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用示波器分析以太網傳輸機制

君鑒科技 ? 2024-04-12 08:30 ? 次閱讀

本文以雙絞線以太網為分析對象,以混合信號示波器為分析工具,深入探秘了兩類常見的雙絞線以太網的編碼,且實地查看并驗證了以太網在物理層的信號傳輸情況。

最后,通過一個實戰例子對比了實際網絡中軟件接收的數據和示波器捕獲信號之間的一致性。

本文打通軟硬件之間的隔閡,從物理層揭示了以太網數據傳輸的機制,也充分發揮了現代化混合信號示波器的總線解碼能力。

Chrent以太網概述

以太網(Ethernet)是一種常見的計算機組網技術,其技術標準在IEEE 802.3中規定 [1]。

目前廣泛使用的以太網通過雙絞線(俗稱網線)交換信息,其技術標準主要在TIA/EIA-568中規定 [2]。

本文以最常見的以太網標準為例,利用混合信號示波器的協議解碼功能,揭秘以太網上的信號是如何傳輸的。

通常對于網絡數據的分析都在軟件上進行,例如著名的Wireshark工具可以對指定網卡上傳輸的數據進行捕獲并解析 [3]。

但這樣的操作屏蔽了物理層的差異,本文將更進一步揭秘物理層上數據具體是如何轉變成電信號并傳輸的。

以太網(10 Base-T)和快速以太網(100 Base-TX)可以使用同一種雙絞線進行數據傳輸,其引腳定義如圖1所示。

eae821be-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1. 網線的引腳定義 [1]

以T568B為例,其中用到了4根線,構成2個差分對(TX和RX)。不失一般性,我們取其中一對(TX)作為分析對象。因此需要引出Pin 1和Pin 2,用于連接示波器探頭來抓取信號。這里剪開一根網線,在Pin 1和2上分別引出一根導線,做成分析用的專用跳線,如圖2所示。

eaec1f9e-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2. 在雙絞線的Pin 1和2上分別引出一根導線

這一對線上傳輸的是差分信號,因此最好用差分探頭(例如TDP1500)。當然這里用到的跳線比較短,用普通的無源探頭也可以,只是信號質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Chrent10 Base-T以太網

10 Base-T的傳輸速率是10Mbps,使用曼徹斯特編碼(相位編碼)數據。“0”用下降沿表示,“1”用上升沿表示。如圖3所示,這是一段由示波器抓取到的差分波形。在確認最小脈寬后,可以通過判斷周期性的邊沿方向來辨識“0”或“1”。

eb0be482-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3. 10 Base-T的曼徹斯特編碼解析

接下來,需要將二進制序列組裝成數據幀,由于包含多個協議的堆疊(MAC、IP、TCP等),手動解碼會比較復雜,可以直接使用示波器的總線解碼工具進行解碼并顯示。如圖4所示,將總線設為“Ethernet”,速度設為“10 Base-T”,信號類型設為“差分”,其它選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或保持默認就可以了。

eb1b256e-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4. 10 Base-T解碼設置

解碼結果如圖5所示,可以看到這是一個IPv4的數據幀,放大后可以看到MAC地址等數據包內的具體內容。

eb282318-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5. 10 Base-T解碼結果

Chrent100 Base-TX以太網

相比10 Base-T,100 Base-TX帶來了10倍的速度提升,達到100Mbps。它的編碼協議也變得復雜得多,主要涉及3個關鍵詞:4B5B、MLT-3和NRZ-I。

3.1 4B5B

4B5B表示使用5位二進制編碼來表示1組4 bits數據 [4]。這樣做的原因是使得傳輸線上有足夠多的跳變用來恢復時鐘。4B5B的編碼規則是預先定義的,如果僅僅用來解碼,只需要查表即可,如圖6所示。

舉例:“0000”或“1111”如果直接傳輸,會帶來4個一樣的編碼,很有可能引入較強的直流分量,但經過4B5B編碼后,分別變成了“11110”和“11101”,就緩解這個問題了。4B5B的缺點是,需要增加額外的25%傳輸帶寬,因此100 Base-TX雖然數據傳輸率是100MBps,卻需要125Mhz的時鐘頻率。

eb47939c-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6. 4B5B對應關系表

3.2 MLT-3

MLT-3表示“Multi-Level Transmit”,即使用多個電壓級別來傳輸數據 [5]。MLT-3使用3個電壓,在差分傳輸線上,3個電壓可以歸一化記為“-1”、“0”和“+1”。

MLT-3通過切換電壓來實現跳變,順序遵循兩個規則:一是,如果跳變前電壓是-1或+1,則跳變后電壓是0;二是,如果跳變前電壓是0,則跳變后電壓與上一個非0值的電壓相反。

因此可簡單總結跳變順序為:-1 → 0 → +1,或+1 → 0 → -1。


3.3 NRZ-I

MLT-3描述電壓跳變的規則,但沒說明電壓跳變與數據“0”、“1”的關系。NRZ-I為“Non-Return-to-Zero Inverted”的縮寫,即不歸零反轉碼。這種編碼規定數據“0”不跳變,數據“1”跳變。

3.4 示例

綜合前面三個關鍵詞,可以簡單概括100 Base-TX的電信號變化規律如下:

100 Base-TX首先通過4B5B編碼將每4位數據編碼成5位二進制編碼;接著使用3種電壓傳輸數據,如果數據為“0”,電壓不跳變,如果數據為“1”,電壓跳變1次,且總是往歷史電平相反的方向跳變,例如-1 → 0 → +1,或+1 → 0 → -1。

最后,100 Base-TX并不直接傳輸信號本身,而是傳輸信號與擾碼的異或結果,如圖7所示。截取的信號首先通過MLT-3的規則解碼,每5位一組,用綠色字體標識。接下來,找到解擾碼(scrambler key)序列。

擾碼不是加密,只是用來改善電磁特性。因此,加擾和解擾都只需做異或(XOR)操作,使用同一個序列。

100 Base-TX使用一個11位的線性反饋移位寄存器(LFSR)來生成2047位長的偽隨機數序列。這對于手動找到同步的位置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但是如果是程序自動同步,就非常容易了。

解擾后的數據是5 bits一組,反查4B5B的編碼表,就可以得到4 bits一組的數據。圖7中展示了3個字節的編碼分析結果。

eb6feb94-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7. 100 Base-TX的編碼解析

雖然100 Base-TX手動解碼非常困難,但是借助示波器的總線解碼工具,可以非??焖俜奖愕赝瓿山獯a。示波器的設置,如圖8所示。

由于是標準協議,并沒有太多選項,將總線設為“Ethernet”,速度設為“100 Base-TX”,信號類型設為“差分”,其它選項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或保持默認就可以了。

eb7f7cda-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8. 100 Base-TX解碼設置

解碼結果,如圖9所示。

eb9fd2aa-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9. 100 Base-TX解碼結果

100 Base -TX的解碼流程復雜,數據量大,檢索不方便,通常需要協議分析軟件輔助才可以進一步分析?,F在混合信號示波器中已經集成了解碼和分析功能,只需要一根特制的網線,就可以完成全部分析工作,徹底將以太網的傳輸機制展示在屏幕上。


3.5 實戰

我們通過2臺計算機組成一個小局域網,在局域網之間進行ping操作的實戰驗證。通過Wireshark捕獲,我們可以看到在網口上已經有了若干ping request和reply數據包,如圖10所示。在TX差分對上,我們理應找到發出去的ping request數據包,源地址是192.168.0.2,目標地址是192.168.0.1。

在示波器上,我們設置好Ethernet總線解碼,并將觸發設置為指定的IP。如圖11所示,觸發位置選為“IP標頭”,源地址設為“192.168.0.2”,這樣當出現指定源地址的數據包后,示波器就會被觸發。

如圖12所示,是通過上述設置后示波器捕獲并解碼的數據包,經過對比,和Wireshark上軟件捕獲的數據相一致。

ebb19f30-f863-11ee-9118-92fbcf53809c.jpg

圖10. Wireshark捕獲的ping request和reply數據包

ebbea2f2-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11. 觸發設置為指定IP

ebcef51c-f863-11ee-9118-92fbcf53809c.png

圖12. 示波器捕獲并解碼的ping request數據包

Chrent總結

軟件和硬件總是存在一些隔閡。例如在以太網分析上,傳統的計算機網絡領域主要從軟件層面介紹邏輯鏈路層及更高層的設計和實現,對于物理層的介紹比較簡單。

傳統硬件領域對于數字信號往往只介紹簡單的串行總線,并不會拿比較復雜的以太網作為例子。

本文深入分析了兩類常見的雙絞線以太網的編碼,并利用混合信號示波器的總線解碼功能,查看并驗證了以太網在物理層的信號傳輸情況。

最后,通過一個實戰例子對比了實際網絡中軟件接收的數據和示波器捕獲信號之間的一致性,從物理層揭示了以太網數據傳輸的機制。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示波器
    +關注

    關注

    111

    文章

    5786

    瀏覽量

    181987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0

    文章

    5097

    瀏覽量

    166384
  • 總線
    +關注

    關注

    10

    文章

    2719

    瀏覽量

    8728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如何用示波器分析以太網傳輸機制

    本文打通軟硬件之間的隔閡,從物理層揭示了以太網數據傳輸機制,也充分發揮了現代化混合信號示波器的總線解碼能力。
    發表于 01-22 11:22 ?347次閱讀
    如何用<b class='flag-5'>示波器</b><b class='flag-5'>分析</b><b class='flag-5'>以太網</b><b class='flag-5'>傳輸</b><b class='flag-5'>機制</b>

    EtherCAT-Analyzer實時以太網分析儀# 以太網

    以太網ethercat
    ZLG致遠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2月12日 09:59:58

    EtherCAT實時以太網分析儀直擊痛點#以太網

    以太網ethercat
    ZLG致遠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2月12日 10:01:26

    EtherCAT實時以太網分析儀應用場景#以太網

    以太網ethercat
    ZLG致遠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2月12日 10:02:50

    EtherCAT實時以太網分析儀功能詳解#以太網

    以太網ethercat
    ZLG致遠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2月12日 10:04:00

    以太網是什么鬼?以太網基礎知識詳解

    以太網
    電子學習
    發布于 :2023年02月07日 21:05:57

    車載以太網快速入門#車載以太網

    車載以太網
    北匯信息POLELINK
    發布于 :2023年09月01日 17:54:31

    車載以太網基礎培訓——車載以太網的鏈路層#車載以太網

    車載以太網
    北匯信息POLELINK
    發布于 :2023年09月19日 16:25:21

    車載以太網總線基礎培訓——傳輸層#車載以太網

    車載以太網
    北匯信息POLELINK
    發布于 :2023年09月21日 10:57:36

    以太網

    誰知道以太網什么軟件測試傳輸速率???我做了一個以太網,想測試一下速率為多少,但是一直沒找到什么軟件。。。
    發表于 07-31 14:48

    以太網和工業以太網的不同

    是不可或缺的。其他與以太網技術相關的術語包括:*介質在現代以太網技術中,介質是指雙絞線對或光纜,以太網設備通過連接它們來提供數據傳輸路徑。*段:單個共享介質。*節點:連接段的設備。標準
    發表于 10-23 14:20

    以太網和工業以太網的區別

    的雙絞線或光纜,為數據傳輸提供路徑細分:單個共享媒體。節點:連接到網段的設備。標準以太網能夠以10 Mbps到100 Mbps的速度發送數據。千兆位以太網是在IEEE 802.3標準下用于描述以1 Gbps
    發表于 10-24 10:41

    工業以太網和普通以太網之間有什么區別?

    在講以太網的主要缺陷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以太網的通信機制。以太網是指遵循IEEE802.3標準,可以在光纜和雙絞線上傳輸的網絡。
    發表于 10-08 07:27

    以太網簡介

    標準規定的主要是位于參考模型的物理層(PHY)和數據鏈路層中的介質訪問控制子層(MAC)。PHY層在物理層,由IEEE 802.3標準規定了以太網使用的傳輸介質、傳輸速度、數據編碼方式和沖突檢測
    發表于 08-09 08:57

    深入解析2類常見的雙絞線以太網的編碼

    本文深入分析了2類常見的雙絞線以太網的編碼,并利用混合信號示波器的總線解碼功能,查看并驗證了以太網在物理層的信號傳輸情況。最后通過一個實戰例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6:57 ?5546次閱讀
    深入解析2類常見的雙絞線<b class='flag-5'>以太網</b>的編碼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