人工制造的納米單元陣列組成。
    發表于 01-02 13:47 ?202次閱讀
    基于超構<b class='flag-5'>透鏡</b>的粒子圖像測速技術

    透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從對經典的反射和折射光學定律的修訂開始,人們就設想了超表面和超透鏡,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器件創建納米級的平面透鏡,從而有可能徹底改變很多光學應用。
    的頭像 發表于 12-06 10:26 ?572次閱讀

    完整地平面的重要性

    完整地平面的重要性
    的頭像 發表于 11-28 16:54 ?530次閱讀
    完整地<b class='flag-5'>平面的</b>重要性

    液態透鏡在機器視覺中的應用

    的介質變為液體,更準確地來說就是一種通過改變其表面曲率來動態調整透鏡焦距的新型光學元件。這種內部參數變化采用電控方式,能夠實現毫秒級的變化與自動化編程。
    的頭像 發表于 11-18 17:28 ?804次閱讀
    液態<b class='flag-5'>透鏡</b>在機器視覺中的應用

    佳能入局超構透鏡,還帶來了制造設備

    超構透鏡是一種平面光學元件,旨在通過完全不同的方法取代傳統的全尺寸光學元件。超構透鏡可以減少標準相機鏡頭通常龐大而復雜的光學結構,將其壓縮成一種更小更薄的光學系統——通過采用納米顆粒和超構表面
    的頭像 發表于 11-06 16:59 ?572次閱讀
    佳能入局超構<b class='flag-5'>透鏡</b>,還帶來了制造設備

    揭秘液態透鏡的類型和工作原理

    液態透鏡是使用一種或多種液體制作而成的一個無機械部件,并通過控制液面形狀無限可變的透鏡,是對人類晶狀體的仿生化模仿,最終使用時效果也大致與眼球相同,在不同模式下能實現焦距和焦點的變化,它有著傳統光學
    發表于 11-03 15:06 ?1240次閱讀
    揭秘液態<b class='flag-5'>透鏡</b>的類型和工作原理

    基于銻化銦紅外焦平面探測器的微透鏡陣列方案

    該微透鏡陣列的制作工藝簡單,與探測器制作工藝相兼容。得到的微透鏡陣列的均勻性較好。直接在探測器背面用銻化銦材料制成,耦合精度高,不存在由于其他材料微透鏡陣列與探測器材料不同引起的熱失配、光吸收損失和低溫可靠性等問題。
    發表于 10-17 12:28 ?238次閱讀
    基于銻化銦紅外焦<b class='flag-5'>平面</b>探測器的微<b class='flag-5'>透鏡</b>陣列方案

    APTINA MT9P831 cmos傳感器是正還是背的?

    APTINA MT9P831 cmos傳感器是正還是背的?
    發表于 08-31 15:53

    高速電路PCB參考平面的切換

    回路電流的分布總是趨于減小回路電感。對于圖1所示的結構,返回路徑是沿電容→參考平面1(Ref1)→參考平面2(Ref2)流動的。信號路徑上的電流在懸空的中間參考平面Ref1的上表面感應
    發表于 08-28 14:37 ?295次閱讀
    高速電路PCB參考<b class='flag-5'>平面的</b>切換

    高速電路PCB參考平面的切換

    回路電流的分布總是趨于減小回路電感。對于圖1所示的結構,返回路徑是沿電容→參考平面1(Ref1)→參考平面2(Ref2)流動的。信號路徑上的電流在懸空的中間參考平面Ref1的上表面感應
    發表于 08-25 14:47 ?387次閱讀
    高速電路PCB參考<b class='flag-5'>平面的</b>切換

    佳能SPAD傳感器論文獲2023年Walter Kosonocky獎

    SPAD傳感器采用了一種被稱為“光子計數”的技術,對進入傳感器每個像素的光粒子(光子)進行計數。即使是單個光子進入像素,也會立即被放大約100萬倍,然后輸出電信號。CMOS傳感器(測量在給定時間內到達
    的頭像 發表于 06-19 10:45 ?481次閱讀
    佳能<b class='flag-5'>SPAD</b>傳感器論文獲2023年Walter Kosonocky獎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