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SoC接口技術之低速接口分析(上)

jf_78858299 ? 來源:IC學習 ? 作者:IC學習 ? 2023-04-04 16:08 ? 次閱讀

1

UART

1.名詞解釋

UART:

全稱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中文可譯為通用異步收發器。

2.歷史由來

UART的發明是由于貝爾自己需要將一個電傳打印機(Teletype)連接到一個PDP-1,需要將并行信號轉換為串行信號。貝爾于是設計了一個使用大約50個獨立部件的電路。這個想法被證明是受歡迎的。當時西部數據公司(Western Digital)是一家制造計算機芯片的小公司,它設計了單芯片版的UART。

3.應用場景

UART當前常用于MCU的低速互聯,最少僅需要兩根信號連接(TXD和RXD),信號支持TTL電平,RS232電平或者RS422電平。UART為全雙工異步通信協議,最高支持115200bps的波特率(常用波特率為9600bps)。

圖片

4.協議解析

UART定義了一種串行傳輸協議,單次可傳輸一個字符,包含5到8bit有效數據(常采用7bit數據,ASCII)。

UART的一個字符除了包含有效數據位外,還包含起始位1bit,奇偶校驗位1bit和停止位1bit(也支持1.5bit或者2bit配置)。UART一次傳輸最多8bit有效數據而不是更多的原因是其設計標準收發兩端的頻率誤差在10%以內,當收到的數據為8bit時誤差控制在1bit內,保證了數據的采樣不會出錯。

圖片

5. 協議實現

UART接收使用高頻時鐘進行采樣,在最早的8086芯片中為兼顧速度和穩定性,常采用波特率的16倍時鐘進行采樣。當主時鐘頻率確定時,IC實現中可以通過設定波特率寄存器N實現任意波特率。

圖片

一個典型的UART接收器的狀態機設計如圖所示,在空閑狀態時接收機通過監測接收信號從1變0,確定接收的起始位。為消除通信線路噪聲的影響,只有連續接收到N/2個0后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的起始位,并開始在最佳采樣點(N/2時刻)采樣數據位。

圖片

6. 流程控制

UART的流控包括硬件流控和軟件流控兩種。

硬件流控基于RS232的兩個信號接口RTS(數據發送請求)和CTS(數據發送允許),一端設備的RTS與另一端設備的CTS相連。RTS與CTS均為低電平有效,數據接收設備通過置低RTS接口通知發送設備的CTS接口,發送設備可以發送數據。

軟件流控通過帶內傳輸XOFF和XON信號,控制發送的起停。數據接收設備通過發送XOFF通知數據發送設備停止發送數據。數據接收設備通過發送XON通知發送設備繼續發送數據。

2

SPI

1.名詞解釋

SPI 全稱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中文譯為串行外圍設備接口。

2.歷史由來

最早是由Motorola(摩托羅拉)公司開發的全雙工同步串行總線,常用于微控制器與外設之間的連接比如SD卡,液晶屏等外設。SPI沒有統一的協議規范,但由于其廣泛的使用,根據實際使用中大家通用的習慣形成了一個類似行規的標準,具體的應用需要實際參考特定器件手冊。

3.應用場景

SPI用于在單個主控制器和一個或多個從設備之間交換數據,譬如MCU與EEPROM、FLASH、AD轉換器的連接。SPI的兩端中提供時鐘的為Master,接收時鐘的為Slave。SPI最少采用四線連接,SCLK,SS,MOSI,MISO。SPI按幀進行數據交換,支持的字長不限于8bit,可根據應用特點靈活選擇消息字長。SPI是源同步時鐘協議,支持100MHz以上的高速時鐘。

圖片

4.協議解析

NSS電平由高變低,則產生起始信號;NSS電平由低變高,則產生停止信號。從機檢測到自己的NSS線電平被置低,則開始與主機進行通訊;反之,檢測到NSS電平被拉高,則停止通訊。

MOSI和MISO線在SCK的每個時鐘周期傳輸一位數據,開發者可以自行設置MSB或LSB先行,不過需要保證兩個通訊設備都使用同樣的協定。

圖片

根據SCK空閑狀態的電平(CPOL)和數據采樣時刻(CPHA)的不同,SPI有四種通訊模式。Master和Slave需要工作在相同的模式下才能正常通訊,Master的MOSI如果在SCK上升沿launch數據,Slave的MOSI需要在SCK的下降沿capture數據,反之亦然。

圖片

當CPHA=0時,Master需要在第一個SCK的邊沿出現前將數據在MOSI上準備好。

圖片

5. 協議實現

Motorola定義5類寄存器:

SPI Control Register 1 (SPICR1)控制寄存器1,極性控制,數據長度控制

SPI Control Register 2 (SPICR2)控制寄存器2

SPI Baud Rate Register (SPIBR)波特率寄存器

SPI Status Register (SPISR)狀態寄存器

SPI Data Register (SPIDR)數據寄存器

6. SPI讀寫

SPI讀寫每筆傳輸交換一幀數據,一幀數據的bit數據可以是8bit,16bit或者其他數量的bit。

SPI讀:片選---讀指令---地址---數據讀出

圖片

SPI寫:片選---寫指令---地址---數據寫入

圖片

7. DSPI和QSPI

DSPI和QSPI主要用于存儲器接口,其幀格式由存儲器定義。歸納下來,QSPI的傳輸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傳統的SPI的單線傳輸,第二種是QSPI的四線傳輸。

第一種類型傳輸常用于狀態和控制寄存器的讀寫,譬如讀ID。該傳輸過程采用MOSI和MISO進行數據交換,一幀數據是46bit。此外,單線傳輸也支持數據的讀寫。

圖片

第二種類型的傳輸常用于數據的讀寫,譬如四線寫數據。該傳輸包含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命令和地址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數據傳輸階段。第一個階段,采用單線傳輸,通過MOSI向器件發送命令和地址。第二個階段,采用四線傳輸,通過四個IO向器件發送或者讀取數據。

圖片

此外,讀數據時在第一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中間會插入Dumy Clocks。

圖片

3

JTATG

1.名詞解釋

JTAG,全稱Joint Test Action Group,中文名稱聯合測試行動組。

2.歷史由來

1990年JTAG正式由IEEE的1149.1-1990號文檔標準化,在1994年,加入了補充文檔對邊界掃描描述語言(BSDL)進行了說明。從那時開始,這個標準被全球的電子企業廣泛采用。邊界掃描幾乎成為了JTAG的同義詞。

3.應用場景

JTAG的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內部定義一個TAP(Test Access Port,測試訪問口)通過專用的JTAG測試工具對內部節點進行測試。當前JTAG協議也用來對芯片進行調試,JTAG通過器件內部的DAP(Debug Access Port,調試訪問)訪問內部總線。

JTAG最少使用四個信號,包括TCK,TRST,TMS,TDI和TDO,最高支持100MHz的串行數據傳輸。

圖片

圖片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串行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30

    瀏覽量

    33550
  • uart
    +關注

    關注

    22

    文章

    1162

    瀏覽量

    100193
  • 計算機芯片
    +關注

    關注

    0

    文章

    42

    瀏覽量

    3439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微機接口技術課件

    微機接口技術課件:微機接口技術基礎知識,可編程外圍接口82C55A,高性能可編程DMA控制接口82C37A-5,CHMOS可編程時間間隔定時器芯片82C54,可編程中斷控制器82C59
    發表于 06-12 23:14

    WCDMA無線接口技術

    WCDMA無線接口技術第5章  WCDMA無線接口技術在WCDMA系統中,移動用戶終端UE通過無線接口上的無線信道與系統固定網絡相連,該無線接口稱為Uu
    發表于 09-18 16:48

    采用的IP核與系統的接口技術

    開放核協議—IP核在SoC設計中的接口技術
    發表于 05-27 09:52

    基于IP核的SoC接口技術

    引言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深亞微米工藝加工技術允許開發上百萬門級的單芯片,已能夠將系統級設計集成到單個芯片中即實現片系統SoC。IP核的復用是So
    發表于 06-11 05:00

    MVB總線接口技術

    有人做過MVB通信嗎,跪求大神指點MVB接口技術和MVB通信,本人打算在STM32實現MVB通信
    發表于 04-10 22:30

    談談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第01章 微機原理概述基本知識CPU: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or Unit),處理器,能夠分析和執行指令的部件,能分析和執行指令的芯片就是CPUMPU
    發表于 07-28 08:14

    微機接口技術嘗試

    “微機接口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微機接口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摘要:“微機接口技術”課程教改的突破點是實驗教學,本文介紹了我院在實驗內容、實驗組織方法等方面進行的一些嘗試?! £P鍵詞本文來自
    發表于 09-10 07:45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標準.doc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課程標準課程: 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系部:信息技術系教研室:計算機應用教研室審核:批準:二○一三年七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課程標
    發表于 09-10 06:31

    微機接口技術實用教程

    微機接口技術實用教程1微機接口技術實用教程第1章 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基礎 第1章 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基礎 1.1 接口技術概述 輸入/輸出(
    發表于 09-13 08:19

    《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集

    目錄《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一《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二《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三《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四《單片機與接口技術》試卷五《單片
    發表于 08-11 10:20 ?56次下載

    開放核協議—IP核在SoC設計中的接口技術

    摘    要:本文介紹了IP核的概念及其在SoC設計中的應用,討論了為提高IP核的復用能力而采用的IP核與系統的接口技術。 引言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深亞微米工
    發表于 03-24 13:31 ?681次閱讀
    開放核協議—IP核在<b class='flag-5'>SoC</b>設計中的<b class='flag-5'>接口技術</b>

    開放核協議—IP核在SoC設計中的接口技術

    摘    要:本文介紹了IP核的概念及其在SoC設計中的應用,討論了為提高IP核的復用能力而采用的IP核與系統的接口技術。     關鍵詞:SoC
    發表于 06-07 11:11 ?553次閱讀

    高清晰視頻會議終端應用接口分析

    高清晰視頻會議終端應用接口分析 DVI接口與HDMI接口介紹   視頻通訊作為
    發表于 02-21 10:10 ?2109次閱讀

    MAVLink學習之路05_ MAVLink應用編程接口分析

    MAVLink學習之路05_MAVLink應用編程接口分析
    的頭像 發表于 03-07 16:21 ?5227次閱讀

    SoC接口技術之低速接口分析(下)

    JTAG協議核心是三個寄存器和TAP狀態機。作為DEBUG的JTAG接口會在DAP中利用旁路寄存器將JTAG協議轉換為APB協議。作為DFT的JTAG接口會直接利用數據寄存器進行邊界掃描。
    的頭像 發表于 04-04 16:08 ?1344次閱讀
    <b class='flag-5'>SoC</b><b class='flag-5'>接口技術</b><b class='flag-5'>之低速</b><b class='flag-5'>接口分析</b>(下)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