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在反型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取得重要進展

DT半導體 ? 來源: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 2023-11-25 17:28 ? 次閱讀

導讀

近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游經碧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p-i-n反型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p型空穴傳輸層設計和可控生長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過去十多年,高光電轉換效率的鈣鈦礦電池大多采用n-i-p正型器件結構,但處于電池頂層的常用p型有機小分子Spiro-OMeTAD存在易吸水以及熱穩定性較差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的發展。反型結構(p-i-n)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采用穩定的n型金屬氧化物如SnO2和低載流子復合損失的p型自組裝分子(SAM)分別作為電子和空穴傳輸層,可兼得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最近幾年受到極大關注。然而厚度僅為幾納米的SAM層存在大面積均勻生長困難的重大挑戰,影響了鈣鈦礦電池的重復性和高效大面積化發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游經碧研究員帶領的團隊在p-i-n反型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p型空穴傳輸層設計和可控生長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創新性地在透明導電襯底FTO和SAM層之間引入溶液法制備的p型氧化鎳(NiOx)納米顆粒,顯著增強了SAM的自組裝能力。同時通過同質化NiOx納米顆粒,成功實現了在均勻致密NiOx薄膜表面上SAM的大面積均勻可控制備(圖1),有效解決了此前分子直接在透明導電襯底上組裝不完美導致的缺陷復合和電荷輸運損失的問題。

7fbae8da-8aaf-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圖1、(A-C) NiOx納米顆粒同質化前后的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照片以及尺寸分布情況比較,(D-F)自組裝分子層(SAM: Me-4PACz)在透明導電襯底FTO、FTO/NiOx以及FTO/同質化NiOx上的表面電勢分布情況。

基于高質量NiOx/SAM復合空穴傳輸層,游經碧團隊研制出認證效率為25.2%(0.074平方厘米)和模組效率為21%(14.6平方厘米)的反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池在無封裝條件下,經過最大功率輸出點持續運行1000小時以及85℃加速老化500小時,均保持初始效率85%以上(圖2)。該工作為高效穩定鈣鈦礦電池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普適的策略,將為鈣鈦礦電池高良品率大面積制備及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7fca702a-8aaf-11ee-939d-92fbcf53809c.jpg

圖2、(A-B)采用不同空穴傳輸層構建的反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流-電壓曲線以及相關電池正向/反向掃描的電流-電壓曲線,(C) 面積為14.65平方厘米的鈣鈦礦電池模組的電流-電壓曲線,插圖為模組電池實物照片,(D) 未封裝的小面積電池在最大功率輸出點的穩定性追蹤測試,樣品表面溫度為50攝氏度。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

    文章

    1114

    瀏覽量

    6884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29

    文章

    25161

    瀏覽量

    204792
  • SAM
    SAM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09

    瀏覽量

    33392

原文標題: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在反型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取得重要進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DT-Semiconductor,微信公眾號:DT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中國科學院在薄膜熒光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美國為F-22升級新傳感器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在薄膜熒光傳感器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08:39 ?189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在薄膜熒光傳感器<b class='flag-5'>研究</b>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進展</b>,美國為F-22升級新傳感器

    綜述:高性能銻化物中紅外半導體激光器研究進展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期,由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組成的科研團隊受邀在《激光技術》期刊上發表了以“高性能銻化物中紅外半導體激光
    的頭像 發表于 04-13 12:08 ?992次閱讀
    綜述:高性能銻化物中紅外<b class='flag-5'>半導體</b>激光器<b class='flag-5'>研究進展</b>

    上海微系統所在硅基磷化銦異質集成片上光源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異質集成XOI團隊,在通訊波段硅基磷化銦異質集成激光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的頭像 發表于 03-15 09:44 ?284次閱讀
    上海微系統<b class='flag-5'>所在</b>硅基磷化銦異質集成片上光源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重要</b><b class='flag-5'>進展</b>

    “超級光盤”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

    存儲容量是普通光盤上萬倍、普通硬盤上百倍的“超級光盤”,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
    的頭像 發表于 02-25 10:16 ?691次閱讀

    太陽能電池特性

    的轉化效率是評價其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之一。轉化效率是指太陽能電池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能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一般在15%到25%之間,其中多晶硅
    的頭像 發表于 12-07 17:03 ?1065次閱讀

    影響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的重要因素?絨面陷光結構大有作為!

    通常而言,電池廠商為了更直接的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率,使其在實際應用時發揮到最大效率,都需要通過物理手段對太陽能電池片表面進行絨面陷光結構制備。然后為了
    的頭像 發表于 11-29 08:33 ?545次閱讀
    影響<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光電轉換率的<b class='flag-5'>重要</b>因素?絨面陷光<b class='flag-5'>結構</b>大有作為!

    反型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取得新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具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過去十多年,高光電轉換效率的鈣鈦礦電池大多采用n-i-p正型器件結構,但處于電池頂層的常用p型有機小分子Spiro-OMeTAD存在
    發表于 11-24 11:41 ?340次閱讀
    反型<b class='flag-5'>結構</b>鈣鈦礦<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b class='flag-5'>取得</b>新突破

    又一次刷新世界記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6.25%

    近日,經中國科學院電工所中科院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風力發電系統質量檢測中心(簡稱"中科院光伏檢測中心")認證,上海樂天鈣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天鈣鈦光電”)與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合作研發的鈣鈦礦
    的頭像 發表于 11-21 17:07 ?1134次閱讀
    又一次刷新世界記錄!單結鈣鈦礦<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效率達到26.25%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結構 —— ITO薄膜

    在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結構中,ITO薄膜對其性能的影響是非常重要且直接的,ITO薄膜自身的優劣與制備ITO薄膜過程的順利往往能直接決定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的后期生產過程以及實際應用是否
    的頭像 發表于 10-16 18:28 ?900次閱讀
    異質結<b class='flag-5'>太陽能電池</b><b class='flag-5'>結構</b> —— ITO薄膜

    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破解世界級難題,推動我國紅外傳感技術發展?。▽TL)

    提出的CXT公式和吸收系數公式成為碲鎘汞材料器件設計的重要依據,至今仍是國際上判斷紅外探測器新材料、新結構的通用公式。?他就是紅外物理學家、半導體物理和器件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的頭像 發表于 09-25 09:05 ?433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院士褚君浩:破解世界級難題,推動我國紅外傳感技術發展?。▽TL)

    “一石三鳥”固相燒結策略!廢舊鋰離子電池直接再生研究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在廢舊鈷酸鋰電池直接再生為電化學性能優異的正極材料研究
    發表于 08-28 11:27 ?205次閱讀
    “一石三鳥”固相燒結策略!廢舊鋰離子<b class='flag-5'>電池</b>直接再生<b class='flag-5'>研究</b>獲<b class='flag-5'>進展</b>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制備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傳感器

    ?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制備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傳感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報道了基于核徑
    的頭像 發表于 07-28 18:01 ?567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近代物理<b class='flag-5'>研究所</b>:科研人員制備出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傳感器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的同步熱分析儀應用案例

    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全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科學中心,是中國在武漢市設立的一個重要科學研究機構。它隸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0:28 ?285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武漢分院的同步熱分析儀應用案例

    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PLC采集項目案例

    1.項目背景中國科學院稀土研究院(江西稀土研究院)隸屬中國科學院。作為中國國內唯一專注于稀土科技創新的國立科研機構,
    的頭像 發表于 06-14 09:11 ?590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稀土<b class='flag-5'>研究</b>院-PLC采集項目案例

    中國科學院:金屬所柔性應變傳感器的手勢識別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傳感新品 【中國科學院:金屬所柔性應變傳感器的手勢識別應用研究取得進展】 基于手勢識別技術的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在醫療健康、機器人技術、人機交互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頗具應用前景。研制性能優異
    的頭像 發表于 06-14 08:45 ?667次閱讀
    <b class='flag-5'>中國科學院</b>:金屬所柔性應變傳感器的手勢識別應用<b class='flag-5'>研究</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進展</b>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