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從高性能內核到雙核設計,MCU朝邊緣AI進擊

E4Life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陳凱揚 ? 2023-06-19 07:34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由于通用計算芯片很少對AI計算進行優化,所以在不少AI應用中,我們都需要傳統意義上的AI芯片,比如GPU或者ASIC之類面積與功耗較大的產品。也正因為這些限制,這些AI芯片難以在邊緣端鋪開。

那么邊緣AI是否可以交由MCU來完成呢?傳統的MCU設計哪怕針對一些輕度AI計算來說,仍有一些吃力。所以不少MCU廠商開始發力更高性能的MCU,采用專為AI優化的設計,為邊緣AI的普及添磚加瓦。

超高性能內核

考慮到不少MCU仍在使用Cortex-M4、M3乃至M0之類的低功耗內核,考慮到復雜嵌入式AI算法的算力要求,這些舊內核在這類應用中也就不太夠看了。既然存在計算性能上的劣勢,那么就直接從性能上突破,這幾年涌現了不少基于超高性能的內核的MCU產品,比如基于Cortex-M7內核的GD32H7。

Cortex-M7內核作為Cortex-M4的繼任者,基于Armv7E-M架構開發。從核心關鍵特性來看,在所有Cortex-M處理器中,Cortex-M7是僅有的兩個6級流水線以上設計核心之一,而另一個則是7級流水線的Cortex-M85核心,基于該核心的MCU目前尚未正式面世。

兆易創新在GD32H7上將主頻做到了600MHz,甚至超過了不少國外大廠的Cortex-M7 MCU,如此高主頻使其足以應對邊緣側的AI算力要求,無需再集成額外的NPU了。而且為了滿足AI算法的資源占用,GD32H7還配備了1024KB到3840KB的片上Flash和1024KB的SRAM。

除了Arm核心以外,像先楫半導體這樣的RISC-V廠商,也推出了HPM6700/6400系列這樣的RISC-V超高性能MCU。其中HPM64G0更是可以做到單核主頻1GHz,支持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同時,也具備了強大的FPU和DSP擴展,足以滿足不少TensorFlow Lite模型的運算需求。

多核MCU

解決性能問題的另外一個思路就是采用多核MCU設計,像意法半導體之類的廠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布局雙核MCU產品。比如STM32H7系列,其中就有集成了Cortex-M7和Cortex-M4兩個內核的產品,STM32H747/757。

這兩個獨立運行的核心可以分配不同的任務,比如Cortex-M7負責高性能任務,而Cortex-M4負責實時性任務。同時,借助ST提供的STM32Cube.AI工具,就能從已有的AI算法和預訓練模型轉換成可運行的代碼。如果需要運行超過1Mbyte的更大模型,則可以分配給Cortex-M7更多的閃存。

除了雙Cortex-M核心的設計之外,也有的廠商開始探索不同架構的核心協作的路線。比如ADI的MAX78000芯片,就選擇了集成一個Arm Cortex-M4核心與一個RISC-V核心,除此之外,該MCU還集成了一個神經網絡加速器。

而且在MAX78000上,ADI對這三大組件都做好了分工,其中Cortex-M4負責MCU的控制與處理,而RISC-V內核作為協處理器負責數據搬運,而神經網絡加速器則提高CNN計算效率,這樣的架構相較傳統的MCU+DSP方案在功耗、并行性上都要更具優勢。

寫在最后

雖然當下MCU市場不少玩家都已經在發力邊緣AI,但廠商們也需要做好軟件生態的構建,提供完備的實例代碼或可用模型,實現真正的開箱即用。與此同時,MCU也還有在性能上繼續改進的空間,比如不少MCU參與的邊緣AI計算,只能使用預訓練好的模型,什么時候MCU能在邊緣端同時完成輕量訓練與推理的任務,其應用空間也會更加廣闊。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6056

    瀏覽量

    344143
  • AI
    AI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26669

    瀏覽量

    26433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5G高性能邊緣計算網關 四CPU強算力 協議轉換 AI視覺 PLC控制

    網關邊緣計算
    計訊物聯
    發布于 :2024年04月16日 17:52:40

    兆易創新推出GD32F5系列Cortex?-M33內核MCU,提供工業高性能應用新選擇

    業界領先的半導體器件供應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股票代碼603986)宣布,正式推出基于ArmCortex-M33內核的GD32F5系列高性能微控制器,全面適配于能源電力、光伏儲能、工業
    的頭像 發表于 03-16 08:22 ?201次閱讀
    兆易創新推出GD32F5系列Cortex?-M33<b class='flag-5'>內核</b><b class='flag-5'>MCU</b>,提供工業<b class='flag-5'>高性能</b>應用新選擇

    PSoC架構中都可以訪問全部外設嗎?

    你好!如標題:PSoC 架構中兩個內核對芯片的全部外設都有直接訪問能力嘛?如果都可以直接訪問,那IPC模塊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哪些呢?
    發表于 02-02 11:44

    算力強勁的AI邊緣計算盒子# 邊緣計算

    AI邊緣計算
    成都華江信息
    發布于 :2023年11月24日 16:31:06

    驅動云/邊緣側算力建設的高性能互聯接口方案

    驅動云/邊緣側算力建設的高性能互聯接口方案
    的頭像 發表于 11-23 16:30 ?245次閱讀
    驅動云/<b class='flag-5'>邊緣</b>側算力建設的<b class='flag-5'>高性能</b>互聯接口方案

    大摩:MCU行業需求放緩,看好RISC-V、邊緣AI機會

    大摩表示,意法半導體11月32位mcu價格出現平穩走勢,但今后將在包括RISC-V、邊緣AI計算在內的長期、結構性優勢上占據優勢,預計相關制造企業將會增長。大摩對樂鑫、兆易創新、新唐、芯海等m
    的頭像 發表于 11-20 10:52 ?372次閱讀

    RISC-V mcu何時進軍AI

    今天看了篇文章,講述MCU界“六大天王”ST、NXP、Microchip、Renesas、TI、Infineon都在加大布局邊緣AI,這也應該是RISC-V MCU 的一次機遇??!
    發表于 11-04 09:58

    #ARM M3內核 芯圣高性能、高性價比MCU:HC32F103B系列

    mcu
    上海芯圣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于 :2023年10月19日 09:36:39

    降維打擊!對標主流ARM內核MCU,先楫RISC-V高性能HPM5300憑何爭性價比之王?

    先楫半導體以定位國內高性能RISC-V內核MCU為業界所熟知,已經陸續推出了HPM6700/6400、HPM6300和HPM6200三款高性能MCU
    的頭像 發表于 08-19 08:19 ?572次閱讀
    降維打擊!對標主流ARM<b class='flag-5'>內核</b><b class='flag-5'>MCU</b>,先楫RISC-V<b class='flag-5'>高性能</b>HPM5300憑何爭性價比之王?

    降維打擊!對標主流ARM內核MCU,先楫RISC-V高性能HPM5300憑何爭性價比之王?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先楫半導體以定位國內高性能RISC-V內核MCU為業界所熟知,已經陸續推出了HPM6700/6400、HPM6300和HPM6200三款高性能
    的頭像 發表于 08-16 09:48 ?2152次閱讀
    降維打擊!對標主流ARM<b class='flag-5'>內核</b><b class='flag-5'>MCU</b>,先楫RISC-V<b class='flag-5'>高性能</b>HPM5300憑何爭性價比之王?

    (BLDC應用)基于笙泉MDSF40設計(MCU+MOC)的無感低壓吊扇方案

    ,BLDC馬達能更有效的降躁 - 馬達減震技術/母線電流抑制技術 Q:性能及安全性如何?A:智能變頻高性能、多重保護機制 ●變頻節能、高效率: - 主控芯片采設計(8051
    發表于 08-07 11:34

    STM32H747I-DISCO為啥需要?

    我正在使用STM32H747I-Disco的開發板, 發現有許多AI相關的例程,但都只用了Cortex-M7,沒有Cortex-M4的相關代碼。 請問STM32H747I-DISCO在實際情況下也是這么使用的嗎?那為啥還需要
    發表于 08-05 07:56

    高性能系列MCU STM32H5介紹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高性能系列MCU STM32H5介紹.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7-29 10:59 ?0次下載
    <b class='flag-5'>高性能</b>系列<b class='flag-5'>MCU</b> STM32H5介紹

    兆易創新MCU陣容更新,GD32H7領跑超高性能賽道

    經歷了數十年的設計創新和工藝突破,MCU已經在低成本、低功耗、高處理效率和高性能等特性方向有了長足的進步。隨著汽車電動化、工業4.0、邊緣AI等新興應用的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機遇涌現,追
    發表于 06-09 14:47 ?1568次閱讀
    兆易創新<b class='flag-5'>MCU</b>陣容更新,GD32H7領跑超<b class='flag-5'>高性能</b>賽道

    首款Cortex-M7內核高性能MCU性能揭秘

    GD32H7系列MCU采用基于Armv7E-M架構的600MHz Arm Cortex-M7高性能內核,憑借支持分支預測的6級超標量流水線架構,以及支持高帶寬的AXI和AHB總線接口,可實現更高的處理
    發表于 05-25 11:36 ?708次閱讀
    首款Cortex-M7<b class='flag-5'>內核</b>超<b class='flag-5'>高性能</b><b class='flag-5'>MCU</b><b class='flag-5'>性能</b>揭秘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