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如何選擇圖像傳感器的鏡頭

瘋狂的FPGA ? 來源:瘋狂的FPGA ? 2024-01-16 10:10 ? 次閱讀

題為ISP前傳,即正式開始研究ISP之前,我們不得不先得搞清楚的一些基礎概念:

ISP的傳統應用主要包括數碼相機和攝像機,而決定數碼相機與攝像機的成像質量的,除了圖像傳感器與ISP圖像處理芯片部分,最為重要的就是鏡頭部分。所謂玩單反窮三代,主要講的也是鏡頭部分的昂貴投入,并且不同焦距的鏡頭得換著伺候,更是望塵莫及。

手機中,鏡頭也是影響成像質量最為重要的部件。當下阻礙手機越做越薄的關鍵,就是手機的鏡頭。甚至為了滿足不同焦距,不同光圈的拍照,以獲得更好的畫質以及拍攝體驗,手機開始集成了多個Sensor+配套鏡頭。如下是手機鏡頭的組成結構,主要由基板+圖像傳感器+650nm濾波片+光學鏡片組成。

11efcd70-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對于我們草根來說,DIY設計或者產品定義,通常用不到手機這么復雜的鏡頭。如果不涉及Auto-Focus,那么鏡頭也沒有馬達部分,產品出廠的時候通過手動調焦后固定鏡頭部分,即可。針對這種設計及應用,我們該如何選擇圖像傳感器的鏡頭?

1.鏡頭座子選型

首先,手機攝像頭是通過在軟硬結合板上貼好傳感器后,再用膠鏡頭上去的,這種設計去定制生產,DIY太麻煩了(后面專門寫一篇文章講如何定制FPC模組)。我們常規的設計,就得在PCB上先留好鏡頭座的孔位(鏡頭裝在外殼的除外)。這里以如下圖,為20mm孔間距座子的PCB示意圖(思特威SC130GS):

1202e522-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鏡頭孔間距,是用來安裝鏡頭座子的。以M12鏡頭座為例,一般有18mm、20mm、22mm孔距,其中20mm最為常用。如下所示,為20mm M12鏡頭座的尺寸圖,我們主要關注固定孔間距以及邊框的尺寸(必須比Sensor大,否則就得換更大孔間距的座子)。

12244c30-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確定好了鏡頭座的固定孔尺寸(20mm),接下來就是鏡頭座子的選型。這里仍然以M12鏡頭座為例(CS類比),按照材料分有金屬以及塑料的鏡頭座。

這兩種材料的鏡頭也各有優缺點,對比如下:

1)塑膠座子:更輕、更便宜、不掉鐵屑;但容易擰歪,固定孔需要攻絲

2)金屬座子:精度更高、固定孔帶螺紋直接擰;但更貴,容易掉鐵屑

2.650nm濾波片的選擇

監控相機上有個重要的組件,要做IR-CUT,如下圖所示:

開始討論濾波片前,我們先看看傳感器在不同波段下的特性。以SC130GS彩色及黑白的光譜圖為例,如下所示:

125c4298-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可見SC130GS在350nm~950nm波段都可以接受光線,但是我們的人眼不行,人眼只能感受到650nm左右的波段(個別人除外),如下圖所示:

1271d3b0-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650nm后面,主要是紅色及紅外部分,此時綠色和藍色較弱,如果相機為了呈現人眼看到的景象,那么650n以上部分就是傳感器接收到的冗余的光線,因此也就會有了IR-CUT。IR-CUT在白天的時候打開,此時在鏡頭和Sensor之間加裝了650nm濾波片,有效濾除了冗余的紅色及紅外部分,盡可能地保持和人眼同樣的敏感程度。否則由于吸收了過多的紅外光,圖像容易偏紅,不太好做后續的圖像處理。

但是在夜晚,作為監控相機與生俱來背負的使命,就需要發揮價值了。晚上人眼看不到(動物除外),但為了更好的監控視覺,往往有850nm紅外補光,因此需要將IR-CUT關閉,此時Sensor感光全透,在850nm紅外光的作用下,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晚上。如下圖所示,為此刻的本人,雖然沒有開燈,但HK監控相機上的850nm補光后,客廳歷歷在目。

這里,我們得進一步解釋/提出3個問題:

1)如果是黑白相機,比如前面的SC130GS的光譜,始終只能看到黑白圖像,那么不需要650nm濾波片

2)紅外補光可以黑暗成像問題,但仍然是黑白成像,并且容易紅曝光

3)如何實現一個彩色低照度相機呢?有待后續我們深入研究!

再回到問題的源頭,我們如何加裝650nm濾波片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法:

1)在鏡頭上貼650nm濾波片,如下(1)所示:

2)選擇集成了650nm的濾波片,如下(2)所示:

3)選擇IR-CUT鏡頭座,但需要額外電路控制

3.鏡頭選型

鏡頭的選型,一半依賴傳感器的尺寸,另一半根據需求來確定。傳感器的靶面,決定了我們能用多少靶面的鏡頭;而需要拍攝的距離,決定了我們鏡頭的焦距。最后,才是光圈、景深。

這里再舉一個例子,以思特威的SC2210為例子,其傳感器相關參數如下(左)所示:

12a25daa-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由于傳感器的靶面為1/1.8'',那么我們至少得選擇1/1.8''的鏡頭,否則會導致4角不能正常成像;但如果選擇靶面過大的鏡頭(比如1寸),那么實際就中間部分有效,則容易導致成像角度過小。

另外,1/1.8寸常用的鏡頭為6mm,如果更短的焦距,則會有更大的畸變;那么如果沒有成熟的畸變矯正算法,則選擇6mm甚至以上的鏡頭更優。實際上能從淘寶上買到的1/1.8寸的鏡頭,幾乎也就是6mm的,我們設計的SC2210用的也是6mm焦距的鏡頭,SC2210模組及這款鏡頭的詳細參數,如下所示:

12be6932-b3cc-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另外,這邊引入的話題就多了,待后續慢慢展開解釋,羅列如下:

1)FPGA畸變矯正算法,如何實現

2)如何根據靶面及焦距,計算視場角及拍攝距離

參考內容:無,online天馬行空!

PS:原本只想簡簡單單講一下鏡頭選型,但往往為了講一個問題,會引入更多的問題,這就是寫文章最可怕的地方

PS:夜深人靜,沒有嘈雜的打擾,愿這份寧靜,可以一直堅持下去。

審核編輯:湯梓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圖像傳感器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751

    瀏覽量

    128912
  • 攝像頭
    +關注

    關注

    59

    文章

    4657

    瀏覽量

    93081
  • 鏡頭
    +關注

    關注

    2

    文章

    487

    瀏覽量

    25361
  • ISP
    ISP
    +關注

    關注

    6

    文章

    459

    瀏覽量

    50924

原文標題:【ISP前傳1】草根DIY攝像頭,該如何選鏡頭?

文章出處:【微信號:瘋狂的FPGA,微信公眾號:瘋狂的FPG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傳感器應用技術:圖像傳感器選擇與成像系統構建#傳感器

    傳感器圖像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08日 00:44:34

    CCD和CMOS圖像傳感器的比較

    `大家下午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篇我自己總結的文章:CCD與CMOS哪種更適合工業相機市場?歡迎大家來這里討論,相互學習!圖像傳感器是各種工業及監控用相機、便攜式錄放機、數碼相機,掃描儀等的核心部件
    發表于 09-06 10:58

    cmos圖像傳感器和接觸式圖像傳感器有什么不同處

    (必須與原稿保持很近的距離),只能使用LED光源,景深、分辨率以及色彩表現目前都趕不上CCD感光器件,也不能用于掃描透射片。cmos圖像傳感器可以用鏡頭接受遠處景象:CMOS傳感器采用
    發表于 11-10 10:04

    CCDCMOS圖像傳感器基礎與應用

    CCD、CMOS圖像傳感器基礎與應用CCD圖像傳感器和CMOS圖像傳感器,最初主要應用于數字照相
    發表于 05-27 17:26

    選擇適合視覺傳感器的小妙招

    視覺傳感器是一種機器視覺系統,經過專門設計,用于在非結構化環境中執行簡單的存在/缺失檢測,并提供通過/未通過結果。視覺傳感器將相機的圖像采集功能與計算機的處理能力相結合,能夠對所制造的元件或產品
    發表于 11-06 11:02

    IBM進軍CMOS圖像傳感器

    。 IBM CMOS傳感器內置的超薄2.5微米銅堆棧、片上色彩過濾器和顯微鏡頭,可進一步提高圖像質量。其中,銅堆棧厚度比標準鋁制造工藝大約薄了30%,可在低光照條件中通過增加采光效率來提高相片質量。另外
    發表于 11-19 17:04

    IBM將提供CMOS圖像傳感器代工服務

    ,傳感器圖像質量可以通過其能夠生產具有2.5微米銅堆疊的傳感器得到改善,銅堆疊中包括一個片上顏色過濾器和微型鏡頭。銅堆疊大約比標準基于鋁的工藝薄30%,IBM稱這可以顯著改善光收集效
    發表于 11-20 15:43

    Micron CMOS圖像傳感器

    (ADC),可提高原始圖像輸出。MT9T012在滿分辨率下可達到15fps,查看模式時達30fps,它具有片上縮放功能,可任意選擇圖像大小。 現在開始向普通用戶提供3.1MP圖像
    發表于 11-20 16:38

    【設計技巧】機器視覺設計者如何選擇合適的鏡頭?

    ,是指鏡頭的光心和相機的圖像傳感器之間的距離。 通過改變鏡頭的焦距,可以獲得不同大小的視場(FOV)。選擇
    發表于 07-19 08:30

    cmos圖像傳感器的應用

      CMOS圖像傳感器是一種典型的固體成像傳感器,與CCD有著共同的歷史淵源。CMOS圖像傳感器通常由像敏單元陣列、行驅動
    發表于 06-20 17:00

    圖像傳感器連接分析

    算法是根據照相機所接收的圖像進行聚焦。在這兩種子系統中,多媒體處理通過其輸出的脈寬調制(PWM)信號控制各種鏡頭和快門的電機。自動曝光控制功能還能調節傳感器的自動增益控制(AGC)電
    發表于 10-26 09:22

    什么是圖像傳感器技術?圖像傳感器有哪些類型?

    什么是圖像傳感器技術?圖像傳感器有哪些類型?基于CCD傳感器的系統設計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發表于 06-17 10:40

    圖像傳感器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去校正圖像傳感器的壞像素?

    圖像傳感器的核心是什么?圖像傳感器有哪些配置?圖像傳感器有哪些光電二極管元件?如何去校正
    發表于 06-29 07:13

    圖像傳感器有哪幾種類型?

    目前圖像傳感器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廣泛使用的CCD(電荷藕合)圖像傳感器;另一種是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導體)圖像
    發表于 07-07 06:19

    DIY圖像傳感器

    描述DIY圖像傳感器-圖像傳感器PCB代碼https://github.com/IdleHandsProject/diycamera
    發表于 08-26 07:22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