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反饋系統中負載效應的計算方法

冬至子 ? 來源:EETOP ? 作者:ttt913 ? 2023-12-01 15:07 ? 次閱讀

在反饋系統傳輸函數的計算中,先計算出開環傳輸函數,再利用反饋理論公式計算閉環傳輸函數。

在計算開環傳輸函數時,斷開環路時必須在兩端加上負載效應的電路,有時會比較麻煩。

這里的方法可以將負載也當反饋處理,直接斷開環路計算開環和閉環傳輸函數,在有些場合計算會非常方便且直觀。

先看一個簡單電路,電阻分壓:

image.png

直接計算很簡單,Vout=Vin*R2/(R1+R2)=Vin/(1+R1/R2).

Vout=Vin -VoutR1/R2 這個等式正好是反饋方程的形式, 1Vin 是前向增益, Vout*R1/R2是環路增益。(物理意義是Vout 在R2上產生的電流,也流經R1產生壓降,等效負反饋)

按照反饋公式 Vout/Vin=A/(1+T)=1/(1+R1/R2). 結果與前面相同。

看一個稍微復雜點的:

image.png

前向增益是 1.

反饋環路增益: Vout在R2-R5上產生電流 Vout*(1/R2+1/R3+1/R4+1/R5), 反饋環路增益是 R1*(1/R2+1/R3+1/R4+1/R5)

利用反饋公式,最后增益是 1/(1+R1/R2+R1/R3+R1/R4+R1/R5).

這兩個例子看上去有點無用,直接用分壓公式可能更直接。下面看一個實際例子的應用。 例子來源于 “High PSR Low Drop-Out Regulator With
Feed-Forward Ripple Cancellation Technique” JSSC Mar 2010

image.png

在紅叉處斷開環路,將 RL, CL/Rc/Lc, Rf1/Rf2的負載效應全部考慮成負反饋,所以不需要加負載電路到開環中。

前向增益: 等于 Mp 的gm乘以rds,在加上Vin(1). 1+gm*rds.

反饋有三條通路, 他們的環路增益為

Rf1/Rf2的負載效應, Vout*rds/(Rf1+Rf2)

ZL 的負載效應 , Vout*rds/ZL

通過Ae的反饋路徑 直流增益VoutRf2/(Rf1+Rf2)Aegmrds, 考慮到這個路徑上會有至少極點,穩定要性一個等效極點在帶環路帶寬內, 假設極點wp, 環路增益為 VoutRf2/(Rf1+Rf2)Aegmrds*(1/(1+s/wp)).

總的反饋環路增益為 上面三者相加 T= Rds/(Rf1+Rf2) + rds/ZL + Aegmrds*Rf2/((Rf1+Rf2)(1+s/wp))

利用反饋增益公式 Vout/Vin= A/(1+T)= (1+gmrds)/(1+Rds/(Rf1+Rf2) + rds/ZL + AegmrdsRf2/((Rf1+Rf2)(1+s/wp)))

這個和論文中的公式完全相同, 而且每一項的物理意義都很清楚。

image.png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反饋系統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7

    瀏覽量

    9908
  • 負載效應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4

    瀏覽量

    272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反饋網絡的負載效應

    在負反饋網絡沒有考慮到反饋支路的負載效應,只是認為反饋網絡是單向的,即沒有考慮到輸入經反饋網絡到
    發表于 01-26 09:58

    阻抗計算方法

    阻抗計算方法,希望有所幫助
    發表于 06-10 16:58

    反饋系統的優點

    反饋系統運算放大器是具有高電壓增益的放大器,但幾乎不是運算放大器單體進行放大。原因是開環增益存在偏差,或帶寬較窄,難以控制放大率。因此,一般構成負反饋電路后使用。下圖表示負反饋系統的模型。構成
    發表于 04-16 06:20

    soc計算方法

    soc計算方法,BMS的SOC的計算其實可以分為三大部分:1、電芯層級的SOC計算(軟件中最真實的SOC計算,不涉及任何濾波處理);2、模
    發表于 07-27 06:13

    Rstart的計算方法

    或者是通過TI官網UC3842手冊上的方法學習Rstart的計算方法。
    發表于 10-29 07:04

    自制一塊帶板載反饋系統的繼電器模塊

    描述帶板載反饋系統的繼電器模塊我制作了這個繼電器板,因為有時控制燈還不夠,您需要了解繼電器的輸出狀態。就像具有數字和物理控制的 wifi 燈繼電器一樣,如果有人打開燈,系統仍然認為燈已關閉
    發表于 07-08 06:09

    反饋系統自激振蕩

    反饋系統自激振蕩 一、實驗目的1.了解反饋系統的構成;2.理解系統S 平面分析;二、實驗設備1.TKSS-D 型 信號與系統實驗
    發表于 09-24 11:20 ?3135次閱讀
    <b class='flag-5'>反饋系統</b>自激振蕩

    甲類單端的簡易計算方法

    甲類單端的簡易計算方法甲類單端的簡易計算方法甲類單端的簡易計算方法
    發表于 01-19 15:37 ?0次下載

    集成運放電路中有源負載放大電路的分析與計算方法

    集成運放電路中有源負載放大電路的分析與計算方法
    發表于 06-20 16:09 ?30次下載

    負載敏感泵參數辨識與計算方法研究

    敏感系統的辨識與建模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焦點。 針對負載敏感泵參數辨識問題,提出一種基于系統辨識和理論計算相結合的負載敏感泵參數
    發表于 03-07 10:41 ?0次下載
    <b class='flag-5'>負載</b>敏感泵參數辨識與<b class='flag-5'>計算方法</b>研究

    《Feedback Systems》——針對反饋系統設計實用資料.pdf

    Karl Johan Astrom與Richard M. Murray合編的一本介紹反饋系統的書,對設計反饋系統的同行們非常有幫助。
    發表于 04-18 15:07 ?0次下載

    反饋系統分類及并聯串聯

    反饋系統過程信號,因此是信號處理器。反饋系統的處理部分可以是電氣或電子的,范圍從非常簡單到高度復雜的電簡單的模擬反饋控制電路可以使用單個或分立元件構建,例如晶體管,電阻器和電容器等,或者使用基于微處理器和集成電路(IC)形成更復
    的頭像 發表于 06-24 15:41 ?7577次閱讀
    <b class='flag-5'>反饋系統</b>分類及并聯串聯

    帶板載反饋系統的繼電器模塊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帶板載反饋系統的繼電器模塊.zip》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6-15 10:40 ?0次下載
    帶板載<b class='flag-5'>反饋系統</b>的繼電器模塊

    EMC計算方法和EMC仿真(1) 計算方法簡介

    EMC計算方法概述2021/11/16大家好!我是ROHM的稻垣。本文是第16篇,從本文開始我們來談一談電磁兼容性(EMC)的計算方法和仿真。
    的頭像 發表于 02-14 09:26 ?2352次閱讀

    EMC計算方法和EMC仿真(1) ——計算方法簡介

    EMC計算方法和EMC仿真(1) ——計算方法簡介
    的頭像 發表于 12-05 14:56 ?535次閱讀
    EMC<b class='flag-5'>計算方法</b>和EMC仿真(1) ——<b class='flag-5'>計算方法</b>簡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