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下一代高端顯卡標配,容量和速度雙翻倍的GDDR7登場!

E4Life ? 來源:電子發燒友 ? 作者:周凱揚 ? 2024-03-08 09:04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要說起GPU的話,對其性能的一部分定義在其處理單元上,比如英偉達的CUDA核心,或是AMD的CU等。然而還有一部分決定性能的因素在其片上VRAM上,這些內存不僅需要存儲大量用于渲染或計算的數據,其本身需要具備極快的數據傳輸速度。

如果我們除去各大AI GPU搭載的HBM的話,目前主流的消費級GPU仍在采用GDDR6。GDDR6最早是由三星在2016年的HotChip提出來的,隨后三星、美光和SK海力士都先后生產出了各自的GDDR6產品,而英偉達的RTX20系列GPU也成了首個用上GDDR6顯存的產品。

在時隔8年之后,負責制定內存標準的JEDEC,終于在近日發布了全新的JESD239 GDDR7圖形內存標準,新的GDDR7很有可能成為英偉達、AMD等品牌下一代GPU的標配顯存,為GPU的圖形和計算性能再添一把火。

GDDR7帶寬與容量提升,下一代GPU首選?

新一代的GDDR7同時帶來了內存容量和帶寬的雙重提升,單引腳帶寬從GDDR6最高的24Gbps提升至最低32Gbps,最高可達48Gbps,而GDDR7的顯存容量,也從最高的32Gb直接翻倍至64Gbps。不過對應的封裝大小也有所增加,從180 FBGA增大至266 FBGA。

GDDR7在帶寬性能上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切換為PAM-3信令傳輸技術導致的,早在一年多前Cadence就在其驗證工具中披露了PAM3帶來的性能提升。從NRZ轉換為PAM3后,可以使得GDDR7在兩個周期內傳輸三位數據,而GDDR6使用的NRZ單周期只能傳輸一位數據,因此GDDR7比同時鐘速度的GDDR6要多傳輸50%的數據。

這樣的機制類似于GDDR6X所用的PAM-4技術,PAM-4可以實現每周期2位數據的傳輸,不過考慮到成本和設計簡化的問題,GDDR7并沒有選擇采用PAM-4。不過也正因采用了PAM-3,GDDR7能夠支持到如此高的數據傳輸速率,相較之下即便是美光的GDDR6X,也需要在一些超頻操作下才能實現26Gbps。

第一代GDDR7產品應該均為32Gbps的帶寬,不過GDDR7標準還是留了空間,最高可以達到48Gbps的帶寬。不過這似乎與PAM-3的規格有些出入,由此看來GDDR7標準上還有一些別的改進能讓其突破至更高的帶寬。

至于容量,GDDR6限制在了16Gb單芯片的密度,而JEDEC在GDDR7上加入了對32 Gb密度的支持,所以在128bit的內存總線上,終于可以配備32GB的GDDR7 VRAM了。不過從第一代產品的角度來看,內存廠商們應該還是會先推出16Gb(單芯片2GB)密度的產品,之后可能才會陸續推出單芯片3GB、4GB的產品。所以下一代GPU能夠明顯感受到新顯存帶來的速度提升,但顯存容量預計還是維持在同規格的范圍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能耗上,GDDR7相比GDDR6和GDDR6X也有了一定的改進,其工作電壓從后兩者的1.35V降低至了1.2V。這與顯存密度一樣,應該都得益于新的制造工藝。依照三星的說法,GDDR7內存比GDDR6在能效比上提高了20%。不僅如此,GDDR7內存也能在PAM-3和NRZ之間切換,在需要高性能的時候使用PAM-3,在低負載應用中,則可以切換至NRZ,保證溫度和功耗。

除此之外,JEDEC也對GDDR7的通道數量進行了劃分,同樣是一個32bit的GDDR內存,如今GDDR7分成了4個8bit通道,而不再是GDDR6上的2個16bit通道。這一操作看起來像是JEDEC在DDR5 64bit通道上引入的同一設計,或許會讓GDDR7在預讀取的應用上更加高效。

搶在JEDEC之前的三星

其實早在JEDEC公布標準前,已經有不少存儲廠商參與到標準的制定中來,即便是標準還未正式發布之前,相關的特性基本上都已經確定下來了。三星其實在2022年的技術日上,就宣布了GDDR7將成為GDDR6的繼任者,PAM3、帶寬等,都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因此三星在去年就發布了業內首個GDDR7芯片,該芯片擁有16GB的內存容量,單引腳帶寬最高位32Gbps,總帶寬高達1.5TBps,比三星前年發布的改良版GDDR6芯片提升了40%。

wKgaomXqZIaAFB6xAAHUEjGJ0Ho591.png
三星GDDR7內存芯片 / 三星


不僅如此,三星在通稿中還提到,其采用了一種高導熱性能的新型環氧樹脂材料,最大程度地減少發熱,相比GDDR6內存芯片,其封裝熱阻減少了70%。

也正是在去年,傳聞三星已經給英偉達送樣,率先將其GDDR7內存打入下一代英偉達GPU的旗艦產品中,或許我們在今年可能發布的Blackwell GPU上,就能看到來自三星供應的GDDR7了。

其他廠商跟不跟?

從已經公開的消息看來,三星再一次走到了VRAM的最前沿,那么Micron和SK海力士會不會跟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JESD239 GDDR7作為通用標準,GDDR7 VRAM勢必會成為未來幾年的走量顯存產品。哪怕是目前HBM內存更加炙手可熱,SK海力士應該很快也會發布自己的GDDR7產品。

至于美光,雖然其目前尚未公布任何GDDR7的解決方案,但無疑也早就將其納入規劃中。在去年美光公布的路線圖上,GDDR7定在了2024年底的位置,其規格為16-24Gb,128GB/s(32Gbps),并將基于其1β。由此看來,美光今年肯定會正式公布對應的解決方案,首發產品應該也是16Gb的GDDR7內存。

wKgaomXqZJaADqlhAAE1zq9fxSk641.png
美光內存產品路線圖 / 美光


在JEDEC發布的新聞通稿中,美光也表示:“美光在與JEDEC共同定義DRAM標準方面有著悠久歷史,使用PAM極速開發GDDR產品有助于滿足未來日益增長的系統帶寬需求。隨著領先的RAS功能加入,GDDR7標準所滿足的工作負載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圖形市場的范圍?!?br />
至于潛在的GDDR7X,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我們還沒有看到采用PAM-4技術的GDDR7,或許美光還藏了一手,準備為未來的英偉達高端GPU提供總帶寬超過2TB/s的GDDR7X內存,不過其成本或許也將創下新高。

寫在最后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在今年應該就能一睹GDDR7的真容了,至于是誰先搶下首發還不好說。既有可能是英偉達的Blackwell架構GPU,也有可能是AMD的RNDA 4架構GPU。但不管怎么說,GDDR7應該還是會優先出現在首發的高端型號上,中低端系列的新顯卡或許將繼續沿用GDDR6。

我們也可以展望一下未來GDDR8可能帶來的突破,畢竟從各個內存廠商的消息來看,GDDR7所用的1β工藝很可能是最后一代采用DUV光刻機的節點,未來它們會陷入怎樣的競爭,早一步布局EUV光刻機的三星是否會更占據優勢?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顯卡
    +關注

    關注

    16

    文章

    2369

    瀏覽量

    6613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美光科技發布新一代GDDR7顯存

    在近日舉行的臺北國際電腦展上,美國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正式發布了其新一代GDDR7顯存。這款新型GPU顯卡內存基于美光的1βDRAM架構,將內存性能提升至新的高度。
    的頭像 發表于 06-06 09:24 ?115次閱讀

    美光出樣業界容量密度最高新一代 GDDR7 顯存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代碼:MU)今日宣布,出樣業界容量密度最高的新一代 GDDR7 顯存。1?美光 GDDR7 采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6-05 16:52 ?495次閱讀

    AMD RDNA4或采用GDDR6顯存,Navi 4X或Navi 4C具備216個計算單元?

    因受限 RDNA 3 世代尷尬處境,AMD 下一代 RDNA4 游戲顯卡似乎選擇避開與英偉達在旗艦級別產品上的競爭。據消息人士 Kepler 透露,AMD 下一代 RDNA4 游戲顯卡
    的頭像 發表于 04-28 14:29 ?396次閱讀

    Rambus推GDDR7內存控制器IP滿足AI應用需求

    據報道,該公司的 GDDR7 控制器采用 PAM3 信號,運行速度高達 40 Gbps,能為 GDDR7 存儲器設備提供 160 GB/s 的吞吐量,相比其自身研發的GDDR6 控制器
    的頭像 發表于 04-23 15:52 ?186次閱讀

    Introspect Technology發布全球首款GDDR7顯存測試系統

    據悉,Introspect已成功交付M5512 GDDR7顯存測試系統,此乃全球首個正規解決方案,專門針對JEDEC全新的JESD239圖形雙倍數據速率(GDDR7)SGRAM規范。
    的頭像 發表于 03-28 09:43 ?209次閱讀

    三星、海力士推出GDDR7顯存,最高時速48Gbps、64Gb

    值得關注的是,新型GDDR7內存提供的容量選項亦更加多樣化,本次展出的版本即包含16Gb與24Gb兩種款式,分別匹配2GB和3GB顯存容量。據JEDEC公布的數據顯示,未來GDDR7
    的頭像 發表于 03-21 15:35 ?318次閱讀

    GTC 2024:三大存儲廠商齊展HBM3E與GDDR7技術

    據悉,HBM3E廣泛應用于Blackwell加速器、NVIDIA H200、GH200芯片;AMD Instinct MI300A / X亦有可能采用其技術。至于GDDR7,有望在RTX 50系列顯卡中得到應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3-20 10:25 ?285次閱讀

    JEDEC發布:GDDR7 DRAM新規范,專供顯卡與GPU使用

    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計劃在今年上半年量產下一代顯卡用內存GDDR7 DRAM,這是用于圖形處理單元(GPU)的最新一代高性能內存。
    發表于 03-18 10:35 ?176次閱讀
    JEDEC發布:<b class='flag-5'>GDDR7</b> DRAM新規范,專供<b class='flag-5'>顯卡</b>與GPU使用

    英偉達、AMD新款顯卡或仍配備2GB GDDR7顯存

    據悉,現行GDDR6顯存每模塊采用8GB顯存容量,對此,@kopite7kimi援引內部消息稱,英偉達即將發布的GeForce RTX 5090顯卡并無內存翻倍的可能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3-08 14:54 ?260次閱讀

    三星將推出GDDR7產品及280層堆疊的3D QLC NAND技術

    三星將在IEEE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上展示其GDDR7產品以及280層堆疊的3D QLC NAND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2-01 10:35 ?448次閱讀

    三星展示GDDR7技術:優化TRX均衡與ZQ校準,提升傳輸速度

    GDDR7將運用PAM3編碼方式,這種介于PAM4和NRZ之間的技術可提高周期內數據傳送率,相較NRZ技術降低了對高總線頻率的依賴,獲得比GDDR6更高性能且能耗更低的特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1-29 11:20 ?290次閱讀

    三星開發出業界首款GDDR7 DRAM顯存

    與目前的GDDR6 DRAM相比,GDDR7的每引腳帶寬從24Gbps提升至32Gbps,總帶寬可達1.5TB/s。這款新產品采用了脈沖幅度調制(PAM3)信令的方法,取代了前幾代產品中非歸零(NRZ)信令方案,得以提升帶寬
    發表于 07-24 11:09 ?229次閱讀

    三星率先推出GDDR7,下一代英偉達GPU顯存顆粒預定?

    ,16GB的GDDR7顯存。 GDDR7顯存 / 三星 ? 搶下英偉達下一代產品的訂單? ? 新的GDDR顯存對于GPU廠商,尤其是英偉達來說,往往都是其
    的頭像 發表于 07-22 00:01 ?1632次閱讀
    三星率先推出<b class='flag-5'>GDDR7</b>,<b class='flag-5'>下一代</b>英偉達GPU顯存顆粒預定?

    【機器視覺】歡創播報 | 三星開發出業界首款GDDR7顯存

    1 三星開發出業界首款GDDR7顯存 三星7月19日宣布成功開發出業界首款GDDR7 DRAM顯存,將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HPC和汽車應用的能力。該產品將于今年首先安裝在主要客戶的下一代系統中進
    的頭像 發表于 07-20 11:27 ?573次閱讀
    【機器視覺】歡創播報 | 三星開發出業界首款<b class='flag-5'>GDDR7</b>顯存

    三星推出其首款GDDR7 釋放下一代顯存性能潛力

    三星最新32Gbps GDDR7將進一步強化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汽車等的應用能力 與上一代24Gbps GDDR6 相比,GDDR7性能提升1.4倍,能效提高20%
    的頭像 發表于 07-19 10:27 ?875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