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國內碳化硅情況介紹

嵌入式集成電路IC ? 來源:視頻橋接方案 ? 作者:視頻橋接方案 ? 2022-08-26 09:15 ? 次閱讀

國內碳化硅情況介紹:

比亞迪作為國內車企,在車上用碳化硅已經有差不多5、6 年的歷史,最早是在車載的OBC上用,后面是在車載彈簧、車載電控上面用,目前國內在碳化硅車型上,我們用的碳化硅的量是國內最多的,去年算上車載電控和車載 OBC,碳化硅的器件去年接近 2 個億。今年預測可能到接近 5 個億以上,甚至更大,因為今年芯片的資源非常緊張,所以導致目前還是處于瓶頸。

目前碳化硅的應用主要在車上,相對價值量更高,車上對成本的要求也沒有那么強烈,因為碳化硅在整車應用之后會有系統優勢。像碳化硅這種高端器件首先是在車上用, 其次才會去往未來工業、消費覆蓋。目前成本還相對比較高。目前車載的兩大應用,一是 電控,碳化硅的車載電控模組,我們早在2018年開發碳化硅模組,單車成本最早是在4000 以上,現在碳化硅每臺車可以做到4000以下的成本,售價也比較高。目前主要是在一些比較高性能的車上,包括相對比較高端的20萬甚至30萬以上的乘用 車上會采用碳化硅的方案。國內目前采用碳化硅方案的像比亞迪的漢和特斯拉的model 3,蔚來的ET7,以及小鵬的G9。

因為本身碳化硅的特性是高頻,在電源行業頻率越高效率也會越高,包括對于整機的收益,省電收益比較大。目前電源行業采用碳化硅之后,能做到更高頻率,可以把整個性能器件的變壓器、電源開關轉換的變壓器,整 機的尺寸做的更小。目前以欣銳科技為主的企業,主要是在開發碳化硅的OBC,這一塊我們也一直在做。2018年我們開始在自己的車上逐漸采用碳化硅OBC的方案,目前我們基本上100%的車都是采用碳化硅MOS加一些碳化硅的SBD的非常高效的OBC方案。OBC上一 般會用到4-8顆的碳化硅MOS,二極管也是4-8顆,主要是跟你的車型要不要去做雙向充 電,是否為中低端車型相關。一輛車上我們基本上能用到差不多接近200-300塊錢左右碳化硅的器件。

我們自供的芯片主要是代工,去年差不多1/3-1/2的水平。另外是進口,今年國內和海外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在OBC上采用碳化硅Mos的方案,導致今年的產能也是非常緊張, 我們今年的車也增加了不止一倍。因為海外的廠商非常緊張,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國產的廠 商陸續推出碳化硅Mos的方案,比較多的像瀚薪、瞻芯、艾特,包括國內的研究所,十三所、十五所都在推碳化硅Mos方案。目前我們也在導入一些國產,今年我們應用可能會超過2個億以上,包括我們今年自研的部分和國產的引進,不過總體來說今年的供應相對還比 較少,尤其是在電控這一塊,進口芯片相對比較緊張。

Q&A:

Q: 您剛才講的在車載碳化硅電控的模組成本大概是 4000,能不能拆一下從襯底到外延片 到器件整個價值的分配,價值量的拆解或者是計算能不能再拆一下?

A: 目前一個模塊里面是用到 36-48 顆芯片,單顆芯片在襯底上目前會占到 0.2 片—0.25 片 左右芯片的成本,按每片襯底量產 5000 價去算的話,襯底會接近 1000 塊錢以上的成本。外延會占到 200-300 的成本。剩下的就是器件加工會占到接近 30%左右,接近500、600 塊錢 的成本。襯底占 1000 以上,外延 200-300,器件會占到 500 以上,最后做成一個芯片之后, 在整個模塊里面占到超過 2000 以上的成本,包括還有良率損失。另外,封裝因為使用了一些更貴的材料,比如碳化硅的陶瓷料,包括封裝工藝做了一些更新,封裝成本會比原來硅 IGBT 模塊貴 2 倍,封裝成本會接近 1000 塊錢左右。到終端測 試的良率還是相對偏低,由于目前芯片的不穩定,所以整個良率會低于 90%,算下來就是 3000 多的成本。最開始說的 4000 是因為當時的芯片更貴,目前海外廠商賣這塊芯片不是按 一個晶圓賣給你,是按單顆芯片,比如 60,50 塊錢一顆賣給你。

Q:碳化硅跟 IGBT 的技術還是有一些差異的,以后的競爭格局或者是前 5 家的市場份額的 分布是怎么判斷的,一些小的企業因為在 IGBT 的車規認證沒有機會,轉成碳化硅以后,滲 透率提升的過程中,一些小企業有沒有可能冒出來?

A:主要還是中高端應用,對芯片的質量要求還是比較高,還是由 Fab 的工廠比較有優勢。之 前 IGBT 沒有優勢的廠商如果有 Fab 還是有機會的。

Q: 碳化硅設備這一塊怎么看,國內有沒有一些比較好的企業對碳化硅的進步比較有價值?

A:目前碳化硅的設備,特別是襯底的設備最重要的還是在溫度的均勻性,之前很多的設備 主要是用感應加熱,設備如果持續兩周以上的,溫度的均勻和一致性很重要。氣壓的控制, 目前也是比較關鍵的。設備再好,最關鍵的還是在關鍵參數的調配,比如怎么調氣壓和溫度。海外的企業在這塊也是做了很多年,包括一些缺陷和生產速度怎么平衡,如果要做的更快, 但成本會更低,但缺陷也會更多,所以整體要做一個平衡和折衷。設備這一塊國內單晶爐目前也有很多廠商在做,像襯底生長的一些關鍵參數、專業程序,我覺得目前國內很多廠商還 需要時間。外延這一塊的設備主要是海外企業了,外延跟襯底上不是一個原理,是化學方法 做,海外的外延廠商單體價格比較高,國內還是以進口為主。國內目前外延設備的廠商還沒 有看到,因為價格還比較高。

Q: 目前國內車用碳化硅的市場增速情況怎么樣,未來兩三年能達到什么樣的規模,請問您 有沒有預期?

A: 我們內部提的目標還是比較激進的,2023年 50%甚至是 60%以上實現碳化硅電控級的應 用。目前 OBC 是 100%采用碳化硅 Mos,因為相對成本增加的不多,對系統來講還有充電 效率和一些系統體積的收益。OBC 未來進展的速度會比電控更快,比如到 2025 年 OBC 國內基本上 70%-80%是用碳化硅 Mos 的方案。電控可能會相對慢一點,因為目前成本還是比較高,碳化硅的模塊單顆芯片從 80 塊錢到 60 再到 50 多還在持續的降本,目前做一個模塊 要賣到 6000、7000 以上,所以很多電控廠還是不能接受的,主要還是未來跟降本相關,未來碳化硅模塊可以做到 3000 左右價格的時候,我們覺得基本上能在國內電控實現 30%-40% 的普及率,按目前的節奏看可能就是在 2025、2026 年左右做到這樣的水平。

Q: 公司半導體是 IDM 模式,碳化硅器件供應鏈是從襯底、外延和封裝都是自己在生產, 還是現在在和其他廠商合作?

A: 襯底我們在開發,但是還沒有量產,我們覺得襯底是未來整個產業鏈里面價值鏈比較高 的,包括良率質量很關鍵,所以襯底還在開發,要兩年以上,最早在明年有一些樣品出來。外延因為投資比較大,收益也不是太高,所以這一塊未來主要是依靠外協,交給外面代工, 我們目前也投資了國內的天域,未來會綁定他做外協的一些加工。芯片我們最早已經在做 Fabless 的模式,芯片在 OBC 上也用了幾年,Fab 正在自己建,最早明年 Fab 會開始有一些 芯片投產。封裝像電控級的模塊我們 2018 年就開始開發,最早在 2020 年底開始裝車。除了 外延這一塊沒做之外,其他的我們基本都會涉及。

Q: 關于量的情況,您剛才提到 OBC 主要是一些 Fabless 公司來供,現在產能這么緊張的 情況下,如果明年的量繼續上,他們怎么實現產品量的供應呢?

A: 已經在導入國產,OBC 沒有電控那么緊張。從去年我們就引入瞻芯、瀚薪、愛仕特,今年 還引入了研究所,有十三所、十五所的器件,都能保證每月 100K 以上的出貨。自研部分現 在是積塔代工。再加上小部分外采,總體來說今年可以滿足。明年在車上還有 100 萬臺以上 的增量,需要看國產廠商產能的增量。像目前的瞻芯也在自己投資 Fab,明年 Fab 的產能也 會出來,包括愛仕特每個月能拿到 1000 片以上的產能,產能還能再往上擴。十三所目前產 能相對比較小,但也在擴展,我們在跟各個供應商溝通,OBC 上相對還好,按一臺車上 6 顆 來算的話,基本上可以支撐 100 臺以上的裝車,這一塊還是能夠滿足的。主要還是電控,本來預測今年 10%以上的替代率,差不多 15 萬臺以上的車,去年是 2 萬臺車,現在由于海外芯片的限制,像博世、ST 的芯片,博世是自己做電控,ST 是只供特斯拉,所以今年我們是拿不到更多了晶圓產能,只能供到 6-8 萬臺左右的量了,缺口還是比較大的。我們也去找過 一些國內廠家,目前要么是良率做的很差,要么是可靠性還沒有那么高。

Q: 上游襯底這部分,WOLFSPEED 的襯底很多已經被鎖定了,國內就算代工產能擴產的 話,上游襯底這一塊能保證這個量的供應嗎?

A: 目前天科合達、山東天岳產能還比較充足,目前可以滿足 SBD,OBC,電控目前還沒有國內的可用。

Q: 產業格局復雜,后續什么樣的企業才能最終勝出?

A:碳化硅未來 50%以上應用還會在車載電控上,未來誰先突破電控車規級別應用,誰就能有機會勝出。目前我們外購芯片的車載模塊已經上車了,國內斯達也上車了。三安光電目前有做封裝的開發,但是離上車還有一兩年的時間。目前碳化硅模塊上車的主要就是這幾家,這幾個廠家也在開發器件,因為有自己系統的車載應用,去開發器件會相對比較容易一些。做 代工業務的廠商,瞻芯應該比較快一點,他在義烏投了一些 Fab,設備很多都到位了,最早明年芯片就可以投產,是做代工模式業務里面目前相對最快的。國內目前的進展快的就是這幾家,相對會有一些優勢。

Q: 國內有的廠商 15mΩ和 17mΩ能出來,有代表意義嗎?

A: 沒有代表意義。有的成品一個模塊成本 30000 塊,一片只有不到 10 顆樣品。良率、可靠性也還沒有得到認證。

Q: 陶瓷襯板 AMB 比 DBC 襯板導熱性能更好,但成本要上漲 10%-15%,有必要替換嗎?

A: 硅的應用上,英飛凌 IGBT+SBD 的模塊有 660A,820A,950A,三個規格。能達到 950A 就是因為用了 AMB 基板。他的 AMB 是 DBC 成本兩倍左右,因為用了比較薄的 AMB,但是可以帶來電流輸送能力的 15%以上的提升,比較劃算,根據應用需求來選取。碳化硅應用,AMB 必須要選用,因為碳化硅頻率高,功率密度是 IGBT 的 2-3 倍,需要更強散熱,如果繼續使用 DBC 會影響器件壽命,AMB 基板要求 0.8mm 的銅板,成本是 DBC 的三倍、四倍。

審核編輯:湯梓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29

    文章

    25240

    瀏覽量

    205324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

    文章

    2144

    瀏覽量

    53679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

    文章

    2507

    瀏覽量

    4792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碳化硅MOS在直流充電樁上的應用

    MOS碳化硅
    瑞森半導體
    發布于 :2024年04月19日 13:59:52

    碳化硅壓敏電阻 - 氧化鋅 MOV

    碳化硅圓盤壓敏電阻 |碳化硅棒和管壓敏電阻 | MOV / 氧化鋅 (ZnO) 壓敏電阻 |帶引線的碳化硅壓敏電阻 | 硅金屬陶瓷復合電阻器 |ZnO 塊壓敏電阻 關于EAK碳化硅壓敏
    發表于 03-08 08:37

    碳化硅逆變器是什么 功能介紹

    碳化硅逆變器是一種基于碳化硅(SiC)半導體材料的功率電子設備,主要用于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與傳統的硅基功率器件相比,碳化硅逆變器具有許多優越性能,如更高的開關頻率、更低的導通損耗、更高的工作溫度
    的頭像 發表于 01-10 13:55 ?845次閱讀

    碳化硅功率器件簡介、優勢和應用

    碳化硅(SiC)是一種優良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高擊穿電場、高熱導率、低介電常數等特點,因此在高溫、高頻、大功率應用領域具有顯著優勢。碳化硅功率器件是利用碳化硅材料制成的電力電子器件,主要包括
    的頭像 發表于 01-09 09:26 ?1391次閱讀

    碳化硅的5大優勢

    碳化硅(SiC),又名碳化硅,是一種硅和碳化合物。其材料特性使SiC器件具有高阻斷電壓能力和低比導通電阻。
    的頭像 發表于 12-12 09:47 ?925次閱讀
    <b class='flag-5'>碳化硅</b>的5大優勢

    8英寸襯底井噴,11月國內碳化硅產業迎來新進展

    空間大 ? 國內碳化硅產業近年來發展神速,首先是碳化硅襯底上6英寸襯底的量產以及8英寸襯底的研發進度大幅拉近了與海外領先玩家的差距,另一方面是產能擴張上的投入越來越大。這使得國內在全球
    的頭像 發表于 12-12 01:35 ?1369次閱讀

    碳化硅和igbt的區別

    碳化硅和igbt的區別? 碳化硅(SiC)和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都是在電子領域中常見的器件。雖然它們都用于功率電子應用,但在結構、材料、性能和應用方面存在一些顯著差異。本文將詳細介紹
    的頭像 發表于 12-08 11:35 ?3977次閱讀

    碳化硅和氮化鎵哪個好

    、結構、制備方法、特性以及應用方面存在著一些差異。以下將詳細介紹碳化硅和氮化鎵的區別。 1. 物理性質 碳化硅是由碳和硅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具有多種晶體結構,包括六方晶系、三方晶系和立方晶系。它具有較高的熔點、硬度、熱導率和
    的頭像 發表于 12-08 11:28 ?1255次閱讀

    碳化硅是如何制造的?碳化硅的優點和應用

    碳化硅,又稱SiC,是一種由純硅和純碳組成的半導體基材。您可以將SiC與氮或磷摻雜以形成n型半導體,或將其與鈹、硼、鋁或鎵摻雜以形成p型半導體。雖然碳化硅的品種和純度很多,但半導體級質量的碳化硅只是在過去幾十年中才浮出水面。
    的頭像 發表于 12-08 09:49 ?946次閱讀

    碳化硅器件介紹與仿真

    本推文主要介碳化硅器件,想要入門碳化硅器件的同學可以學習了解。
    的頭像 發表于 11-27 17:48 ?977次閱讀
    <b class='flag-5'>碳化硅</b>器件<b class='flag-5'>介紹</b>與仿真

    國內碳化硅襯底生產企業盤點

    碳化硅產業鏈中,碳化硅襯底制造是碳化硅產業鏈技術壁壘最高、價值量最大的環節,是未來碳化硅大規模產業化推進的核心環節。 碳化硅襯底的生產流
    發表于 10-27 09:35 ?1413次閱讀

    碳化硅 SiC 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碳化硅 #SiC #MCU #電子愛好者

    工業控制碳化硅
    Asd666
    發布于 :2023年08月10日 22:08:03

    碳化硅MOSFET芯片設計及發展趨勢

    隨著國內碳化硅技術的日益重視和不斷加大的研發投入,國內碳化硅MOSFET芯片設計的水平逐步提升,研究和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擴展。
    發表于 08-10 18:17 ?1024次閱讀
    <b class='flag-5'>碳化硅</b>MOSFET芯片設計及發展趨勢

    碳化硅是如何制造的?碳化硅的優勢和應用

    碳化硅,也稱為SiC,是一種由純硅和純碳組成的半導體基礎材料。您可以將SiC與氮或磷摻雜以形成n型半導體,或將其與鈹,硼,鋁或鎵摻雜以形成p型半導體。雖然碳化硅存在許多品種和純度,但半導體級質量的碳化硅僅在過去幾十年中浮出水面以
    發表于 07-28 10:57 ?1772次閱讀

    AMEYA360:八英寸碳化硅成中外廠商必爭之地!#碳化硅

    碳化硅
    jf_81091981
    發布于 :2023年07月13日 11:39:58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_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_日本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_亚洲视频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acronym id="s8ci2"><small id="s8ci2"></small></acronym>
    <rt id="s8ci2"></rt><rt id="s8ci2"><optgroup id="s8ci2"></optgroup></rt>
    <acronym id="s8ci2"></acronym>
    <acronym id="s8ci2"><center id="s8ci2"></center></acronym>