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RISC-V邁入HPC市場,性能與生態缺一不可

E4Life ? 來源:電子發燒友 ? 作者:周凱揚 ? 2024-03-23 00:10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近年來,RISC-V已經成了業界不可忽視的成功ISA之一,出貨核心數超過百億顆,但這百億核心中大部分用在了低功耗IoT等應用上。隨著高性能計算已經進入Exascale時代,后發的RISC-V是否有機會在HPC市場占據一席之地,是不少廠商開發者都在琢磨的問題。

其實從去年開始,RISC-V就已經在往這個方向發力了,各種高性能RISC-V處理器的橫空出世,終結了RISC-V只能做中低端的論點。RISC-V國際基金會也在去年將HPC標記為RISC-V發展的戰略優先領域之一。倪光南院士在上周舉辦的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也強調了發展基于RISC-V架構的DSA新型服務器是中國的一大機遇。既然如此,市面上已有的高性能RISC-V處理器究竟表現如何,又是否已經建立起相關的生態呢?

SiFive

作為RISC-V IP生態的中堅力量之一,SiFive已經推出了一系列RISC-V IP產品,包括主打高性能的Performance系列、主打AI算力的Intelligence、面向汽車市場的Automotive系列和面向低功耗IoT應用的Essential。

P670作為SiFive Performance系列的主打產品,采用了四發射13級流水線的設計,相較上一代P550,有了50%以上的性能提升。即便是相比Arm的Cortex-A78,依然有著明顯的PPA優勢。P670的SpecINT2K6/GHz跑分在12以上,已經可以滿足部分商用服務器的性能要求。

以算能的SG2380為例,這是一款2.5GHz 16核 RISC-V處理器,也是計劃于今年出貨的高性能大模型加速器。算能宣稱這是RISC-V在LLM應用架構設計上的全新嘗試,旨在為移動終端提供最強的大模型性能,支持Llama、StableDiffusion等語言、視覺類大模型支持。SG2380采用了RISC-V CPU+TPU的設計,而CPU部分正是基于SiFive P670打造,TPU則是基于SiFive的X280打造。

為了追求更高的性能,為數據中心提供更高的通用算力支持,SiFive于去年發布Performance的下一代旗艦產品P870。P870采用了6-wide、4發射、最多配置16核的設計,SpecINT2K6/GHz跑分高達18以上。SiFive表示P870非常適合用于消費級應用,或是搭配Vector處理器用于數據中心。

為支持下一代高性能應用,SiFive也已經圍繞其RISC-V打造了一系列解決方案,比如Hypervision拓展和系統級的虛擬化IP,WorldGuard系統安全保護等,都能進一步加快RISC-V在HPC和數據中心等應用上的部署。

除此之外,SiFive也已經在規劃下一代高性能核心,Napa。不過SiFive目前尚未透露更多關于Napa的情報,可以預想Napa會支持更多的核心數量,采用更先進的工藝,并提供更高的性能。

平頭哥

平頭哥的C910在2020年面世之際可謂是當時為數不多的RISC-V處理器中,性能最靠前的產品。這個在當時就采用了12級流水線設計的處理器,在臺積電12nm的工藝支持下,跑分達到了6 DIMPS/MHz和7 Coremark/MHz,已經可以超越Arm Cortex-A73,更是超越了當時市面上其他亂序RISC-V處理器。

今年,法國云服務廠商Scaleway推出了基于平頭哥曳影1520 SoC打造的云服務器實例,這也是首個登錄公開商用云服務平臺的RISC-V產品,而曳影1520 SoC的CPU部分正是基于四核玄鐵C910的設計。除了云實例之外,全球首款RISC-V筆記本電腦ROMA,也是基于曳影1520 SoC打造,足以說明C910在通用計算性能上的優秀。

去年11月,平頭哥進一步發布了C920這個加強AI計算的9系列玄鐵處理器,維持了12級流水線的設計,但增加了可選配的亂序Vector運算單元,支持最新的Vector 1.0擴展。得益于新的運算單元,C920主要應用于有高并發算力需求的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網絡通信等領域。

算能科技也基于玄鐵C920打造了SG2042,作為全球首個商用量產的64核RISC-V CPU,SG2042還支持雙路CPU互聯,典型功耗卻只有120W。且在PLCT的支持下,SG2042目前已經適配了Ubuntu、Arch Linux、openEuler、Deepin等多款操作系統,Firefox 和 LibreOffice 等常用辦公軟件也能成功運行。

今年的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達摩院院長張建鋒透露C930也將在年內發布,玄鐵C930兼容RVA24 Profile,SpecINT2006最高跑分可達15/GHz,令人期待未來會有哪些產品基于玄鐵C930打造,以及阿里云是否會開始基于RISC-V硬件提供云實例。

Tenstorrent

Tenstorrent作為業界炙手可熱的初創企業之一,已然成為絕大多數RISC-V會議的??土?,基于同一設計,Tenstorrent于短短一年的時間內,發布了五款RISC-V亂序處理器IP,其中Alastor和Ascalon是他們的高性能RISC-V處理器產品,前者針對客戶和邊緣端市場,后者針對服務器、筆記本和HPC市場。

Tenstorrent的RISC-V處理器IP的高性能設計,主要體現在指令集解碼器的寬度。要知道目前的主流x86處理器架構設計,一般不會超過six-wide,比如AMD的Zen 4為4-wide,而英特爾的Golden Cove為6-wide,上面提到的P870也只是6-wide。

而Alastor采用了6-wide指令集解碼器寬度的設計,Ascalon更是做到了6-wide指令集解碼器寬度。這自然也離不開Tenstorrent的“蘋果背景”,畢竟無論是現任CEO,被譽為硅仙人的Jim Keller,還是Tenstorrent的首席CPU架構師Wei-Han Lien,都是蘋果寬CPU微架構背后的功臣,蘋果M1、A14等芯片的CPU均采用了8-wide的設計。

Ascalon集成了六個ALU、兩個FPU和兩個Vector單元,規格相當高,所以主要用于高端服務器、數據中心、科學計算、大規模虛擬化以及實時數據分析之類的商業高性能計算應用。從去年Tenstorrent給出的SpecINT2017/GHz成績來看(Alastor 1.9,Ascalon 2.2),Ascalon 跑分甚至超過了市面上所有主流服務器CPU核心,僅次于預測的AMD Zen 5跑分。

除了高性能計算通用核心外,Tensorrent打造了專用于神經網絡推理和訓練的專用核心,Tensix。Tensix支持主流數據精度,比如BF4、BF8、INT8、FP16甚至是FP64。相較只提供IP和Chiplet解決方案的RISC-V IP,Tensorrent將提供為Tensix提供IP、Chiplet、芯片、板卡、系統到云的一整套方案。不過將于今年推出的Grendel,將采用CPU+ML Chiplet的設計方案,屆時應該會打通Tensorrent現有的RISC-V CPU和AI IP方案。

除了已經開放購買的一些開發板、擴展卡產品外,Jim Keller也在不遺余力地為Tenstorrent尋找生態鏈伙伴,無論是三星、臺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廠,還是Silicon Box 這樣的Chiplet制造廠商等,都與其達成了合作。

寫在最后

如果單從絕對性能上看,目前RISC-V處理器和主流x86產品還是存在一些差距,但其實隨著HPC和AI需求暴漲,在相關的應用開發上,大家已經意識到一味地追求計算性能本身帶來的收益越來越少,反而是對架構、指令集等進行優化帶來的收益越來越高。而RISC-V架構的靈活可定制性,恰恰給到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不過高性能處理器依然是一個必備的敲門磚,因此RISC-V在HPC領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除此之外,如何與現有的HPC供應鏈和開發生態達成協作,是RISC-V必須考慮的一件事,比如如何與服務器OEM合作,按照OCP項目的標準打造通用的服務器解決方案;又或是如何把盡快將眾多關鍵HPC庫和工具移植到RISC-V的硬件平臺之上。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HPC
    HPC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85

    瀏覽量

    23431
  • RISC-V
    +關注

    關注

    41

    文章

    1931

    瀏覽量

    4517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為何什么risc-v芯片比arm的效率高

    免費使用和修改其指令集,這促進了RISC-V生態系統的快速發展。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和開發者參與到RISC-V的開發和優化中來,RISC-V芯片的性能
    發表于 04-28 09:38

    RISC-V在服務器方面應用與發展前景

    內實現顯著增長。 然而,盡管RISC-V在服務器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廣闊,但仍然存在些挑戰需要克服,如生態系統的建設、與現有技術的兼容性問題等。因此,業界需要持續投入研發和創新,推動RISC
    發表于 04-28 09:04

    RISC-V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和工業界的眾多參與者。這為RISC-V的技術發展、生態建設和應用推廣提供了有力保障。 低功耗和低成本:由于RISC-V的簡潔設計,其內核面積更小,功耗更低,這對于需要長時間運行的設備來說是
    發表于 04-28 09:03

    RISC-V有哪些優缺點?是堅持ARM方向還是投入risc-V的懷抱?

    個優勢。同時,這種設計也降低了制造成本,使得RISC-V在成本敏感的應用場景中更具競爭力。 缺點 : 性能問題 :雖然RISC-V設計簡潔,但相對于某些專用ISA(如ARM),其
    發表于 04-28 08:51

    國產RISC-V MCU推薦

    高速PHY收發器(480Mbps)、千兆以太網MAC及10兆物理層收發器等。 沁恒的另顆芯片 xiaolinen認為在選擇國產RISC-V MCU時,需要重點考慮生態問題,碰到問題是否能快速的找到
    發表于 04-17 11:00

    潤開鴻基于高性能RISC-V開源架構DAYU800通過OpenHarmony兼容性測評

    的重要環。 潤開鴻基于高性能RISC-V開源架構的DAYU800開發平臺OpenHarmony兼容性證書 潤開鴻DAYU800開發平臺基于平頭哥高性能
    發表于 12-14 17:33

    RISC-V內核突破百億顆 RVV1.0如何解鎖端側AI市場應用潛能

    RISC-V內核增長迅猛,2022年就實現了破百億顆出貨量。作為款開源的RISC架構,其憑借輕量化、優秀的可擴展性與不斷增強的軟件兼容性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不斷擴張的生態版圖之下
    發表于 12-01 13:17

    256核!賽昉發布全新RISC-V眾核子系統IP平臺

    (StarLink-500),款高性能RISC-V多核子系統IP平臺。 本次發布,賽昉科技再次擴充自研IP矩陣,引領RISC-V邁入更高
    發表于 11-29 13:37

    青稞RISC-V通用系列MCU

    內核技術的授權費和提成費,通過內置和組合USB、PD、低功耗藍牙、以太網等專業接口外設,構建了既有全球未來生態又能自主可控、且極具長期競爭力的MCU產品線。 產品陣容產品選型 在線選型 [青稞RISC-V通用系列 -(wch.cn)]
    發表于 10-11 09:56

    談ARM上市與RISC-V

    作為RISC指令集,Arm已經筑起了牢不可摧的生態高墻,RISC-V的作用可能僅能在某些小眾領域芯片做補充。但Arm斷供風險爆出,讓RISC-V
    發表于 09-30 12:22

    RISC-V強勢崛起為芯片架構第三極

    RISC-V在服務器市場廣闊的應用前景。RISC-V開源開放的特性,在高性能方向上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應用。 再比如,今年6月,由谷歌、英特爾、英偉達、高通以及平頭哥等13家企業發起
    發表于 08-30 13:53

    RISC-V產業論壇召開,專利聯盟正式成立

    。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湯文侃表示,指令集是芯片設計的基礎,也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基石。憑借開放、精簡、靈活的優秀性能,RISC-V有望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核心處理器架構之。上海是最早支持
    發表于 08-30 10:40

    2023 RISC-V中國峰會:RISC-V深圳技術分享會(同期會議)

    。本屆分享會將邀請生態廠商、研究機構、業界專家、社區伙伴和開源開發者齊聚堂,共同討論 RISC-V 相關的技術和研究、RISC-V發展趨勢與機遇。
    發表于 08-15 17:27

    RISC-V軟件生態計劃“RISE”啟動,平頭哥成中國大陸唯董事會成員

    RISC-V處理器在移動通信、數據中心、邊緣計算及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市場化落地。全球RISC-V軟件生態計劃“RISE”啟動靈活開放的精簡指令集RIS
    發表于 06-02 15:29

    RISC-V,正在擺脫低端

    2025年RISC-V架構芯片更有望突破800億顆。 不過,從RISC-V芯片當前應用領域來看,更多集中在低算力的MCU市場以及生態依賴性低的物聯網領域。 原因不難理解,
    發表于 05-30 14:1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