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對OP AC特性仿真Bench的理解

CHANBAEK ? 來源:肥肥牛是只虎 ? 作者:肥肥牛是只虎 ? 2023-05-23 18:26 ? 次閱讀

下圖是我們常見的用于仿真OP的AC特性(DC增益、GBW等)的Bench。我們通過在OP的輸出和輸入之間串聯一個一階RC網絡(R、C值通常都很大)的形式組成一個閉環系統,而我們需要的其實是OP的開環特性。

wKgZomRshbyATIgmAAAlbiPDqqg820.jpg

本文試圖弄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為何通過閉環的方式可以得到OP的開環AC特性?

R、C對仿真結果有什么影響?

R、C要取大,那到底要多大?這個問題和上面的問題關聯度很大。

問題很基礎,過程很重要,答案不簡單。

先推導這個Bench的閉環傳函:

這是一個電壓-電壓負反饋,其閉環系統的傳函可以用標準反饋方程Y/X=G/(1+G*β)來統一。

第一步:先斷環,考慮加載效應,見下圖

wKgZomRshbyANWhwAAAsQ5lFkJg746.jpg

第二步:計算前饋增益G(s),對于VV反饋,其實就是OP的開環增益,如下:

wKgaomRshbyAF0kGAAA1X9biTVM603.jpg

第三步:計算反饋系數β(s)

wKgaomRshbyAE9vbAAAPKZmzAWE991.jpg

第四步:計算閉環增益A(s),A(s)=G(s)/(1+G(s)*β(s))

wKgaomRshbyAa15oAABRntGvbu4425.jpg

至此,我們得到整個系統的閉環傳函,上面的推導過程中僅僅做了如下近似:

RC>>RoC,且RC>>RoCo,

由于R和C都是很大的值,這個近似誤差可以忽略不計。

接下來,該分析閉環傳函了

我們嘗試盯著閉環傳函A(s)的表達式看,能看出點啥?

閉環傳函有一個LHP零點:z=-1/RC

閉環傳函分母是一個標準的二階形式,有2個根,對應著2個LHP極點,

假設分母的兩個極點分別為p1和p2,且|p1|<<|p2|,則

p1+p2=-1/(Ro*Co)≈p2

p1 p2=Ao/(Ro R C Co)

聯合上面兩個式子,不難得到:

p1=-Ao/(R*C)

p2=-1/(Ro*Co)

至此,我們得到了整個閉環系統的零極點分布情況,總結下:

z=-1/(RC)

p1=-Ao/(R*C)

p2=-1/(Ro*Co)

wKgZomRshbyAIOVeAAAQO0oiYuM062.jpg

不難看出,p2是OP本身的輸出極點,z和p1的頻率極低,構成一對低頻零極點對。當頻率遠>這一對零極點對之后,A(S)可以簡化為:

wKgaomRshbyAPUV4AAANPX_AQcs237.jpg

繼續盯著這個表達式看,這個表達式什么意思?

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OP的開環AC特性嗎?

我們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在這一步得到我們想要的。

畫個圖,可以看得更直觀:

wKgZomRshbyABUvcAAAofiCYs68183.jpg

行文到此,問題基本上說清楚了,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幾個問題,這時候應該有答案了吧!

對于RC的取值問題,我們要保證Ao/(RC)<<1/(Ro*Co)即可。

舉個例子:

R1=10^12,

C=1,

OP增益Ao=1000倍(60dB),

則RC造成的低頻極點為1000/(10^12)=10^(-9),是一個極低頻率的值,低到我們可能壓根兒都沒發現它的存在。因為我們在跑AC的時候會給定一段頻率,比如從1Hz~1GHz,也就是說低于1Hz的波形我們壓根兒就沒看,所以我們跑完AC觀看波形的時候會發現AC曲線低頻是平的,并沒有我們文章所講的一對低頻零極點??垂偃绻肟吹竭@一對零極點,從很低頻的部分開始跑AC即可,或者把RC的取值取小一點兒。

直觀解釋

終于到了群眾喜聞樂見的“直觀解釋”環節了,先把Bench拷貝過來,對照著說。

wKgZomRshbyATIgmAAAlbiPDqqg820.jpg

OP正輸入端AC=1

OP負輸入端AC≈0,為什么呢?因為C很大,阻抗1/(sC)很小,頻率稍微高一點,就近似于短路

R的作用:通直流隔交流,R可以將OP的輸出和負輸入短路,建立直流工作點。但是對于AC而言,大R基本不構成加載效應,不會影響OP增益。

OP正負輸入AC=1,所以直接觀察OP輸出Vo就可以得到OP的增益的開環AC特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串聯
    +關注

    關注

    6

    文章

    389

    瀏覽量

    37301
  • 仿真
    +關注

    關注

    50

    文章

    3897

    瀏覽量

    132502
  • AC
    AC
    +關注

    關注

    1

    文章

    584

    瀏覽量

    84020
  • 負反饋
    +關注

    關注

    6

    文章

    181

    瀏覽量

    29795
  • 閉環系統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5

    瀏覽量

    938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一個運放的STB仿真AC仿真區別分析

    以一個二級彌勒補償運放為例,說明stb仿真ac仿真的區別,vdd=3.3,Vcm=1.25V,ibias=5uA,負載電容是5pF,負載電阻是100K。
    的頭像 發表于 11-03 17:35 ?1802次閱讀
    一個運放的STB<b class='flag-5'>仿真</b>和<b class='flag-5'>AC</b><b class='flag-5'>仿真</b>區別分析

    OP放大器的開環頻率特性

    OP放大器的開環頻率特性在理想化二極管電路、絕對值電路中,所用的OP放大器的開環頻率特性是一個要點。例如所用的頻率上限是多少MHz,在其頻率下開環增益是多少dB,這都是選擇
    發表于 09-26 10:39

    Test bench

    test bench
    發表于 10-27 13:51

    OP07C放大仿真

    OP07C放大仿真問題,如電路圖所示
    發表于 08-29 17:11

    請幫忙看看AD8009和OP113e在TINA-TI中仿真結果是否正確

    的資料,運放的噪聲有很大影響。AD8009的仿真電路圖AD8009的交流傳輸特性曲線AD8009的噪聲分析結果OP113e的仿真電路圖OP1
    發表于 11-12 09:44

    OP279在Vs=±5V的電氣特性參數:short current limit只有±50mA如何理解?

    OP279供電范圍5~12V,最大輸出能力±60mA;但是在Vs=±5V的電氣特性參數:short current limit只有±50mA,如何理解?
    發表于 01-07 13:49

    應該怎么去理解AC magnitude 這個參數呢?它為什么會影響增益?

    請問在做AC仿真的時候參數設置AC magnitude到底應該怎么理解?我跑AC的時候將其減小一般為什么增益也減半了? 它為什么會影響增益?
    發表于 06-24 07:55

    對于AC/DC/AC電源以及死區特性的MATLAB建模

    2 對于AC/DC/AC電源以及死區特性的MATLAB建模MATLAB是高級的數學分析與運算軟件,可用作動態系統的建模與仿真,MATLAB語言在其仿
    發表于 11-16 06:54

    用multisim仿真使用OP295反饋電路時,如何使用波特儀測量增益和相位特性曲線?

    用multisim仿真使用OP295反饋電路時,如何使用波特儀測量增益和相位特性曲線?為什么我用波特儀畫出的增益特性曲線一直是負的幾十dB與實際情況完去不附??!求助大神!像上面圖片
    發表于 11-17 08:12

    求助,請幫忙看看AD8009和OP113e在TINA-TI中仿真結果是否正確

    的資料,運放的噪聲有很大影響。 AD8009的仿真電路圖 AD8009的交流傳輸特性曲線 AD8009的噪聲分析結果 OP113e的仿真電路圖
    發表于 11-27 06:55

    如何理解802.11ac 4×4?

    隨著日前芯片廠商Marvell發布業界首款802.11ac 4×4系統級芯片(SoC),相比之前的802.11n標準,802.11ac速度高達高達3倍!如何理解802.11ac 4×4
    發表于 12-12 14:38 ?1986次閱讀

    matlab ac電源,基于MATLAB對AC/DC/AC電源的死區效應的諧波分析及仿真

    2 對于AC/DC/AC電源以及死區特性的MATLAB建模MATLAB是高級的數學分析與運算軟件,可用作動態系統的建模與仿真,MATLAB語言在其仿
    發表于 11-09 14:36 ?14次下載
    matlab <b class='flag-5'>ac</b>電源,基于MATLAB對<b class='flag-5'>AC</b>/DC/<b class='flag-5'>AC</b>電源的死區效應的諧波分析及<b class='flag-5'>仿真</b>

    matlab ac電源,基于MATLAB對AC/DC/AC電源的死區效應的諧波分析及仿真

    2 對于AC/DC/AC電源以及死區特性的MATLAB建模MATLAB是高級的數學分析與運算軟件,可用作動態系統的建模與仿真,MATLAB語言在其仿
    發表于 01-05 15:04 ?9次下載
    matlab <b class='flag-5'>ac</b>電源,基于MATLAB對<b class='flag-5'>AC</b>/DC/<b class='flag-5'>AC</b>電源的死區效應的諧波分析及<b class='flag-5'>仿真</b>

    仿真器的角度理解Verilog語言1

    只作為語法設定來介紹,忽略了Verilog語言的軟件特性仿真特性。使得初學者無法理解Verilog語言在行為級語法(過程塊、賦值和延遲)背后隱藏的設計思想。本文嘗試從
    的頭像 發表于 05-25 15:10 ?733次閱讀
    從<b class='flag-5'>仿真</b>器的角度<b class='flag-5'>理解</b>Verilog語言1

    仿真器的角度理解Verilog語言2

    只作為語法設定來介紹,忽略了Verilog語言的軟件特性仿真特性。使得初學者無法理解Verilog語言在行為級語法(過程塊、賦值和延遲)背后隱藏的設計思想。本文嘗試從
    的頭像 發表于 05-25 15:10 ?674次閱讀
    從<b class='flag-5'>仿真</b>器的角度<b class='flag-5'>理解</b>Verilog語言2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