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華為開發下一代基于RISC-V的車載MCU

佐思汽車研究 ? 來源:佐思汽車研究 ? 作者:佐思汽車研究 ? 2023-10-12 16:33 ? 次閱讀

華為意大利研究中心與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系統集成實驗室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透露出華為或許正在開發下一代基于RISC-V的車載MCU,論文發表于2023年7月。目前,華為海思已有兩款基于RISC-V的芯片,分別是Hi3731v110和Hi3861,其中前者是一款全球模擬電視用芯片,后者就近似MCU。海思目前還在開發數據中心用RISC-V芯片,可能是AI加速器。

與華為同樣思路的還有瑞薩,瑞薩是全球第一大MCU廠家,也是RISC-V MCU投入力度最大的廠家。早在2021年,瑞薩就有RH850/U2B 汽車MCU采用RISC-V內核的DR1000CCPU IP,這款IP來自日本豐田關聯公司電裝旗下的NSITEXE公司(成立于2017年,最初是電裝的一個實驗室,后從電裝剝離)。

瑞薩RH850/U2B內部框架

295ada2a-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Renesas

DR1000C內部框架圖

297b8356-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DR1000C主要是加入了矢量計算單元。圖片來源:NISTEXE

除了RH850/U2B,瑞薩還有眾多32/64 bit的基于RISC-V內核的MCU,包括非車載領域的RZ/Five系列(AX45MP@1.0GHz,附帶SIMD的FPU),語音HMI的R9A06G150,三相電機控制R9A02G020。

簡單介紹一下RISC-V。RISC-V中,RISC指的是精簡指令集架構。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指一種類型CPU中用來計算和控制計算機系統的一套指令的集合。

指令集架構主要規定了指令格式、尋址訪存(尋址范圍、尋址模式、尋址粒度、訪存方式、地址對齊等)、數據類型、寄存器。

指令集通常包括三大類主要指令類型:運算指令、分支指令和訪存指令。此外,還包括架構相關指令、復雜操作指令和其他特殊用途指令。因此,一種CPU執行的指令集架構不僅決定了CPU所要求的能力,而且也決定了指令的格式和CPU的結構。X86架構和ARMv8架構就是指令集架構的范疇。指令集架構依其復雜性可被分類為復雜指令集架構(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和精簡指令集架構(RISC,Reduced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兩大類。發展至今,CISC和RISC的界限已變得模糊,二者互吸收了各自的優點,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010 年,RISC構思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啟動,是一個用于開發芯片處理器的免費、非專有平臺。RISC的發源也是在伯克利,但RISC不是開源的。

2015年,RISC-V基金會成立,旨在建立一個基于RISC-V ISA的開放、協作的軟硬件創新者社區。該基金會是一家由其成員控制的非營利公司,負責指導開發以推動 RISC-V ISA 的初步應用。

2020年3月,RISC-V基金會遷往瑞士,解決了受地緣政治干擾的風險。RISC-V是開源的,這意味著 RISC-V 是免許可和免版稅的。RISC-V允許用戶免費使用新指令擴展ISA并創新RISC-V處理器的微架構,而當前汽車業內主流的ARM架構,要求用戶支付版稅。這使得RISC-V迅速受到眾多廠商的歡迎。

當前主流的ARM 需要 IP 核許可批準,ARM的商品一是指令集,二是內核架構。不過ARM的內核架構自然要用ARM的指令集,買了ARM的內核架構自然就包含ARM指令集,或者也可以單獨設計物理架構,而只使用ARM的指令集,如蘋果一直以來都是如此。而高通、華為等則是直接買架構。

ARM指令集的費用為1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之間。此外,如果您想更改設計中的任何內容,將需要另外付費,當然可以花上千萬美元一次性買斷內核架構,這就不需要另外付費。另外每生產一塊芯片,ARM都要收取1-3%芯片價格的費用。ARM有大約60%的收入來自版稅,40%的收入來自IP授權。2023財年ARM的版稅收入只有16.8億美元,僅占芯片價值的1.7%。不過版稅的優點在于一次開發,一生收稅,舊芯片能帶來持續收入流。2023財年中,ARM約46%的版稅收入來自1990-2012年間發布的產品 。

RISC-V 是簡化ISA自下而上構建的,可以處理最新的計算工作負載。而RISC-V與擁有數十年歷史且背負著遺留的指令專有架構(X86和ARM)有很大不同。X86和ARM已經持續運行了超30年,為應對新應用,指令集變得越來越龐大,效率越來越低,ARM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純粹的精簡指令。

最重要的是X86和ARM都是封閉的,廠家想要更改指令集完全不可能。在強調互聯互通的消費類電子領域,指令集由一家獨立公司完全掌控是優勢;但在汽車領域是缺點,汽車是嵌入式領域,不用考慮互聯互通,各品牌之間完全不兼容是正常的,比如特斯拉的自然不會兼容比亞迪的軟件系統。也就是說,整車廠要掌握指令集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和體系,而這一點ARM和X86永遠無法提供,而目前ARM幾乎壟斷汽車產業,這樣就造成了汽車芯片高度雷同,頭部廠家市場占有率極高。要打破這種現象,就必須使用RISC-V。

華為的研究工作剛開始,目前還是基于FPGA的研究。華為使用AMD旗下Xilinx的ZynqUltrascale+ FPGA,這款FPGA有4核ARM Cortex-A53,每核心有L1緩存32KiB,L2緩存1MiB,運行頻率1.2GHz,還有一個用于實時任務的ARM Cortex-R5F,RISC-V采用CVA6架構。這種設計可以對比RISC-V和ARM之間的性能差別。

2980b790-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

軟件架構如上圖,非安全苛刻任務采用無人駕駛領域常見的ROS2,中間件采用DDS(數據分發服務),DDS負責管理分布式系統的數據和通信。DDS中間件協議基于對象管理組織(OMG)標準化的發布-訂閱模式。DDS已集成到各種關鍵的汽車平臺生態合作體系中,例如AUTOSAR Adaptive和ROS2。DDS提供低延遲數據連接、可靠性和可擴展的以數據為中心的通信。此外,DDS附帶了一組豐富的內置服務質量(QoS)策略,可控制DDS行為,如資源消耗和通信可靠性。面向資源極度受限環境的DDS通過使用OMG DDS-XRCE協議實現。這是客戶端到代理協議,意味著DDS-XRCE客戶端節點通過外部代理節點與DDS進行網絡通信。DDS-XRCE非常適合為物聯網設備開發輕量級DDS應用。實時操作系統采用企業版ERIKA,這是一款免專利的汽車OSEK/VDX認證的硬實時操作系統(RTOS)。官網鏈接:http://www.erika-enterprise.com。

ERIKA主要特性

圖片來源:《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

CVA6MCU結構

29b592d0-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

CVA6架構

29c81874-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CVA6是一顆具備6級流水、單發射、順序執行的64bitRISC-V CPU,不僅實現了RV64IMAFDC(RV64GC)指令,也實現了RISC-V三種特權等級,因此具備運行Linux系統的能力。CVA6是蘇黎世理工學院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聯合的OPENHW機構維護的開源硬件IP。順便說一句,博洛尼亞大學是全球最古老的大學,成立于公元1088年,目前在意大利排名第五。

CVA6實現了RISC-V的三種特權模式,分別是機器模式(M-MachineMode)、監督模式(S-Supervisor Mode)、用戶模式(U-User Mode);具備ITLB、DTLB、PTW實現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快速翻譯;具備可靈活配置的4路組相連L1ICache與L1DCache。官方(即OPENHW)基于22nm-FDSOI流片,運行頻率可達1.7GHZ。

CVA6核心部分僅具有L1Cache,為了提高流水線效率,L1Cache又分為ICache、DCache。 L1ICache的默認配置是:

cache size:16Kib;

cache lines:128bit;

Associativity:Four-way set;

Replacement policies:使用LFSR進行隨機替換。

CVA6僅具有L1Cache,但結合Princeton開源的OpenPiton,可以拓展L2Cache。

CLINTCVA6、Cortex-R5和Cortex-A53的RTOS性能對比

29d30ef0-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

上圖,RTOS下表現,RISC-V的CVA6全面勝出。

2023年8月,汽車行業四巨頭和挪威NORDIC半導體公司聯合投資建立一家致力于RISC-V的芯片公司,算是后知后覺者了。

2a05095a-68d8-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Towards a RISC-V Open Platform for Next-generation Automotive ECUs》

Zonal或者說SOA時代,對MCU的運算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還要應對苛刻的功能安全以及復雜的操作系統、中間件和虛擬機,ARM的CORTEX-R系列已明顯力不從心,RISC-V將是未來高性能汽車MCU的首選。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6064

    瀏覽量

    34417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

    文章

    33740

    瀏覽量

    247355
  • RISC-V
    +關注

    關注

    41

    文章

    1933

    瀏覽量

    45172

原文標題:華為開發下一代基于RISC-V的車載MCU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青稞RISC-V通用系列MCU

    產品概述 CH32V、CH32X系列MCU采用自研的青稞RISC-V內核,基于蓬勃發展的RISC-V開源指令集架構,針對低功耗和高速響應等應用優化擴展,免費配套IDE等
    發表于 10-11 09:56

    國產RISC-V MCU推薦

    高速PHY收發器(480Mbps)、千兆以太網MAC及10兆物理層收發器等。 沁恒的另顆芯片 xiaolinen認為在選擇國產RISC-V MCU時,需要重點考慮生態問題,碰到問題是否能快速的找到
    發表于 04-17 11:00

    傳蘋果正開發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

    據彭博社報道,有傳聞稱蘋果公司目前正致力于開發下一代無線充電技術,將可允許iPhone和iPad用戶遠距離充電。報道稱,有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正在與美國和亞洲伙伴展開合作以開發新的無線
    發表于 02-01 14:26

    ARM停止與華為合作,Risc-V迎來發展良機

    ,Risc-V將是替代的選項。ARM架構芯片開發成本過高ARM本來是家英國企業,不過如今已被日本的軟銀所收購,這家企業專注于芯片架構研發,它自身并不生產芯片,因此獲得了全球芯片設計企業的廣泛支持,由此ARM
    發表于 06-22 17:04

    RISC-V你了解多少?

    的模塊和擴展。需要指出的是,RISC-V的基準指令確定后將不會再有變化,這是RISC-V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在RISC-V指令集架構之前,伯克利分校已經有了四
    發表于 08-13 15:13

    RISC-V中***會子活動之:基于RISC-V的鴻蒙開發板設計

    。 Workshop將在6月24號上午、上??萍即髮W第二會議室舉辦、歡迎廣大工程師及高校相關專業對“RISC-V+鴻蒙”這大CP組合感興趣的朋友,報名參加。 二、主題背景 鴻蒙系統是華為
    發表于 06-03 16:26

    RISC-V MCU開發 ():集成開發環境

    基于RISC-V MCU的項目開發,與之配套的集成開發環境必不可少。目前市場上可供選擇的RISC-VMCU
    發表于 09-22 14:44

    用Java開發下一代嵌入式產品

    用Java開發下一代嵌入式產品在我10年的Java布道師生涯里,沒有哪次Java新版本發布能讓我如此興奮。Java 8的發布不僅在語言本身加入了些不錯的新特性,還在嵌入式開發上加入了很棒的功能
    發表于 11-05 09:12

    RISC-V MCU開發相關資料分享

    RISC-V MCU開發():集成開發環境近年來,RISC-V生態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發展,國內外
    發表于 11-10 07:50

    RISC-V MCU開發相關資料分享

    RISC-V MCU開發 (二):工程創建與管理MounRiver? Studio(MRS)內置了GD、WCH等芯片廠家的RISC-V/ARM以及R
    發表于 12-09 08:14

    RISC-V MCU開發的相關資料分享

    RISC-V MCU開發 (十一):跨內核工程轉換大多數嵌入式工程師使用Keil進行開發,但Keil目前不支持RISC-V內核,只支持ARM
    發表于 02-11 06:17

    RISC-V開發生態和MCU芯片的相關資料推薦

    近兩年,伴隨著AIoT的蓬勃發展、錯綜復雜的政經環境,開源RISC-V指令集架構受到廣泛關注,生態日益完善,但其應用發展之路還面臨諸多挑戰。本期專題圍繞RISC-V開發生態和MCU
    發表于 02-15 07:25

    RISC-V專題】芯昇科技RISC-V生態開發板首發試用

    )CM32M433R-START是款基于芯昇科技CM32M433R MCURISC-V生態開發板,提供板載仿真器。具備標準的Arduino兼容接口,可方便地連接外設擴展板[/url
    發表于 04-14 16:01

    RISC-V MCU開發實戰() :DHT11

    近年來,RISC-V生態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發展,國內外眾多科技公司紛紛下場布局、行業應用層出不窮,搭載RISC-V內核的MCU也逐漸走入了工程師的日常開發工作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
    發表于 03-06 15:17

    RISC-V MCU開發(一):集成開發環境

    RISC-V MCU開發(一):集成開發環境近年來,RISC-V生態獲得了空前的繁榮發展,國內外眾多科技公司紛紛下場布局、行業應用層出不窮,
    發表于 11-05 16:35 ?37次下載
    <b class='flag-5'>RISC-V</b> <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開發</b>(一):集成<b class='flag-5'>開發</b>環境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