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基于COMSOL平行流道液冷板對電池散熱性能的影響

8XCt_sim_ol ? 來源:仿真秀App ? 2022-12-22 15:13 ? 次閱讀

導讀:前不久,筆者在仿真秀官網和APP開啟COMSOL流體和傳熱系列免費講座,且為參加直播的用戶提供comsol答疑。日前已組織了兩期,深受用戶喜愛。需要觀看回放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COMSOL中相變能量樁段模型傳熱案例實操

請注意!仿真秀COMSOL流體和傳熱系列講座11月24日開講

12月22日20時-21時,筆者將繼續在仿真秀官網和APP帶來COMSOL流體和傳熱第三期講座《論文復現:平行流道液冷板對電池散熱性能的影響》詳情見后文,以下是正文。

一、主流電池冷卻方法

目前共有四種主流的對電池進行冷卻的方法分別是空氣冷卻、冷卻液冷卻、相變材料(PCM)冷卻和熱管冷卻。為了加強散熱系統的冷卻效果往往會同時使用多種冷卻的方法,成為復合散熱冷卻。

1、空氣冷卻

空氣冷卻主要是指以空氣作為介質進行熱交換從而對發熱體進行冷卻的方式。通過空氣的流動對發熱的電池組進行降溫處理,具有成本低、結構簡單、維護方便等優點??諝饫鋮s可分為自然對流冷卻和強制對流冷卻。自然對流冷卻是指利用空氣在受熱過程中自發的流動來達到冷卻的目的;強制對流冷卻是指利用風扇或專門設計的風管在特定空間內形成相應的氣流以達到冷卻的目的,兩者的區別就是空氣流動的速度即風速不同。由于空氣的比熱容較低,故空氣冷卻難以處理大量熱量其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

2、冷卻液冷卻

冷卻液冷卻是指以液體冷卻介質如水、礦物油、乙二醇、電介質進行熱交換從而對發熱體進行冷卻的方式。由于冷卻液具有較高的換熱系數,與空氣冷卻相比,冷卻液冷卻可提供更好的熱交換能力。但由于冷卻液的密度和粘度比空氣大得多,對比空氣冷卻系統,冷卻液冷卻系統通常需要外接輸送能力更強的泵送裝置,因此質量更大,結構更復雜。[1]

3、相變材料(PCM)冷卻

相變材料(PCM)冷卻是指以相變材料作為介質進行熱交換從而對發熱體進行冷卻的方式。根據相變材料的化學性質,可分為無機、有機及復合相變材料。無機相變材料包括熔融鹽、水合鹽、金屬合金等。其中,水合鹽比較適用于中低溫儲能,但相變時易出現過冷和相分離問題。金屬合金比較適合中高溫儲能,但價格昂貴。熔融鹽的價格經濟,且具較大的儲能密度。有機相變材料包括石蠟、脂肪酸、多元醇以及聚烯烴、聚多元醇等,其特點是無明顯相分離及過冷現象(有機糖醇類除外),腐蝕性小,但同時具有體積儲熱密度較小、熱導率低、易燃燒等問題。為了克服單一材料性能的不足,同時對材料進行封裝,可通過制備復合相變材料使材料的整體性能滿足應用的需求。[1,2]

4、熱管冷卻

熱管冷卻是充分利用了熱傳導原理與制冷介質的快速熱傳遞性質,透過熱管將熱源的熱量迅速傳遞到冷端。熱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而且相比風冷、液冷、相變材料冷卻,熱管冷卻有著高效的散熱效率和散熱速度。由于熱管利用毛細力運輸工質,所以極適合于零重力的工作環境,廣泛應用于空間飛行器中。熱管可以進行遠距離傳送熱量,能夠在狹小的空間內進行冷卻,其傳熱溫差小、傳熱量大。熱管冷卻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熱管的腐蝕,會影響到換熱能力,甚至是導致熱管內部的液體泄露。[1,3]

二、論文復現

結合具體的仿真和操作實際,下面本文對章嘉晶等人[4]于2021年所做的電池液冷模擬中的一組異側布置分配流道面積為1445平方毫米,上底與下底比例為3:7的工況進行了基本復現。為了對電池散熱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所復現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了石蠟相變冷卻模塊,并將單一液冷和液冷加相變復合冷卻的結果進行了對比。

所復現的模型的幾何如圖1所示,具體的幾何尺寸由參考文獻提供,對于缺失的尺寸根據繪圖的實際情況取一個合理的值。

8907d3d0-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1

流道內的工質水,液冷板和電池的相關的物性參數如圖2所示。其中,環境溫度以及模型的初始值為300K,流道入口流速為0.03米每秒、溫度為300K,外部全部邊界與空氣存在對流換熱,換熱系數為1瓦每平方米乘開氏度,電池發熱功率為21.86W。

89257250-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2

如圖3所示為第1200秒時,模型的溫度云圖與溫度等值面,從圖中可以看出模型的最高溫為304.301K,與所復現文獻的計算結果304.346K相近,誤差僅為0.015%。

893b6178-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3

如圖4所示為流道內的速度分布和壓力分布情況,從圖中看出速度的最大值約為0.048米每秒,與所復現文獻的計算結果0.042米每秒相近,誤差為12.5%。

895c63e6-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4

三、復合冷卻模擬

在保持所復現模型的幾何尺寸和邊界條件的基礎上,在上下兩個液冷板端面加上一層厚度為4毫米的石蠟相變材料,如圖5所示為添加相變石蠟之后的幾何模型,如圖6所示為相變石蠟材料的相關物性參數。為了更直觀展示相變石蠟對散熱的促進效果,模型總共計算5000秒。

897dad1c-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5

89af71da-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6

如圖7所示為第5000秒時,相變石蠟材料的融化情況,其中紅色部分為固態石蠟,藍色部分為液態石蠟。

89cf1a1c-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7

如圖8所示為相變石蠟材料的液相率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電池的升溫,石蠟開始融化,在第5000s時液相率大概為24.2%左右。

89f43edc-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 8

如圖9所示,為單一液冷和液冷加相變復合冷卻時,電池最高溫的升溫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單一液冷時,大概在1200秒是電池的溫度基本達到穩定,維持在304.3K作用;當加入了相變材料采取復合冷卻的時候5000秒時電池的最高溫還未到達穩定狀態,電池的溫度還在緩慢升高,最高溫度為303.3K左右。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在電池持續工作5000秒的時段內,石蠟相變材料能有效的減緩電池的升溫以及降低電池的最高溫度。

8a0b09a0-812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圖9

四、結語

章嘉晶等人[4]于2021年所做的電池液冷模擬中的一組異側布置分配流道面積為1445平方毫米,上底與下底比例為3:7的工況進行了基本復現。為了對電池散熱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所復現模型的基礎上加上了石蠟相變冷卻模塊,并將單一液冷和液冷加相變復合冷卻的結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電池持續工作5000秒的時段內,石蠟相變材料能有效的減緩電池的升溫以及降低電池的最高溫度。

審核編輯 :李倩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散熱性能
    +關注

    關注

    0

    文章

    9

    瀏覽量

    9571
  • COMSOL
    +關注

    關注

    34

    文章

    91

    瀏覽量

    55473
  • 電池
    +關注

    關注

    82

    文章

    9883

    瀏覽量

    124362

原文標題:論文復現:基于COMSOL平行流道液冷板對電池散熱性能的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sim_ol,微信公眾號:模擬在線】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據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暢能達科技實現散熱技術重大突破!

    據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暢能達科技實現散熱技術重大突破 由 廣東暢能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自主研發的高熱流密度散熱相變封裝基板,其散熱性能遠遠超過現有的金剛石鋁和金剛石銅。該技術可廣泛運用于芯片、微波
    發表于 05-29 14:39

    M8_8pin公頭散熱怎么樣

      德索工程師說道M8_8pin公頭的散熱性能與其設計結構密切相關。優秀的散熱設計可以有效地降低連接器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并將其迅速散發出去。例如,公頭的外殼和插針部分可以采用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以加快熱量的傳導。同時,公頭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7:52 ?78次閱讀
    M8_8pin公頭<b class='flag-5'>散熱</b>怎么樣

    COMSOL Multiphysics在超材料與超表面仿真中的應用

    的透射反射分析。此外,COMSOL Multiphysics還提供了豐富的物理場求解器,可以對超表面的光學性能進行詳細分析。 周期性超表面的透射反射分析 配圖說明:圖3展示了周期性超表面的透射反射分析
    發表于 02-20 09:20

    儲能系統中風冷和液冷的區別

    儲能系統是現代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或熱能進行儲存,以便在需要時釋放出來。目前,風冷和液冷是儲能系統中常用的兩種散熱方式。本文將對風冷和液冷的區別進行詳細介紹。 散熱
    的頭像 發表于 01-09 15:27 ?1310次閱讀
    儲能系統中風冷和<b class='flag-5'>液冷</b>的區別

    液冷——高效節能的散熱先鋒

    在當今能源日益緊缺的時代,節能已成為各行各業共同關注的話題。液冷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環保的散熱方案,正逐漸成為科技領域的研究焦點。那么,液冷技術究竟有何奧秘?為何它能在節能方面發揮出如此強大的作用
    的頭像 發表于 01-08 17:16 ?351次閱讀
    <b class='flag-5'>液冷</b>——高效節能的<b class='flag-5'>散熱</b>先鋒

    SiC功率模塊的液冷散熱設計與節能分析

    為綜合評估SiC功率模塊的液冷冷板散熱效果,設計了串聯、并聯與串并聯三種冷板流道結構, 從器件溫升、系統能效、散熱性能三個方面共計10項指標評估了冷板性能,基于ICEPAK仿真分析了
    的頭像 發表于 01-04 09:45 ?780次閱讀
    SiC功率模塊的<b class='flag-5'>液冷</b><b class='flag-5'>散熱</b>設計與節能分析

    蘋果iPhone16 Pro系列將使用石墨烯散熱技術

    據行業人士稱,蘋果公司將在iPhone16 Pro系列手機中使用石墨烯散熱技術,同時系列手機電池采用金屬制外殼,以提供更好的散熱性能。
    發表于 12-29 17:28 ?353次閱讀

    液冷服務器發展歷程及產業鏈分析

    根據散熱方法,可以將液冷服務器分為直接液冷和間接液冷兩類。其中直接液冷包括噴淋式液冷系統和浸沒式
    的頭像 發表于 12-04 11:24 ?1755次閱讀
    <b class='flag-5'>液冷</b>服務器發展歷程及產業鏈分析

    儲能電池Pack液冷板設計案例

    儲能電池Pack液冷板作為冷卻液與電池之間的傳熱介質,因此液冷板的選擇是保證冷卻系統散熱效果的關鍵一環。
    的頭像 發表于 10-18 09:35 ?1783次閱讀
    儲能<b class='flag-5'>電池</b>Pack<b class='flag-5'>液冷</b>板設計案例

    服務器液冷技術和風冷技術的區別分析

    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液冷技術相對于風冷技術存在以下優劣勢:散熱效率方面,液冷技術的散熱效率高于風冷技術,有利于將熱量傳遞到設備外;適應環境方面,相比風冷
    發表于 10-16 10:44 ?1869次閱讀
    服務器<b class='flag-5'>液冷</b>技術和風冷技術的區別分析

    igbt模塊散熱基板的作用及種類 車規級IGBT功率模塊散熱方式

    間接液冷散熱采用的是平底散熱基板,基板下面涂一層導熱硅脂,緊貼在液冷板上,液冷板內通冷卻液,散熱
    發表于 07-21 09:34 ?656次閱讀
    igbt模塊<b class='flag-5'>散熱</b>基板的作用及種類 車規級IGBT功率模塊<b class='flag-5'>散熱</b>方式

    電源之LDO-3. LDO的熱性能

    一、基本概念二、LDO的熱性能與什么有關? 三、 如何提高LDO的熱性能?
    的頭像 發表于 07-19 10:33 ?1833次閱讀
    電源之LDO-3. LDO的<b class='flag-5'>熱性能</b>

    車規級IGBT功率模塊主流散熱方式之一:平底散熱基板-導熱硅脂-液冷

    間接液冷散熱采用的是平底散熱基板,基板下面涂一層導熱硅脂,緊貼在液冷板上,液冷板內通冷卻液,散熱
    的頭像 發表于 07-12 16:25 ?2622次閱讀
    車規級IGBT功率模塊主流<b class='flag-5'>散熱</b>方式之一:平底<b class='flag-5'>散熱</b>基板-導熱硅脂-<b class='flag-5'>液冷</b>板

    寧暢智慧液冷管理平臺有效解決算力密集型應用的散熱難題

    的冷板式液冷技術成為平衡性能、散熱、與成本的最優解,冷板式服務器也成為了液冷主流產品,但這類產品高度集成了CPU、GPU及其他熱源部件,尤其涉及了多個高功耗GPU的精確制冷,
    的頭像 發表于 07-06 11:09 ?323次閱讀

    液冷板加工工藝有哪些?

    液冷板生產工藝對比一般的風冷散熱器來說更復雜,液冷散熱對于工藝上的可靠性要求較高,因而有較強的技術沉淀的廠家才能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一般的液冷
    的頭像 發表于 06-08 14:47 ?3787次閱讀
    <b class='flag-5'>液冷</b>板加工工藝有哪些?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