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淺析從AMOLED到MicroLED自發光顯示技術

jh18616091022 ? 來源:AIOT大數據 ? 2023-12-14 09:27 ? 次閱讀

OLED工作原理及結構

OLED最典型的結構就是“類三明治”型,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組成,來構建成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三個結構。

0080112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當給到一定電壓的時候,陽極與陰極的電子就會在發光層中相遇、結合,產生光子。發光層中帶有特殊的有機材料(OLED中的O),來與光子一起變成紅綠藍三原色。

00a27866-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OLED基本結構:1. 陰極 (?);2. 發光層(Emissive Layer, EL);3. 陽極空穴與陰極電子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子;4. 導電層(Conductive Layer);5. 陽極 (+),來自維基百科。

00b6add6-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用一個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說,OLED的原理就好像給有機材料做“電刑”,陰極陽極一通電,有機材料就被“電得發光”。由于每個像素中的紅綠藍三原色點都可以被單獨的電壓所控制來發光,不需要大面積的背光作為屏幕的“亮源”,故這種技術也被稱為自發光技術。

1.主流顯示面板技術:LCD,OLED,MicroLED

00ddeffe-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典型的LCD

019f09c8-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典型的OLED

01bda9fa-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LCD與OLED

01e3a9fc-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2040ba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2.主流顯示屏的發展趨勢

0222c95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3.OLED堆疊結構:相比LCD,OLED沒了背光和下偏光片

023c3a54-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02575b36-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 ?

027e5a9c-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2a63e90-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4.OLED發光原理:外界電場驅動-->載流子的注入(電子和空穴分別由陰極和陽極注入到有機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層)-->載流子傳輸(在各自的傳輸層傳輸,向發光層靠近)-->產生激子(在有機發光層,電子和空穴復合生成激子)-->輻射發光(激子輻射躍遷回到基態并發光,光從透明陽極和襯底發出)

02cc93ce-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5.OLED像素電路工作原理:相比LCD,OLED除了開關管T1之外,還多了控制管T2

尋址信號Gate,加載到SW_TFT(T1)的柵極,控制它的導通/開關管T1;

數據信號Source,通過T1,加載到DRV_TFT(T2)的柵極,控制流過OLED的電流,實現不同灰階度/控制管T2;

儲存電容Cst:Source信號將保持在T2柵極持續到下一次尋址。

02eedf6a-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6.驅動框圖:相比LCD,OLED多了由電源直接供給TFT2的正負電壓,即ELVDD,ELVSS;

030ccfac-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Micro-OLED原理

半導體器件很多是結構決定特性,MicroOLED是一種在單晶硅片上制備主動發光型OLED器件的新型顯示技術,又稱硅基OLED。

我們來看一下Micro-OLED的結構,通常采用頂發射方式,由白光發光層加有機濾色片實現全彩顯示,并將各像素的陰極共同連接,光線通過頂部透明陰極電極層發出:

032694be-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4-Micro-OLED的結構

由于Micro-OLED像素都只有亮或暗兩種狀態,背板可參考存儲器(如SRAM)來設計像素驅動電路,這樣可以利用成熟CMOS工藝,將行列驅動電路、像素陣列和DC-DC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在單個芯片上,像素尺寸可達微米級別:

03442d1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5-Micro-OLED pitch尺寸,對比左側是傳統基于TFT背板的AMOLED

035c879a-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 ?

03b92874-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3e086e4-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 ?

Micro-OLED微顯示器件采用單晶硅晶圓(Wafer)為背板,具有自發光、厚度薄、質量輕、視角大、響應時間短、發光效率高等特性,而且更容易實現高PPI(像素密度)、體積小、易于攜帶、功耗低等優異特性,特別適合應用于近眼顯示設備。隨著市場應用的持續擴大,對Micro-OLED微顯示產品的關注程度日漸提升。

Micro-OLED優勢:

自發光,色彩效果更豐富、可實現高分辨率、采用全固態器件,工作溫度范圍寬、抗震性好

響應速度快、發光效率高,能耗低、集成度高、體積小,便于攜帶。

Micro-OLED產品特性:色域高、對比度高達10,000:1、電池重量輕、耗電低,比LCD功能耗小20%、響應速度快,像素更新所需時間小于1μs。

03f041e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走向微顯示?

0426ed50-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4491902-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發展成為Micro LED?

046c0e1c-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48268ba-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Micro LED屏幕技術采用無機氮化鎵材料作為發光材料,為了實現像素級別控光效果,Micro LED采用的是比頭發絲還要窄的1-10微米LED晶體,其具有RGB三色自發光的特性,因此并不需要背光模組也不需要色彩過濾層,具有與OLED相近的高度色彩飽和度,且耗電量也僅為傳統面板的十分之一,其無機材料特性也避免了燒屏問題的發生。

049aef20-99c2-11ee-8b88-92fbcf53809c.jpg

Micro LED技術示意

并且Micro LED屏幕和OLED屏幕技術一樣具有可彎曲、體積輕薄等特性。不過Micro LED屏幕在擁有如此多優勢的同時,其也具有生產和研發初期技術難度高的問題,想要生產微米級的LED晶體并將其精準貼合在基材上自然需要極為精準的生產工藝,并且意味著生產初期較低的良品率。同時Micro LED屏幕超高的LED晶體密度也會帶來較高的成本,特別是高端顯示器所需要的精準光線控制對于LED晶體本身的質量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影響MicroLED顯示屏良率的主要因素

04b3c9b4-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直接轉移 vs. 中介層

04d35e46-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混合鍵合工藝案例

04f6043c-99c2-11ee-8b88-92fbcf53809c.png ? ?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29

    文章

    25076

    瀏覽量

    204103
  • OLED
    +關注

    關注

    118

    文章

    6052

    瀏覽量

    221874
  • LED顯示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50

    瀏覽量

    37628
  • 電壓控制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02

    瀏覽量

    22704
  • MicroLED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601

    瀏覽量

    37730

原文標題:從AMOLED到MicroLED自發光顯示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AIOT大數據,微信公眾號:AIOT大數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淺談AMOLED補償技術

    有機發光顯示二極管(OLED)作為一種電流型發光器件已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高性能顯示中。由于它自發光的特性,與LCD相比,
    發表于 12-16 12:13 ?7175次閱讀
    淺談<b class='flag-5'>AMOLED</b>補償<b class='flag-5'>技術</b>

    一文解析microLED的主要技術挑戰

    發光原理上,一般定義中的microLED屏幕會更靠近OLED屏幕,每個像素也可以算是“自發光”了,但背光并不是有機材料。而且在面板結構上,microLED也做得更簡化了。
    的頭像 發表于 08-11 14:58 ?1.6w次閱讀
    一文解析<b class='flag-5'>microLED</b>的主要<b class='flag-5'>技術</b>挑戰

    【AD新聞】蘋果秘密自主研發顯示屏:要和三星分手了?

    發光,將畫素的點距降數量級低到微米。與目前主流的OLED、LCD技術相比較,MicroLED具有功耗低、亮度高、具有超高的解析度與色彩飽和度、響應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效率較高等優勢,顯示
    發表于 03-23 15:31

    一文看懂手機顯示屏的發展之路

    。 顯示屏作為手機最重要的,顯示輸出設備,最初的單色LCD顯示屏幕,STN、CSTN顯示
    發表于 09-23 14:42

    MicroLED是什么

      MicroLED是什么  MicroLED是新一代顯示技術,比現有的OLED技術亮度更高、發光
    發表于 06-22 10:51

    AMOLED是什么

      AMOLED(有源矩陣OLED)是一種用于移動設備、數碼相機、媒體播放器和電視的顯示技術。它采用有源矩陣對像素進行尋址,并使用一種特殊類型的薄膜技術,其中有機化合物形成電致
    發表于 06-22 10:55

    顯示技術有哪些

    和矩陣化技術,單來說,就是將LED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可以讓LED單元小于100微米,與OLED一樣能夠實現每個圖元單獨定址,單獨驅動發光自發光)?! ?b class='flag-5'>MicroLED
    發表于 06-24 15:10

    AMOLED顯示技術的優缺點有哪些

    或者藍色,電壓的變換同樣需要依靠TFT,在調節三原色的比例之后,才能發出各種顏色?! ?b class='flag-5'>AMOLED優點  1、相較于LCD-TFT顯示屏結構更加輕薄?! ?、對比LCD不需要背光源,AMOLED
    發表于 06-24 15:25

    等離子電視自發光是怎么回事

    等離子電視自發光是怎么回事     等離子電視自發光是指它的工作原理,是目前電視顯示技術中還原自然色彩最好的一種
    發表于 03-27 14:32 ?1596次閱讀

    等離子電視自發光的原理優勢

    等離子電視自發光是指它的工作原理,是目前電視顯示技術中還原自然色彩最好的一種技術。
    發表于 06-12 15:50 ?3305次閱讀

    新一代的顯示技術--MicroLED

    近年來,隨著LED顯示進入更高清領域,LED新產品、新技術的出現受到市場廣泛關注。其中,MicroLED被視為新一代顯示技術,具有體積小、低
    發表于 06-15 09:06 ?2120次閱讀

    三星將投資大規模生產microLED顯示面板

    microLED顯示面板被看成是繼OLED之后的下一代自發光顯示面板,并且三星已經在去年的CES2018上首次展示了應用新顯示
    的頭像 發表于 12-20 16:52 ?3553次閱讀

    Omdia預計Mircro LED顯示器將成下一個自發光顯示技術

    在對創新的自發光顯示器需求不斷增加的推動下,Omdia 預計到 2027 年,全球微型發光二極管 (microLED顯示器的出貨量將從 2
    發表于 07-27 14:11 ?784次閱讀
    Omdia預計Mircro LED<b class='flag-5'>顯示</b>器將成下一個<b class='flag-5'>自發光</b><b class='flag-5'>顯示</b><b class='flag-5'>技術</b>

    Micro LED將成為下一個自發光顯示技術

    在對創新的自發光顯示器需求不斷增加的推動下,Omdia預計到2027年,全球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 LED)顯示器的出貨量將從2020年微不足道的水平飆升至1670萬片。
    發表于 07-31 10:50 ?807次閱讀
    Micro LED將成為下一個<b class='flag-5'>自發光</b><b class='flag-5'>顯示</b><b class='flag-5'>技術</b>

    MicroLED顯示屏的新顯示技術,它具有哪些優勢

    晶銳創顯MicroLED是新一代顯示技術,即LED微縮化和矩陣化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將LED(發光二極管)背光源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
    發表于 09-30 14:44 ?1504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