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機器人:AI大模型終端落地的第三大方向?

Felix分析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吳子鵬 ? 2024-03-24 10:22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前有AI落地難,如今AI大模型的落地也遇到了一些挑戰。雖然各大企業推出了非常多的行業垂直大模型,不過這些模型基本上還是基于云端去實現。在終端,目前AI智能手機和AI PC是最熱門的兩大應用。

我們簡單看一下AI智能手機行業,已經有數家廠商推出了配置在手機端的大模型。以vivo的藍心大模型為例,可以通過抓取屏幕中的內容,智能且直接地完成日程添加的操作,使用戶體驗更為便捷。還有榮耀MagicOS 8,大模型讓榮耀手機能夠捕獲用戶的意圖。在AI PC方面,道理大抵是相通的。

那么,除了原本就比較智能且出貨量較大的智能手機和PC之外,AI大模型還有什么終端方向值得去探索呢?OpenAI 給出的答案是機器人。

把ChatGPT裝進機器人的大腦

近日,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發布了自己第一個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demo。視頻內容顯示,當一個1.7米左右的機器人被植入GPT大模型之后,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不僅能夠和人類無違和對話,而且也具有非常強的動手能力。

根據demo內容,這個搭載GPT的機器人能夠非常準確地描述自己所見的內容,比如面前的蘋果和杯子,以及演示人員手部的動作。并且,當演示人員讓這個機器人遞些吃的東西過去時,它能夠在幾乎不需要反應時間的情況下將蘋果遞給演示人員。這個demo顯示出,搭載GPT的機器人已經具有非常高的“意識自主性”,雖然有些對話需要時間反應,不過他最終都能夠做出正確的舉措。

據悉,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擁有一個豪華的技術團隊,創始人Adcock重金從波士頓動力、特斯拉、谷歌等公司挖了大量的人才。再加上有了GPT的加持,Figure 01機器人可以自主做計劃、執行任務、有記憶、聽懂人話,離具身智能的程度更近一步。

上一個引起行業廣泛關注的機器人是VIMA(Vision-and-Language Navigation with Multi-Modal Transformers)。VIMA由李飛飛教授及來自斯坦福大學、加州理工、清華大學和英偉達的幾位學者組成的團隊聯合打造,是一個使用多模態提示執行各類任務的機械操作系統。根據介紹,VIMA是一個帶有機械臂的LLM,可以接受多模態提示詞,單個的文本、圖像、視頻或這些信息的結合。

太平洋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雖然當前人形機器人的智能AI系統還不夠成熟,但當前ChatGPT的出現已展現了生成式AI具備較強理解和生成對話能力,結合OpenAI投資人形機器人賽道,以及特斯拉等巨頭的入局,看好未來人形機器人更快商業化落地。

無疑,Figure 01機器人展示出當下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最新進展。具身智能機器人要求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與環境交互、感知、規劃、決策、行動、執行任務。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在 ITF World 2023 半導體大會上就大談特談具身智能。他認為,具身智能是能理解、推理、并與物理世界互動的智能系統,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浪潮。

相信隨著AI大模型技術越來越成熟,這種大模型和機器人的融合會更加成熟,到時候機器人可能會無縫融入人類社會。

大模型融入機器人的挑戰

不過,憧憬是美好的,過程總是很艱辛。針對AI大模型和機器人的融合,當前還有很多困難需要克服,就像Figure 01機器人一樣,它還有很多細節問題無法很平滑地處理。

在2023年底舉辦的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論壇上,很多專家就談到了AI大模型的終端落地難題,其中一些問題實際上也是適用于機器人行業的。

比如,第一個是算力和存儲問題,當AI大模型在云端訓練時,相對算力還是比較充沛的,不過當部署到終端的時候,模型受限于算力和存儲能力的顯著下降就需要做瘦身。這就牽連出第二個問題,由于實際應用經驗嚴重匱乏,目前大部分AI大模型的瘦身都是“拍腦袋式”的,這也是為什么Figure 01機器人在一些問題上應對非常好,在一些問題上卻需要很久的推理思考。因此,在硬件問題上,成本就會是個大麻煩,成本太低的話,AI大模型受影響就會非常嚴重,成本太高的話就無法廣泛普及。

第二個是數據的問題,以機器人來說,最終落地到終端會有比較明確的場景。然而,就需要利用這類場景數據對AI大模型進行二次訓練,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高質量清洗,另外如何微調數據以達到更好的部署效果,這些都是巨大的挑戰,因為有太多經驗空白區。有人會問,竟然要求具身智能,要像人類一樣,那么不是應該具有廣泛的知識嗎?理想形態當然是這樣,甚至是機器人在一些能力上超過人類,但是受限于硬件,短期看這是不現實的。

第三個是仿真和部署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具身智能的機器人需要和物理世界接觸并融入物理世界。這就遇到了一個問題,智能體是基于虛擬仿真環境進行設計的,不過智能體部署之后,現實世界要復雜很多,如何將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耦合是一個更大的挑戰。這不僅要求智能體模型具有非常好的可擴展性和成長性,還需要一個強大的通用智能本體平臺??赡苡腥艘呀浵氲搅擞布阅苋哂?,不過考慮到可靠性和成本問題,單純性能冗余明顯是不夠的,特定場景通用走向社會性通用的過程中,硬件平臺架構創新是非常關鍵的。

目前,頭部企業實現AI大模型和機器人融合的方式有一些差異性。微軟公司使用ChatGPT大型語言模型 (LLM) 將人的語言快速轉換為機器人的高層控制代碼,然后轉化為機器人的控制;谷歌PaLM-E模型則是一種視覺路線,能夠觀察物理實體世界的信息,由大模型進行分析理解,再將決策結果反饋至物理世界;特斯拉則是打通FSD和機器人的底層模塊,實現一定的算法復用,特斯拉利用大規模的數據集訓練模型,可以提高算法在復雜環境下的性能,并認為自動駕駛的本質就是機器人。

從結果來看,目前AI大模型+機器人已經實現了一些功能,但是離通用智能和規模部署還有一段路要走。

結語

AI大模型如何在終端落地?這是一個困擾行業的問題,將本身就智能的智能手機和PC升級,這當然是一個路徑。不過,具身智能的機器人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當然這條路道阻且長。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06

    文章

    27149

    瀏覽量

    201656
  • AI大模型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29

    瀏覽量

    127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機器人擁抱AI模型已成共識!

    目前普遍的共識是,機器人擁抱AI模型的過程就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實現過程,融合AI模型的具身智
    發表于 12-22 17:08 ?273次閱讀

    LabVIEW的六軸工業機器人運動控制系統

    。 系統研究與算法開發:首先,項目圍繞機器人的數學模型,特別是空間位姿描述和D-H模型展開研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機器人的運動學正反解算法,使用了雅克比-迭代法等先進技術。此外,還涉及
    發表于 12-21 20:03

    高動態人形機器人“夸父”通過OpenHarmony 3.2 Release版本兼容性測評

    近日, 搭載KaihongOS的“夸父”人形機器人通過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簡稱“OpenHarmony”)3.2 Release版本兼容性測評并獲頒兼容性證書 。這體現了
    發表于 12-20 09:31

    Arduino教學機器人的使用教程

    本文檔的主要內容詳細介紹的是Arduino教學機器人的使用教程
    發表于 09-27 06:53

    AI語音機器人,企業營銷新選擇

    機器人AI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9月25日 17:11:01

    ai人工智能機器人

    的運營成本、人力成本還在不斷提高(如:辦公場地的租金、員工的工資、社保公積金、節假日福利等)。 如今的智能電話機器人,每天的電話撥打量可達800-1000通,相比人工提高了3-5倍,大大縮短了名單的篩選
    發表于 09-21 11:09

    基于Matlab和VR技術的移動機器人建模及仿真

    利用 Matlab 建立移動機器人的動力學模型 ,在虛擬現實 (VR )環境下 ,實時仿真移動機器人路徑跟蹤的運動特性 ,為基于 Internet 的機器人遙操作試驗搭建了仿真平臺 。
    發表于 09-20 06:24

    電銷ai機器人席卷電銷市場

    機器人AI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9月07日 18:28:07

    ai機器人打電話助力各行業

    機器人AI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9月07日 18:20:45

    ai機器人

    人工智能AI機器人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8月22日 16:06:28

    ai智能機器人

    機器人AI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8月21日 15:59:56

    ai語音機器人

    機器人AI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8月18日 15:05:25

    ai機器人的價值體現在哪里

    機器人AI機器人
    jf_86111705
    發布于 :2023年08月14日 17:32:24

    龍芯、海光、鯤鵬等國產CPU自主發展的兩大方向

    隨著全球技術、經濟交流狀況的持續收緊,我國CPU自主發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龍芯、海光、鯤鵬等國產CPU自主發展的路徑主要有兩大方向。
    的頭像 發表于 06-07 09:36 ?1283次閱讀

    機器人如何計算簡單的運動

    模型要具備齒輪,導軌幾種基本的運動原理。 要分辨基本圖形,視覺模型要能分辨圓形,方形和角形。 有了這兩點,機器人就基本上能計算開模和注塑這種簡單的工作了。要替代人類的工作,還要進一步
    發表于 05-19 20:40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