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PEO基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真正的失效機制

鋰電聯盟會長 ? 來源:鋰電聯盟會長 ? 作者:鋰電聯盟會長 ? 2022-09-30 14:20 ? 次閱讀

全固態鋰電池(ASSLBs)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是下一代電池重要的技術路線。聚環氧乙烷(PEO)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固態電解質,具有良好的離子傳導能力,且對正負極活性物質具有較好的界面潤濕能力。

然而,PEO的電化學窗口較窄,當充電電壓高于3.9V(vs. Li/Li+)時,PEO會發生電化學分解。因此,與高電壓正極(LiCoO2、NCM)相匹配時,PEO基固態電池通常呈現出較差的電化學性能。通過對正極表面包覆或PEO進行結構改性,可以改善PEO基固態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然而,PEO基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真正的失效機制仍需深入研究。

【工作介紹】

近日,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潘鋒教授課題組通過在LiCoO2表面包覆一層高電壓下性質穩定的Li3AlF6材料,改善電解質-正極界面穩定性,大大提升了PEO基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的電化學性能。同時,對PEO基固態電池在不同電壓下的失效過程和原因進行分析。研究表明,在3.0-4.2V電壓區間內,PEO基固態電池的容量衰減主要歸因于LiCoO2的表面發生結構失效,生成CoO相;在3.0-4.5V以及更高的電壓下,除LiCoO2結構失效外,PEO自身開始出現分解,離子電導率下降導致電池阻抗值增大,加劇了LiCoO2/PEO/Li電池的失效。該工作以“Insights Into the Interfacial Degradation of High-Voltage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Micro Letters”上。碩士研究生李家文為該論文第一作者,楊盧奕副研究員、宋永利副研究員、潘鋒教授為通訊作者。

【內容表述】

eff1f798-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1.LAF@LCO的結構表征分析。

通過密度泛函理論(DFT)篩選了具有較寬電化學窗口的Li3AlF6,用于修飾LiCoO2與PEO基固態電解質之間的界面。Li3AlF6包覆后LiCoO2(LAF@LCO)的的主體結構并未發生明顯變化。在SEM和HRTEM下,清晰看到Li3AlF6包覆層厚度約為20nm。

f02f84b4-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2.PEO基全固態電池在3.0-4.2 V電壓區間內的循環穩定性測試。測試溫度為60℃。

在0.2 C(1 C = 150 mAh/g)的長循環中,LCO/PEO-LiTFSI/Li電池的放電容量從首圈開始快速衰減,在50圈循環之后容量衰減為零。相比之下,LAF@LCO/PEO-LiTFSI/Li電池表現出更加出色的循環穩定性,經過100圈循環后,電池仍然具有高達96.5 mAh/g的放電容量,容量保持率為77.2%。在0.5C下,LAF@LCO/PEO-LiTFSI/Li電池則同樣表現出更突出的循環穩定性,說明Li3AlF6包覆層確實能夠改善PEO基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的電化學性能。

f0f4280a-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3.LCO/PEO-LiTFSI/Li電池和LAF@LCO/PEO-LiTFSI/Li電池在3.0-4.2V電壓區間循環后的表征分析。

對3.0-4.2V電壓區間循環前后PEO基固態電解質XPS的C 1s圖譜進行分析,未循環PEO基固態電解質的C-O與C-C峰面積之比為1:0.21。而來自LCO/PEO-LiTFSI/Li電池中循環后的PEO基固態電解質的C-O與C-C的峰面積之比減小至1 : 0.55,并且出現了O-C=O信號峰,這說明LCO/PEO-LiTFSI/Li電池循環之后,PEO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分解。

f12a7c66-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此前研究表明,PEO分子鏈末端的羥基(-OH)將失去電子并形成單原子自由基(-O),而質子被鋰鹽捕獲(公式1)。鑒于分子鏈中的羥基比例較低,我們對PEO在4.2V電壓下的分解過程做了以下假設。PEO分子鏈中的C-O鍵斷裂,形成分別帶有-O-和-CH2-基的長鏈聚合物(公式2)。不穩定的-CH2-基團進一步轉化為帶有-CH-CH3的聚合物(公式3)。然后,-O-基團將與-CH-CH3基團反應,形成O-C-O基團(公式4),在氧化電位下往往被氧化成O-C=O基團(公式5),此外,質子也被鋰鹽捕獲的。含有高氧化性Co4+的脫鋰LixCoO2會通過吸引電子和質子來加速這一反應過程。

本文用C 1s光譜中O-C=O與C-O峰的面積比作為PEO氧化程度的指標。在上限電壓為4.2V的情況下,LCO和LCO@LAF在循環后得到的比率分別為0.08和0.05,表明PEO的分解被LAF包覆層有效抑制。

然而,LCO/PEO-LiTFSI/Li和LAF@LCO/PEO-LiTFSI/Li電池在循環前后的阻抗值大小幾乎一致,說明電池在3.0-4.2 V的電壓區間循環后PEO基固態電解質都沒有被嚴重破壞,仍然具有幾乎相同的的離子傳導能力。這說明LCO/PEO-LiTFSI/Li在3.0-4.2 V電壓區間內失效的真正原因并非是PEO的分解導致。

通過對循環后的LCO進行的結構分析發現,未包覆的LCO在循環后表面出現了一組不同的晶格條紋,晶面間距為0.2472 nm和0.2137 nm,分別對應CoO的(111)和(200)晶面,這表明循環后的LCO表面發生了明顯的結構相變,而這一結構上的變化導致了LCO性能衰減和LCO/PEO-LiTFSI/Li電池的失效。而循環后的LAF@LCO表面仍然存在一層完好的Li3AlF6包覆層,LCO中也沒有出現相結構變化。說明LAF作為一個保護層,阻止了LCO的化學分解,促進了循環穩定性。因此認為,當PEO與LCO的直接接觸時,含有高氧化性Co4+的脫鋰LixCoO2傾向于與PEO反應,導致LCO晶格中的氧損失和PEO鏈的分解。而這種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可以被電子絕緣的LAF包覆層所抑制。

f17a9700-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4.不同充放電區間內,LCO/PEO-LiTFSI/Li電池和LAF@LCO/PEO-LiTFSI/Li電池的充放電與DEMS產氣結果分析。

LCO/PEO-LiTFSI/Li電池的DEMS測試在4.4V之前只能檢測到微量的氣體,表明PEO的分解可以忽略不計。這個結果與上面的結論一致,即PEO分解可能不是電池在3.0-4.2V電壓范圍內容量衰減的原因。如公式2所示,少量的C2H4O來自PEO中相鄰的C-O鍵的斷裂。隨著截止電壓逐漸增加到4.5V,大量的O2從電池中釋放出來。在電壓可以達到4.6V之前,出現了一個很長的PEO分解平臺,伴隨著各種氣體的嚴重釋放,包括H2, CH4, C2H2, C2H4, CO, C2H6, HCHO, O2, CO2(C2H4O),這是PEO基固態電解質在高壓下劇烈分解成小分子的結果。而LAF@LCO/PEO-LiTFSI/Li內部只有少量的氣體產生,此時電池還能進行正常充放電。只有當充電電壓達到4.8 V后,PEO才開始出現劇烈分解并產生大量的氣體,導致電池完全失效。并且,LAF@LCO/PEO-LiTFSI/Li電池在3.0-4.5V電壓區間內也表現相對優異的穩定性。這說明Li3AlF6包覆層能夠提高PEO的充電截止電壓,有效緩解PEO基固態電解質在高電壓下的分解,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f1a117fe-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5.LCO/PEO-LiTFSI/Li電池和LAF@LCO/PEO-LiTFSI/Li電池在3.0-4.5V電壓區間循環后的表征分析。

LCO/PEO-LiTFSI/Li電池的阻抗在循環后已經超過900 Ω,阻抗增大表明循環過程中PEO劇烈分解成小分子,導致其離子電導率下降,并且電解質/正極界面也不斷被破壞,進而導致電池容量的快速衰減和失效。而LAF@LCO/PEO-LiTFSI/Li電池在循環后,阻抗只發生微小的變化,仍然保持在200 Ω左右,說明此時PEO并未發生劇烈分解,仍然保持良好的離子電導率和電解質/電極界面穩定性。

利用XPS對PEO基固態電解質的分解進一步表征分析,LCO/PEO-LiTFSI/Li電池循環后PEO的C 1s譜圖中C-O峰面積明顯減小,而R-C=O(287.2 eV)和O-C=O(288.5 eV)的峰面積則明顯增大,O-C=O與C-O的峰面積比為0.24。R-C=O和O-C=O峰面積的增加歸因于PEO大量分解生成的的分解產物,表明PEO基固態電解質在3.0-4.5 V電壓區間內出現劇烈分解。因此推測(公式6),之前得到的單原子自由基(-O-)將進一步氧化成羰基。在這個過程中,含有高氧化性Co4+的脫鋰LixCoO2也將通過吸引電子和質子來加速這個反應過程。

f1cbb496-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相比之下,LAF@LCO/PEO-LiTFSI/Li電池循環后PEO的C 1s和O 1s譜圖中R-C=O和O-C=O峰面積增加較少,O-C=O與C-O峰的面積比從0.24明顯下降到0.06。這說明LAF@LCO/PEO-LiTFSI/Li電池中的PEO只是發生少量分解,電解質-電極界面受到了良好保護。與4.2V時的容量衰減不同,4.5V時更差的性能可以歸因于LCO結構失效和PEO分解。而對于LAF@LCO,PEO的輕度分解可歸因于在高電壓下導電碳/電解質界面的惡化。

f1e986ec-4081-11ed-b1c7-dac502259ad0.png

圖6.PEO基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的失效機制示意圖。

因此,本文推測:在4.2 V充電電壓下,LCO/PEO-LiTFSI/Li電池容量的快速衰減的主要原因是高活性LiCoO2表面和PEO之間的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所引起的LiCoO2表面的結構失效。當電壓達到4.5V甚至更高的電位時,LiCoO2的結構失效和PEO的強烈分解可能是共同導致容量進一步下降的原因。

審核編輯:彭靜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電壓
    +關注

    關注

    45

    文章

    5112

    瀏覽量

    114530
  • 固態電池
    +關注

    關注

    8

    文章

    631

    瀏覽量

    26868
  • 固態電解質
    +關注

    關注

    0

    文章

    82

    瀏覽量

    5216

原文標題:全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的界面失效機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固態電池在高電壓下的界面失效機制

    性能。通過對正極表面包覆或PEO進行結構改性,可以改善PEO固態電池的循環穩定性。然而,PEO固態
    發表于 10-25 14:46 ?1005次閱讀

    電壓技術:1.2.1持續作用電壓下的擊穿#電壓

    電壓電壓技術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16日 21:00:20

    電壓技術:1.2.2雷電沖擊電壓下的擊穿#電壓

    電壓雷電電壓技術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16日 21:01:46

    電壓技術:1.2.3操作沖擊電壓下空氣的絕緣特性#電壓

    電壓絕緣電壓技術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16日 21:02:41

    電壓技術:波傳播中的衰減與畸變#電壓

    電壓電壓技術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16日 22:45:43

    電壓技術:雷電沖擊電壓下的擊穿#電壓

    電壓雷電電壓技術
    學習電子
    發布于 :2022年11月16日 23:05:55

    LM2576輸入端電池電壓下降!【已解決】

    本帖最后由 w.ayn.e 于 2014-7-24 22:08 編輯 LM2576輸入端接普通9v堿性電池輸入端電壓下降了!1 如果我接一塊9V電池, 打開s2的時候 ,輸入端電壓
    發表于 07-24 18:00

    蘋果的新專利--全固態電池

    。因此從近期來看,全固態電池一些細分的電子器件產品領域首先取得突破,贏得消費者認可是比較可行的。而在遠期,隨著技術的發展,相信全固態電池
    發表于 12-23 13:49

    汽車電壓互鎖參考設計包括BOM及層圖

    描述該參考設計是一款低 BOM 設計,其中包含廣泛的汽車互鎖連接診斷。在混合動力汽車或電動汽車 (HEV/EV) 中,電池管理系統、牽引逆變器、直流/直流轉換器、車載充電器和其他電壓下
    發表于 10-22 10:03

    固態電容使用注意事項

    流敏感的電路中。比如:  a)阻抗電路;  b)耦合電路;  c)時間常數電路?! ?.固態電容工作電壓  a) 直流電壓與紋波峰值電壓
    發表于 06-30 09:35

    固態電池是什么

    01全固態電池| 全固態電池的潛力全固態電池的出現可能會打破當前困局,并大大加速市場對純電動汽車
    發表于 07-12 06:55

    固態電池電壓指示器電路圖

    固態電池電壓指示器電路圖
    發表于 03-21 09:29 ?805次閱讀
    <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電池</b><b class='flag-5'>電壓</b>指示器電路圖

    鎳氫電池常見問題之電池擱置后,開路電壓下

    鎳氫電池常見問題之電池擱置后,開路電壓下降 通常鎳-鎘電池在室溫擱置1—2Month或更長一段時間,開路電壓可保持在1.2V左右;而鎳-氫電池在室溫擱置1—2
    發表于 11-05 16:44 ?1289次閱讀

    固態電池與無鈷電池是什么關系 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

    ,PEO的電化學穩定窗口(氧化電位)是3.8V,無法與高電壓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材料等)相容,只能用磷酸鐵鋰做正極,所以不用鈷的說法就流傳下來。 不過早期的固態電池有一個缺點,那就是
    的頭像 發表于 02-14 13:50 ?2818次閱讀

    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固態電池與鈷的關系解析

    早期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是聚合物電解質,以PEO(聚環氧乙烷)占絕大多數,PEO的電化學穩定窗口(氧化電位)是3.8V,無法與高電壓正極材料(鈷
    發表于 03-17 20:40 ?8次下載
    <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電池</b>是無鈷<b class='flag-5'>電池</b><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電池</b>與鈷的關系解析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