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長江存儲:QLC閃存已完成4000次P / E擦寫,采用第三代Xtacking技術

微云疏影 ? 來源:綜合整理 ? 作者:綜合整理 ? 2024-03-28 13:57 ? 次閱讀

據臺灣媒體DIGITIMES 引述長江存儲的發言人稱,公司截至X3-6070QLC閃存已通過第三代Xtacking技術取得了3,000次P/E的擦寫壽命突破。

另外,結合消費級原廠TLC固態硬盤常見的3,000次以上P/E擦寫壽命表現進行對比,可以看出長江存儲的進展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存儲首席技術官(CTO)霍宗亮指出,NAND閃存行業已經在飽受煎熬的2023年逐步復蘇,并有望在2023~2027年間實現21%的復合增長率以及20%的累計設備平均容量增長。

新的市場趨勢包括每GB成本的快速下降、讀寫性能持續增強以及如何滿足多元的客戶需求??蛻粼敢飧冻鐾瑯拥拇鷥r換取更多存儲密度。

針對密度提升的問題,業界轉向QLC NAND的研發日益凸顯,特別是預計到2027年時,QLC的市占率將躍升至40%,遠超出過去的13%。

長江存儲強調,公司運用第三代Xtacking技術的X3-6070QLC閃存已經可以與上代產品相比表現出IO性能提升50%、存儲密度增加70%以及擦寫壽命達到4,000次P/E的可喜進步。

這項成果說明長江存儲的QLC技術已然成熟,為向企業級存儲和移動終端等多個領域拓展奠定了基礎。在場的憶恒創源在此次峰會上便選擇展示使用長存QLC閃存的PBlaze7 7340系列數據中心級固態硬盤。

在涉及QLC的技術細節上,Xtacking的CMOS電路和閃存陣列分離設計增加了算法的靈活性,進一步提高了QLC的可靠性。此外,依靠第三代Xtacking技術,可以實現更廣泛的電壓調制范圍,進一步提高了讀取窗口的可靠性。

長江存儲在大會現場還展出了PC41Q消費級QLC固態硬盤,其中,順序讀寫帶寬高達5500MB/s;長江存儲宣稱這款固態硬盤的數據穩定性及可靠性不亞于TLC固態硬盤,可實現30℃下連續兩年的數據保持以及長達200萬小時的無故障工作時間。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NAND閃存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91

    瀏覽量

    22565
  • 固態硬盤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1358

    瀏覽量

    56503
  • 長江存儲
    +關注

    關注

    5

    文章

    313

    瀏覽量

    3757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長江存儲QLC閃存壽命實現重大突破

    根據官方介紹,長江存儲X3-6070 QLC閃存的IO接口傳輸速度達到了2400MT/s,相比上代的1600MT/s提升了足足50%,同時讀取、寫入速度都有著接近100%的提升。
    發表于 04-03 15:04 ?173次閱讀
    <b class='flag-5'>長江</b><b class='flag-5'>存儲</b><b class='flag-5'>QLC</b><b class='flag-5'>閃存</b>壽命實現重大突破

    第三代半導體龍頭涌現,全鏈布局從國產化發展到加速出海

    第三代半導體以此特有的性能優勢,在半導體照明、新能源汽車、新一代移動通信、新能源并網、高速軌道交通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2020年9月,第三代半導體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在技術、市場與政策的三力驅動下,近年來國內涌現出多家
    的頭像 發表于 01-04 16:13 ?532次閱讀

    是德科技第三代半導體動靜態測試方案亮相IFWS

    。 海內外第三代半導體及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導、投資機構代表參與大會。中科院、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英諾賽科、三安光電等科研院所、企業代表圍繞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應用,深入探討交流最新
    的頭像 發表于 12-13 16:15 ?303次閱讀
    是德科技<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導體動靜態測試方案亮相IFWS

    長江存儲起訴美光!

    長江存儲在以上起訴書中稱,長江存儲不再是新秀(upstart),而已成為全球3D NAND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長江
    的頭像 發表于 11-13 16:53 ?581次閱讀
    <b class='flag-5'>長江</b><b class='flag-5'>存儲</b>起訴美光!

    AMD擴展其第三代AMD EPYC處理器家族并推出6款全新產品

    CPU套件滿足那些希望充分利用現有平臺經濟效益的企業完成通用IT計算和主流計算的需求。完整的第三代AMD EPYC CPU家族是對最新第四代AMD EP
    的頭像 發表于 11-11 10:37 ?992次閱讀

    長江存儲232層閃存揭秘

    長江存儲1Tb TLC芯片的存儲密度已達15.47Gb每平方毫米,1Tb QLC更是高達19.8Gb每平方毫米,在兩種閃存類型中都無出其右者
    發表于 11-02 11:11 ?1114次閱讀
    <b class='flag-5'>長江</b><b class='flag-5'>存儲</b>232層<b class='flag-5'>閃存</b>揭秘

    高通第三代驍龍8采用4納米工藝 支持在終端側運行超100億參數的生成式AI

    高通第三代驍龍8采用4納米工藝 支持在終端側運行超100億參數的生成式AI 前兩天高通公司在驍龍峰會發布了針對筆記本電腦的驍龍X Elite和針對手機移動端的第三代驍龍8。 高通第三代
    的頭像 發表于 10-26 19:29 ?1364次閱讀
    高通<b class='flag-5'>第三代</b>驍龍8<b class='flag-5'>采用</b>4納米工藝 支持在終端側運行超100億參數的生成式AI

    第三代半導體的應用面臨哪些挑戰?如何破局?

    近年來,碳化硅(SiC)、氮化鎵(GaN)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熱點之一。
    的頭像 發表于 10-16 14:45 ?804次閱讀

    進入第三代半導體領域,開啟電子技術的新紀元

    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SiC和GaN在新能源和射頻領域已經開始大規模商用。與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導體相比,第三代半導體具有許多優勢,這些優勢源于新材料和器件結構的創新。
    的頭像 發表于 10-10 16:34 ?327次閱讀
    進入<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導體領域,開啟電子<b class='flag-5'>技術</b>的新紀元

    超·有Ti度!長江存儲致態Ti600新品固態硬盤京東開啟預售

    入門級新品。 致態Ti600固態硬盤,采用長江存儲原廠QLC閃存顆粒,基于長存創新的晶棧? Xtacki
    的頭像 發表于 09-26 10:28 ?807次閱讀

    何以在第三代半導體技術中遙遙領先?

    已廣泛應用于PD快充、電動汽車、光伏儲能、數據中心以及充電樁等領域的第三代半導材料,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半導體各行業的關注。目前,領先器件供應商在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做了什么?有什么技術難點?如何平衡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9-18 16:48 ?384次閱讀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著力打造一流的產業發展生態

    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創中心”)獲批建設兩年以來,瞄準國家和產業發展全局的創新需求,以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使命,進一步推動我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形成立足長三角、輻
    的頭像 發表于 06-19 14:55 ?1779次閱讀

    國星光電第三代半導體看點盡在《GaN的SIP封裝及其應用》

    展區,國星光電首次展出了應用于LED電源領域的第三代半導體產品及其應用方案,這是公司立足自身優勢,推進第三代半導體應用邁向LED下游應用關鍵的一步。 于LED封裝領域,國星光電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淀,已具備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良好的市
    發表于 06-14 10:02 ?456次閱讀
    國星光電<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導體看點盡在《GaN的SIP封裝及其應用》

    如何化解第三代半導體的應用痛點

    又以碳化硅和氮化鎵材料技術的發展最為成熟。與第一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通常具備更寬的禁帶寬度、更高的擊穿場強、更高的熱導率,電子飽和速率和抗輻射能力也更勝一籌,在高溫、高壓、高頻、高功率等嚴苛環境下,依然能夠保證性能穩定。
    的頭像 發表于 05-18 10:57 ?1085次閱讀

    第三代半導體以及芯片的核心材料

    第三代半導體以及芯片的核心材料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09:48 ?2913次閱讀
    <b class='flag-5'>第三代</b>半導體以及芯片的核心材料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