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華為Mate 60系列帶火!衛星通信或成為手機標配,有哪些產業鏈企業?

Carol Li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李彎彎 ? 2023-09-18 02:01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最近,華為新一代旗艦機Mate 60 Pro引起廣大消費者的熱切追捧。該款手機其中一個很大亮點便是,它是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即使在沒有地面網絡信號的情況下,也可以從容撥打、接聽衛星電話。
華為在衛星通信領域的探索一直處于前列。去年,其推出的Mate 50成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衛星消息的大眾智能手機,這次更是推出可以雙向通話的衛星電話功能。衛星通信正在從專用的終端設備走向智能手機。事實上,除了華為,其他手機品牌也在不斷推進在衛星通信方面的研究。衛星通信產業鏈企業也受到大眾關注。
衛星通信或成為手機標配
華為Mate 60系列的衛星通話功能是通過接入天通一號衛星系統實現的。天通一號衛星系統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制,是我國首顆移動通信衛星,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終端組成,目前已有3顆衛星在軌運行。
天通一號衛星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提上日程,首要任務是在我國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時實現應急通信。2010年,五院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提前啟動了我國S頻段大容量地球同步軌道移動通信衛星的首發星——天通一號01星的研制工作。2016年8月6日,天通一號01星成功發射,實現了我國移動通信衛星零的突破。
隨后,天通一號衛星系統正式面向社會提供服務。在衛星服務區內,中國電信運營的手機號段1740用戶,通過天通衛星手機或終端就能使用語音、短信、數據通信及位置服務。
2020年、2021年,天通一號02、03星相繼發射升空。03星與01、02星成功組網運行后,實現亞太地區全覆蓋,大大提升了國家應急通信保障能力,也大大擴展了我國國土及周邊海域的各類手持和小型移動終端語音與數據通信覆蓋面,能夠滿足更多民商用戶多樣化通信需求,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的話音、短消息和數據等移動通信服務。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此前表示,華為是一個綜合的通信網絡設備提供商,它很早就綜合了很多技術,比如它是世界上把5G基站或4G基站跟微波技術融合得最好的企業,現在為了改善客戶體驗,又加入了衛星通話功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呂廷杰表示,以前我國的天通一號衛星主要是在發生自然災害或在一些海事衛星通信時使用,但之前的終端特別大。所以現在華為新手機一定是在天線技術、耗能技術方面有非常重要的突破,才能實現在手機上提供衛星通話功能。
衛星通信或將成為手機標配,不只是華為,今年上半年,魅族、中興等廠商紛紛官宣了在衛星通信上的進展。星紀魅族與時空道宇開發了多模衛星通信芯片——魅族天問S1,支持連接高軌道和低軌道衛星,可做到自定義長文字和語音的雙向收發。
紫光展銳則推出了首顆衛星通信SoC芯片V8821。目前,紫光展銳基于V8821已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興通訊、vivo、移遠通信、是德科技、鵬鵠物宇、佰才邦等行業伙伴完成了5G NTN數據傳輸、短消息、通話、位置共享等多種功能和性能測試。
在此前的MWC上海展上,基于紫光衛星通信芯片的vivo衛星通信樣機已經亮相,采用射頻基帶一體化方案和內置天線,適配Inmarsat海事/天通一號衛星系統。
從技術趨勢來看,終端直連衛星從專用終端逐步到智能手機,從高軌衛星到連接低軌衛星,從短報文到語音通話、甚至上網,能力會逐步地提升。行業人士認為,未來的終極目標是,不修改任何的智能手機,即不在智能手機上增加任何的天線和芯片,就可以直接連低軌衛星來實現通話、上網等各種服務。
衛星通信產業鏈主要上市企業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積累,如今中國衛星通信產業鏈已經基本健全。近段時間,在華為Mate 60系列衛星通話功能的帶動下,眾多上市公司備受關注,比如:華力創通、金信諾、航宇微、天奧電子、雷科防務、鋮昌科技、海能達、航天科技、震有科技、景旺電子等。
電子發燒友制表
華力創通
華力創通深耕國防及行業信息化領域,主營業務涵蓋衛星應用、仿真測試、雷達信號處理、 無人系統等方向,為我國航空航天、國防電子、特種裝備等國防市場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元器件、終端、系統和解決方案。同時該公司積極開拓民用市場,在智慧城市、衛星大數據、 應急通信、安全監測等領域,為廣大行業用戶提供卓越的產品、解決方案及運營服務。
在衛星應用領域,華力創通專注于衛星導航、衛星通信等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谧灾餮邪l的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核心芯片技術,形成“芯片+模塊+終端+平臺+系統解決方案”的較全產業鏈格局,面向特殊機構和行業用戶,提供全方位的衛星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并隨著衛星系統建設迭代和完善,持續進行技術、產品和應用模式的更新升級。
在衛星移動通信方面,華力創通是國內少數具備天通衛星移動通信基帶芯片研制能力的企 業之一,并根據客戶需求及應用場景研制了多類數款衛星通信終端,在無地面通信網絡的情況可以實現通話、信息、數據的通信傳輸和保障。
今年上半年,華力創通實現營業收入22,110.22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1,225.48 萬元。從其營收結構來看,衛星導航實現營業收入8799萬元,營收占比最大,占總收入39.79%;其次是雷達信號處理、機電仿真測試、仿真應用集成等。
金信諾
金信諾專業從事基于“深度覆蓋”和“可靠連接”的全系列信號互聯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有線纜/連接器/組件類、PCB類和系統/終端類的三大類產品業務。
通信領域是金信諾主要業務領域。公司生產的線纜/連接器/組件類產品主要用于通信設備內部以及通信設備之間關鍵信號連接傳輸,主要應用于無線網、傳輸網、核心網、固網寬帶等企業級應用場景中。公司是通信基站建設的元器件主力供應商,已持續多年為核心設備商、天線廠商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
衛星通信具備大范圍、高可靠、無線部署的特性,可很好彌補蜂窩通信對航空航海、偏遠地區、應急通信等場景覆蓋能力的不足。隨著高通量衛星、低軌衛星等技術帶來通信成本的下降以及基礎設施的完善,衛星通信將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金信諾從2017年開始衛星通信領域的布局,依靠在調制/波束、射頻前端芯片以及相控陣衛星終端、便攜式智能終端、動中通天線等技術和產品的戰略布局,深度整合衛星通信及5G覆蓋,現已形成金信諾衛星通信解決方案。從目前的營收結構來看,其來自衛星及衛星通訊產品的營收占比并不大,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034,占總收入比例5.13%。
航宇微
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為“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歸國留學知名專家顏軍博士于2000年3月在珠海特區創立,是首家登陸中國創業板的IC設計公司,目前,珠海市國資委是航宇微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航宇微公司推崇“芯科技、興中國;小衛星、大數據”的發展理念,主要從事宇航電子、人工智能技術、微納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智能測繪技術的研制與生產,服務于航空航天、工業控制、地理信息、國土資源、農林牧漁、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智慧城市、數字政府、現代金融、個人消費等領域。
航宇微公司致力于宇航嵌入式SOC處理器芯片、SIP立體封裝模塊/微系統、EMBC宇航總線控制系統的研制、設計、生產和銷售,是我國宇航SPARC V8處理器SOC芯片的標桿企業、SIP立體封裝微系統的開拓者,解決了我國宇航電子系統核心處理器及微系統國產化、自主可控、高性能、高可靠等問題。
為滿足我國航空航天及工業控制領域對自主可控、高可靠、高性能嵌入式處理器的需求,航宇微公司率先推出了基于SPARC V8架構的宇航核心處理器技術產品,設計生產了從單核到四核、從100MIPS到3000MIPS處理能力的系列化宇航處理器芯片技術產品。
面向新一代航天任務及型號應用,航宇微設計了宇航級嵌入式人工智能AI SOC芯片,主要通過GPU核和NNA核來處理AI算法及超大復雜的相關運算,在1GHZ主頻的條件下可以達到12TOPS(12,000,000MOPS)的定點運算算力,這對于宇航控制系統實現實時人工智能信息處理意義重大。航宇微公司在宇航嵌入式處理器的研制生產,在技術指標及應用程度上趕超國際水平,實現了我國高可靠、高性能宇航處理器的國產化和產業化。
針對航空航天領域對存儲器及計算機系統模塊在自主可控、高可靠、小型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航宇微公司投入巨資,歷經8年,瞄準立體封裝技術前沿,建成了亞洲第一條符合宇航電子標準的“SIP立體封裝模塊數字化生產線”,推出了型譜化的宇航存儲器模塊(SIP-MEM)、復合電子系統模塊(SIP-MCES)和計算機系統模塊(SIP-OBC)等立體封裝產品,研制了滿足客戶需求的數百款微系統模塊/芯片,實現了自主可控國產化設計生產。
航宇微公司注重宇航電子及先進飛行器的科研、生產、測試等方面基礎條件的建設,先后建成了集成電路EDA設計平臺、SIP立體封裝數字化生產線、SOC陶瓷封裝生產線、數字化電裝生產線; SOC芯片自動化測試平臺、SIP自動化測試平臺;AIT車間;環境試驗中心、EMC/EMI環境實驗室。
今年上半年,航宇微實現營業收入224,805,828.45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51,312,901.92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6.38%。從其產品營收結構來看,SiP芯片營業收入6731萬元,營收占比為29.94%;衛星星座及衛星大數據營業收入4860萬元,營收占比21.62%;SOC芯片營業收入3501萬元,占比15.58%。
天奧電子
天奧電子主要從事時間頻率、北斗衛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擁有多項專利和核心技術,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的時間頻率創新型企業。
該公司時間頻率產品包括頻率系列產品和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兩類,主要應用于航空航天、衛星導航、軍民用通信及國防裝備等領域,參加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國家重大工程。頻率系列產品通過產生和處理頻率源信號,生成電子設備和系統所需的各種頻率信號。公司頻率系列產品包括原子鐘、晶體器件、頻率組件及設備。天奧電子擁有從“器件—部件—設備”完整的頻率系列產品,產品技術性能國內領先。
時間同步系列產品通過接收、產生、保持和傳遞標準時間頻率源信號,為各應用系統提供統一的時間和頻率信號。公司時間同步系列主要產品包括時頻板卡及模塊、時間同步設備及系統,形成了從“板卡—模塊—設備—系統”全系列產品,可為各類時頻應用提供全面的產品和服務。
天奧電子北斗衛星應用產品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融合通信、互聯網等技術,用于滿足客戶在授時、定位和應急預警通信方面的需求。目前的主要產品是北斗衛星手表,主要應用于商務、休閑、時尚、戶外、運動等大眾消費領域,以及指揮協同、時間統一等國防軍事領域。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699.63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2%,其中:北斗衛星應用產品同比增長32.70%,頻率系列產品同比增長59.30%,時間同步系列產品同比下降27.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90.6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8.68%。
雷科防務
雷科防務的主要業務包括雷達系統業務群、衛星應用業務群、智能控制業務群、安全存儲業務群、智能網聯業務群的相關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
公司衛星應用業務主要面向國防軍工和國民經濟相關行業應用。公司在星上實時處理領域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和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不斷拓展機載遙感應用、地面遙感應用,完成“星、機、地”產品布局。面向系統級應用,公司還推出了一體化遙感衛星地面機動接收站,可用于商業遙感和國防領域。
根據其最新報告,公司在星上遙感應用領域,交付 7 型14 顆衛星配套產品,星載設備已搭載 3 型共 3 顆衛星發射。為某衛星星座提供 SAR 載荷關鍵處理設備,支撐構建多種類載荷星座;為珞珈二號 01 星提供 SAR 載荷關鍵處理設備,該衛星是全球首顆 Ka 頻段高分辨率 SAR 衛星,是全球首顆遙感成像、氣象探測和水利應用一體化衛星,具備全天候、全天時、全覆蓋的監測能力,可服務于自然資源調查、水資源監測、災害預警預報等多個領域。
在衛星地面遙感應用領域,新建地面機動接收系統 2 套,正在配合客戶進行業務化試運行保障;新上線衛星地面處理系統 4 套,保障 4 顆新發射科研衛星在軌運行;升級主型號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十余次,順利接入十余顆新發射衛星,總計服務近百顆衛星業務化穩定運行。完成了新一代自主可控衛星數據預處理設備研制工作,正在開展系統集成與驗收。
在衛星配套設備領域,為某重點客戶研發生產的多套低軌信關站射頻分系統和高軌信關站射頻分系統已順利完成交付驗收,為某國外衛星地面站研制生產的多套射頻分系統已順利完成交付驗收。公司研制的“微波雷達天線”和“微波應答機天線”助力我國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公司在衛星地面配套設備領域持續推進標準化、通用化、模塊化,提高交付速度,縮短研制周期,提升產品質量,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
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94,187,208.14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0.00%;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4,885,331.06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9.57%。從產品營收結構來看,其衛星應用業務群實現營業收入111,050,116.16元,占總營業收入18.68%。
鋮昌科技
鋮昌科技主營業務為相控陣 T/R 芯片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向市場提供基于 GaN、GaAs 和硅基工藝的系列化產品以及相關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相控陣 T/R 芯片完整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T/R 芯片作為相控陣天線系統的核心元器件之一,其性能則直接影響整機的各項關鍵指標。
該公司產品涵蓋整個固態微波產品鏈,包括 GaAs/GaN 功率放大器芯片、GaAs 低噪聲放大器芯片、GaAs 收發前端芯片、收發多功能放大器芯片、幅相多功能芯片、模擬波束賦形芯片、數控移相器芯片、數控衰減器芯片、功分器芯片、限幅器芯片等十余類高性能微波毫米波模擬相控陣芯片,頻率可覆蓋 L 波段至 W 波段。
目前公司產品已批量應用于星載、地面、機載、車載相控陣雷達及衛星通信等領域。
衛星通信為我國“新基建”核心環節之一,作為戰略性先導產業重要性日益凸顯。鋮昌科技積極把握行業發展趨勢,著力布局重點戰略領域,領先推出星載和地面用衛星通信相控陣 T/R芯片全套解決方案,研制的多通道多波束幅相多功能芯片為代表的 T/R 芯片,在集成度、功耗、噪聲系數等關鍵性能上具備一定的優勢,并已進入主要客戶核心供應商名錄,與科研院所及優勢企業開展合作。產品已進入量產階段并持續交付中。
海能達
海能達是我國專用通信領域的領軍企業和全球專用通信領域的技術領先企業。近年來,公司基于專網通信領域的領先優勢,持續加大對融合通信、智能指調、衛星通信、AI、芯片等技術的研發投入,形成了“2+3+1”的產品戰略。
其中,“2”指窄帶數字產品,“3”指公專融合、4G/5G寬帶、智能指調集成等業務,“1”指全融合解決方案,公司以新一代信息化指揮調度系統為龍頭,融合更高效安全的寬窄帶通信網絡和多模智能終端,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語音、數據、圖像、視頻綜合應用。
衛星通信產品及解決方案方面,海能達擁有衛星通信行業領先的技術和設計水平,具備靈活的產品方案和快速交付能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噪聲放大器(LNA, LNB)、功率放大器(BUC)、冗余備份控制器等衛星通信關鍵元器件,以及各類衛星通信天線終端,包括車載終端、船載終端、便攜式終端以及固定站、主站等衛星通信設備,適用于公共安全、航天航空、海事、軌道交通、礦業、衛星音視頻廣播、電信運營商等行業客戶。
低軌衛星星座構建的衛星互聯網具有全球無縫覆蓋、傳輸時延低、信號功率強、高速星間鏈路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移動通信、互聯網接入、物聯網、導航增強、航空監視等領域。低軌衛星業務大致分為窄帶通信、寬帶數據、導航增強以及航空監視,同時也能搭載其他特種應用載荷,實現定制化應用服務。
2023上半年,海能達的衛星通信產品在中亞、南亞、中東、非洲等“一帶一路”地區深入布局并實現規模銷售。同時,公司對低軌衛星通信產業鏈及相關模組現狀進行了調研和技術攻關,并參與了多模終端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形成了多模終端技術方案,正在推進原型終端研制工作。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立足于航天應用、汽車電子、物聯網三大產業領域,以核心技術進行應用擴展,持續推進航天國防建設與社會經濟建設在更多領域實現高效益深度融合,目前已涉足軍工、汽車、交通、石油、電力等多個領域。
公司航天應用產品主要以慣性導航加速度傳感器、精密制造、測試測控設備、專用電源為主要業務方向。慣控產品主要為慣控系統、慣導及組合導航系統、慣測裝置、慣性器件、測試設備等生產業務。公司加速度計等慣性器件的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國內航天領域得到廣泛使用,公司自主研發的石英撓性加速度計以其精度高、可靠性高、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等特點,在以往的二十多年中,都是慣性導航系統主選產品,在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從產業營收結構來看,航天科技在汽車電子方面的營業收入占比較大,達到86.04%,航天應用產品營業收入為2.281億元,占總收入比例7.41%。該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航天應用業務板塊經營模式未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是壓縮了低端配套產品的規模,業務收入相應同比下降;公司在原有加速度傳感器的基礎上,增加加速度傳感器與電源電路的集成部件整體銷售,提升了主要產品的溢價能力。航天應用業務板塊的整體毛利率有所提高。
震有科技
震有科技為專業從事通信網絡設備及技術解決方案的綜合通信系統供應商。自設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通信領域,致力于為電信運營商、政企專網、能源等多個行業的客戶提供通信系統設備的設計、研發和銷售,并為客戶提供專業完善的定制化通信技術解決方案。
公司推出了5G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產品包括5G核心網、5G 消息、開放式基站、PON 系列、OTN 系列等。在專網領域推出了新一代智慧應急、智慧城市、智慧礦山、智慧園區、工業互聯網和智慧燈桿等一系列解決方案。
經過多年的技術研發及經驗積累,震有科技形成了包括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的覆蓋公網通信和專網通信的全網絡端到端解決方案,其主營業務按產品線可分為核心網絡系統、集中式局端系統、指揮調度系統和技術與維保服務等。
該公司此前表示,其衛星核心網業務已經服務于天通一號和他國合作衛星,低軌衛星原型機系統已經交付。公司持續參與衛星通信的標準體系建設和方案論證設計,在衛星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經驗以及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公司將密切關注6G技術在國內外的研究進展,持續助力衛星通信系統建設,為國家重要的衛星通信領域貢獻智慧和力量。
景旺電子
景旺電子主要從事印制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少數的多品類、多樣化的制造廠商,公司貼近市場與客戶,橫向發展高密度互連、高速多層、高頻、高散熱、多層軟板和軟硬結合等產品,不斷提升高多層、高階 HDI、SLP 的產能,可以為全球客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與一站式服務。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通信設備、智能終端、計算機及網絡設備、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設備等領域。
景旺電子此前表示,公司已為國內外客戶批量供貨低軌衛星通信用PCB板,低軌衛星組網建設可提供不受地形限制的大范圍覆蓋,有利于補充5G通信基站建設的空白,未來6G時代低軌衛星建設和移動通信技術相融合,將使得智慧城市、車聯網、遠程醫療等新興技術的實現成為可能。
總結
很明顯,經過過去許多年的持續探索,衛星通信不斷實現技術突破。近兩年,更是從專用終端設備,逐漸實現通過智能手機就能實現短報文發送,以及進行語音通話。而這一切的實現,也離不開產業鏈眾多環節在技術和產品上的不斷升級,相信未來衛星通信產業還將迎來更進一步發展,更全面地為人類的安全護航。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手機
    +關注

    關注

    34

    文章

    6686

    瀏覽量

    155224
  • 衛星通信
    +關注

    關注

    12

    文章

    659

    瀏覽量

    38474
  • 華為mate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19

    瀏覽量

    7963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中國電信內部人士:華為未獨占衛星通信技術

    華為mate 60 pro是世界上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通用智能手機。此前,一家企業的相關人士表示,
    的頭像 發表于 11-08 14:39 ?488次閱讀

    三星Galaxy S24系列手機有望搭載衛星通信功能

    華為Mate60 Pro是世界上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通用智能手機,iphone14系列也搭載了衛星通信
    的頭像 發表于 10-30 11:00 ?630次閱讀

    衛星通信有望成為智能手機市場新突破

    華為于2022年9月推出的mate 50在智能手機中首次搭載了衛星通信功能。mate 50搭載了北斗衛星
    的頭像 發表于 10-17 09:59 ?378次閱讀

    衛星通話造假?中國衛通稱沒和華為Mate 60 Pro合作,華為回應??;消息稱蘋果普通 A17 芯片將采用臺積電 N3E 工

    ,甚至有個別網友開始質疑華為手機造假。 對此,華為李小龍在個人微博轉發了辟謠長文,并評價:有些人不但 “ chun ” 而且 “ huai ” 。長文稱,華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9-19 10:15 ?1392次閱讀
    <b class='flag-5'>衛星</b>通話造假?中國衛通稱沒和<b class='flag-5'>華為</b><b class='flag-5'>Mate</b> <b class='flag-5'>60</b> Pro合作,<b class='flag-5'>華為</b>回應??;消息稱蘋果普通 A17 芯片將采用臺積電 N3E 工

    華為 Mate 60 系列全線缺貨,產業鏈人士稱Pro系列出貨量已上調至 2000 萬臺;高通自研 Oryon SoC 曝光

    熱點新聞 1、華為?Mate 60?系列手機全線缺貨,產業鏈人士稱Pro
    的頭像 發表于 09-15 18:35 ?2384次閱讀
    <b class='flag-5'>華為</b> <b class='flag-5'>Mate</b> <b class='flag-5'>60</b> <b class='flag-5'>系列</b>全線缺貨,<b class='flag-5'>產業鏈</b>人士稱Pro<b class='flag-5'>系列</b>出貨量已上調至 2000 萬臺;高通自研 Oryon SoC 曝光

    華為Mate 60 Pro+上架:天通/北斗雙模衛星 影像升級

     華為沒有提及mate 60 pro +的性能,但表示mate 60 pro +支持雙衛星通信,
    的頭像 發表于 09-11 11:51 ?2118次閱讀

    華為Mate60 Pro系列最大亮點是衛星通話?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需求的增加,一些手機制造商試圖將衛星通信功能整合到普通手機中,提供更加多樣和便利的服務。例如,華為mate
    的頭像 發表于 09-07 11:03 ?2292次閱讀

    華為Mate 60 Pro衛星通話用了什么黑科技?

     華為衛星通信領域再次突破,Mate 60 Pro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
    發表于 09-06 10:17 ?2091次閱讀
    <b class='flag-5'>華為</b><b class='flag-5'>Mate</b> <b class='flag-5'>60</b> Pro<b class='flag-5'>衛星</b>通話用了什么黑科技?

    華為申請多個衛星通話專利,mate60pro的衛星通話功能有什么用?

    8月29日,華為Mate60 Pro系列提前開售,令人始料未及。據華為發布的信息,Mate60 Pro為全球首款支持
    的頭像 發表于 09-04 11:48 ?1545次閱讀

    華為Mate 60系列 華為mate60參數

    華為Mate 60系列 華為mate60參數? 華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8-31 09:44 ?7496次閱讀

    華為mate60pro配置參數表,搭載麒麟9000S的華為Mate60 Pro值得買嗎?

      華為Mate60 Pro是一款外觀精美、性能強大、配置高端、價格相對較高的智能手機。以下是該手機的詳細介紹:   外觀 華為
    發表于 08-31 09:39

    華為手機mate60衛星通話原理

    華為手機Mate60衛星通話原理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移動通信也不斷發展,但在某些時刻,我們的手機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17:26 ?1.3w次閱讀

    華為一小步,衛星通信一大步:Mate 60 Pro支持衛星通話

    華為終端官方表示:“華為衛星通信領域再次突破,Mate 60 Pro成為全球首款支持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16:06 ?2112次閱讀

    華為Mate 60 Pro突襲開售,華為Mate60都用了哪些芯片

    華為衛星通信領域再次突破,Mate60Pro成為全球首款支持衛星通話的大眾智能手機,即使在沒有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12:05 ?6875次閱讀
    <b class='flag-5'>華為</b><b class='flag-5'>Mate</b> <b class='flag-5'>60</b> Pro突襲開售,<b class='flag-5'>華為</b><b class='flag-5'>Mate60</b>都用了哪些芯片

    華為Mate50系列實現衛星雙向通信,向上捅破天的技術獨領風騷

    ? ? ? ?近日華為發布Mate50系列,其中有一項功能引人注意,那就是向上捅破天的技術。 據了解,華為已經在多款機型上實現了衛星通信功能
    的頭像 發表于 05-26 11:12 ?3064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