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淺析信號完整性的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冬至子 ? 來源:鹿末講電子 ? 作者:鹿末 ? 2023-09-22 11:30 ? 次閱讀

9.1 回路自感和回路互感

在實際中,電流總是在完整的回路中流動,我們把該完整電流回路的總電感稱為回路電感?;芈冯姼惺聦嵣暇褪钦麄€電流回路的自感,又稱 回路自感 。

電流回路的回路自感就是當回路中流過單位安培電流時,環繞在整個回路周圍的磁力線匝數?;蛘哒f當回路中電流為1A時,從回路的一端開始,沿著導線行走時遇到回路中所有電流產生的磁力線匝總數,其中包括導線中每一段的電流分布對其他各段的貢獻。

圖片

圖示有兩條直線支路的導線,其中支路a就像信號路徑,支路b就像返回路徑。當沿支路a并累計其周圍的磁力線匝數時,會發現既有源于a自身電流而產生的磁力線圈,即支路a的局部自感,也有源于b的磁力線圈,即支路a和b之間的局部互感。

沿著支路a累計的磁力線總匝數就是支路a的總電感,而沿著支路b累計的就是支路b的總電感,將這兩部分相加就是整個回路的回路自感,即

圖片

其中,L_loop表示雙端回路的回路自感,L_a表示支路a的局部自感,L_b表示支路b的局部自感,L_ab表示支路a和b之間的局部互感。

從式中可以看出,兩支路靠得越近,回路電感就越小。其中,各支路的局部自感保持不變而互感增大,互感增大使各支路周圍的磁力線匝總數減小,從而使回路自感也減小了。

圖片

有時說回路自感取決于“回路面積”,這種說法大致是對的,但對于激發我們的直覺卻沒有多大作用。前面已經看到,面積并非最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環繞在每條支路周圍的磁力線匝總數。

例如,上圖示兩個形狀不同但面積相等的電流回路,局部互感大不一樣,兩個回路的電感也不相同。一個回路中的兩個支路的電流方向相反時,兩條支路靠得越近,局部互感就越大,回路電感也就越小。有理由認為回路電感與回路的面積成正比。

當計算回路周圍的磁力線總匝數時,必須注意這里的每一條線圈都穿過回路的中心。實際上,計算磁力線總匝數等于在整個回路面積上對磁場強度加以積分。

雖然執行積分的區域明顯與面積成比例,但是所積分回路中的磁場強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回路形狀和電流分布。

在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橫截面均勻的特殊情況下,回路電感與長度成比例,并稱為互連的單位長度回路電感。在扁平電纜中,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的單位長度回路電感是恒定的。任何阻抗可控互連的單位長度回路電感都是恒定的。

9.2 PDN和回路電感

提到“信號完整性”時,通常會想到反射和線網之間的串擾問題。盡管這些問題很重要,但它們所代表的只是信號完整性問題的一部分。另一些問題則與信號路徑無關,而是歸咎于電源路徑和地路徑,稱為 電源分配網絡(PDN) 。

電源分配網絡的用途是在每個芯片的電源焊盤和地焊盤之間提供恒定的電壓。根據器件工藝的不同,該電壓范圍一般為0.8~5V,大多數總體方案中分配的噪聲波動預算一般不超過5%。在穩壓器和芯片之間有許多互連,如過孔、平面、封裝引線和鍵合線等。

如果進入芯片的電流發生突變(如程序的執行引起某些門的同時切換、時鐘邊沿處的大量的門將同時切換),則當變化的電流流過電源分配網絡的互連阻抗時就會引起電壓降,稱為 軌道下沉或軌道塌陷 。

要使電流變化時引起的這個電壓降最小,電源分配網絡的串聯阻抗就要小于一定的值。這時,盡管電流還在變化,但只要阻抗足夠小,阻抗上的電壓降就會保持在容許的5%波動范圍內。

要使電源分配網絡的阻抗比較小,有兩條設計原則:低頻時,添加具有低回路電感的去耦電容器;高頻時,使去耦電容器和芯片焊盤之間的回路電感最小,以保持它們之間的阻抗低于一定的值。

實際電容器的兩端和芯片焊盤相連的那段線條會有相應的回路電感。該回路電感與理想電容元件相串聯,導致實際電容器的阻抗隨頻率的升高而增大。

圖片

上圖是1nF 0603去耦電容器實測的阻抗曲線圖。這是從電容器一端經元件下面的平面到另一端的回路阻抗。低頻時,正如理想電容器,阻抗隨頻率的增大而減小。

但是,隨著頻率的升高,從某一點起,串聯的回路電感開始在阻抗中起主導作用。該點的頻率稱為 自諧振頻率 ,此后阻抗開始增大。

當頻率大于自諧振頻率時,電容器的阻抗與電容量完全無關,只與相應的回路電感有關。所以,頻率較高時,如果想減小去耦電容器的阻抗,就要減小相關的回路電感,而不是靠增大電容量。

去耦電容器的一個重要特性是:在頻率較高時,阻抗僅與回路電感有關,此電感稱為 等效串聯電感(ESL) 。所以,頻率較高時,減小去耦電容器的阻抗實際上就是設法減小芯片焊盤和去耦電容器引腳之間這一完整路徑的回路電感。

減小去耦電容器的回路電感的最好方法有以下幾種:

  • 使電源平面和地平面靠近電路板表面層,以縮短過孔;
  • 使用尺寸較小的電容器;
  • 從電容器焊盤到過孔之間的連線要盡量短;
  • 將多個電容器并聯使用。

9.3 方塊回路電感

由兩個平面構成電流路徑的回路電感,取決于每個平面路徑的局部自感和它們之間的局部互感。平面越寬,電流分布就越擴散開,平面的局部自感就越小,從而回路電感也就越小。平面越長,局部自感就越大,從而回路電感也就越大。平面間距越小,平面之間的互感就越大,從而回路電感也就越小。

假設電流從平面的一邊均勻地流向另一邊。當該區域為正方形,即長度等于寬度時,無論邊長是多少,長和寬之比始終等于1。一對平面上的邊長為100 mil的正方形區域和邊長為1in的正方形區域的回路電感相同。平面對上的任一正方形區域的回路電感都相同,這就是為什么使用平面的“方塊回路電感”這一術語的原因,或者可以簡稱為電路板的“方塊電感”。需要指出,它實際上是指當平面上的正方形區域的遠處兩邊短接在一起的情況下,在近處兩邊之間的回路電感。

隨著相鄰平面間距的增加,局部互感將減小,抵消磁力線匝總數的互磁力線圈也減少了。此時,電介質越厚,回路電感就越大,軌道塌陷噪聲也就越大。這使得電源分配網絡噪聲更加嚴重,驅動外部電纜中共模電流的地彈噪聲也會增加,從而引起電磁干擾問題。

電源平面和地平面盡可能地靠近,就可以減小平面對的回路電感,同時減小軌道塌陷、平面上的地彈和電磁干擾。

9.4 平面對與過孔回路電感

平面對之間的電流并不是從一邊直接流向另一邊的。從分立去耦電容器到芯片封裝引腳,它們與平面的連接更像是點接觸。在前面的分析中,假定電流沿著平面是均勻流動的。然而實際中電流并不是均勻流動的。如果電流由于點接觸而受到限制,那么回路電感將會變大。

平面間的回路電感增大是由于過孔限制電流的流過形成了很高的電流密度。對電流流動的限制越大,局部自感和回路電感就越大。這種回路電感的增加常常稱為 擴散電感 。如果接觸孔面積增大,電流密度就會降低,擴散電感就會減小。

兩平面之間的回路電感,即使考慮擴散電感,也與平面間距成正比。電源和地平面之間的介質厚度越薄,方塊電感和擴散電感就越小。同理,平面之間的介質越厚,擴散電感也就越大。

接觸過孔到電源地平面之間的擴散電感通常要比方塊回路電感大,為了準確估計平面的回路電感,必須充分考慮擴散電感。

接有許多電容器和封裝引腳的一對平面,許多對過孔的電流都匯集到同一對平面上,此時減小平面間距可以減小由同時電流突變dl/dt產生的壓降。

與去耦電容器相關的平面對的回路電感,其值主要取決于擴散電感值,而不是電容器與芯片之間的距離。去耦電容器的總回路電感與它距離芯片遠近的關系也比較弱。當然,電容器距離芯片越近,被局限在芯片附近的高頻功率和返回電流就越多,從而返回平面上的地彈電壓就越低。

讓去耦電容器靠近高功耗芯片,可以把返回平面上的高頻電流局限在芯片附近,并使之遠離電路板上的I/O區域。這樣,就可以把驅動外部電纜中的共模電流和引起電磁干擾問題的地彈電壓噪聲最小化。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穩壓器
    +關注

    關注

    24

    文章

    4096

    瀏覽量

    92138
  • 信號完整性
    +關注

    關注

    66

    文章

    1348

    瀏覽量

    94943
  • 電磁干擾
    +關注

    關注

    36

    文章

    2096

    瀏覽量

    104839
  • PDN
    PDN
    +關注

    關注

    0

    文章

    70

    瀏覽量

    22584
  • 去耦電容器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7

    瀏覽量

    8982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2011信號及電源完整性分析與設計

    宏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家組成員.四、授課大綱 第一講 高速系統設計技術及面臨的挑戰 介紹信號完整性在硬件不同設計階段的工作;信號速率的提高對于系統設計的挑戰。 主要介紹當今國內外各種互連設計及分析技術
    發表于 12-16 10:03

    【連載筆記】信號完整性-基本含義

    過去的電路時鐘頻率大多在10MHz,即10ns,此時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布通和不破壞封裝。而如今的時鐘高達100MHz,即1ns,此時信號完整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布線不合理將會影響其中幾點:1.時序2.
    發表于 11-22 17:36

    【連載筆記】信號完整性-有效電感、總電感或凈地彈及地彈

    意味著降低邊沿變化率和限制同時共用返回路徑的信號路徑數目。第二:盡可能的減小Ltotal。減小返回路徑總電感的要點有兩方面:減小支路的局部自感和增大兩支路間的局部
    發表于 12-13 15:23

    PCB信號完整性

      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SI)是指信號信號線上的質量,即信號在電路中以正確的時序和電壓作出響應的能力。如果電路
    發表于 11-27 15:22

    回路電感在電路完整性里的影響是什么?

    看電源完整性資料,有看到要減小回路電感,回路電感有何影響呢?
    發表于 02-22 11:22

    電子書下載|《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分析》——高速PCB人員的必備書籍,EMI經典之作

    `編輯推薦本書全面論述了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問題。主要講述信號完整性分析及物理設計概論,6類信號
    發表于 11-13 20:09

    信號完整性是什么

    本文主要介紹信號完整性是什么,信號完整性包括哪些內容,什么時候需要注意信號完整性問題?
    發表于 01-25 06:51

    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的相關資料分享

    其實電源完整性可做的事情有很多,今天就來了解了解吧。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分析信號完整性(SI)
    發表于 11-15 07:37

    詳解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

    信號完整性與電源完整性分析信號完整性(SI)和電源完整性(PI)是兩種不同但領域相關的分析,涉及
    發表于 11-15 06:31

    什么是電源和信號完整性?

    首先我們定義下什么是電源和信號完整性?信號完整性 信號完整性(SI)分析集中在發射機、參考時鐘、
    發表于 12-30 06:33

    何為信號完整性?信號完整性包含哪些

    何為信號完整性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簡稱SI)是指在信號線上的信號質量
    發表于 12-30 08:15

    信號完整性之電感的知識(二)

    現實設計中,電流是在一個完整回路中流動,此完整電流回路的總電感稱為回路電感,又稱為回路
    的頭像 發表于 04-14 15:18 ?1376次閱讀
    <b class='flag-5'>信號</b><b class='flag-5'>完整性</b>之電感的知識(二)

    信號完整性之電感的知識(三)

    下面是兩平面構成的電流回流路徑。平面A是信號路徑,平面B是返回路徑。平面越寬,電流分布越分散,平面的局部自感越小,導致整個回路的電感就越小。平面越長,局部
    的頭像 發表于 04-14 15:18 ?1321次閱讀
    <b class='flag-5'>信號</b><b class='flag-5'>完整性</b>之電感的知識(三)

    信號完整性之串擾(二)

    和上一篇文章中5根信號線之間的寄生電容值矩陣類似,5根信號線之間也有寄生電感值矩陣。如下圖,對角線紅色數值表示信號路徑和返回路徑上的回路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2:37 ?1443次閱讀
    <b class='flag-5'>信號</b><b class='flag-5'>完整性</b>之串擾(二)

    什么是電路設計中的自感互感?PCB走線的回路電感和環路面積是什么?

    什么是電路設計中的自感互感?PCB走線的回路電感和環路面積是什么? 電路設計中的自感互感是電磁學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概念,它們在電路中起著重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09:58 ?1096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