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設計資源傾斜,大廠們的RISC-V之路

E4Life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周凱揚 ? 2024-04-07 00:09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對于任何一個芯片大廠而言,在ISA的選擇上都是相當謹慎的。ISA不僅決定了芯片開發的難易程度,也決定了與之綁定的軟件和開發生態,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市場面臨的競爭。然而在這個重要的選擇上,我們卻發現不少大廠開始發力RISC-V。
瑞薩:授權到自研
瑞薩作為MCU大廠之一,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經過多年的積累與開發,旗下已經有了多條MCU產品線。在32位MCU上,有基于自研CISC內核的RX系列,也有基于Arm Cortex-M架構的RA系列。即便如此,瑞薩還是決心開拓第三條產品線,而且是基于RISC-V架構。
其實瑞薩很早就開始RISC-V相關的布局了,比如2021年推出的汽車控制域管理MCU RH850/U2B,就集成了來自NSI-TEXE開發的MIMD加速器核心,基于RISCV架構的DR1000C。
DR1000C不僅取得了ISO 26262 ASIL D級別的認證,憑借其并行處理器的特性,可以幫助MCU卸載一些繁重的計算工作,比如模型預測控制、AI推理以及傳感器數據處理等等,不僅適合工業自動化設備,也很適合用于汽車MCU中輔助雷達或其他傳感器的融合計算。
除此之外,瑞薩也與晶心科技達成合作,繼續推出了用于特定市場的RISC-V產品,比如集成了RISC-V核心的ASSP和MPU產品,包括基于RISC-V的電機控制ASSP MCU,以及64位的RZ/Five,前者主要用于工業控制、人機交互等場景,而后者則主要用于網關控制。
在RISC-V上,瑞薩不僅選擇了授權第三方內核,也有了自研內核的野心,為其通用MCU再度開辟一條可選產品線。2023年11月30日,瑞薩宣布推出第一代32位RISC-V CPU內核,計劃面向物聯網、消費電子、醫療保健和工業系統打造一個全新的開放靈活平臺,也作為其已有RX系列和RA系列的補充。
瑞薩自研RISC-V內核 / 瑞薩
作為其首個自研RISC-V內核,其CoreMark/MHz達到了3.27,要低于此前用到的晶心科技N22核心,也低于其自研的RXv1核心。由此看來其首個自研RISC-V核心的規模并不高,主要用于超低功耗的MCU設計。
近日,瑞薩也發布了基于該自研內核打造的首個通用32位RISC-V MCU,R9A02G021,正是一款超低功耗的48MHz MCU產品。R9A02G021集成了128KB代碼閃存,4KB數據閃存,以及16KB的SRAM和豐富的IO。在開發工具上,瑞薩的e2 studio依然為R9A02G021提供了IDE支持,除此之外,IAR和SEGGER也迅速跟進了對這一MCU的開發支持。
即便有了新的RISC-V內核,并不代表瑞薩會放棄其他產品線的后續開發,從其路線圖規劃上可以看出,無論是RL78、RX、RA系列,瑞薩都有產品擴充和增強的計劃,以實現更高的性能和集成度,并加入一定的AI/ML功能。與此同時,瑞薩或許也會在未來開發更高規格的RISC-V內核,用在更高性能的RISC-V MCU設計上。
高通:率先發力可穿戴和汽車
高通作為Arm陣營的堅定擁護者,這些年也在慢慢向RISC-V傾斜一部分開發資源。在2022的RISC-V全球峰會上,高通高管宣布,早在2019發布的驍龍865 SoC中,高通就已經將RISC-V用到了微控制器的設計中,并已經出貨了上億個RISC-V核心,盡管高通并未透露后續的驍龍手機SoC是否繼續沿用這一設計,但已經足以說明這家手機芯片大廠對于RISC-V的重視了。
去年一則與RISC-V相關的新聞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看過了,那就是高通聯合博世、英飛凌、恩智浦、Nordic幾家大廠,共同成立了一家名為Quintauris的RISC-V初創企業。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支持下一代硬件開發來推動RISC-V在全球的普及,也就是加速RISC-V架構產品的商業化,提供參考架構。據其官網描述,這家公司的初期重點放在了汽車應用上,也就是說未來高通很可能會根據這一參考架構,推出對應的RISC-V汽車芯片產品。
在聯合成立RISC-V公司的消息發布后不久,高通又聯合谷歌共同宣布,雙方將加強合作,基于RISC-V架構開發下一代Snapdragon Wear平臺,從而為谷歌的下一代Wear OS解決方案提供支持,而且高通明確表示,他們將在全球范圍內推行RISC-V的可穿戴解決方案。不過,RISC-V在這一新的Snapdragon Wear可穿戴硬件平臺以什么定位出現,我們尚不清楚。
從過去的可穿戴芯片來看,高通主要采用性能中等的Arm內核來打造相關的SoC。比如從Wear1100到Wear 3100,其都是基于Arm Cortex-A7來設計CPU部分的。直到2020年推出的Wear4100+,才開始使用4核A53 CPU加協處理器的設計。
Snapdragon W5+ Gen1可穿戴硬件平臺 / 高通
最新的W5+ Gen1平臺中,高通依然沿用了4核A53加協處理器的設計,只不過主CPU工藝從12nm換成了4nm,而協處理器也從QCC1110(Cortex-M0)換成了QCC5100(Cortex-M55)。依照高通的說法,其協處理器主要是用來支持谷歌Wear OS、ASOP和RTOS,而且其只需要用到22nm的成熟工藝。
在高通與谷歌的聯合公告中,也明確表示新平臺主要用于支持Wear OS,這樣看來高通新的RISC-V硬件既有可能作為主CPU,也有可能作為協處理器。無論如何,兩家公司都已經加入了RISC-V的軟件生態系統(RISE)中,無論是哪種設計方案,都會給RISC-V在可穿戴領域的軟件開發帶來新的突破。
MIPS:主打高性能處理器
曾幾何時,MIPS也是市場主流的RISC處理器架構,甚至有望比肩Arm、x86,就連國內的龍芯在發展LoongArch架構之前,用的也是MIPS架構。MIPS以設計具有多流水線、多流水線和支持虛擬化的處理器聞名,甚至目前不少ADAS系統都還運行在MIPS處理器上。
然而在成功推出了幾代32位和64位RISC處理器之后,MIPS并沒有超越x86,反而被崛起的Arm掩蓋了光芒。MIPS在這期間甚至嘗試過開源方案,但依舊陷入了無人問津的境地。因此2021年3月,MIPS宣布終止了MIPS架構的開發,同時公司整個轉向RISC-V架構。
盡管在收購和轉型中,MIPS經歷了各種波折,但手上還是留有一些微架構專利,也有豐富的處理器設計與開發經驗,對于同為RISC的RISC-V來說,MIPS本身還是存在不小的優勢。
2022年,MIPS推出了其全新開發的RISC-V處理器系列,eVocore,目前只有P8700和I8500兩大多處理器IP核。其中P8700針對數據中心的高性能計算場景設計,P8700采用了少見16級流水線設計,加上多發射亂序執行和多線程,而且可拓展性可以使其支持到512個內核。MIPS表示其單線程性能遠超市面上現有的其他RISC-V CPU IP,但并沒有提供具體的跑分參數。
除了P8700這類高性能通用CPU核心外,MIPS近期的動向表明其也在發力AI計算。比如MIPS在今年迎來了新的首席架構師Brad Burgess,此前他在SiFive參與了P870處理器的亂序矢量單元設計。此外,他們也在美國開設了新的研發中心,計劃與當地大學合作,開發汽車、數據中心和嵌入式市場的AI計算創新方案。
寫在最后
可以看到,對于絕大多數大廠而言,RISC-V都是一個愈發可行的產品設計方向。這也充分說明了RISC-V的開放性,以及更加成熟的軟硬件開發環境,和更低的設計風險。盡管多數廠商目前依然抱著嘗試的心態,但隨著RISC-V生態的持續壯大,相信會有更多的大廠投入RISC-V的懷抱。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RISC
    +關注

    關注

    6

    文章

    432

    瀏覽量

    83320
  • RISC架構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

    瀏覽量

    5313
  • RISC-V
    +關注

    關注

    41

    文章

    1931

    瀏覽量

    4517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為何什么risc-v芯片比arm的效率高

    RISC-V芯片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相對于ARM架構芯片表現出更高的效率,這主要得益于RISC-V設計的一些特點和優勢。 首先,RISC-V指令集架構是模塊化的,這意味著設計師可以根據特定應用的需求
    發表于 04-28 09:38

    RISC-V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RISC-V作為一種開源的指令集架構(ISA),具有一系列顯著的優點和潛在的缺點。以下是RISC-V的主要優點和缺點概述: 優點: 開源與開放性:RISC-V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獲取、修改
    發表于 04-28 09:03

    RISC-V有哪些優缺點?是堅持ARM方向還是投入risc-V的懷抱?

    RISC-V作為一種開源的指令集架構(ISA),具有一系列顯著的優點和潛在的缺點。以下是RISC-V的主要優點和缺點概述: 優點 : 開源與開放性 :RISC-V是開源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獲取
    發表于 04-28 08:51

    國產RISC-V MCU推薦

    RISC-V MCU微控制器。片上集成2Mbps低功耗藍牙BLE通訊模塊、2個全速USB主機和設備控制器及收發器、2個SPI、4個串口、14路ADC、觸摸按鍵檢測模塊、RTC等豐富的外設資源。 內核方面
    發表于 04-17 11:00

    RISC-V 基礎學習:RISC-V 基礎介紹

    復用資源,因此,其面積開銷是比較大的,但是由于可以讓不同的流水線級數同時做不同的事情,而達到流水的效果,提高了性能,優化了時序,增加了吞吐率。 9. RISC-V 在了解了 RISC 和 CISC 兩種
    發表于 03-12 10:25

    什么是RISC-V

    siFive搞RISC-V 賽昉搞RISC-V 香山搞RISC-V 到底什么是RISC-V? 先不問有什么用,RISC-V目前的能力來說,工
    發表于 02-02 10:41

    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閱讀體驗】RISC-V基礎整數指令集

    第2章 RV32I:RISC-V基礎整數指令集 本章重點講解構成RISC-V基礎整數指令集的基本指令和指令格式。主要包含寄存器間操作的R型,用于短立即數和取數操作的I型,用于存數操作的S型,用于條件
    發表于 01-31 21:10

    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閱讀體驗】 RISC-V設計必備之案頭小冊

    有幸參加發燒友電子的論壇評測,這兩天收到了這本需要評測的書籍《RISC-V開放架構設計之道》,全書簡單講了RISC-V指令集中目前已經完善的幾個指令集部分,并展望了未來可能會在指令集
    發表于 01-22 16:24

    從授權到自研內核,汽車MCU大廠倒戈RISC-V?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隨著芯片IP行業的日新月異的局勢,不少芯片大廠都對新的設計架構躍躍欲試。比如汽車MCU大廠瑞薩就在近日宣布,將趕在競爭對手之前,推出第一代自研的32位RISC-V
    的頭像 發表于 12-05 00:20 ?1451次閱讀
    從授權到自研內核,汽車MCU<b class='flag-5'>大廠</b>倒戈<b class='flag-5'>RISC-V</b>?

    備胎的RISC-V在努力,又將走向何方

    RISC-V的意愿肉眼可見。 RISC-V陣營的支持者,也一直試圖在定制化和標準化之間做平衡: 一、將“無限的自由”轉變為“有限的自由”: 比如提出指令集修改規范,這種規范需要*程度地考慮軟件的兼容性
    發表于 09-30 12:28

    談一談ARM上市與RISC-V

    的小眾,如今正一步步獲得能與Arm一較高下的能力?;蛟S現在RISC-V還不具備挑戰Arm的資格,但越來越多的大廠正逐漸加入或嘗試使用RISC-V,因此Arm的未來仍舊有著巨大壓力。
    發表于 09-30 12:22

    RISC-V 的未來在中國嗎

    2023 年 RISC-V 中國峰會上,倪光南院士表示,“RISC-V 的未來在中國,而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也需要 RISC-V,開源的 RISC-V 已成為中國業界最受歡迎的芯片架構”
    發表于 08-26 14:16

    2023 RISC-V中國峰會:RISC-V深圳技術分享會(同期會議)

    本屆峰會將以“RISC-V生態共建”為主題,結合當下全球新形勢,把握全球新時機,呈現RISC-V全球新觀點、新趨勢。 由電子發燒友主辦的RISC-V技術分享會(深圳站)將于8月26日在深圳舉辦
    發表于 08-15 17:27

    兩大架構RISC-V 和 ARM 的各種關系

    一、RISC-V 和 ARM 的相似之處 RISC-V 和 ARM 基本上都是 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V 和 ARM 都使用加載-存儲架構。意思是數據從內存中加載,在
    發表于 06-21 20:31

    RISC-V,正在擺脫低端

    的采用限制在擁有設計完整處理器資源的公司。 如今行業正在構建一個生態系統,旨在實現結合采用不同工藝節點的第三方小芯片的設計。與此同時,RISC-V正在通過其開源模型實現更大的CPU創新。這一趨勢為
    發表于 05-30 14:1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