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DDR SDRAM工作原理簡介

sakobpqhz6 ? 來源:黑客與攝影師 ? 2023-03-07 11:33 ? 次閱讀

1, 簡介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雙數據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通常被我們稱為DDR,其中的“同步”是指內存工作需要同步時鐘,內部命令的發送與數據傳輸都以它為基準。DDR是一種掉電就丟失數據的存儲器件,并且需要定時的刷新來保持數據的完整性。

DDR是我們嵌入式系統使用比較多的硬件,但是平時我們在做軟件開發或者優化的時候,對它的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卻很少。主要原因是對于DDR的軟件開發主要是配置參數,而這些參數由芯片廠商已經提供好了。其實,要想對系統做深度的功耗優化和性能優化,是很有必要深挖DDR的組成與工作原理的細節。

現在嵌入式系統設計或者計算機設計,考慮到存儲性能、存儲容量、成本等因素,通常采用存儲金字塔式的設計,比如CPU后面緊接著寄存器,寄存器后面跟著cache,cache后面緊接著DDR,然后DDR后面跟著SSD、EMMC等非易失。通過利用程序的時間及空間局部性原理,可以在盡可能少的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增加存儲容量,降低存儲成本。

隨著CPU 發展,內存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DDR從誕生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多代,分別是第一代SDR SDRAM(Single Data Rate SDRAM,同步型動態存儲器),第二代的DDR SDRAM,第三代的DDR2 SDRAM,第四代的DDR3 SDRAM,現在已經發展到DDR5 SDRAM。為了實現容量增加和傳輸效能增加,規范的工作電壓越來越低,DDR容量越來越大,IO的速度越來越高。

f14b75c0-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歷代ddr特性對比

Voltage(VDDQ):存儲芯片的輸出緩沖供電電壓。

Device Width:顆粒位寬,常見為4/8/16bit。一個Memory Array中由行地址和列地址的交叉選中一個位,若2個Array疊加在一起,就同時選中了2個Bit,位寬是X2。若4個Array疊加到一起,就能夠同時選中4個Bit,位寬則是X4。也就是說,對一個X4位寬的DDR 顆粒,如果給出行地址和列地址,就會同時輸出4個Bit到DQ(數據輸入、輸出:雙向數據總線)數據線上。

Die Density:顆粒密度,也就是容量,隨著DDR迭代,容量越來越大。

Data rates:MT/s指每秒傳輸多少個數據(Mega-transfer per second),和時鐘頻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DDR(dual data rate)是雙邊沿傳輸數據。因此MT/s是IO時鐘頻率的兩倍。

Prefetch:在一個時鐘周期中,同時將相鄰列地址的數據一起取出來,并行取出DRAM數據,再由列地址0/1/2(DDR1使用列0,DDR2使用列0和列1,DDR3/DDR4使用列0,1和2)選擇輸出。2n/4n/8n。這里的數字指的就是并行取出的位數。這里的n,就是DQ位寬,即上面的device width(x4/x8/x16)。所以DDR3 16bit SDRAM內存顆粒,16bit指的是位寬,其一次讀寫訪問的數據量是8*16=128bit

Bank:DDR4以前是沒有Bank Group的,所以該值就表示整個顆粒中Bank數量。但是在DDR4和DDR5中,就表示每個Bank Group中Bank的數量,整個顆粒Bank數量 = Bank Group * Bank。

Bank Group:Bank分組數量,該特性只存在于DDR4和DDR5中。

Burst Length:指突發長度,突發是指在同一行中相鄰的存儲單元連續進行數據傳輸的方式,連續傳輸所涉及到存儲單元(列)的數量就是突發長度,在DDR SDRAM中指連續傳輸的周期數。一般對應預取bit數目。

Core frequency:顆粒核心頻率,即內存cell陣列的工作頻率,它讀取數據到IO Buffer的頻率。它是內存頻率的基礎,其他頻率都是在該頻率的基礎上得出來的。

IO clk Frequency:內存的數據傳輸速率。它和內存的prefetch有關。對于DDR,一個時鐘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在傳輸數據,即一個時鐘周期傳輸2bit的數據,所以DDR的prefetch為2bit。對于DDR2,IO時鐘頻率是其核心頻率的兩倍,同時也是雙沿傳輸數據,因此DDR2的prefetch為2×2bit=4bit。對于DDR3,IO時鐘頻率是其核心頻率的四倍,同時也是雙沿傳輸數據,因此DDR3的prefetch為4×2bit=8bit。

DDR SDRAM是由威盛等公司提出的第二代SDRAM標準,主要它允許在時鐘脈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傳輸數據,這樣不需要提高時鐘頻率就能實現雙倍的SDRAM提速。DDR2 SDRAM是由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開的第三代SDRAM內存技術標準,相比上一代提供了更高運行效能(擁有兩倍與上一代的預讀取能力,4bit數據prefetch)和更低的電壓(1.8v)。

DDR3 SDRAM相比上一代,電壓更低(1.5v),效能更高(支持8bit prefetch),只需133MHz就能實現1066MHz的總線頻率。DDR4相比上一代,工作電壓更低(1.2v),效能更高(16bit prefetch),同樣的頻率下,理論速度是上一代的兩倍。

2, 框架

f18b19dc-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DDR子系統框圖

DDR SDRAM子系統包含DDR controller、DDR PHY和DRAM存儲顆粒三部分。我們分別看一下各部分的組成,然后講述一下數據的讀寫過程。

2.1 DDR controller

內存控制器負責初始化DRAM,并重排讀寫命令,以獲得最大的DRAM帶寬。它通過多端口與其他用戶核進行連接,這些端口的類型包含AXI4/AXI3/AHB/CHI。每個端口有可配置的寬度、命令和數據FIFO。

內存控制器接收來自于一個或者多個CPU、DSP、GPU的請求,這些請求使用的地址是邏輯地址,由仲裁器來決定這些請求的優先級,并將其放入內存控制器中。如果一個請求處于高優先級(贏得仲裁),會被映射到一個DRAM的物理地址并被轉換為一個DRAM命令序列。這些命令序列被放置在內存控制器中的隊列池(Queue pool)中,內存控制器會執行隊列池中這些被掛起的命令,并將邏輯地址轉化為物理地址,并由狀態機輸出符合DRAM訪問協議的電信號,經由PHY驅動DRAM的物理IO口。

2.2 DDR PHY

DDR PHY是連接DDR顆粒和DDR Controller的橋梁,它負責把DDR Controller發過來的數據轉換成符合DDR協議的信號,并發送到DDR顆粒。相反地,它也負責把DRAM發送過來的數據轉換成符合DFI(DDR PHY Interface)協議的信號并發送給內存控制器。DDR PHY和內存控制器統稱為DDR IP,他們保證了SoC和DRAM之間的數據傳輸。

目前在DDR IP的市場上,國際廠商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而國內IP企業占比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DDR PHY具有較高的技術門檻,要在這類PHY上實現突破并不容易。DDR PHY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如下方面需要著重關注:

2.3 DDR DRAM顆粒

從DDR PHY到內存顆粒的層次關系如下:channel->DIMM->rank->chip->bank->row/column組成的memory array。例如,i7 CPU 支持兩個Channel(雙通道),每個Channel上可以插2個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雙列直插式存儲模塊),每個DIMM由2個rank構成,8個chip組成一個rank。由于現在多數芯片的位寬是8bit,而CPU的位寬是64bit,因此經常是8個芯片可以組成一個rank。

3, DRAM剖析

接下來深入的剖析一下DRAM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對于DRAM的原理,看到一篇很不錯的文章《深入內存/主存:解剖DRAM存儲器 - 知乎 (zhihu.com)》,以下內容基本上來自于這篇文章。

3.1 基本結構

1)DRAM的基本單元

基本的DRAM單元(cell),是一個電容加一個CMOS晶體管組成的電路。通過給晶體管最上面的一端(稱作柵極)加上電壓或是取消電壓,就可以控制CMOS晶體管的開、關。一旦打開就可以讀出電容上存儲的電量,或者向電容寫入電量。這樣電容上的電荷有無就對應著存儲1bit的1或0。

f1b05990-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DRAM cell

為了存儲更多的bit,可以用如上的DRAM單元組成存儲陣列。行對應的是word line,即字線。列對應的是bit line,即位線。當某一行的字線上通電后,這一行的cell上的電容就會經過位線進行充放電。通過讀取位線上的電壓變化,就能判斷存儲的是0,還是1。由于電容很小,打開字線后產生的電壓波動也很小,所以在讀取的時候,要經過sense amplifier進行放大。

每個位線都接在一個放大器上,由于每個cell的電容太小了,在讀某一bit前,先對bit line進行precharge。預充的電壓為工作電壓的一半。這樣在打開字線后,位線上的輕微變化也能被放大器捕捉到,并在本地還原、暫存字線對應整行cell的電壓。其實,當讀了位線(電容放電)后,電容上的電荷就會發生了改變,這是一種破壞性讀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放大器在讀取cell存儲的數據后,利用暫存的cell電壓寫回字線單元行。

f1ca0f7a-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cell存儲陣列

2)DRAM刷新

由于cell的電容很小,并且CMOS晶體管在關閉的時候,也存在漏電,這樣電容上的電荷也在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變少。時間一長,存儲的信息就會丟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具體做法是對于每個單元行,每過一段時間就自主地進行讀取,等放大器暫存好信息后就立刻將其寫回行。關于單元行的刷新時機也很有講究,一般每64ms內就要對cell陣列進行一次全面刷新。

3.2 DRAM的讀寫

f2115a88-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cell陣列+外圍邏輯

1) DRAM讀過程

在讀取DRAM芯片上單個比特數據時:

2) DRAM寫過程

寫過程和讀過程比較類似,就不詳細描述,主要描述有差異的地方:

總的來說,讀取一個比特的總體過程:獲得行號,譯碼行號,開啟單元行,放大位線電壓波動并暫存數據到放大器,獲得列號并根據列號選擇一位進行輸出,寫回數據,關閉字線,重新預充電。寫一個比特的總體過程是:獲得行號,譯碼行號,開啟單元行,放大位線電壓波動并暫存數據到放大器,獲得列號并輸入寫入數據,根據列號把寫入數據送到放大器并改寫暫存值,寫回數據,關閉字線,重新預充電。

你可能會疑問,要訪問的一個字節的其他7bit是不是也存在這些單元行里,答案是否定的。其實,還存在7個這樣的bit存儲陣列,其中相同的行列地址在這7個bit存儲陣列相同位置取出相應的bit,這樣便得到了完整的8bit(一個字節)數據。

另外,在讀寫過程中,時間主要消耗在“開啟單元行”與“放大電壓波動并暫存數據”。單元行的柵極可以抽象成一個個電容的并聯,因此字線的拉高就是給這么多電容充電的一個過程,這將是很耗時及耗電的。由于放大器大部分是模擬電路,所以他的工作也不快。那么怎么提高DRAM的讀寫速度呢?關鍵點在放大器的緩存區(row buffer),它緩存了單元行,但是一般我們只取出了其中的一個bit。如果要想提升速寫速度,那就還訪問這個單元行的其他bit,這時會直接從row buffer中取出相應的數據,不需要經歷開啟單元行、放大、讀寫數、寫回的耗時過程。

3.3 DRAM系統層次

DRAM的系統層次如下:channel->DIMM->rank->chip->bank->row/column組成的memory array->存儲cell。

1)bank

如下是一個8陣列bank。其中每個rank中的行列定位到的小方塊,是一個cell,對應一個bit。行、列組成了一個memory array,即一個bank。8個bank組成了8 bank的陣列,通過行、列地址可以得到8 bit的輸出。

f2ae7f0c-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8陣列bank

一個8陣列bank一次讀寫8個比特,一顆存儲芯片上一般含有多個bank。下圖是一顆含有8個bank的存儲芯片的示意圖。芯片每次讀寫都只針對一個bank,因此讀寫地址必須包含一個bank號,bank號用于開啟目標bank,目標bank之外的bank是不工作的。

f30f3b9e-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包含8個8陣列bank的存儲芯片

2)Rank和DIMM

電腦用的內存芯片都嵌在一個電路板上,把這個電路板插入內存插槽后,就可增加電腦內存。電路板和板上的芯片,就是所謂的內存條,也稱為DIMM條。內存條通過“內存通道”連接到內存控制器,一組可以被一個內存通道同時訪問的芯片稱作一個rank。一個rank中的每個芯片,都共用內存通道提供的地址線、控制線和數據線,同時每個芯片都提供一組輸出線,這些輸出線組合起來就是內存條的輸出線。

對于一個包含8顆芯片的DIMM條。這8顆芯片被一個內存通道同時訪問,所以它們合稱為一個rank。有的DIMM條有兩面,即兩面都有內存芯片,這種DIMM條擁有兩個rank。

若每個芯片都包含8個bank,每個bank都包含8個陣列,那么這條內存條就可以一次讀寫8×8=64比特,其中第一個8是指每個芯片輸出8位,第二個8是指這個rank總共有8顆芯片,因為這8顆芯片被同一個內存通道訪問,所以其被訪問的bank和bank內的行地址、列地址都是完全一致的。下圖是一個描述這個過程的簡圖:顯然,我們在讀寫8顆芯片同一個bank同一個位置的cell。注意,圖中沒有顯示不在工作狀態的bank。對一個rank讀寫,即同時讀寫rank內8個存儲芯片內的同一位置的bank。

f33318ac-bc22-11ed-bfe3-dac502259ad0.png

rank讀寫

電腦有時候可以插入多個內存條,多個內存條有助于提升電腦的內存容量,但是未必能提高電腦的速度。電腦的速度受“內存通道”數限制,如果電腦有四個插槽,卻只有一個內存通道,那么CPU仍然只能一次訪問一個rank。但如果電腦有四個插槽的同時還有四個內存通道,那么CPU就可以一次訪問四個rank,很顯然,四并行訪問明顯比串行訪問快,假設每個rank可以輸出64比特,那么四通道就可以一次訪問4×64=256比特,而單通道只能訪問64比特。

3.4 DRAM訪問加速

1)burst模式

由于現在的處理器,CPU與DDR之間基本上都有cache,CPU在訪問內存單個字的時候,不僅需要訪問這個字,還需要把這個字所在的緩存行全部搬進cache中,因此內存不僅要一次提供一個字,還要提供一個緩存行(cache line)。緩存行一般比較大,比如8個64比特,因此內存要一次提供8×64=512比特數據。但如果前面介紹的方式訪問內存,那么一次只能提取出64比特,即提取一個字,這并不滿足緩存行的要求。為此,我們提出對內存使用“burst模式”。

由于緩存行內的各個字在內存上是緊鄰的,我們就可以靈活地使用cell陣列中的行緩存(row buffer)。前面說到單元行進入放大器的行緩存之后,并不會在讀寫一個比特后立刻寫回cell陣列,而是待在行緩存里等待下一個讀寫命令。如果下一個讀寫命令仍然發生在該單元行,那就可以行命中,直接操作row buffer。

在burst模式里,每當我們讀取cell陣列中的一個比特,不僅把這個比特送到輸出緩存中,而且緊接著把這個比特所在緩存行的各個比特都送到輸出緩存,這樣就完成了一次burst,即把目標比特周圍的多個比特連續地讀出。

2)bank并行和內存交錯

前面我們比較詳細地聊了在一個cell陣列中讀取數據的過程,而CPU在訪問內存時,還需要一些別的操作??偟膩碚f,CPU訪存大概要經過5個步驟:

1, CPU發送指令給內存控制器。

2, 內存控制器解析指令,并把“解析到的控制信息”發送到控制總線。

3, bank接收控制信息,并讀取數據。

4, 內存芯片把讀取出的數據放到數據總線。

5, 內存控制器收取數據,并將其交給CPU。

如果CPU連續訪問同一bank,那么CPU、內存控制器、總線和bank就必須串行操作,串行操作會讓訪存效率下降。我們假設CPU不可以在一個bank工作時,再給它發送新的指令。如果CPU連續不斷地給一個bank發送指令,那么很可能前一個指令還沒完成,后一個指令就改變了bank內的row buffer、列地址緩存或輸出緩沖。

為了說明cpu訪存過程中帶來的時間消耗和造成的效率下降,下面以“總線延遲”為例:

光速是3×10^8m/s,而高性能CPU的頻率可達3GHz,即3×10^9Hz。那么在CPU的一個時鐘周期內,光可以運動10cm。但是電在硅中的傳播距離大約是光的五分之一,經過測量,在電子線路中 電在一個CPU時鐘周期內只能運動20mm左右。而CPU和內存芯片之間的距離遠不止20mm,因此數據在總線上移動需要花費多個CPU時鐘周期。

上面的計算說明,在CPU訪存的5個步驟中,第2、第4步是要花很多時間的,而沒有詳細討論的第1、第5步,大概率比這兩步還要慢。因此讓CPU、內存控制器、總線和bank串行操作是不明智的。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在一個bank進行第3步時,讓CPU、內存控制器、總線去操作新的bank,以此隱藏起它們的工作時間,從而營造起一種CPU、內存控制器和總線不需要消耗時間的假象。上面這種做法實現了“bank間并行”。

所謂在“bank間并行”就是讓一個chip內的不同bank并行工作,讓它們各干各的。為此CPU要連續、依次向不同的bank發送讀取指令,這樣在同一時間很多bank都在工作,第一個bank可能在輸出,第二個bank可能在放大電壓,第三個bank可能在開啟單元行。當第一個bank burst輸出完畢,第二個bank剛好可以輸出。當第二個bank burst輸出完畢,第三個bank剛好可以輸出.......通過這樣讓“bank讀取”和“CPU、內存控制器、總線工作”在時間上相互重疊的方式,我們可以成功地把CPU、內存控制器和總線的工作時間隱藏起來,從而打造出一種CPU無延遲訪問內存、多個bank連續、依次“泵”出數據的理想情況。這種通過“bank間并行”實現“連續泵出數據”的方法,就是所謂的“內存交錯”。

內存交錯不僅隱藏了CPU、內存控制器和總線的工作時間,還隱藏了對單個bank而言row缺失所造成的多余訪問時間(所謂“多余”是相對“row 命中”情況而言的),連續兩次對同一個bank的訪問,它們訪問的row相同或者不同,對延遲的影響是相當顯著的。

如果第二個命令是對同一個row訪問,那么memory controller只需要發出Rd/Wr讀寫命令即可,稱為行命中。如果第二個命令是對不同的row進行訪問,那么memory controller需要發出PRE,ACT,Rd/Wr命令序列,稱為行缺失。從命令序列的對比來看,可以看出行缺失的情形對性能的影響是糟糕的。下圖顯示了連續的行缺失的情形下的訪存序列:

f3757b7a-bc22-11ed-bfe3-dac502259ad0.jpg

行缺失的訪問序列

然而,如果我們有多個bank,然后將 A0,A1,A2...的訪存序列,通過memory controller的address interleaving, 映射到多個bank上,也就是所謂banking。避免了連續訪問同一個bank的不同row,造成的大量行缺失,就能夠得到下面的訪存序列:

f3aa54f8-bc22-11ed-bfe3-dac502259ad0.jpg

流水線化的訪問序列

顯然,上圖中的類似流水化的訪問能夠很大程度上掩蓋訪問DRAM的訪存延遲,這也就是banking能夠提高memory throughput的原因。

另外,memory controller的address interleaving是什么呢?

我們都知道在OS層面,有著從virtual address到physical address的地址映射。類似地,在memory controller層面,我們需要將physical address映射為對DRAM chip中具體的位置的訪問,通過將bank映射到物理地址的相對低位(相對于row),可以使得對連續地址的訪存請求被映射到不同的bank。

f3c07daa-bc22-11ed-bfe3-dac502259ad0.jpg

物理地址的bank映射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SDRAM
    +關注

    關注

    7

    文章

    410

    瀏覽量

    54883
  • 寄存器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5164

    瀏覽量

    118135
  • 存儲器
    +關注

    關注

    38

    文章

    7212

    瀏覽量

    162393
  • DDR
    DDR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687

    瀏覽量

    64465

原文標題:一文搞懂DDR SDRAM工作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IC學習,微信公眾號:IC學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一文搞懂DDR SDRAM工作原理

    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雙數據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通常被我們稱為DDR,其中的“同步
    發表于 03-07 11:29 ?3511次閱讀
    一文搞懂<b class='flag-5'>DDR</b> <b class='flag-5'>SDRAM</b><b class='flag-5'>工作原理</b>

    DDR SDRAMSDRAM的區別

    DDR內存1代已經淡出市場,直接學習DDR3 SDRAM感覺有點跳躍;如下是DDR1、DDR2以及DDR
    發表于 04-04 17:08 ?3294次閱讀
    <b class='flag-5'>DDR</b> <b class='flag-5'>SDRAM</b>與<b class='flag-5'>SDRAM</b>的區別

    SDRAM工作原理

    本帖最后由 eehome 于 2013-1-5 09:58 編輯 SDRAM工作原理
    發表于 08-13 10:38

    SDRAM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怎么實現SDRAM控制器?

    SDRAM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SDRAM的基本讀寫操作步驟是什么一種簡單的通用SDRAM控制器的實現
    發表于 05-10 06:26

    SDRAM工作原理

    SDRAM工作原理(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 本文以三星公司的SDRAM器件K4S561632C[4]為例來是說明SDRAM工作原理
    發表于 03-26 17:54 ?156次下載

    DDR SDRAM技術總結

      本文將介紹DDR SDRAM的一些概念和難點,主要結合上一篇SDRAM的介紹加以對比。同時著重講解主流DDRII的技術。最后結合硬件設計提出一些參考。   DDR
    發表于 08-30 16:26 ?119次下載

    什么是DDR SDRAM內存

    什么是DDR SDRAM內存 DDR是一種繼SDRAM后產生的內存技術,DDR,英文原意為“DoubleDataRate”,顧名思義,就是
    發表于 12-17 11:15 ?1701次閱讀

    什么是DDR2 SDRAM

    什么是DDR2 SDRAM DDR2的定義: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
    發表于 12-17 11:17 ?636次閱讀

    DDR SDRAM內存

    DDR SDRAM內存            DDR SDRAM是Double Dat
    發表于 12-17 16:20 ?692次閱讀

    高速圖像處理系統中DDR2-SDRAM接口的設計

    文中在介紹DDR2的工作原理的基礎上,給出了一個用VHDL語言設計的DDR2 SDRAM控制器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一種在高速圖像處理系統中DDR
    發表于 07-23 10:03 ?5168次閱讀

    DDR_SDRAM介紹以及時序圖

    DDR_SDRAM介紹和時序圖,DDR_SDRAM介紹和時序圖
    發表于 02-23 11:58 ?6次下載

    DRAM、SDRAMDDR SDRAM之間的概念詳解

    DRAM (動態隨機訪問存儲器)對設計人員特別具有吸引力,因為它提供了廣泛的性能,用于各種計算機和嵌入式系統的存儲系統設計中。本文概括闡述了DRAM 的概念,及介紹了SDRAM、DDR SDRAM、
    發表于 06-07 22:10 ?9.2w次閱讀

    DDR工作原理

    DDR SDRAM全稱為Double Data Rate SDRAM,中文名為雙倍數據流SDRAM。DDR
    發表于 03-16 14:24 ?32次下載

    DDR工作原理_DDR DQS信號的處理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本文首先介紹了DDR工作原理及結構圖,其次闡述了DDR DQS信號的處理,具體的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的頭像 發表于 05-23 16:07 ?5.1w次閱讀
    <b class='flag-5'>DDR</b><b class='flag-5'>工作原理</b>_<b class='flag-5'>DDR</b> DQS信號的處理

    基于FPGA的DDR3SDRAM控制器設計及實現簡介

    基于FPGA的DDR3SDRAM控制器設計及實現簡介(arm嵌入式開發平臺PB)-該文檔為基于FPGA的DDR3SDRAM控制器設計及實現簡介資料,講解的還不錯,感興趣的可以下載看看…
    發表于 07-30 09:05 ?7次下載
    基于FPGA的<b class='flag-5'>DDR3SDRAM</b>控制器設計及實現<b class='flag-5'>簡介</b>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