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風辭遠的科技茶屋:來自未來的信號槍

腦極體 ? 來源:腦極體 ? 作者:腦極體 ? 2023-07-31 09:08 ? 次閱讀

很久之前,有位朋友問我,現在科技資訊這么發達了,你們還寫啊寫做什么呢?

我是這么看的。最終能夠凝結為資訊的那個新聞點,其實是一系列事情最終得出的結果,而這個結果又會帶來更多新的結果。其中這些“得出”與“帶來”的過程,都是藏在資訊之后的,是隱身的、曖昧的。

如果我們僅僅希望知道個大概,對科技內容的預期僅僅是三五知己閑談時當個佐料,那么發達的資訊當然足夠。但如果你希望以科技為學業、為事業,使之成為自己能夠理解和掌握的能力,那么就需要對科技資訊有一個識別、思辨、預判的過程,這些就是腦極體希望提供給大家的。

人類是具有高效想象力的動物,喜歡基于看到的信號來想象全貌。但信號槍下面到底發生了什么,將要發生什么,經常會有點復雜,并且跟我們想象的不太一樣。就像諸侯看到狼煙,以為已經形勢危急,其實不過是褒姒得到個小禮物。

科技資訊有時候就像是這種信號槍,我們不僅要能看到,還需要甄別和分析。

今天就來選幾個新聞,跟大家聊聊信號槍之下,關于未來的不確定性。

要滅絕人類的AI,該封殺嗎?

第一條已經不算是新聞了,但在當時還挺炸裂的。

5月末,超過350名AI領域的行業高管、專家和教授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警告AI可能給人類帶來滅絕風險。其實著名者包括括“ChatGPT之父”Open 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DeepMind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戴密斯·哈薩比斯等大佬。

于是就有朋友說了,這些做AI的都說AI要毀滅人類了,咱們還弄他干啥,趕快封殺啊,晚一點《終結者》和《黑客帝國》就要上演了。

但這事換一個角度看,這么多位業界高管提醒要警惕AI失控,但其中有哪位從我做起,放棄AI事業了嗎?顯然并沒有。

這種警告在整個AI發展,乃至科技發展歷史上其實屢見不鮮。一方面業內人士對可能存在的失控提請社會關注,是一種分內之事。另一方面這也是歐美當前社會氛圍下,符合某某正確的必然表態。

我們懼怕AI,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科幻文學與電影,但事實上任何產業失序發展都可能帶來毀滅性的影響?;?,能源,工業,甚至娛樂業都是如此。規范發展當然重要,但規范不意味著封禁,更不意味恐慌。

火是如此的危險,但學會用火是我們人類告別猿猴形態的標志。

所以,別怕AI。

免費的大模型來了,就問你們怕不怕?

最近幾天還有一個熱議話題,就是Llama 2開源。這件事在AI行業內激起的討論,似乎比行業外還要大。

其中爭議的邏輯很好理解,就是免費、開源的大模型都出現了,你們花那么多錢做的閉源大模型豈不是要打水漂了?可以觀察到,一些趁著大模型風口,剛剛進入AI行業或者投資AI項目的朋友對此非常焦慮。

這其實也是個很難成立的說法。從軟件發展史上看,開源僅僅是一種競爭策略,有的領域合適,有的不合適。不是所有軟件最后都會走向開源,并且開源大模型有大量存在的問題,比如無法適配大量企業用戶的安全、隱私、自主可控需求。同時,開源會導致算法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下降,服務能力打折,從而無法滿足用戶需求。僅僅從深度學習算法興起的這十年來看,主流算法模型也大多是閉源的,

加上開源模型能力普遍不強,因此開源大模型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很難給產業秩序帶來沖擊。具體內容,我們在《大模型,開源干不掉閉源》這篇文章中有詳細闡釋。

其實對于剛剛加入這個領域的朋友來說,需要焦慮的不是開源沖擊,而是大模型就像很多基礎軟件一樣,最后必然是去多留少。如何在這個過程里確保自身價值不受損害,才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馬斯克出手了,歐美互聯網大洗牌?

這兩天另一個熱議的話題,是馬斯克宣布了自己的超級X計劃。隨著推特改名的步伐加快,各界普遍認為馬斯克要將“新推特”變成“微博+微信”模式的超級終端。

出于對馬斯克搞事能力的信服,很多朋友認為接下來歐美互聯網即將大洗牌,甚至有可能給中國互聯網帶來某種程度的影響。

對此我個人是比較謹慎的。如果我們排除馬斯克的個人光環,僅僅來看他參與的項目,會發現除了特斯拉之外,大多數項目都進展不快,商業成果不佳。當然,這也與這些項目普遍過于超前有關系。而推特的迭代,不僅需要面對來自Meta的近身肉搏,(這里插一句,也不知道兩位CEO的近身肉搏什么時候上演)。更需要面對谷歌、蘋果的壓力。

在歐美互聯網的超級系統層面,最具有壟斷力的其實不是某個終端,而是多終端卡死底層位置的谷歌。其無所不在的程度連蘋果都難以望其項背。

有理由相信,在馬斯克本人巨大的流量和號召力,新推特會得到劇烈的短期增長。但長期競爭卻很可能是“超級X”不太擅長的。

當然,新推特必然會納入更多xAI帶來的智能化能力,這個點是非常具有想象力,也是很可能成為中國科技界下一輪抄作業目標的。

GPT-4變笨了,AI還行嗎?

最近AI還有一個不算利好的消息,就說GPT-4變笨了。

7月20日, 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提出,對比3月和6月的GPT-4版本,發現其在數學問題、代碼生成、視覺推理任務上都有下降。

很快,openAI就在博客上回復了這個觀點,表示雖然大多數指標都有所改善,但GPT-4在某些任務上可能表現會更差。

wKgZomTGpyiAPK3EAAC0eD3I2_o919.jpg

于是又有很多聲音出現,一部分覺得扛旗的GPT-4都不行了,AI是不是沒勁了?另一部分聲音傾向陰謀論,認為這是openAI故意的。

我們當然不知道這個現象背后的真實問題在哪,但可以討論一個相對積極的方向。就是GPT本身是基于反饋再優化的模型機制,因此當回饋量下降,尤其是高質量回饋缺乏之后,其本身是可能能力變差的。

而走向這個方向的原因,或許是因為openAI越來越復雜、嚴苛的使用策略,以及越來越多的優質大模型正式開放,分流了聚焦在GPT上的流量。

有教師朋友跟我說,第一名分數領先太大,其實對整個班級的學習并不好。一個AI變笨了,說不定意味著全班AI普遍變聰明了?

妙鴨相機火了,該All in證件照嗎?

回到國內,值得欣喜的事情是終于有AI應用火起來了。妙鴨相機在短時間內聚集了極大關注,當然也引發了一系列討論。

這些討論中,我們感覺最沒必要的一種,是認為AI的價值體現在證件照上非常明顯,所以咱們現在感覺投入,去革海馬體的命吧。

這屬于標準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稍微動腦想象就會發現,大模型能夠帶來的應用變革數不勝數,生成寫真證件照僅僅是其中微小的一個。

與其看到了證件照,就趕緊all in,不如去想象大模型的底層邏輯、應用成本、商業模式,然后去發現發現還有哪些類似的需求可以填補。

大模型原生應用,是這一輪AI風口能帶來的最大想象力,可別輕信忽悠,把大好機會黏在了一張證件照上。

總之,各種信息背后,充斥著諸多來自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長久地審視,千萬別把一時當金科,把熱鬧當玉律。

見其所見,知其略知,達所未達,是我們混跡智能時代的最佳狀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

    文章

    10945

    瀏覽量

    101146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7061

    瀏覽量

    264836
  • OpenAI
    +關注

    關注

    9

    文章

    880

    瀏覽量

    6022
  • ChatGPT
    +關注

    關注

    28

    文章

    1481

    瀏覽量

    5508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

    文章

    1804

    瀏覽量

    1393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CYW20829 PDM可以支持麥克,麥克是否可以支持2.3公里的長距離?

    CYW20829 PDM 可以支持麥克,麥克是否可以支持 2.3 公里的長距離? 是否有參考設計/應用說明 為什么需要 ULL 和 ACL 這兩個功能,因為 ULL 輪詢間隔比 ACL 7.5ms 快 1 毫秒。 謝謝!
    發表于 05-23 07:28

    GPS信號探測器廠家:實力與信譽,創新引領未來

    深圳特信電子|GPS信號探測器廠家:實力與信譽,創新引領未來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08:57 ?135次閱讀

    STM32F103如何連接讀取掃碼數據?

    STM32的USB口應該可以直接連接掃碼的USB,但是軟件如何實現?有無類似CH340的芯片直接將掃碼數據轉換成一個標準接口輸出給MCU?
    發表于 04-25 06:36

    深圳比創達電子EMC|EMC濾波器的原理、分類、應用及未來展望.

    深圳比創達電子EMC|EMC濾波器的原理、分類、應用及未來展望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電磁兼容性問題日益凸顯,電磁干擾(EMI)對設備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嚴重影響。EMC濾波器作為一種重要的電磁兼容
    發表于 04-07 10:31

    電機組變流器測試應用

    。同時,海上風力發電以其穩定的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和關注,預計未來海上風力發電將成為風力發電行業的重要增長領域。除此之外,智能化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將為風力發電領域帶來巨大的變革和發展
    發表于 12-13 17:54

    LVDS信號信號傳輸

    LVDS發送芯片的輸入信號來自主控芯片,輸入信號包含RGB數據信號、時鐘信號和控制信號三大類。
    的頭像 發表于 10-17 17:28 ?769次閱讀
    LVDS<b class='flag-5'>信號</b>的<b class='flag-5'>信號</b>傳輸

    而行,激光跟蹤儀助力電行業發展

    隨著全球能源行業重點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移,電行業逐漸成為我國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分支,相關的電檢測設備需求量急劇增加。 電設備主要特點是“重、大”,在過去,主要使用大型卡尺、兩點式儀表
    發表于 10-17 15:36

    進入低功耗怎么喚醒MCU?

    BC32, 有RI引腳和PSM_INT引腳,PSM_INT可以用STM32將移BC32喚醒,但是RI引腳好像不能通過BC32喚醒STM32?也就是說STM32,BC32都進入低功耗,無法通過遠程平臺發消息給BC32,讓MCU喚醒?
    發表于 10-17 07:26

    麥克經常嘯叫,學會這幾招輕松避免

    、音響系統搭建不夠完善   嘯叫的危害   嘯叫一旦發生,輕則造成麥克音量無法調大,調大后嘯叫非常嚴重,且不說對當下使用者造成的困擾,嘯叫嚴重的情況下,對設備的損害也是極大。   在嘯叫狀態下信號非常強
    發表于 10-11 10:54

    使用LM387制作的動圈麥克前置放大器電路

      動圈麥克前置放大器電路可以使用LM387雙運算放大器集成電路制成。輸入阻抗對應于47k,它幾乎完全取決于R1。如果您希望連接具有不同值的動圈麥克,可以更改電阻R1。動圈麥克前置放大器放大
    發表于 08-31 18:18

    使用NuMicro M487上的SPI或I2S來捕捉PDM麥克數據

    應用程序 : 這個 USB 音頻類示例代碼記錄來自 SPI 或 I2S 上的 PDM 麥克的聲音, 當微控制器(MCU) 沒有專用接口時, 它會連接到 SPI 或 I2S 上 。 示例代碼包括將
    發表于 08-29 07:36

    OP37低噪聲麥克前置放大器電路設計

      本麥克前置放大器原理圖電子電路項目采用ADI公司生產的OP37運算放大器設計,是一款有效的固定增益無變壓器麥克前置放大器,可將來自低阻抗麥克的差分
    發表于 08-04 17:49

    #希哈科技 #XIHA #RTU #4G_Cat1 #移模組 #遠程遙控 #智能通斷 #云端定時

    模組
    希哈科技
    發布于 :2023年07月20日 15:35:34

    24歲工地仔裸轉行嵌入式 大佬們有什么建議嗎

    漂泊不安定 大學學的51 32數模電 c都忘得差不多了 最近想裸辭去重新學習嵌入式 但是還是有一點猶豫 現在這個行情裸來學嵌入式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老哥們有沒有什么建議
    發表于 06-23 10:52

    請問NUC505是否支持數字麥克?

    是,NUC505內部音訊編譯碼器( Audio CODEC )有支持數字麥克功能,但只能同時支持一組麥克,左右聲道數據相同。通過PA2 (Digital MIC clock in)及PA3
    發表于 06-20 08:15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