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探索可觀測性未來:基調聽云產品VP陳靖華揭秘新一代可觀測性工具

話說科技 ? 來源:話說科技 ? 作者:話說科技 ? 2023-10-24 11:36 ? 次閱讀

疫情等黑天鵝事件的頻發,使得企業更加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也因此加速了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數字化轉型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適應新的商業環境和市場需求,還能夠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戶體驗,以及實現創新和增長。不過,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大多數企業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傳統企業或者是 IT 能力薄弱的團隊,如何快速的去完成數字化轉型?

基于云原生的輕量級框架在云上通過敏捷開發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業務,目前是比較流行的做法。但是享受云原生技術帶來的敏捷和便利的同時 ,技術團隊也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比如上層應用復雜度的增加,出現問題時,分析需要使用不同維度的工具,這意味著服務維持、維護運營會更加的困難。比如近期,英國空管系統故障,一條小小的飛行記錄導致航班中斷 4 小時,給企業預計造成了 1 億英鎊損失。這意味這一旦企業轉型,業務高度依賴數字化,系統的可運維性、連續性和可觀測性就變得非常的重要。近期,CSDN 專訪了國內性能監測領域頭部廠商基調聽云產品VP 陳靖華,他從系統性能監測的新手段——可觀測性核心技術思路,以及未來性能監測發展,給出了詳細的見解。

可觀測性:提升云原生復雜系統的監控能力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傳統的基礎設施監控(ITIM)、應用性能監控(APM)、網絡性能監控(NPM)和日志監控技術已無法滿足云原生環境下的應用系統高度連續性的運維監控訴求??捎^測性(Observability)作為新興的技術和理念,近年來得到了廣泛關注?;{聽云作為國內可觀測性技術的探索者和實踐者,在產品矩陣中增加了可觀測性,并針對云原生環境進行了技術創新,以提升在復雜系統中的觀測能力。

基調聽云技術 VP 陳靖華在采訪中表示,可觀測性興起的原因在于云原生和微服務架構下,系統的復雜度大幅提升,傳統的監控手段效率下降,無法在復雜系統中快速定位問題。而基于CNCF OpenTelemetry標準的確立,可觀測性系統或平臺通過統一采集各維度監控數據,構建關聯性,在未來將有效提升復雜系統的可觀測能力。

具體來看,疫情期間遠程辦公和線上業務需求激增,促使許多企業加速了數字化轉型步伐,這使系統架構也向微服務和云原生演進。這給傳統的監控帶來了巨大挑戰。以往傳統的監控系統依賴人工構建的模板和經驗進行問題分析定位,但云原生系統復雜動態,許多問題并不在預判范圍內。傳統監控系統效率下降,無法快速定位復雜的未知的系統故障。而可觀測性正是通過采集更多維度監控數據,實現更全面的系統洞察,才得以應對云原生環境的監控難題。

可觀測性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作為國內性能監測領域的重要廠商,基調聽云探索和總結了可觀測性的四大核心能力,具體來說:

1、采集即治理,構建一體化探針能力

基調聽云通過自主研發的一體化 Agent 探針,實現了從底層基礎設施到應用層、業務層和體驗層各維度監控數據的自動化采集。這套探針體系經過多年積累,支持國產操作系統和中間件,對云原生組件和信創組件都具有非常好的適配性。其中的關鍵創新在于“采集即治理”的理念,不再是傳統的分離采集和治理,而是在探針端就完成監控數據的標注、過濾等治理工作。這種一體化采集和即時治理的設計,大幅降低了后端的數據處理壓力,也提升了監控分析的效果。

2、用戶體驗至上,打造 DEM 能力

新冠疫情的影響,讓數字化轉型比以往更加注重用戶體驗,無論是最終用戶的辦事和購物體驗,還是公司員工和合作伙伴的遠程辦公體驗?;{聽云非常重視對終端用戶體驗的監測,這與可觀測性要以用戶和業務為中心的思想高度一致?;{聽云通過前端探針采集移動App,網站和各種小程序的用戶操作行為和體驗數據,再與后臺系統性能數據關聯,可以準確反映用戶視角下的體驗狀況。這套能力也稱為 DEM(Digital Experience Management)。未來基調聽云還會持續加強 DEM 建設,使得業務系統的監測更加用戶導向。

3、構建可擴展的數據湖倉

為了支持可觀測性的落地,基調聽云專門設計并搭建了一個可以并行存取多源異構數據的“數據湖倉”平臺。一方面如“數據湖”般可以低成本容納各類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另一方面又具備“數據倉庫”的快速查詢與分析功能??梢宰鳛榭捎^測性后端的數據交互引擎,充分支撐數據聚合、處理和分析等訴求。該存儲方案也具備良好的橫向擴展能力,可以適應未來數據量的拓展需要。

4、提供開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

基調聽云正在打造的新一代可觀測平臺,在保證數據采集完整性的前提下,將提供開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支持客戶進行 Open-ended 的問題發現和根因追蹤,而不是僅僅依賴固化的分析流程或模板。這種“無邊界探索”的能力是可觀測性監控與傳統監控最核心的區別所在,也是基調聽云在產品設計上的一大創新點。

有了上面可觀測性的四大能力,在產品規劃上,基調聽云正致力打造一個開放、適應性強的新一代可觀測性平臺。該平臺預計會在 2023 年底正式發布,屆時將呈現基調聽云在可觀測性監控領域的系列創新。

具體來看,新平臺在數據采集端會提供業界領先的一體化探針能力,實現全面的監控數據自動收集,同時也將用戶體驗數據(DEM)有機納入;在數據處理端將具備可并行處理多源海量異構數據的可擴展“數據湖倉”方案;在分析和運維端將重點賦能開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支持客戶自主、快速地進行問題發現和根因分析。

可以看出,新平臺在設計理念上更契合可觀測性的價值所在,既提供完備的監控數據,也讓客戶更自主地進行故障追蹤和定位,而不是依賴固定的模板或流程,可以更好應對云原生環境下的動態變化。這也使基調聽云的可觀測平臺方案在行業中能夠脫穎而出。

多年來,基調聽云始終是國內 APM 和可觀測性技術的引領者。這次新的可觀測平臺發布也將進一步鞏固基調聽云在行業中的技術優勢地位。目前基調聽云是國內唯一5次成功入選 Gartner APM 及可觀測性 “魔力象限”的國產可觀測性廠商,在未來的可觀測性賽道中,基調聽云也將保持持續領先的地位。

可觀測性監控的未來走向哪里

展望未來,陳靖華認為可觀測性監控將朝兩個方向發展:

一是構建可觀測性文化體系??捎^測性不僅僅是技術,需要貫穿整個軟件交付鏈。從產品設計到開發測試再到運維,每一個環節都要將可觀測性理念融入,逐步形成一整套可觀測性方法論。這套方法論將基于基本原理不斷迭代優化。

二是結合人工智能賦能自動化。在可觀測性方法論成熟后,可以嘗試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自動化。未來可期待出現一個類似 ChatGPT 的 AI Agent,通過可交互的方式快速進行故障分析和定位。最終實現故障自愈,無需人工參與。但目前行業仍處在可觀測性方法論構建階段,完全自動化還需 5-10 年時間。

隨著 IT 系統向云原生架構演進,可觀測性必將成為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陳靖華表示,基調聽云將繼續耕耘這個藍海技術領域,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進行技術創新與迭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基調聽云將會用自己的可觀測性實踐,幫助更多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系統穩定性和運維效率,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審核編輯 黃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77

    文章

    44033

    瀏覽量

    231004
  • 觀測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8

    瀏覽量

    9581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從觀云與安云來看基調聽云如何深度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隨著5G、云計算、微服務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企業所面臨的IT運維環境也越來越復雜。而可觀測性已經成為管理和維護復雜系統的關鍵能力,因此被推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Gartner甚至將可觀測性列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3-14 16:04 ?112次閱讀

    如何構建APISIX基于DeepFlow的統一可觀測性能力呢?

    隨著應用組件的可觀測性逐漸受到重視,Apache APISIX 引入插件機制豐富了可觀測數據源。
    的頭像 發表于 01-18 10:11 ?421次閱讀
    如何構建APISIX基于DeepFlow的統一<b class='flag-5'>可觀測</b>性能力呢?

    基調聽云與日志易達成戰略合作,共創可觀測性行業新篇章!

    的提升也帶來了系統穩定性和性能的挑戰。一旦系統發生故障,將對業務的連續性和企業的聲譽造成重大影響。因此,企業對可觀測性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增長,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 在此背景下,基調聽云
    的頭像 發表于 10-19 15:06 ?216次閱讀

    什么是多云? 為什么我們需要多云可觀測性 (Observability)?

    什么是多云? 為什么我們需要多云可觀測性 (Observability)?
    的頭像 發表于 10-12 17:12 ?339次閱讀
    什么是多云? 為什么我們需要多云<b class='flag-5'>可觀測</b>性 (Observability)?

    使用APM無法實現真正可觀測性的原因

    控制理論中的可觀測性是指:系統可以由其外部輸出確定其內部狀態的程度。在復雜 IT 系統中,具備可觀測性是為了讓系統能達到某個預定的穩定性、錯誤率目標。隨著微服務數量的急速膨脹和云原生基礎設施的快速演進,建設可觀測性已經成為了保障
    的頭像 發表于 09-18 10:23 ?487次閱讀
    使用APM無法實現真正<b class='flag-5'>可觀測</b>性的原因

    多要素氣象站:自動觀測、數據可查

    多要素氣象站:自動觀測、數據可查
    的頭像 發表于 09-11 15:18 ?266次閱讀

    氣象觀測站:觀測原理及優勢,助力氣象精準預報

    需要具備高精度和高穩定性,以確保觀測數據的準確性和連續性。 氣象觀測站還利用無線傳輸技術,將這些觀測數據上傳至環境監控平臺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形成各種氣象預報圖表和數值預報產品,為氣象
    的頭像 發表于 09-11 14:21 ?386次閱讀

    從技術到商業價值:基調聽云智能可觀測性平臺能力升級,持續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近日,基調聽云榮獲2023數字化創新突破技術獎項,這是對我們在智能可觀測性領域持續創新和技術提升的認可。自基調聽云智能可觀測性平臺發布上線以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穩
    的頭像 發表于 08-21 16:56 ?304次閱讀

    喜訊!基調聽云可觀測性平臺獲評中國信通院根因分析評估先進級

    了2023年上半年度的可信云評估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大會上,基調聽云可觀測性平臺憑借其穩定性和卓越的根因分析能力受到了廣泛關注。基調聽云可觀測性平臺在中國信通院舉辦的“穩保行動
    的頭像 發表于 07-26 13:10 ?491次閱讀

    企業應用可觀測性利器!華為云 CodeArts?APM 發布

    復雜。一方面企業享受著開發效率指數提升的紅利,同時也在承受著故障定位成本居高不下的痛楚。 由于傳統的監控只覆蓋了基礎設施、中間件、業務指標相關的觀測能力,缺少深入代碼級的性能監控和對用戶的真實體驗感知,給開
    的頭像 發表于 07-01 21:46 ?167次閱讀
    企業應用<b class='flag-5'>可觀測</b>性利器!華為云 CodeArts?APM 發布

    華為云應用運維管理平臺獲評中國信通院可觀測性評估先進級

    技術要求,達到了可觀測性平臺技術檢驗的先進級水平。 作為云計算和軟件的權威評估機構,中國信通院在可觀測性平臺和工具的評測中,以通信行業標準《可觀測性平臺技術要求》為依據,客觀真實地評估
    的頭像 發表于 07-01 21:16 ?301次閱讀
    華為云應用運維管理平臺獲評中國信通院<b class='flag-5'>可觀測</b>性評估先進級

    基于滑膜觀測器SMO的無感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詳解

    本章節采用滑膜觀測器SMO進行永磁同步電機的無感控制,首先介紹了狀態觀測器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滑膜觀測器的原理設計了傳統低階滑膜觀測器,并針對傳統滑膜
    發表于 06-08 15:03 ?1833次閱讀
    基于滑膜<b class='flag-5'>觀測</b>器SMO的無感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詳解

    基于龍伯格觀測器Luenberger的無感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

    本章節采用龍伯格觀測器進行永磁同步電機的無傳感器控制,首先分析了龍伯格觀測器的原理,然后設計了PMSM的全階龍伯格觀測器,最后通過Matlab/Simulink對該觀測器方案進行仿真分
    發表于 06-08 14:46 ?2337次閱讀
    基于龍伯格<b class='flag-5'>觀測</b>器Luenberger的無感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

    基于滑膜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感控制

    本章節采用滑膜觀測器SMO進行永磁同步電機的無感控制,首先介紹了狀態觀測器的原理,然后分析了滑膜觀測器的原理設計了傳統低階滑膜觀測器,并針對傳統滑膜
    的頭像 發表于 05-24 11:36 ?1114次閱讀
    基于滑膜<b class='flag-5'>觀測</b>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無感控制

    使用Percepio的Tracealyzer和DevAlert實現FreeRTOS的可觀!

    ,Percepio還提供另外款基于產品 DevAlert。DevAlert與Tracealyzer相得益彰,具有許多適用于生產用例的功能。從可觀
    發表于 05-18 13:4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