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日企市場份額占比超9成,國內第四代半導體材料加速突破

Hobby觀察 ?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 作者:梁浩斌 ? 2023-03-27 01:49 ? 次閱讀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最近國內關于第四代半導體的消息很多,特別是在材料制備方面似乎有不少新突破。我們熟知的碳化硅、氮化鎵等第三代半導體又被稱為寬禁帶半導體,而第四代半導體的其中一個重要特征是“超寬禁帶”,禁帶寬度在4eV以上(金剛石5.5eV,β-Ga2O3 禁帶寬度4.2-4.9eV)。

相比之下,第三代半導體中碳化硅禁帶寬度僅為3.2eV,氮化鎵也只有3.4eV。更寬的禁帶,帶來的優勢是擊穿電場強度更大,反映到器件上就是耐壓值更高,同樣以主流的β結構Ga2O3材料為例,其擊穿電場強度約為8MV/cm,是硅的20倍以上,相比碳化硅和氮化鎵也高出一倍以上。

所以,材料具備的優異特性,讓包括氧化鎵、金剛石、氮化鋁等材料被認為是下一代紫外激光器、功率、射頻等半導體產品的選擇,而其中氧化鎵的應用前景最被看好。

氧化鎵材料制備和器件取得突破

今年2月,中國電科46所成功制備出我國首顆6英寸氧化鎵單晶,達到目前國際上尺寸最大的氧化鎵單晶襯底水平。一直以來,氧化鎵單晶制備都是業界難題,由于氧化鎵熔點高、高溫易分解、易開裂等,特別是大尺寸氧化鎵單晶制備良率一直是限制氧化鎵應用的攔路虎。

據中國電科46所介紹,其團隊聚焦多晶面、大尺寸、高摻雜、低缺陷等方向,從大尺寸氧化鎵熱場設計出發,成功構建了適用于6英寸氧化鎵單晶生長的熱場結構,突破了6英寸氧化鎵單晶生長技術,具有良好的結晶性能,可用于6英寸氧化鎵單晶襯底片的研制。

3月,西安郵電大學的新型半導體器件與材料重點實驗室陳海峰教授團隊,成功在8英寸硅片上制備出高質量的氧化鎵外延片。硅上氧化鎵異質外延有利于硅電路與氧化鎵電路的直接集成,同時擁有成本低和散熱好等優勢。

去年12月,北京銘鎵半導體也成功制備了高質量4英寸(001)主面氧化鎵(β-Ga2O3)單晶,完成了4英寸氧化鎵晶圓襯底技術突破,并且進行了多次重復性試驗,成為國內首個掌握第四代半導體氧化鎵材料4英寸(001)相單晶襯底生長技術的產業化公司。

器件方面,去年12月中國科大微電子學院龍世兵教授課題組兩篇關于氧化鎵器件的研究論文被IEEE 國際電子器件大會接收,分別涉及了氧化鎵器件在功率以及光電領域的應用進展。

在氧化鎵功率器件應用中,由于氧化鎵P型摻雜存在困難,PN結相關的邊緣終端結構一直是難點。龍世兵教授課題組基于氧化鎵異質PN結的前期研究基礎,成功將異質結終端擴展結構應用在氧化鎵SBD,并提高了器件的耐壓能力。在通過一系列優化后,器件實現了2.9 mΩ·cm2的低導通電阻和2.1kV的高擊穿電壓,其功率品質因數高達1.52 GW/cm2。

今年2月,龍世兵教授課題組聯合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加工平臺,分別采用氧氣氛圍退火和氮離子注入技術,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鎵垂直槽柵場效應晶體管。

光電應用中,響應度和響應速度是光電探測器的兩個關鍵的性能參數,然而這兩個指標之間存在著制約關系,此消彼長。由于缺乏成熟的材料缺陷控制技術,該問題在以氧化鎵材料為代表的超寬禁帶半導體探測器中尤為突出,這次公布的論文就是為了緩解這個問題。

龍世兵教授團隊通過引入額外的輔助光源實現對向光柵(OPG)調控方案,提出了一種光電探測器芯片內千萬像素共享一顆輔助LED即可緩解響應度與響應速度之間的制約關系的策略,對光電探測芯片綜合性能的提升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行業現狀

其實除了材料特性之外的優勢,成本和迭代速度也是目前業內關注到氧化鎵等第四代半導體的原因。與第三代半導體中的碳化硅作對比,碳化硅產業發展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周期才進入到6英寸襯底階段,而氧化鎵的發展速度明顯更快,僅僅10年左右就已經到6英寸單晶襯底的階段。

同時,氧化鎵在初期的6英寸襯底成本約在283美元左右,而碳化硅同期的產品成本高達916美元。通過對工藝的改進以及量產規模提升,氧化鎵6英寸襯底成本可以繼續下降至200美元以下,最新的數據甚至可以低至120美元。在材料成本更低的同時,由于超寬禁帶的材料特性,相比于同功率等級的硅基功率器件,氧化鎵器件所采用的晶圓面積可以降低30-150倍之多,特別在大功率應用中成本優勢極其突出。

氧化鎵行業目前在材料以及器件開發上處于起步階段,但產業化進展迅速。從材料的角度來看,目前日本企業較為領先,有數據顯示,日本在氧化鎵材料市場占到全球90%以上的市場份額。三菱重工、豐田、日本電裝、NCT、日本光波、Novel Crystal等企業發展迅速,其中NCT的2-4英寸氧化鎵襯底已經實現量產,并在2018年成功制備6英寸β-Ga2O3單晶片;Novel Crystal表示預計將在2025年開始量產4英寸氧化鎵晶圓,到2028年開始量產8英寸氧化鎵晶圓,并且最終成本可以降至碳化硅的三分之一。

國內氧化鎵材料產業起步相對較晚,以往主要是高?;蜓芯克鶎嶒炇以谕度?。不過隨著近幾年氧化鎵的潛力逐漸被發掘,材料、器件方面都在研究階段取得突破,業界有更多的資本關注到氧化鎵行業。目前國內有不少專注于氧化鎵材料的企業,比如鎵族科技、富加鎵業科技、銘鎵半導體、進化半導體等,部分已經實現2-4英寸襯底的制備,加上產學研合作模式在國內進一步發展,一些高校、科研機構的成果也正在通過企業加速產業化。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十年內,氧化鎵可能在功率器件領域能夠具備足夠的競爭力挑戰碳化硅的地位。

目前氧化鎵產業規模仍較小,另一邊的碳化硅產業,近年依托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需求的爆發,產能持續擴張,在器件設計、應用方面也會持續成熟,這些都會成為碳化硅產業的“護城河”。但作為下一代半導體材料的主力方向,國內企業能夠提前布局,未來依托國內市場,或許有機會打破當前產業被日企壟斷的現狀。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氮化鎵
    +關注

    關注

    53

    文章

    1513

    瀏覽量

    115048
  • 行業現狀
    +關注

    關注

    0

    文章

    3

    瀏覽量

    2572
  • 寬禁帶半導體

    關注

    0

    文章

    78

    瀏覽量

    8010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禾賽正式發布基于第四代芯片架構的超廣角遠距激光雷達ATX

    ATX是一款平臺型產品,沿用AT平臺并搭載第四代芯片架構,升級了光機設計和激光收發模塊。
    的頭像 發表于 04-20 10:49 ?355次閱讀

    英飛凌擴大在汽車半導體行業領先地位,首次拿下全球汽車MCU市場份額第一

    根據TechInsights的數據,2023年英飛凌在所有地區的市場份額均有增長,并且繼續在中國和韓國市場保持領先。此外,英飛凌在日本汽車半導體市場
    發表于 04-16 18:00 ?240次閱讀
    英飛凌擴大在汽車<b class='flag-5'>半導體</b>行業領先地位,首次拿下全球汽車MCU<b class='flag-5'>市場份額</b>第一

    半導體發展的個時代

    臺積電的 Suk Lee 發表了題為“摩爾定律和半導體行業的第四個時代”的主題演講。Suk Lee表示,任何試圖從半導體行業傳奇而動蕩的歷史中發掘出一些意義的事情都會引起我的注意。正如臺積電所解釋
    發表于 03-27 16:17

    我國實現6英寸氧化鎵襯底產業化新突破

    氧化鎵因其優異的性能和低成本的制造,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之一,被稱為第四代半導體材料。
    的頭像 發表于 03-22 09:34 ?178次閱讀

    高通公布第四代驍龍座艙平臺

    在2024年的CES展會上,高通公司公布了其最新的第四代驍龍座艙平臺。這一新平臺旨在滿足汽車廠商對于打造獨特、差異化和品牌化體驗的需求。
    的頭像 發表于 01-11 14:27 ?315次閱讀

    中微半導體BAT32A237獲“年度車規芯片市場突破獎”

    12月16日,由半導體投資聯盟主辦、愛集微承辦的2024年半導體投資年會暨IC風云榜頒獎典禮在北京圓滿落幕。中微半導體(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微半導股票代碼:688380)再傳喜訊,車規系列BAT32A237憑借優勢
    的頭像 發表于 12-20 09:38 ?789次閱讀

    GaN Systems 第四代氮化鎵平臺概述

    全球氮化鎵功率半導體領導廠商GaN Systems 今推出全新第四代氮化鎵平臺 (Gen 4 GaN Power Platform),不僅在能源效率及尺寸上確立新的標竿,更提供顯著的性能表現優化及業界領先的質量因子 (figures of merit)。
    發表于 10-08 17:22 ?291次閱讀

    GaN Systems 推出第四代氮化鎵平臺 突破能源效率瓶頸 加速應用版圖拓展

    重點摘要 GaN Systems第四代氮化鎵平臺 (Gen 4 GaN Platform) 幫助全球客戶在能源效率及尺寸微縮上突破瓶頸。 以業界領先的質量因子 (figures of merit
    發表于 09-28 09:28 ?281次閱讀

    第四代北斗芯片發布

    在4月26召開的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CSNC2022)上,深圳華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第四代北斗芯片正式發布。 這是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基帶和射頻一體化SoC芯片,作為
    發表于 09-21 09:52

    納微第四代氮化鎵器件樹立大功率行業應用內新標桿

    納微半導體第四代高度集成氮化鎵平臺在效率、密度及可靠性要求嚴苛的大功率行業應用內樹立新標桿
    的頭像 發表于 09-07 14:30 ?899次閱讀

    韓國在全球非存儲半導體市場份額僅為3.3%

    報告稱,去年全球非存儲半導體市場總規模為593萬億韓元。從各國市場份額來看,美國排名第一,以323萬億韓元占據54.5%。其次是歐洲(70萬億韓元,11.8%)、中國臺灣(61萬億韓元,10.3%)、日本(55萬億韓元,9.2%
    的頭像 發表于 09-04 12:04 ?669次閱讀

    虹科推出工業樹莓派第四代產品RevPi Connect 4

    備受期待的虹科工業樹莓派第四代產品—RevPi Connect 4終于來啦!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RevPi Connect 4融合了工業樹莓派多年技術積累與創新突破,以及現代物聯網
    的頭像 發表于 08-07 10:12 ?400次閱讀

    蘋果第四代iPhone SE發布被推遲

    現預計蘋果自研的5G調制解調器要等到2025年才能進入大規模生產。因此,第四代iPhone SE的發布時間也會相應延后。第四代iPhone SE的計劃也隨之被推遲了。
    的頭像 發表于 06-25 15:20 ?1321次閱讀

    Nordic全新第四代低功耗無線SoC—— nRF54系列

    高性能低功耗物聯網無線連接領導廠商Nordic 半導體公司宣布推出第四代多協議系統級芯片(SoC)系列中的首款產品nRF54H20。
    發表于 06-06 12:46 ?633次閱讀

    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為科學計算工作負載帶來諸多助益

    第四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單核性能更高、核數更多、I/O 和內存子系統更ssss強,并且配備了一系列內置硬件加速器,從而能為科學計算工作負載帶來諸多助益。
    發表于 05-22 16:40 ?521次閱讀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