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芯片突圍記

sakobpqhz ? 來源:算力基建 ? 2023-02-22 14:00 ? 次閱讀

01被人忽略的微架構能力

精簡指令集RISC是計算器芯片發展史上的一個傳奇。它最得意的作品,就是1983年英國Acorn公司,開啟了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ISC項目理念的新處理器架構研發項目Acorn RISC Machine (ARM),這就是如今統治移動芯片的ARM架構的肇始。而伯克利的RISC項目在1980年代發展了四代,2010年啟動了第五代設計,即RISC-V。

RISC-V是一種指令集,并不是一種處理器的實現。指令集是一種標準規范,相當于是大家的一個約定。如果遵循同一個標準規范,那么不同廠商生產的軟件和硬件就能在一起工作,就跟螺釘螺母的尺寸規范一樣。 有了指令集標準規范,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芯片設計。根據指令集來去完成微架構的設計,形成文檔,然后通過工程開發形成源代碼。有了源代碼之后,就可以用EDA軟件形成芯片版圖,最后交給臺積電或中芯國際這些代工廠去流片,實現芯片制造。

a331f06c-b25e-11ed-bfe3-dac502259ad0.png

當很多人將焦點集中在制造的裝備或者設計的軟件的時候,也很容易悄悄地忽略了看不見“微架構的設計和實現”。實際上,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芯片設計的核心競爭力。 當具備微架構設計和實現能力后,將不再受限于指令集。如果要更換一種指令集,也將非常容易。在過去幾十年,英特爾處理器的性能在不斷地提升,原因到底是什么?指令集的增加固然是看得見的積累,但更重要的是,英特爾處理器微架構和工藝的不斷演進。從1995年英特爾的P6架構開始,到2000年再到2006年,大概每五年一代架構就會演進一次。不斷迭代過程中,實現微架構層面的優化。而這正是英特爾設計能力的核心。甚至從這個角度來看,指令集在某種程度上并不是那么重要,因為它只是一種標準規范。而微架構的設計和實現能力,才真正決定了一顆芯片的性能、功耗和面積。蘋果公司在過去幾十年更換了多個指令集,從摩托羅拉到英特爾、到PowerPC、再到今天的ARM。由于蘋果自身的垂直協同設計能力很強,更換指令集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國內的龍芯公司,因為具備很強的芯片設計能力,從MIPS指令集更換到自有指令集龍芯(longArch)指令集時,微架構設計也幾乎不用做太多改變。國內還有企業在研發可以同時支持Arm和RISC-V的設計,也是因為底層的微架構設計并不需要大的變化,就可以支持不同的指令集。

02指令集與生態

指令集不重要了嗎?如果從軟件生態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它會決定軟件生態開發的效率。早年的IBM計算機,每一臺計算機的指令集都是獨立的,導致計算機的軟件投入特別大。1964年IBM推出的System/360計算機改變了這個格局,形成了統一的指令集,從而計算機軟件和硬件可以分離開。這次標準化的指令集延伸開來,逐漸使得獨立的軟件產業成為可能。統一的指令集,雖然對單一公司的作用沒有架構能力重要,但對于軟件生態卻是決定性的影響。

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指令集均屬于公司私有,如X86、ARM、MIPS、SPARC等。2010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David Patterson教授提出一個響亮的口號 “指令集應該免費”,這個理念立刻得到全世界的認可。伯克利分校所推出的RISC-V更是蓬勃發展起來。既然指令集不再屬于某一個公司,那么全世界可以共同去建設。一種全新的開源開放共享的處理器生態出現了。而共建模式的核心,就在于把標準規范和產品實現進行分離。這就和通信領域的5G通信標準的建設機制非常類似。5G標準由非盈利組織3GPP組織來負責制定,而各個企業可以根據5G標準去做自己的產品,在開放的模式下去競爭。 類似的,RISC-V也帶來了這樣的新機會,指令集的標準由RISC-V國際基金會來制定?;谶@個標準,不同國家的不同企業都可以來研制不同的RISC-V產品,例如,美國硅谷新秀Sifive公司的RISC-V產品、國內阿里平頭哥的玄鐵RISC-V處理器、以及中科院在開發的香山處理器。這為后進入賽道的處理器廠家,帶來了一種新模式,即“5G模式發展芯片”。在過去20多年,國內的處理器發展模式,主要有“高鐵模式”和“北斗模式”。高鐵模式代表了一種融入現有生態的思路,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產品升級,代表企業有海光、海思和飛騰。而北斗模式則是獨立構建技術體系和生態,以龍芯、申威為代表。而“5G模式”意味著中國的處理器可以采用第三種模式,制定開放標準,自研核心技術,在開放的框架下去競爭和合作,并且面向國際市場和生態建設。

03RISC-V的再認識

盡管RISC-V意義重大,但行業依然有很多誤解。2022年12月,David Patterson教授寫了一篇文章,專門來糾正關于RISC-V的一些謬誤。

第一個誤解,RISC-V是一個開源處理器,就像Linux是一個開源操系統。實際上,RISC-V不是一個開源處理器,它只是一種標準規范,本質上是一本描述性手冊,類似以太網標準、USB標準等。而Linux操作系統是一種源代碼。所以這兩個不具備可比性。RISC-V就是一個標準,而國際基金會就類似一個制定標準規范的工作組。 第二個誤解,成熟封閉的指令集要比選擇開放的指令集更安全可靠。安全性跟封閉和開源并無關系。封閉指令集屬于公司,就會和公司的命運緊密綁定。如果公司不景氣,該公司的指令集就會消失,供應鏈安全無法得到保障。歷史上消失的指令有很多,包括像曾經一度流行的DEC VAX和DEC Alpha指令集。此外,封閉指令集也未必穩定,當年MIPS曾經賣給了六個企業,ARM也有三個東家,而更換一個東家就意味著商業模式可能會發生變化。 第三個誤解,封閉的指令集是整齊劃一,沒有碎片化的割裂狀態。實際上,封閉指令集會在其生命周期中,經常碰到無法預見的不兼容問題。即使在ARM的一個體系下,也出現過不兼容的情況。ARMv1到ARMv7使用32位地址空間,然而在下一代能夠同時提供32位和64位地址版本的ARMv8-a,卻無法兼容。而且,即使同一代產品,ARMv8-a和ARMv8-m也存在不兼容。碎片化,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一種常態。 第四個誤解,相對于封閉指令集,RISC-V的模塊化導致了更加碎片化的軟件生態。在這一點上,RISC-V技術工作組已經在提供一些新的機制,比如通過配置(Profile)機制,來規范軟件生態,從而使軟件不會像想象得那么碎片化。 最后一個謬誤,很多人斷言RISC-V不可能成為主流指令集。這一點結論為時過早。從技術上而言,RISC-V是可以去支持從嵌入式、到普通計算機、一直到超級計算機領域的,并不存在系統性缺陷。如果從商業角度而言,更加開放的標準,往往會更有生命力。這一點倒是可以跟Linux操作系統的成功相媲美。

04RISC-V的五大趨勢

RISC-V已經開始往高性能領域發展了。以前很多人認為它只能在嵌入式領域,但最近這幾年,已經出現了一批RISC-V高性能處理器實現,代表企業有硅谷的Sifive、Ventana,在技術上有一定優勢。國內還有香山處理器,以及上海賽昉。SiFive近期推出高達3.4GHz的RISC-V處理器,性能可以對標ARM A78,是一個相當高性能的處理器。對比國內來看,在研發進度上,這款設計領先國內的香山大概一年左右。但是香山也有它的優勢,因為香山通過開源開放的模式聯合多個企業一起來研發,可以更快地迭代,同時通過分攤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國家在國家層面上在積極地推動或支持RISC-V。例如2022年6月份,俄羅斯數字發展部宣布將大力扶持RISC-V處理器的發展。印度也啟動了“數字印度RISC-V處理器”(DIR-V)發展規劃”。同時,印度的電子信息部(相當于國內的工信部)以部的名義加入了RISC-V國際基金會,并成為了高級會員。此外,歐盟在2022年9月8號發布了《關于建立歐洲開源硬件、軟件和RISC-V技術主權的建議和路線圖》報告,支持RISC-V與開源硬件,尤其給出了九大優先發展關鍵方向,并給出了實施路徑,包括建立非盈利機構來支持研發、實施教育政策和措施等等。由此可見,全世界都在積極投入RISC-V生態建設。 RISC-V關鍵軟件生態的發展也是非常迅速。一方面,RISC-V國際基金會在積極推動基礎軟件的適配工作;另一方面,很多開源軟件社區也在主動適配。這就使得全世界的軟件力量也都在支持RISC-V生態的發展。以Linux發行版Debian為例,開源社區于2019年開始支持RISC-V,在全世界開源社區的努力下,僅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2萬多個軟件包中95%的移植,使RISC-V成為Debian支持的Tier-1架構。在RISC-V生態建設上,中國處于第一梯隊。尤其是2018年以來,很多企業都在推出各種各樣基于RISC-V的芯片產品。同時,地方政府也出臺一系列政策。特別是北京政府,在RISC-V方面有很大的投入。 由于RISC-V軟件生態也在加速,RISC-V正在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支持。除了初創公司外,包括像英特爾這樣的巨頭也積極投入到RISC-V的生態建設當中。美國企業在高性能處理器領域的投入比較大,總體處于領先地位。但在國內,初創公司非?;钴S,數量上也遠大于美國。盡管目前,還是主要還集中在MCU級別。但這對于歐美日壟斷性的市場,注入了一點新鮮的空氣。 整體而言,RISC-V應用正在全球快速地增長。2022年上半年,RISC-V國際基金會的數據顯示,RISC-V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一百億顆,預計到2025年有望突破800億顆??傮w來講,RISC-V還是缺少一些里程碑的、標桿式的RISC-V應用。但好消息是,歐盟計劃投入2.7億歐元,來研制超級計算機,這將是里程碑的事件。

05中國的落地生花

RISC-V國際基金會作為負責標準制定的機構,目前非?;钴S。在全球已經有70多國家、3000多個會員加入到RISC-V國際基金會,近幾年每年都以超過100%的速度在增長。而從國家分布情況來看,中美歐并駕齊驅。中國國內企業的參與度非常高,在RISC-V國際基金會高級會員中,有14個國內企業是高級會員;在全球25個理事中,其中有9個成員是來自中國;還有一些技術發展伙伴,中國的機構和企業也在積極參與。這是一個非常充滿中國活力的組織。

在北京市和中科院支持下,有18家企業聯合發起了北京開源芯片研究院(開芯院),是RISC-V基金會的高級會員。開源芯片研究院希望像構建開源軟件一樣去構建開源芯片生態。在這樣的一個開源芯片生態下,有很多開源的硬件組件可以被充分復用,從而大幅降低構建一顆芯片的成本,進一步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去釋放他們的創新活力。 目前,開芯院啟動了香山開源高性能處理器核的研發。它的目標就是像Linux一樣。如前所屬,Linux和RISC-V并不在一個層次,但香山和Linux是在一個層次。RISC-V是一個標準規范,而香山是一個具體的實現。RISC-V本身并不像Linux,但香山像Linux。開源芯片研究院的香山,定位成類似Linux開源處理器主線,既能夠被工業界廣泛應用,同時又可以支持學術界去做創新。 香山的特點在于它的源代碼是開源的,同時開發代碼的整個平臺和工具也是開放的。用冰山做類比,芯片本身可看做是冰山水上面的部分,那冰山水下面的部分就是如何設計芯片所需要一系列的基礎設施、測試及驗證工具等。香山,就是要把所有的這些內容都開源開放,這樣可以聯合更多的企業來共同研發。目前香山的架構設計,已經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叫“雁棲湖”,在2022年初已經實現流片,并達到了預期性能。第二代叫“南湖”,目前已經實現了對第一個客戶的交付。南湖的性能是對標ARM A76的水平,并持續迭代新的版本。香山,是一個通過開源模式來構建的芯片設計,得到了全世界開源社區的大力支持。從2021年公開以來,香山在GitHub上非?;钴S,是國際上最活躍的開源芯片項目之一。 香山早已不再是中科院的一個科研項目,而是通過開芯院這樣的連接學術與工業界的組織,實現產品化、工業級的交付能力。 從性能對比圖來看,目前香山在全世界的開源芯片中性能最高,在這個基礎上,開芯院進一步確定了“兩核”發展目標。第一個是經典核,能夠適用于中高端工業、泛工業技術平臺的處理器核,對標ARM A76。第二個核是高性能核,主要應用在高性能場景,比如數據中心、算力基礎設施等,對標ARM N2。目前經典核“南湖”(性能對標ARM A76),開芯院也在2022年11月實現了順利交付,即按期交付了100%的RTL代碼給第一個用戶。在合作過程中,也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接下來,開芯院在今年2月份還會將南湖交付給第二個用戶。 更長遠的計劃也在跟進。2022年8月,第三代香山“昆明湖架構”的聯合研發,形成了將約100人的研發團隊,面向新未來而拉開大幕。

06更輕更廣:第四代芯片商業模式

很多人非常關注的問題是:開源芯片有未來嗎?

這個問題,可以從歷史中獲得一些啟發。IBM在1981年推出了個人電腦,并且把所有的文檔都進行了公開。至今,人們還可以到網上找到IBM當年公開的這個近400頁的文檔。這個文檔包含了所有的源代碼、電路圖以及各種寄存器的配置等。這在當時高度競爭、相互不兼容的個人計算機市場,是非常令人震驚的行動。 它帶來了兩個深遠的影響:第一個影響是誕生了一批新興的企業,像戴爾、康柏,以及國內的聯想和長城等。戴爾和聯想都是在1984年成立,至今仍然是全球三大家的主宰者(另外一家是老牌惠普)。由于降低了個人電腦設計的門檻,使得很多企業都可以進入個人電腦領域找到企業發展的新空間。第二個影響是PC的價格和成本大幅降低,原來一臺PC要將近一萬美元,因為IBM的開源開放,PC售價降低到了1500美元,使得PC真正能進入到每家每戶,并成就了一個新興的PC市場。 開源芯片有著同樣的潛力,激活一個更大的產業,即“人-機-物”融合的新興物聯產業。這個產業規模會更大,因為萬物互聯、人機互聯的場合到處都是,無論是智能家居、還是車聯網等。那么在過去幾十年,面對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芯片企業是怎么去支撐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企業的模式越開放,所需要的資源越少,但撬動的產業卻越來越大。 英特爾的模式是“IDM模式+銷售芯片”,企業只能拿Intel的芯片做整機。這種模式可以看作是重資產模式,因此Intel需要有超過五百億美元的營業額、上百億美元的利潤才能支撐PC產業。以圖像GPU起家的英偉達的模式,比英特爾模式更加輕一些,采用的是“無制造的芯片設計Fabless模式+芯片銷售”的模式,它只需要一百五十億美元以上的營業額以及三十億美元的利潤,就可以包打天下,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第三代模式是英國ARM公司,資產更輕。它采用了“Fabless+IP授權”的方式,只做IP而讓其他企業去做芯片。于是只需要二十億美元營業額、三億美元的利潤的ARM,就可以統治天下的智能手機產業。 現在物聯網是奧迪如果開源芯片,可以把IP、開發工具都進行實現開源開放,它所撬動的市場就會更大。通過開芯院等這樣非盈利機構,采用“聯合Fabless+共享IP授權”的模式,只需要兩億美元的研發經費,就足以撼動一個豐富的物聯網產業。更多的初創企業,將具備根據場景需求而快速定制芯片的能力。開源芯片,將會有一個非常廣闊的前景。

07小記:開源是條值得嘗試的路

RISC-V為集體智慧開發芯片,開啟獨特之路??紤]到全球供應鏈大環境下的安全性,開源芯片適逢其時。它對于創新的貢獻,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帶來組織和商業模式的顛覆性變化。芯片事關未來,開源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天地。

審核編輯 :李倩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47

    文章

    48194

    瀏覽量

    411027
  • RISC
    +關注

    關注

    6

    文章

    432

    瀏覽量

    83378
  • 微架構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0

    瀏覽量

    7003

原文標題:芯片突圍記

文章出處:【微信號:算力基建,微信公眾號:算力基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國產芯片突圍,華為海思自研芯片外銷要跨越哪些障礙?

    作為中國IC設計排名第一的企業華為海思,2017年到2019年業績實現三連跳。海思除了將麒麟芯片供應華為外,決定將物聯網芯片外銷,他們的考量來自哪些方面?上海海思市場總監趙秋靜女士帶來了詳細的分析,當然芯片平臺能力打造也是海思需
    的頭像 發表于 01-03 13:37 ?1.8w次閱讀

    國產存儲主控芯片突圍之道

    存儲、網絡、計算是ICT技術的三大支柱,存儲器是名副其實的電子行業“原材料”。2018海關數據顯示,我國進口芯片金額達到3120.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6萬億元),其中存儲芯片市場規模達到880億美元,市場比重超過四分之一,規模超過CPU、手機基帶等熱門
    發表于 07-08 14:02 ?5876次閱讀

    關于中國模擬芯片突圍的方法分析

    以ADC為例,這是機器與現實世界溝通的橋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產品。但那些高端的ADC產品,國外對我國禁運,這就限制了我國在高精度儀器的發展水平。其他如電源管理、功率器件也一樣,如果我國沒有相關供應,連設備的根本電源管理都得依賴國外廠商。
    的頭像 發表于 08-30 09:57 ?1965次閱讀
    關于中國模擬<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突圍</b>的方法分析

    華米OV的“芯片突圍”:國產手機品牌在芯片領域的戰略差異

    自2018年美國斷供中興開始,芯片產業的地位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自上而下進行了一場“芯片突圍”,產業突圍說起來簡單,無非就是互相卡位,讓對方無脖子可卡;產業
    的頭像 發表于 08-24 11:27 ?2409次閱讀

    芯片突圍靠BAT能行嗎?

    自2018年美國斷供中興開始,芯片產業的地位被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自上而下進行了一場“芯片突圍”,產業突圍說起來簡單,無非就是互相卡位,讓對方無脖子可卡;產業
    的頭像 發表于 08-26 10:04 ?1875次閱讀

    若2025年是摩爾定律的終點,中國芯片如何突圍?

    1摩爾定律的終點何時到來?也許是2025年。21納米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嗎?也許會。除非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突破。3后摩爾時代,中國芯片如何突圍? 在不久前召開的IC CHINA 2020(中國國際
    的頭像 發表于 11-06 09:07 ?2528次閱讀

    摩爾定律的終點何時到來?中國芯片如何突圍?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 30秒快讀 1摩爾定律的終點何時到來?也許是2025年。21納米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嗎?也許會。除非新工藝和新材料出現突破。3后摩爾時代,中國芯片如何突圍
    的頭像 發表于 11-06 10:10 ?2199次閱讀

    中芯國際已開啟芯片突圍模式?

    熟悉芯片領域的都知道,當前華為和中芯國際已經成了難兄難弟。前者遭遇美國多次禁令打壓,高端芯片的發展已經被掐斷,相關業務舉步維艱;而后者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芯片制造企業,日前也被美國納入“軍工企業”黑名單,未來企業發展也面臨嚴峻挑戰
    的頭像 發表于 12-11 11:38 ?2558次閱讀

    從杰發科技AutoChips AC8015看國產汽車芯片突圍之路

    提升國產汽車芯片在座艙芯片領域的市場份額。那么,杰發科技AutoChips是如何實現汽車芯片突圍的呢?概括起來,主要在于以下五個方面。1.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提供成熟Turn-Key方案
    發表于 04-28 15:55 ?1393次閱讀
    從杰發科技AutoChips AC8015看國產汽車<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突圍</b>之路

    杰發科技是如何實現汽車芯片突圍的?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芯片一直依賴恩智浦、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等國際大廠,進口比例高達90%以上。根據Gartner統計,前十名汽車半導體廠商中沒有一家中國企業。 近幾年,隨著產業扶持政策加大和研發
    的頭像 發表于 05-08 14:35 ?4608次閱讀

    芯片之母”被美封鎖,我國芯片如何突圍

    這幾年,有一個非常先進的設備映入了大家眼簾:光刻機。 雖然大家沒有在生活中見過光刻機,可這并不影響大家知道光刻機的作用。光刻機嘛,就是拿來造芯片的設備,沒有了它就造不出芯片。 之所以知道這些知識
    的頭像 發表于 10-13 14:15 ?2222次閱讀

    開關電源芯片突圍賽中的黑馬——U6773V

    開關電源芯片突圍賽中的黑馬——U6773VUN·銀聯寶YINLIANBAO三星剛宣布將把用于洗衣機、冰箱等的數字變頻電機和壓縮機的保修期延長至20年,希望幫助客戶降低功耗和電子垃圾,這表明該公司
    的頭像 發表于 09-16 10:17 ?612次閱讀
    開關電源<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突圍</b>賽中的黑馬——U6773V

    基于場景的嵌入式計算是國產MCU等芯片突圍之路嗎?

    2019,當時就提出了汽車(Automotive)、邊緣計算(Edge)、工業(Industrial)、醫療(Medical)和機器人(Robotics)五大行業的智能化將是智能芯片的全新市場
    的頭像 發表于 06-26 11:43 ?576次閱讀
    基于場景的嵌入式計算是國產MCU等<b class='flag-5'>芯片</b>的<b class='flag-5'>突圍</b>之路嗎?

    基于場景的嵌入式計算是國產MCU等芯片突圍方向嗎?

    到今天這些行業建議正在變成現實和高價值市場,例如我們文章一開頭就提到了的業績暴增的中電華大科技近年來在國內率先推出了車規級的安全芯片并廣泛上車,而且還針對物聯網市場推出了將MCU與安全芯片集成在一起的安全MCU,這些都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支撐。
    的頭像 發表于 06-27 17:00 ?389次閱讀
    基于場景的嵌入式計算是國產MCU等<b class='flag-5'>芯片</b>的<b class='flag-5'>突圍</b>方向嗎?

    從杰發科技AutoChips AC8015看國產汽車芯片突圍之路

    原標題:從杰發科技AutoChips AC8015看國產汽車芯片突圍之路 來源:Gartner 長期以來,中國汽車芯片一直依賴恩智浦、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等國際大廠,進口比例高達90%以上。根據
    的頭像 發表于 04-08 02:57 ?374次閱讀
    從杰發科技AutoChips AC8015看國產汽車<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突圍</b>之路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